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校教育体系中的法律素质教育

2011-04-12刘晓雪

关键词:法律意识高校学生素质教育

于 霄,刘晓雪

(1.华东政法大学科学研究院上海201620;2.刘晓雪上海理工大学社会科学部,上海200093)

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律素质教育在当代高校的素质教育中越来越重要。在这层意义上,如何实现法制教育在高校教育体系中的准确定位,以及如何切实提高高校学生的法律素质教育,已成为高校教育亟待解决的课题。

高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四有”新人。现行的德育教育已经超过了当初以道德修身、观念养成为主要内容的传统教育观念,涵盖了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等各项内容。其中,法律素质教育已经成为高校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它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教育,使学生具备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提高运用法律能力。

大学生法律素质是对大学生掌握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运用法律能力的统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法律知识。法律知识是大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获得的法律知识和经验的合体。法律知识是提高法律素质的基础,只有具备扎实的法律知识,了解系统的民主法制思想和主要部门法的基本内容,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和基本精神,才能为增强法律意识、灵活运用法律能力打下基础。

其次是法律意识。法律意识是大学生对法制理念、法制制度的心理反映,它包括法制观念、权利意识、程序意识。法制观念是人们对法律所反映的价值观念的评判、法律规范的认同,自觉去遵守法律的权威和法律构建的社会秩序的意识形态;权利意识就是让学生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通过这样的法律学习,妥善地处理自身权利与他人权利的关系,保障社会的正常持续;程序意识是对法律程序的认可和遵从,以保障社会的有序化运行。

再次是法律行为。法律能力是大学生所具有的运用法律来规范和指导行为、解决矛盾和冲突、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追究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的能力。具有良好的法律能力就是要具有遵纪守法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依法办事的能力,具有运用法律维护国家、集体、他人和自己合法权益的能力,具备用于维护法律尊严、同一切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能力。只有具备了充足的法律知识,在学好法律知识的同时,做到遵纪守法,并能够用法律手段去守法、护法,才算真正具备了法律素质。要将学到的知识理论真正的内化成法律意识,形成法律能力,用以指导自己的行为。

我国的法律素质教育在高校开展得有一段时间了,但是其发展现状却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高校教育体系中的法制教育体系不够完善。法制教育缺乏自身的独立性,高校的法制教育思想定位模糊,把法律素质教育排除在素质教育内容之外是法制教育思想定位模糊的标志之一。一些学校对法制教育存有模糊意识,认为只要学生不违法就行了,从而弱化了学校法制教育的功能。要发挥法制教育的教育性,就必须构建一个法制教育独立的完整体系和教育安排。然而现实中的现状是:在教学中普遍将“法制教育”隶属于“德育教育”,不使其具备独立性;将法制教育等同为道德教育,甚至在实际的教学中将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彻底分开。

另外,从法律素质教育的形式而言,“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不仅需要传授具体的法律知识,更需要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情感、法律信念。在教育过程创造一定条件,让大学生能切实体验法律、感悟法律,内心真正接受法律、信仰法律”[1]。但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在高校的法律素质的教授上还是仅仅限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偏重于法律理论的传授,忽略实践教学环节和学生信仰树立和法律行为的培养。考核形式过于简单,不能真实反映学生学习法律课程后的效果,不能很好地强化学生对法律知识的深入理解,从而影响了法制教育质量。

第二,高校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比较薄弱。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层次还不高,遇到问题时从法律角度上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意识还不够高。大学生对于法制教育的基础理论不感兴趣,从理性和感性上都缺乏对法律知识的深入了解,难以将理论知识切实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没有主动运用法律权利的意识。学生虽然普遍认同法律教育在社会上的重要性,但是对法律知识的掌握还不全面,一味地强调知法、懂法,却不注重守法、用法,在遇到问题时仍然摆脱不了“人治”思想的影响,没有依法办事的意识和能力,缺乏对法律坚定的信仰和遵从度[2]。

第三,高校教师的师资水平参差不齐。学校分重点大学和非重点大学,大学教师的水平也是有一定的差别的,特别是法律素质教育这一块。重点大学的法律教育师资队伍有专业化的团队,并且有更加深入的法学问题研究和丰富的法律实践经验,在对学生教授时会将理论很好地结合实际,并提供给学生思考现实问题的机会。然而,大部分非重点学校却不具备这样的条件,甚至有些教师自身法律知识就不完备,不具备法律实践经验,在教学中也只是照本宣科,这显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法律素质教育的提高。

第四,网络法制教育还不完善。网络在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有的高校基本上都建立了自己的局域网,这样在方便学生学习的同时,也为学校开展法制教育提供了便利。但是有的学校却没有利用好这一条件。有些学校的法制教育平台建设滞后,只有一些类似新闻、时政这样的信息且更新缓慢,没有新意和教育意义,主题不突出,结构不严谨,网站平台上又缺乏专业性人才进行维护和交流互动,解决现实性问题。

法制教育作为高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在社会行为规范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是现行社会对青少年的最基本要求,是实现德育目标的前提条件。法制教育与其他教育的形式都是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的。

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并重,实现它们的相辅相成,可以使学生融情于法,在实际问题的处理上,通过道德和法律方面进行多方位思考,用道德的角度去思考法律问题,用法律的角度看待道德现状。因而要把法律素质教育放在教育体系教学中的首位,与其他的德育教育相结合、相互补充。

高校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提高,不仅是为了建设安定校园、和谐校园,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增强自我法律保护,让学生明确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正视法律的功能和权威性,使学生知法、懂法、守法、护法,而且更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的重要前提。我们要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仅仅依靠某个人、某一项政策的实施是完全不够的。高校学生是社会发展、和谐的中坚力量,提高包括高校学生在内的全体公民的法律素质,将直接影响到当代青年的行为规范和社会对青少年的评价,也间接地对整个社会的精神风貌产生一定的影响。提高高校学生法律素质,更是培养学生树立诚实信用及明确的权利义务观念的需要。要消除在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观念,培养学生识大体、重大局,一切以国家、集体、他人的利益为重,更好地为培养健康有序的社会而努力。培养学生用法律的、理性的思考来探究社会变革中的各种问题,在尊重现实、包容他人的同时,自觉地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的思想,为构建安定团结、和谐的社会环境而努力。因而提高高校学生的法律素质,特别是非法律专业学生的法律素质是非常必要的。

在学校的法制教育中,学校领导要转变思想,提高对法律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采取措施完善法律素质教育体系,体现法制教育独立性地位,加大法律素质教育的教育力度,改变法制教育内容单一、考核简单的现状。我们还应从实践出发,培养学生的兴趣,开展实而有效的实践活动,与以现实生活为德育环境的主题教育相结合,深入社区或者山村进行普法宣传服务,使法制教学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教育过程。我们还应按照教学计划合理地进行案例的分析、讨论、思考,在实践中学会用法律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最后,我们还要加强学校教师自身法制教学水平的提升和考核,完善网络教育平台,进行法制教育主题网站的队伍建设,培养出既懂法制教育又懂网络的复合型人才,从而加强网络法制教育的互动性交流。

[1]王晓慧.我国高校法制教育的现实困境与理性选择[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4).

[2]胡刚.提高大学生法制教育实效性的对策研究[J].知识经济,2010(21).

猜你喜欢

法律意识高校学生素质教育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探讨培养青少年法律意识的意义及途径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提高法律意识的实践与探索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论公民法律意识对纠纷解决策略选择的影响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