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渤海聚焦

2011-04-11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11年11期
关键词:临沂市临沂生猪

山东省:临沂市

临沂市位于山东省的东南部,东部连接日照,地近黄海,西接枣庄、济宁、泰安,北靠淄博、潍坊。地跨北 纬34°22′~36°13′, 东 经117°24′~119°11′, 南北最大长距228公里, 东西最大宽度161公里,总面积17184平方公里。临沂市现辖兰山、罗庄、河东3区,郯城、苍山、莒南、沂水、蒙阴、平邑、费县、沂南、临沭9县,以及临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3个功能性区划,共计180个乡镇办事处,7151个行政村,人口1003.94万人,是山东省面积最大和人口最多的地级市。

临沂地处鲁中南低山丘陵区东南部和鲁东丘陵南部,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自北而南,有鲁山、沂山、蒙山、尼山四条主要山脉呈西北东南向延伸,控制着沂沭河上游及其主要支流的流向。以沂沭河流域为中心,北、西、东三面群山环抱,向南构成扇状冲积平原。临沂地形复杂,差异明显;山区重峦叠嶂,千峰凝翠;丘陵逶迤蜿蜒,连绵起伏;平原坦荡如砥,一望无际;河道纵横交差,碧水如练。山地、丘陵、平原面积各占临沂市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山地集中分布在沂水、沂南、蒙阴、平邑、费县、莒南等县,地势较高,一般海拔400米以上。山地植被比较茂密,是发展林果业、畜牧业的主要基地,黄烟、花生、小麦、地瓜等农作物亦有种植。丘陵主要分布于山区外围,沂水、沂南、莒南、兰山、苍山、临沭、郯城、平邑等地都有分布,以沭河以东分布最广,一般海拔200~400米。丘陵地带的土壤砂性大,适耕性好,土层较簿,保水肥能力差,适宜发展防护林和经济林,是花生、地瓜、玉米、黄烟等作物的主要产地。平原有沂沭河冲积平原、山间沟谷平原、涝洼平原。沂沭河冲积平原主要分布在沂水南部、沂南东部、河东、兰山、罗庄、苍山、郯城等地,土层深厚,土质肥沃,是粮食和蔬菜主要产区,素有 “粮仓”之誉。山间沟谷平原主要分布在费县、平邑中部,土层深厚,质地适中,多种小麦、玉米等作物。涝洼地平原主要分布于苍山和郯城南部,土壤粘重,多种小麦、水稻、蔬菜等作物。

临沂市矿产资源种类较多,分布广泛。已发现矿产84种,其中白云岩储量居全国第一位,金刚石、石膏、石英砂岩储量居全国第二位。临沂市共发现地热异常区49处,总面积1417.85平方公里。目前已验证地热异常区12处,发现6处地热田,河东汤头、沂南松山、铜井和沂水许家湖四大温泉开发基地已初具规模。

临沂市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铁路方面,兖石、胶新、枣临、东平、坪岚铁路在临沂交汇;公路方面,京沪、日东、青兰三条高速公路纵横交错,高速公路、公路通车里程分别达330公里、2万公里,均居全省前列;港口方面,临沂市区与岚山、日照、连云港三大港口的距离均在100公里左右,与青岛港距离200公里;航空方面,临沂飞机场为国家二级机场,目前已开通航线16条,使临沂市与外界的往来更加便捷。

临沂市正处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历史阶段。临沂已建立起门类较为齐全的综合工业体系,形成了以轻工、纺织、机械、化工、建材、冶金、煤炭、食品、黄金、医药等产业为主工业体系。临沂不仅是山东省重要的建材和黄金生产基地 (临沂已成为我国最大的胶合板生产基地),还是连接南北的重要物流城和商贸城。临沂市商业发达,有各类专业批发市场965处,其中专业批发市场189处,集贸市场76处。临沂批发城共有各类批发市场96处,拥有摊位2.5万个,连续三年跻身全国十大批发市场前三名。临沂批发市场规模现已仅次于浙江义乌,居全国第二,有 “南义乌,北临沂”之称。2010年,临沂市实现生产总值2400亿元,增长12.9%,全市经济和社会事业实现平稳较快发展。

