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医学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

2011-04-08石晓明赵俊冉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考试医学计算机

石晓明,赵俊冉

(河南职工医学院计算机教研室,河南郑州 451191)

浅谈医学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

石晓明,赵俊冉

(河南职工医学院计算机教研室,河南郑州 451191)

该文根据当前医学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的现状,分析新时期教学改革的需要,结合该校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教学模式、考试方法、教学内容、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改进措施。

医学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改革

随着高校办学体制的变革,医学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与时俱进、及时更新计算机课程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对未来的把握能力成为当前医学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研究中的重点内容。加强医学专业的计算机教学是现代医学发展的需要,也是培养实用型医学人才的需要。而提高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质量,需要师生的配合,也需要对现在的计算机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进行一些调整和改革。该文针对医学高职院校,结合该校实际,谈谈医学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几点建议。

1 新时期的医学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特点

师资队伍完成了新老交替,一支以中青年为主、计算机专业出身的,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队伍已经基本形成。

医学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学应朝着医学信息化方向发展。计算机在医学领域的大力发展,电脑化诊断器材的不断普及,医学生如果不能掌握计算机的使用,那么很难掌握先进医学的治疗手段,不但自身工作受影响也延误病人的诊治。

2 医学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现状

2.1 理论课教学 大多数学校还是采用上大课的形式,通过多媒体将教师的操作过程投射到屏幕上,使讲解的内容更直观、更生动。在讲解过程中,学生主要以听为主,由于信息量比较大,导致讲完后容易遗忘。理论课后往往安排相应的实验课,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2.2 实训课教学 以往的实验课,学生参照实验报告自行练习,最后的实验效果并不理想,很多学生依然难以掌握重点和难点。现在对于实验室教学设备进行了改进,很多院校的实验室都安装了教师端软件,学生可以在自己的电脑屏幕上观看到老师的整个演示操作过程,这样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同时教师也可以对学生在上机练习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错误进行集体讲解。这种互动的学习也使学生能更快、更灵活的掌握知识要点,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3 计算机课程改革实践探索

上述的计算机教学改革实行后,教学质量得以大幅提高,但是笔者也发现新的问题出现。计算机课程多开设在大学一年级的第一学期,对刚进入学校的新生来说,他们的能力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对计算机有了一定的了解,部分学生可能对计算机一无所知。单一标准的教学模式不能对学生因材施教,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阻碍了每个学生潜能的发挥。同时,目前计算机的教学大都讲解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并针对计算机二级考试讲述相应的计算机语言,而忽略了医学专业对计算机技能要求的特殊性。医学高职院校的计算机老师基本上都是计算机专业毕业,因而对计算机的知识讲解清晰,但对医学专业知识自身了解较少,所以在讲解上难免使得计算机与医学脱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

如何把绝大多数学生积极性调动起来,吸引到课堂和微机室进行学习,而不是让他们觉得学习内容过于落后和简单无用,就要求高校的计算机教学必须走在改革的前沿,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必须有所改进。

3.1 适当增加选修课 为计算机基础好的学生提供新的学习和发展的空间,具体在教学活动中,笔者适当压缩《计算机文化基础》的课时,内容主要有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概述、office办公软件、计算机网络概述、多媒体技术等,让没有接触过计算机的同学学习;同时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水平,还开设了数据库基础课,增设信息检索选修课,引导学生查阅医学信息、医学论文,使他们能随时了解最近的医学课题,新型的医学设备仪器,便于学生在课后自行学习,并拓展知识面。

3.2 改革考试方法 公共计算机课程主要是强调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使用技能,在硬件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笔者将逐步完善计算机远程考试系统,使计算机课程的考试一改以前只有理论考试的情况,逐步实现所有公共计算机课程都能在计算机上进行随机抽题考试[1]。在教学中提示学生注意平时成绩,并且要求学生在期末提交自己的作业来进行最终成绩的加分。这在提高学生的课程综合素质,并且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方面具有一定的激励作用[3]。

3.3 开辟第二课堂 充分利用课外活动、业余时间为学生开放机房,保证基础较薄弱、动手能力较差的学生有足够的时间上机练习,使之成为教学改革的辅助手段;同时不定期地举行计算机知识、网络知识竞赛,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课程的热情,培养其学习兴趣,使校园内形成良好的计算机文化氛围。

3.4 注重专业化的计算机教学 医学院校的计算机教育同样应该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应特别加强或补充计算机在医学领域的应用的教育。因此计算机的教学应该兼顾理论和实际,在实际应用上加强。计算机在医学中的重要应用之一是在医疗设备上,从B超、CT到纷繁复杂的各种与计算机密不可分的检查仪器,它们的工作原理是什么,信息、数据是怎样被采集和处理的,而多数的医务使用者并不了解其中的原理。由于病患疾病的检测、治疗需要通过这些仪器来完成,因此有必要补充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可以开设这样的选修课作为高年级同学的计算机医疗知识的补充。

3.5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这是教学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保证教学改革顺利开展的基础。科室要加强管理,为教师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通过建立研究室和定期在科室内进行专题讲座、学术交流等活动,鼓励教师从事科研活动,使教师在学术上有所发展,从而达到以科研来促进教学,并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

4 结束语

计算机的基础教学牵涉到的领域很广,很多方面还需要教师不断的学习、探索和创新。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他们不仅能掌握书本的知识,更能够在将来的工作、科研或者管理中更好地运用计算机知识做好工作和科研。

[1] 赵小龙,严传波.新疆医科大学计算机教学改革与探讨[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2,25(3):349.

[2] 付慧生,毕文燕.《微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教改实践[J].煤炭高等教育,2000,18(1):75-77.

G 642.0

B

1008-9276(2011)02-0223-02

2010-12-20

石晓明 (1983-),男,河南省郑州市人,硕士,助教,从事计算机教学工作。

[责任编校:李宜培]

猜你喜欢

考试医学计算机
计算机操作系统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医学
你考试焦虑吗?
医学、生命科学类
Fresnel衍射的计算机模拟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