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灭火救援谈减少高层建筑火灾损失的对策

2011-04-13石金柱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学报 2011年8期
关键词:消防队消防车烟气

●石金柱,王 倩

(1.呼伦贝尔市消防支队,内蒙古呼伦贝尔 021008;2.武警学院消防工程系,河北廊坊 065000)

高层建筑一旦发生火灾,火势蔓延迅速、烟气毒性大、人员疏散困难等特点对火灾扑救及生命财产救援工作带来很大挑战。要降低高层建筑火灾损失,最重要的是在前期设计、施工和日常管理方面做到“防患于未然”。但高层建筑火灾预防工作,百密必有一疏,火灾的发生是无法彻底避免的。在灭火战斗过程中如何针对上述三个方面的特点,实施有效的灭火救援策略,正是本文探讨的重点所在。

一、提高初期灭火战斗效率,有效遏制损失

实践证明,高层建筑灭火战斗要突出一个“快”字,最初的一个小时是控制火灾蔓延、遏制火灾损失的最佳时机,必须实施高效的灭火战斗。但现实火灾案例显示,我国高层火灾很少能在灭火战斗的初期得到控制,往往是局部小火演变成全楼大灾,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造成这种情况的通常是消防部队灭火装备配置不足、第一出动力量不足等方面问题。

(一)解决灭火装备配置不足问题

1.确保消防装备水准与高层建筑的建设挂钩

我国目前扑救高层建筑火灾的主要消防装备是曲臂登高消防车,相对于一般消防车辆装备其造价非常昂贵,目前世界最高的曲臂登高抢险救援车服务高度为101m,造价2 200万元,普通的登高消防车也需要上百万元,很难普及;用于超高层灭火的消防直升机则不但造价高、维护保养费用也大,目前有能力配备消防直升机的城市更是寥寥无几。解决消防装备不足,需要强大的财力和相对长的时间,不是一蹴而就的。这些因素都制约着高层建筑火灾的扑救。

与高层建筑消防装备明显不足的整体状况相对应的是,目前在我国许多县级城市为了提升城市形象,不惜耗巨资建设高层建筑,大部分的县级城市消防装备薄弱,甚至没有登高消防车,而这些高层建筑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将很难进行扑救。因此,应考虑将高层建筑的建设与属地消防队的装备水平挂钩。建设一般的高层建筑,当地必须有与高层高度相匹配的登高消防车,促使地方政府增加消防装备资金的投入,提高消防装备水准。在不能达到确保高层火灾安全的情况下,应严格杜绝高层建筑的盲目兴建。

2.有效利用高层建筑内部灭火设施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楼越建越高,而登高消防车并不能随着楼的增高而增高。目前世界上最高的建筑超过600m,如果在这样的高度上起火,不但登高消防车鞭长莫及,即使消防直升飞机也不能很好地发挥灭火效用。故此,外部消防装备的先进性虽然给外部扑救带来一定的便利,但并不能完全解决控制高层建筑火灾的问题。以北京央视新址在建配楼火灾和2010年上海“11·15”高层建筑火灾为例,在这两起火灾发生后,消防部门都调集了当地最先进的消防装备到达现场,包括90多米的曲臂登高消防车和消防直升飞机,但是,由于楼层太高超过了曲臂登高消防车车臂所能到达位置,而直升机受气象、风力、地形等因素影响比较大未能成功使用,故此消防部门也无能为力。因此立足于现状,解决灭火装备问题,只能靠合理有效地利用高层建筑内配置的消防设施。

按照高层建筑的消防设计规范,大部分高层建筑内部都配置了较完善的室内外消火栓设施、自动灭火设施、防排烟设施等,充分利用建筑内预设的消防设施,内外配合进行灭火战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外部扑救装备的不足。

(二)合理配置第一出动的灭火力量

从消防队力量调集方面,考虑到高层建筑内结构复杂,功能多样,该建筑属地消防队由于对建筑熟悉程度高、装备有针对性,通常是第一出动的首选,但特殊情况下,由于城市交通道路情况复杂,可能出现属地消防队落后于其他消防队到达的情况,因此在进行灭火力量调配的时候,必须综合分析到各种影响因素,对消防队力量调配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充分考虑,做好打硬仗的准备。从装备调集方面,当重要的高层建筑起火后,必须加强举高消防车和专勤消防车的调集,充分发挥装备优势,提高灭火战斗效率。

