APP下载

创造力、孵化与无意识思维

2011-04-14张诗中

科技视界 2011年14期
关键词:参与者创造力思想

■张诗中

长期来,创造力一直与无意识思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举凡许多遐迩闻名的科学家艺术家,比如牛顿、门捷列夫、莫扎特等,当我们在仰慕他们卓越的创造成果,进而想了解他们的新思想或创新理念是怎样产生的时候,发现都有过类似的经历,或者说都遭遇过奇妙的一幕,那就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这种情境用“顿悟”来描绘当然非常贴切。不过从专业的角度说,有关科学家提出与之相关的另外两个科学词汇:孵化(incubation)和无意识思维,似乎更值得思考。

在人们的心目中,创造和创新是高门槛、高难度的脑力劳动,需要全神贯注加上执着的钻研,靠的是有意识思维和顽强的毅力。否则,人间一个又一个智慧成果怎么可能从天而降?所以有意识思维对于创造和创新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我们不能不看到,在新思想、新理念诞生之前, 不少创造者和创新者似乎都要经历较长一段时间的“煎熬 ”:绞尽脑汁、夜以继日,就是找不到自圆其说的满意答案来。不过有趣的是,就在“踏破铁鞋无觅处”的时候,或者说就在创造和创新处于最艰难的节骨眼上,索性稍微休息、放松一下,翻阅浏览几页闲书,到野外散散心,或者在酣酣入睡的梦境之中,脑海中反而会蹦出思想的火花——完全是在不经意之中。

这是什么缘故?心理学家的研究告诉我们,这是孵化(incubation),这是无意识思维在起作用。创造者事后回忆该段经历,自己也觉得非常奇妙。当自己思路闭塞、精神疲惫,仿佛钻进了牛角尖而走投无路时,突然间,想不清楚、想不明白的东西竟然一下有了眉目,顿时觉得豁然开朗。我们该如何刻画这种情境?不消多说,有一个词汇再适当不过了,那就是顿悟。顿悟,大家并不陌生,顾名思义就是指当事人对迷惑的问题忽然间获得领悟。顿悟如何发生,其潜在的心理机制是什么,可能太复杂太神秘,我们何必多关注。但是没有料到的是,正因为大家不去关注和深究,在大家的印象中,“得来全不费功夫”的创造和创新,于是统统归功于有意识思维,把与之有别的无意识思维忘得干干净净。

不错,创造和创新讲究严谨和认真,杜绝心不在焉,如果没有聚精会神的潜心攻关,一切免谈。有意思的是,与此同时,科学家的亲身经历却频频提示我们,顿悟对创造和创新的神奇般作用,也切不可小视。然而,由于顿悟的作用实在神奇,久而久之,便给人们造成了一种错觉,好像新的思想火花真的会从脑海中一下子蹦出来。对此,荷兰阿姆斯特坦大学的Dijksterhuis不以为然,他明确指出,顿悟的结果是导致创造和创新,但顿悟绝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真的会一下子蹦出新思想,顿悟之前需要经历一个阶段,这个阶段叫做孵化(incubation)。创造、创新和发明固然有赖于有意识思维,其实各种迹象表明,作为新颖、复杂、具有创新特点的精神产物,光靠有意识思维是不够的。恰恰相反,到了某个关键时刻,它需要有一个孵化、酝酿的过程,就像高超的烹调,即使原料齐全如果不讲究火候未必就能烧出可口的佳肴一样,有意识思维被一时地制止并不一定是坏事,因为这时无意识思维在悄悄地对思维的材料进行发酵和催化。

如此看来,我们似乎应当对顿悟有科学的认识,有必要了解一点有关创造力、孵化和无意识思维的关系。为了说明问题,也是为了将“什么是创造力?”置于更广泛的考察视野下,我们完全不必把创造力看得太神秘——听说国外连大字不识几个的小朋友也敢大谈特谈创造。大概出于相同的文化渊源吧,Dijksterhuis在2006年发表于《意识与认知》的“创造力来自哪里:无意识思维的生成力”一文指出,创造力是一个广义词,我们所关注的也许不是像莫扎特或爱因斯坦那种卓越、极具成就的创造力,而只是指创造力的一个方面,即日常生活中可能出现新思想和新想法的那一类。如果这样的情况带有普遍意义,即我们可以将创造力同不明显的、新颖思想的产生联系起来,那么种种大量事实显示,这类不明显的、新颖思想的产生更可能来自孵化,而不是唯独依靠注意集中的有意识思维。