“十二五”时期,是临沂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战略意义的关键时期,是工业化、城镇化向更高水平跃升的加速时期,也是经济社会发展方式深刻变革的转型时期。临沂全市上下将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沂蒙精神;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城镇化主导、县域经济跨越发展和经济文化一体化战略;着力扩大经济总量和城市规模,着力提升产业结构和发展效益,着力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着力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打造联结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省会城市经济圈和长三角经济区的鲁南经济文化中心,加快建设富强美丽的 “大临沂、新临沂”,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宏伟蓝图奠定坚实基础。

北京:力争2015年实现人均保费7000元

“十二五”期间,北京市保险业计划实现保费收入年均增长10%,人均保费达到7000元,初步建成与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现代保险业。

北京市保监局在刚刚发布的 《北京保险业发展 “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北京市将在 “十二五”时期,计划实现保费收入年均增长10%,到2015年保费收入争取达到1600亿元,保险公司总资产达到5000亿元,保险深度 (保费收入占GDP比重)和保险密度 (人均保费)分别达到8%和7000元水平。

《规划》提出, “十二五”时期北京保险业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北京市将进一步完善市场运行机制,鼓励保险公司专业化发展,促进中介机构规范化发展,强化销售人员管理,增强保险消费者信心,全面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完善市场运行机制,切实保护保险消费者合法利益。

此外,北京市将把创新作为提升保险行业发展能力的主要驱动力,紧紧围绕首都经济特征和行业发展特点,大力推进保险业创新发展,通过产品服务创新、经营管理创新、风险管理创新,切实提高保险机构自身发展能力。

“十一五”时期,北京市保费收入年均增长14.2%, 2010年达到966.5亿元,居全国第三位。保险密度5201.3元,保险深度7%,位居全国首位。保险公司总资产2558.8亿元,占全国保险业总资产的5.1%。2010年末全行业承担各类风险总额超过41.7万亿元,5年累计赔付支出804.2亿元。

天津:环渤海地区区域合作组织已达17家

随着环渤海区域金融合作联席会近日在天津成立,环渤海地区区域合作组织已达17家。这些组织全部由天津市相关部门发起,旨在推动环渤海区域深度务实合作,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跨地区经贸活动,搭建了区域间资源共用、信息共享、合作共赢的发展平台。

据天津市合作交流办负责人介绍,这些区域合作组织涉及企业、地产、节能、旅游、医院管理等多个领域,一些领域还能享受到各地优惠政策的扶持。如在今年5月份成立的环渤海区域中小企业发展联盟,在包括天津、沈阳、济南等在内的8个城市开展了中小企业全方位的合作交流,开展中小企业招商引资、技术合作、服务体系建设等相关工作,同时为联盟成员单位提供政策法规、技术创新、信息咨询服务等活动,加入联盟的中小企业,可优先享受所在地政府资助项目的推荐。

天津市合作交流办负责人介绍,区域合作组织的建立有助于整合区域资源,促进区域内的沟通、协作和转型升级,已经成立的区域合作组织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到很好的带头作用。在科技人才合作方面,一年一度的环渤海人才智力交流会已成为区域人才交流互动的重要平台;金融合作方面,天津股权交易所与淄博市共同发起设立的淄博齐鲁股权交易中心,为成长型中小企业提供高效低成本的融资服务,很好地促进了环渤海地区中小企业的发展;在市场合作方面,建成的北方金融材料交易市场、环渤海建材批发市场等商品要素市场,形成了辐射全国20多个省区、较为完备的区域市场体系。

在环渤海区域合作市长联席会的推动下,未来5年天津市将继续扩大与其他省区市的交流合作,举办各类区域性经贸、大型科技活动和论坛,组建和完善区域性专业组织。同时建设环渤海区域信息网,实现区域内政务和经济信息共享。

