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易经中节的思想对中国传统民居的影响

2011-04-12鲁思明

山西建筑 2011年19期
关键词:民居建筑

鲁思明

1 《易经》主要内容及“节”卦含义

我们现在所说的《周易》是指《易经》和《易传》的总称,它是我国古代一部指导人们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哲学典籍。《周易》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从古至今《易学》思维已渗透到中国建筑的各个方面,从建筑的选址规划到单体建筑设计都渗透着“天人合一”的思想。《周易》提出的“节”的思想,正是人类节制自身发展和节制索取资源的反映。可见,《节》卦的基本含义是人类在向大自然索取资源时,必须采取节制的态度才能维持生态平衡,维持大自然资源不致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在人类自身生长发育过程中,也要有节制,才能正常生长。没有节制,就会走向毁灭,这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人类更是逐渐认识到要节制资源索取,要自觉的克制占有欲,克制无穷索取的欲望。适当的“节制”,往往是事物顺利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周易》设立《节》卦,正是集中阐说“节制”应当“持正”“适中”的道理。故卦辞既称节制可致亨通,又戒不可“苦节”。

2 “节”的思想对中国传统民居的影响

2.1 对选址的影响

古代朴素的相地术中考虑藏风纳气,即要求藏风避风,充分利用自然日照,朝向顺应自然的主导风向,做到夏天迎风,有利于室内的自然通风,冬季避风,减少室内热量的散失。许多聚落利用山坡河畔,背山面水的基址既可以阻挡寒风,接纳阳光,又方便了生产生活,最终建立起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小区域。土和水是农业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条件,所以传统聚落的布局主要考虑到留出更多的可耕地,以及更好的利用周边的水资源,平地聚落在满足生活需要的前提下,一般尽量把居住地布置在土壤条件较差的地段。山地聚落由于可耕地资源更加紧张,所以聚落布局主要考虑节约用地,依山就势的布置住宅。这样,聚落内部住宅间距小,基址既适应了复杂的自然地形,节约耕地,又创造了良好的居住环境。“节”的思想还表现在对水的利用上。丽江古城内有多处水井,当地居民将井分为三塘,头塘饮水、二塘洗菜、三塘洗衣,洁污分开,形成习俗。

2.2 对材料的影响

地方建筑材料往往是当地自然环境下形成的自然资源,如竹木土石,其本身就是适应自然环境的产物,具有适应当地气候的物理特性。西双版纳湿热气候利于竹子生长,傣族“吃竹、住竹、用竹”,通风凉爽的竹楼成为其重要象征(见图1)。皖南多山,林木资源丰富,几百年来居民都沿用传统的木构体系,砖石多起围护和分隔作用,村落内巷道多用条石和卵石砌铺,一般中间为条石,两侧以卵石镶成不同形式的图案,强调出街道空间的导向性。豫南传统山地民居选用当地山上盛产的栗子木、松木等作为主要梁架结构材料;选用可回收的泥土作出土坯、夯土等建筑围护体系(见图2)。豫西由于位于黄土塬上,黄土层厚且坚硬,气候干燥,当地居民创造了“地坑院”这种居住形式(见图3)。“地坑院”就是在平整的黄土地面上挖一个正方形或长方形的深坑,深约6 m,7 m,然后在坑的四壁挖8孔~12孔窑洞。整个建造过程中,土是最主要的建筑材料,既是承重结构,又是围护结构,充分体现了其节能性。位于豫北林州市的石板岩则是用石材的典范(见图4)。当地流传着这样的民谣:“石梯、石楼、石板房,石地、石柱、石头墙,石街、石院、石板场,石碾、石磨、石谷洞,石臼、石盆、石水缸,石桌、石凳、石锅台,石庙、石炉、石神像……”即使你从没有到过石板岩,也可以从民谣中听出来,石板岩的民居是由石头组成的。一座房子只有门子、窗棂是木头的,其余均用石头建造。对墙的内壁,当地居民先用麦秸泥泥一层,然后再泥上一层白灰泥,屋内便整洁、亮堂,住进去冬暖夏凉。