首先到达火灾现场的中队指挥员应先听取着火单位有关人员的报告,查看消防控制室信号指示,询问知情人,并派出人员实地侦察判断,确定起火层及起火点,查明火势蔓延的方向、燃烧范围,确定被困人员的数量、位置,了解避难层、救生设施的使用程度及有无易燃易爆物品需要疏散等,为灭火和救人打下良好基础。

二、主动实施烟气控制策略,赢得救援时间

在高层建筑疏散中,安全疏散时间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分析手段,如图1所示。在图1所示时间轴上,起点为建筑起火的时刻,终点为建筑环境到达疏散的临界条件,不能保证安全疏散的时刻。这两个时刻之间的时间段,被称为“允许疏散时间”;而从起火的时刻起,到高层建筑内全部人员安全转移到安全区域的时刻止的时间段,被称为“安全疏散所需时间”。

图1 安全疏散时间分析

只有疏散所需时间小于允许疏散时间,高层建筑才能成功进行安全疏散,否则就很容易出现人员被困的情况,进而造成较大的伤亡。影响高层建筑允许疏散时间的主要因素是烟气的蔓延情况。一旦烟层下降到一定高度,或上部烟气的辐射热对疏散人员造成过于强烈的伤害,就认为火场环境到达了疏散的临界条件,人员无法正常疏散,从而导致伤亡损失。灭火战斗中主动实施烟气控制策略,能够较好地赢得救援时间,降低人员伤亡。

战斗中首到中队在进行火情调查时,就应关注建筑内防排烟系统、空调通风系统的运作情况,避免由于火灾自动控制系统失效造成的错误的通风模式,确保对起火区域实施排烟,对非起火部位实施送风,同时确保关停普通空调通风系统,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火灾烟气蔓延。高层建筑靠外墙的房间大多通过外窗进行自然防排烟,但火灾发生时这些自然排烟窗未必处于开启状态,导致很多房间烟气迅速积累,烟层过早下降到威胁人员安全的高度。火场排烟可以通过打开自然排烟窗、排烟口或利用喷雾水排烟,也可以利用移动排烟设备辅助排烟,必要时还可以通过破拆促进排烟。在火灾烟气排出部位,要做好射水准备,以免烟气造成火势蔓延;对封闭房间进行排烟时,应逐渐开启排烟口,并利用喷雾或开花水枪实施保护,防止发生爆燃。上述主动的烟气控制策略的实施,一方面为内部进攻创造了较好的条件,另一方面为建筑内人员的疏散争取了时间,同时有助于减缓火灾蔓延,进而减少火灾中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三、做好高层建筑内部人员的疏散与营救

高层建筑发生火灾,人员疏散困难,因此消防部队到场后要坚持救人第一的原则,做好疏散与营救工作。在了解楼内受困人员基本情况后,可利用高层建筑消防控制中心火灾事故广播向着火建筑内部人员通报火灾情况,进行必要的疏散引导。一般应优先通知着火楼层和受烟火威胁的上层人员,除非火势已发展为全楼的立体火灾,否则不宜同时向全楼人员进行疏散广播,以避免出现全楼范围内的惊慌疏散造成拥挤和非火灾原因的伤亡。在组织疏散过程中应注意,一般高层建筑疏散通道都备有两个以上疏散方向,在组织疏散的过程中,应尽量确保人员沿着灭火扑救射水方向的逆向实施疏散,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防止火势初始阶段浓烟的侵害。

在建筑外观察到被困人员后,应及时采取喊话、打警示条幅等方式稳定人员情绪,避免盲目跳楼造成伤亡。在人员营救和物资转移的过程中,应综合采取多种疏散转移途径,如利用安全楼梯、消防电梯进行,利用举高车进行疏散,通过屋顶进行转移疏散,利用破拆进行疏散等。

在实施人员救援过程中,消防战士应注意自我保护,保证战斗组成员间、建筑内外的通讯联络,自救设备配置到位。同时还应合理处理人员救援与灭火战斗之间的力量分配。

[1]康志杰.消防员火灾扑救指导手册[M].北京:中国知识出版社,2006.

[2]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Z].2001.

猜你喜欢

消防队消防车烟气
固体吸附剂脱除烟气中SOx/NOx的研究进展
村级义务消防队值得一试
消防车
淬炼铁血丹心 践行使命担当——天津港集团公司企业专职消防队各项工作扎实稳步推进
消防车出动
“迷你”消防车的启示
厦门的“奶奶”消防队
烧结烟气中二氧化硫的测试方法
基于非分散紫外吸收法的便携式烟气分析仪在烟气二氧化硫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微型消防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