河北临城:大力发展绿色生态经济

河北省临城县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最大的基础建设工程,大力发展绿色生态经济,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发展共赢。

一是建设环城水系和林带,建成了四面环水、绿荫包围、四季常青、天蓝水碧、宜居宜游的精品县城。二是打造文明生态型新农村,积极开展退耕还林、封山育林、植树种草、改圈改厕、治理养殖业污染、建沼气池、推行太阳能新型能源等活动,大力整治农村生态环境。三是发展绿色农业园区,重点扶持绿岭、绿蕾、新惠通等一批农业龙头企业,抓好星火产业带、绿色核桃产业化基地和绿色蔬菜产业化基地建设,培育形成了 “绿岭”品牌。

临城县还大力发展生态观光游、农业休闲游、节庆文化游,已建设国家级、省级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示范点6个,农家乐、渔家乐200余家。

辽宁:生猪周期产能达3000万头

据近日辽宁省动物卫生监测预警中心对144个定点村和50个规模养殖场监测统计,6月以来,辽宁省规模养殖场和散户生猪存栏连续数月环比齐增,截至9月末,全省生猪存栏1510万头,同比增长0.5%。能繁母猪存栏数量稳定,后备母猪补栏有加快趋势,全省核定的226万头能繁母猪,在一个生产周期内可生产生猪3000万头。

为稳定生猪生产,今年辽宁省安排多项扶持资金鼓励生猪养殖。争取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 (小区)扶持资金8000万元,用于改造提升规模养殖场 (小区)190个;争取农业部安排“菜篮子”畜产品生产项目扶持资金4225万元,其中600万元用于改造完善规模养殖场 (小区)12个;有19个县(市)获得国家生猪调出大县奖励,利用奖励共扶持建设规模养殖场 (小区)1000多个。

辽宁省大力推进的标准化规模养殖场 (小区)在稳定市场供给和平抑物价方面具有积极作用。2008年以来,辽宁省在全国率先实施了以生猪为主的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工程,大力扶持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生猪规模养殖产能建设走在全国前列。3年来,辽宁省共新建生猪标准化养殖小区3492个,全省新增规模养殖生猪出栏能力850万头,使辽宁省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比重由2007年的31%提高到62%,有效避免了辽宁省生猪生产大幅度下降。

由于辽宁省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高、市场供给能力强、产业基础稳固。因此在全国生猪生产下降供给偏紧的情况下,辽宁省向省外生猪调出数量不降反升。到8月末,全省外调生猪850万头,同比增长10.6%。预计2011年,辽宁省外调生猪将突破1200万头,仅供应北京市场就达到220万头,占北京生猪市场总量的1/4。

山东:积极推进建立渔业政策性保险长效机制

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厅长侯英民在今年伏季休渔暨渔业安全工作会议上提出,要进一步健全渔业互助保险体系,扩大保险的领域、范围和规模,积极宣传渔民群众入保,推进建立渔业政策性保险长效机制,为渔业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渔业互助保险是山东省渔业事故防范、救助和事后保障的重要一环,对提高渔业风险保障能力、减少渔民生命财产损失、保障渔区民生具有重要作用。山东省各地高度重视渔业互保工作,用于互助保险的财政性补贴配套资金不断增加。2010年山东省参保渔民10.6万人,参保渔船6552艘。全年共为事故渔船和渔民支付赔款5538万元,不仅有效解决了受灾渔民群众生产生活面临的实际困难,也减轻了各级政府抗灾救灾的压力。

猜你喜欢

临沂市临沂生猪
生猪中暑的诊断及治疗
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老年大学校歌
临沂市兴盛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
临沂市兴盛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
生猪贴“秋膘” 管理要跟上
临沂兴盛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
入伏后,怎样防止生猪中暑
临沂利信铝业有限公司
生猪 广西生猪自成一极
山东临沂:铁腕治污,久久为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