此话怎讲?原来,说到创造力与孵化的关系,历史上流传的趣闻轶事可以为之作证明,不用多说,这一类的记载相当之多 (Claxton,1997;Ghiselin,1952;Koestler,1964;Schooler&Melcher,1995),称得上精彩纷呈、异常吸引人。前不久,何毓奇先生在“科学为何保守”博文中也有类似的描述:“……1981年夏天我在中国旅行的时候,有一天下午在武汉我突然恍然大悟,想明白了怎么能证明这种想法具有普遍性 (这其实更像是一种既像直觉又很理性的理解)……”遗憾的是,趣闻轶事毕竟难以让人信服。长时间来,甚至心理实验室也较难为之提供坚实的科学证据。原因是,大多支持这一类传说的论证均为个案,虽然一段时间内广为传播,但最终不能被别人重复验证而作为科学的结论。大概正鉴于此,人们只能接受这样的现状,不得不将所调查的与孵化相关的案例用“顿悟”一言以蔽之,比如西方最生动的表现形式就是反直观的“Eureka experience”。

“我想出来了”,“我找到了”。对于这种实际由孵化导致的顿悟,多半属于创造性质,其发生比例较低,加上发生突如其来,长期来用顿悟一词表述之、解释之,大家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Dijksterhuis的论文却告诫我们,约定俗成使用顿悟的背后可能会产生对创造力缘由的误解。说实在,从创造性思维的心理机制考虑,合理和科学地解释顿悟现象,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比如心理科学家要在实验室从参与孵化研究的被试那儿获得有可靠的证据,首先就碰到持续时间上与日常创造力真实情况不匹配的挑战。因为真正的创造性孵化所需要的时间要比通常实验室研究持续的时间不知要长多少倍——创造型新颖思想的产生需要孵化,需要无意识思维,有时得花费数月甚至数年的时间——而且还得排除其他各种因素的干扰。

尽管如此,近15年来,有关孵化研究的证据在陆续发现(Bowers,Regehr,,Balthazard & Parker,1990;Smith &Blankenship,1989)。 例如,给参与者各种各样的顿悟类问题要求解答。有些问题他们能立即回答出来,有些则答不上来。如果在没有帮助的情况下,再将那些答不上来的问题让他们解答,允许推迟一段时间,让他们尽可能放松,包括注意力可不集中在这些问题上。结果发现,参与者的答题质量有明显提高。研究人员推测,这是由于思想放松、注意分散对起初获得一些误导性暗示的参与者有好处,即有助于他们忘却原来那些误导性的暗示或意向。

Schooler&Melcher认为,注意分散可引起 “自我转移”。常常有这样的情况,一个人在神情专注的时候,时常会用错误暗示、不恰当启发以及误导信息去加工信息、处理问题。而注意分散却能够使这种错误的处理受阻,或者干脆趁机将它抛至九霄云外。注意分散不但对改变思路有强有力的影响(如在试图破解国际象棋僵局,以及沿着最初错误思路机械思考时,适当放松一下很有必要),而且机制极其微妙,注意分散、娱乐和消遣可减弱甚至扭转原来或新近头脑中存在的思维定势。因此,在许多研究者看来,注意分散、放松、娱乐等之所以能起到孵化的作用,主要是将疑难问题、定势化的偏见搁置一边,从而为大脑开辟产生新颖、别具一格的新思想创造思维的空间和条件。

对此,Dijksterhuis有不同的见解。按照“自我转移”来解释孵化,意味着无意识思维的作用纯粹是消极的、被动的。即所思考的问题得到破解,仅仅是因为发生在当事人暂时休息、放松之后,说穿了最后还得靠有意识思维。无意识思维呢?似乎对问题的解决没有直接的促进。他接着指出,其实孵化对于解释问题的作用远不止这些 (参见Claxton,1997;Koestler,1964;Bowers,1990)。例如,2004年他在实施有关比较有意识思维与无意识思维的几个实验便能说明。

早期这几个实验涉及一个人作出决定时无意识思维与有意识思维的作用差别。概括说就是,有选择目的地先让参与者获悉有关不同类型寝室、汽车、电脑等复杂事物性能的许多信息,然后让他们选择最合理、最满意的寝室、汽车、电脑等。其中A组参与者要求获知许多信息后立即作出选择,B组参与者允许在获知信息后仔细考虑和认真比较一番后再选择,C组参与者则放任他们,在随后的一段时间中即使分散注意、娱乐玩耍也无妨。结果如何呢?出乎大部分人所料,三组中作出最规范标准选择的不是A组,也不是B组,而是C组的参与者。

这是什么原因?Dijksterhuis的结论是孵化、无意识思维在发挥效能。因为与有意识思维比较,无意识思维是发散的而不是收敛的,因而最可能产生创造性的新思维。他指出,这点非常重要。有意识思维让当事人使劲地盯着眼前的那几个有限的属性,同时却以放弃其他相关的属性为代价。创造、创新既然非同寻常、独树一帜,就不能沿袭老路,发散的思维比之收敛的思维具有优势。虽然它需要孵化,需要花费时间为之提供发酵、整合的条件,但用掉的能量却比绞尽脑汁划算。更加重要的是,与有意识思维比较,无意识思维还有一些独特的优势,比如引起创造和创新思想的顿悟就是以它为基础的。

猜你喜欢

参与者创造力思想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休闲跑步参与者心理和行为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浅析打破刚性兑付对债市参与者的影响
海外侨领愿做“金丝带”“参与者”和“连心桥”
常数轮理性秘密分享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