2.3 对技术做法的影响

传统住宅在营造中以获取充足的阳光、利用季节的主导风向以驱风避寒。平面多呈矩形,大多开间小进深大,并以庭院或天井作为平面的连接,这样就使建筑的外墙传热面减少,降低了能耗。具体举几个特色民居的例子进行说明:

1)云南:湿热气候下的屋顶构造注意通风透气,西双版纳傣族民居的屋顶体形占高度的1/2,屋顶坡度陡利于排水,高大的歇山坡顶提高了室内空间高度,下大上小的屋顶剖面引起烟囱效应。气流从架空层和竹木墙板进入,再从陡坡屋面的瓦顶孔隙以及歇山顶山墙面的孔隙出去。屋顶深远的出挑和墙面周围的重檐,尽量扩大了遮阳面积,减少对围护结构的太阳辐射。2)皖南:皖南传统院落通风状况良好,天井与深巷构成自然通风系统,住宅内几进的门都位于一条轴线上,且朝向合理,夏季多形成穿堂风,由此增强了室内空气的流通,解决了散热和防潮问题。其所设的天井“四水归堂”,不仅可以加强室内的自然通风、采光,而且还具有调节小气候的作用。天井内铺设的青石板之间的缝隙很大,地下是较粗的沙石,有很好的蓄水和渗水功效,这样在炎热多雨的夏季就可以有效的降低室内的温度。3)甘南山地藏族民居:这一地区在应对气候恶劣、能源短缺、建筑材料匮乏等问题的独特经验。“外不见木”“内不见土”是其特点之一,建筑外部为封闭的石墙或土坯墙,内部空间以木料辅以少量的泥土分隔空间,外围土坯墙与内部使用空间之间形成空气缓冲空间,居室通过佛堂空间的过渡和缓冲,保持室内的热舒适性。同时壁板分割形成壁柜,用于储存,提高空间利用率,减少室内的封闭感。在避风防寒的基础上,建筑屋顶的梁上放檩条,檩条上密排木条,其上均匀铺垫茅草,最上层夯土,夯土层的土分两层做,先打底,然后用细而密的土拌合酥油,用碾压实做屋面防水,有些地方还在其上加碎石,主要防止雨水击打和冲刷,把山坡上的土移至屋顶,筑墙或炕、灶台等固定家具,充分利用黄土的可塑性、热惰性。

3 “节”的思想对当代建筑的意义

在现阶段的建筑界,“节能建筑”“绿色建筑”成为主流话题。因为在经历了前一阶段建筑的大发展时期后,人们逐渐意识到在人类的各种活动中,大量的建造活动必然伴随着对自然材料的大量应用,采用可再生的地方材料必然会避免对自然环境的不可恢复性破坏与损耗。对此我国作出许多“节”的尝试,譬如强行停止使用传统红砖作为建筑材料,取而代之以空心砖、陶粒混凝土砌块等,正是“节”的思想的一种具体体现。从自然材料的消耗角度分析,红砖的烧制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只能缓慢再生的粘土,占用大面积的耕地;而生产空心砖、陶粒混凝土砌块等所使用的材料大部分是炉碴等工业废料,通过废料的再利用减少了对自然环境的压力,保护了自然资源。针对当地的气候条件,采用被动式的能源策略,尽量应用可再生能源。如利用太阳能、风能和水能来满足所有或大部分建筑所需的能源需求,尽量减少对不可再生能源的依赖,从而减少对自然资源的破坏。中国传统民居中“节”的措施对我们今天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应该汲取千百年流传下的传统经验并将它们应用于实践中。

[1]杨文衡.易学与生态环境[M].北京:中国书店,2008.

[2]孙大章.中国民居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3]郑云瀚.云南民居的生态适应性[J].华中建筑,2006(24):11.

[4]韩晓莉,李志民,王 军.河源干旱地区人居环境调查与研究——甘南藏族山地聚落的生态适应性浅析[J].华中建筑,2007(25):1-5.

猜你喜欢

民居建筑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民居摄影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民居智库
建筑的“芯”
山居中的石建筑
民居人物
奇趣民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