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问题和对策

2011-04-08刘师良王淑艳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计算机院校高职

刘师良,王淑艳

(河南职工医学院,河南郑州 451191)

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问题和对策

刘师良,王淑艳

(河南职工医学院,河南郑州 451191)

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的开展,仅仅重视计算机基础知识的传授,忽略了使用计算机解决其相关专业问题的能力的培养。该文针对目前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的不足之处,结合计算机教学特点,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对策

1 现状分析

1.1 教材内容严重与所学专业脱节 现在计算机技术发展非常迅速,计算机在各行各业中已经广泛使用,而广大高职院校所使用的计算机教材只是对计算机的基础知识的系统总结,几乎和高职院校学生所学的专业没有任何关系。所以针对不同专业,更变教材已成为当务之急。

1.2 师资力量薄弱 高职院校师资力量普遍比较薄弱,况且在大多高职院校中计算机基本上都是基础选修课,因而长期以来得不到重视。受其影响,教学水平也参差不齐。另外,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师自我完善和提高的机制不健全,影响了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繁重的教学任务使教师学习新知识的时间和精力都无法得到保证,因而教师的知识层次也无法得到及时地更新和提高。

1.3 计算机教学目标界定不清 目前,高职院校普遍把通过某种形式的考试作为课程教学目标,其考试通过率也就成了教学成败的衡量标准。这样虽然从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掌握一些计算机的基础知识,但却使学生的计算机学习远离他们的专业,也不能对将来的就业提供一定的帮助。很多学生在学校学习了计算机课,到单位后仍需要到专门的培训机构进行计算机培训方可上岗[3]。

1.4 计算机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落后 由于硬件设施条件的限制或者为了节约教学成本,很多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仍然停留在黑板教学的层次上,机房设备也较落后,教学效率很低,而且教学方法也没有新意,还停留在填鸭式教学的模式上。此外,为了应付各种考试,给学生布置大量的练习题目,这样,就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教学的效果也跟着降低。

2 解决高职计算机教学问题的对策

2.1 注重师资培养 教师不但要掌握大量的计算机知识,而且还需要有一些所教专业的专业知识。这样的教师能很好地将社会需求和实际培养相结合,有效地进行教学,所以师资的培养是很重要的。此外,计算机科学的更新速度非常快,这就要求教师的水平也要不断地提高,教育观念要不断更新,不断加强教学反思。高职院校要提高计算机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改变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争取在有限的教学时间中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实用的计算机知识,培养出更多适应岗位需求的技术人才。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教师提供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要大力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积极开发和使用辅助教学课件,使教学手段现代化,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质量。

2.2 选用合适计算机课程教材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各行业中广泛与深入地应用,各专业课程体系中计算机课程的设置应具有动态性和开放性。为此,只有教师立足学科知识结构,遵循计算机课程间的内在规律,体现多学科的交叉和融合,以技能培养为目标,改革实践教学,整合课程类型和课程内容,才能科学地设置计算机课程,使课程设置服务于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的计算机课程设置应针对不同的专业设置不同的计算机课程。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所要掌握的计算机知识侧重点也是不同的。考虑到学生对于计算机初期掌握的程度不同,除了W indows、Office等计算机基础课程必学以外,还应根据不同的专业,分别设置最优化的计算机课程,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相关于本专业的实用性计算机知识,加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为此,建议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有效措施:一要及时抓好学校计算机课教学大纲的修订工作。每年由学校有关专业教师对计算机教学大纲进行修订,并制定出适合主要专业计算机教学的计划。二要搞好计算机教材的配备。根据主要专业所的计算机课要求,配备好教材。三要不断充实教学内容。从事计算机教学的教师在计算机教学中可根据需要补充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关的知识。四要恰当安排实践课和理论课的比例。

2.3 改革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是培养人才的新要求。要使学生保持正确的学习动机,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学习才会有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有产生了兴趣,才会有动机,这样思维活动得以启动运行,使学生的知识水平由量变到质变,结出丰硕的成果。因此计算机教学中,可采用多种方法激活学生的思维。一是要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在每一节课前给学生布置本课时要完成的任务,用这个任务作为动力,驱动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达到自主学习和掌握知识的目的。二是要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在计算机基本操作教学中,通过教学情景的创建,引导启发学生观察,通过类比联想,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另外,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模式混合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正确的学习,使学生学习化消极被动为积极主动、化死气沉沉为生动活泼、化教条古板为灵活创新,使学生从“让我学”到“我要学”。刺激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使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有所提高。树立正确的信息素养,同时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智力等得到更充分的发展。

3 结论

高等职业院校是培养专门技术人才的基地,从这里走出去的人应该是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的人才。时代的发展已使得计算机成为他们必须要掌握的工具之一,因而,计算机教学应能为他们将来所从事的专业服务。计算机教育的任务和目标应该是培养既精通计算机基础知识,又掌握使用计算机从事专业领域、解决专业问题的复合型人才。

[1] 杨敬周.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现状及展望[J].邯郸大学学报,2006,29(1):123-125.

[2] 王睛.论高职计算机教学的特色[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5(3):58-59.

[3] 蒋方纯.让计算机教学走进每个专业课堂[J].机械职业教育,1994,(10):99-101.

G 642.0

B

1008-9276(2011)02-0227-02高职院校的计算机课程基本上都是只向学生传授计算机的基础知识,例如,操作系统,office办公软件的使用,等等[1]。这样,使得计算机教学与学生的专业脱节。另外,学生由于心理和年龄特点,对于计算机的了解似是而非。一些学生仅仅懂得上网聊天和游戏这种计算机的简单应用,就以为对计算机很了解。加之计算机课程不属于其专业课程,重视程度也不够,所以,学生对计算机课程没有学习的兴趣。但高职院校的学生毕业后将担负的各种技术工作中不可避免地要使用计算机。由于学生毕业后直接工作,很少再接触计算机教学,因此教师必须让他们在校期间学习到与专业有关的实用的计算机知识[2]。

2010-12-20

刘师良 (1982-),男,河南省焦作市人,硕士,助教,从事计算机教学工作。

[责任编校:李宜培]

猜你喜欢

计算机院校高职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计算机操作系统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Fresnel衍射的计算机模拟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