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抗心磷脂抗体与血小板聚集率的关系

2011-04-13

山东医药 2011年25期
关键词:磷脂抗凝缺血性

(1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河北保定 071000;2河北大学医学部预防医学系)

近年来,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患病率有逐年增高趋势,严重影响人体健康。引起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因素很多,传统因素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饮酒等,但其均不足以解释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机制,且缺乏早期诊断依据。为探讨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抗心磷脂抗体(ACA)与血小板聚集率(PAgT)的关系,研究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发展机制,为其早期防治提供依据。2009年6月~2010年3月,我们进行了相关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同期在我院住院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2例(卒中组),男50例、女22例,年龄26~50(42.3±6.4)岁,均符合1996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并经颅脑CT、MRI检查证实;有传统卒中危险因素17例(其中高血压8例、高脂血症3例、糖尿病1例),吸烟与饮酒5例。另选89例同期在我院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男 59例、女30例,年龄 28~51(43.1±5.6)岁;有传统卒中危险因素22例(其中高血压7例、高脂血症5例),吸烟与饮酒10例。两组均排除心脑血管病、肿瘤、各系统疾病及服用抗凝药物者,其年龄、性别及传统卒中危险因素有可比性。

1.2 检测方法 采集卒中组入院24 h内(对照组查体时)空腹静脉血2 ml,离心后提取血清置-20℃低温冰箱保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福建太阳生物技术公司提供的试剂盒检测ACA;同时做空白、阴性、阳性对照,空白OD/阴性对照OD≥2.1为ACA阳性,OD值大小与ACA呈正比。同时抽取两组枸橼酸钠1∶9抗凝的空腹静脉血2.7 ml,800~1 000 r/min离心10 min后,提取富血小板血浆300 μl,加二磷酸腺苷诱导剂于富血小板血浆中,采用北京世帝公司产LG-KOALA血小板聚集仪检测PAgT。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采用直线相关分析两组ACA水平与PAgT的相关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ACA阳性率比较 卒中组ACA阳性31例、阳性率为43.1%,对照组分别为10例、11.2%,卒中组ACA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2.2 两组 PAgT比较 卒中组 PAgT为(71.2±11.9)%,对照组为(39.1 ±13.2)%,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01)。

2.3 ACA水平与PAgT的相关性 直线相关分析显示,卒中组 ACA水平与 PAgT呈正相关(r=0.821,P <0.01),对照组ACA 水平与PAgT无相关性(r=0.121,P >0.05)。

3 讨论

抗磷脂抗体(APA)是一组能与多种含有磷脂结构的抗原物质发生反应的抗体,包括ACA和狼疮抗凝抗体。APA通过与各种磷脂蛋白复合物结合,可干扰依赖磷脂的凝血和抗凝血因子发挥作用,ACA是APA中最常见的一种。ACA阳性多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反复自然流产及多发静脉血栓形成等患者。本文卒中组与对照组的传统卒中危险因素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其ACA阳性率有统计学差异,说明ACA是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2]。目前,关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ACA水平与PAgT的相关性少见报道;本研究显示,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ACA水平与PAgT呈正相关,说明ACA可通过与受损的血小板内膜上的磷脂结合,血小板膜磷脂发生抗原抗体反应,激活血小板,使其黏附、聚集性增强,促使血栓形成。

王文华等[3]建议,对临床上不好解释的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其头颅CT、MRI检查无特异表现时,应行ACA检查。根据本研究结果,我们认为ACA可作为血栓标志物之一,无传统卒中危险因素者检测ACA阳性时,应提高警惕。对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常规进行ACA、PAgT检测,若其ACA阳性、PAgT升高,提示机体处于高凝状态,应及早施行抗血小板及抗凝治疗,控制疾病发展。

[1]中华医学会全国第四次脑血管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

[2]丁小灵,李淮玉.抗磷脂抗体与脑梗死关系的临床研究及进展[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07,15(6):474-476.

[3]王文华,阳江明.青年卒中68例病因和危险因素分析[J].江西医药,2007,42(5):425-426.

猜你喜欢

磷脂抗凝缺血性
老年人群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对心房颤动相关轻度认知障碍的影响
大黄酸磷脂复合物及其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和体内药动学研究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研究进展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柚皮素磷脂复合物的制备和表征
辣椒碱磷脂复合凝胶的制备及其药动学行为
白杨素磷脂复合物的制备及其药动学行为
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中蒙医康复治疗
中药影响华法林抗凝作用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