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湘军文化与娄底社会的源流

2011-04-07李藻华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湘乡娄底将领

李藻华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曾国藩研究所,湖南娄底417001)

湘军文化是近代湖湘文化的一束奇葩,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一秀,原本不属于某个地域独有的历史文化。但是,由于娄底历史、地理、人文诸多因素的优势,它在湘军文化中尤为重要,在百花园中独占鳌头。

娄底是湘军发祥的策源地。湘军的缔造者曾国藩是今娄底市双峰县人氏。清道光年间,以娄底籍儒生罗泽南为代表的经世群体,奠定了湘军组建的思想基础和官佐基础。咸丰初年,娄底率先举办乡勇团练,是湘军崛起的先声。湘军的第一支队伍,就是罗泽南所部乡勇,人称罗为“湘军之母”。娄底山农是湘军组建的基石,湘军远征的劲旅,作战尤为忠挚。娄底又是湘军将领的故里。今双峰荷叶镇和涟源杨市镇是湘军将帅之乡,现已评定为湖南省历史文化名镇。湘军崛起是近代娄底大盛之始,其后,群才辈出,山乡巨变,社会一新。

娄底湘军文化,有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朴实的乡土风俗,广泛的群众基础,又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深远的历史传承。

一、娄底沿革

娄底地处湘中腹地,是太空28宿中娄星与氐星相交辉映之地,故名“娄底(氐)”。

远古,我国部族有“东夷、南蛮、西戎、北狄”之说。娄底是南蛮栖居之地,介于湖湘南北间有两梅山,其土著居民称梅山峒蛮,“不与华夏相通”,过着原始氏族生活。梅山文化是湖湘文化最古老的一秀。梅山峒蛮有顽强的个性特征,尚义、崇武、剽悍、合群,古曰“蛮劲”,史称“梅山精神”。这是以后“湘勇精神”的缘由之一。

秦统一后,历代汉族王朝开发湘中蛮夷地区,娄底成为汉化前沿之地。汉初置连道县,这是古代娄底第一县,是娄底在湘中腹地崛起的里程碑。南朝初,连道并入湘乡县。宋代又在湘中置新化和安化两县,当地蛮夷归服王法。至此,古代娄底疆域基本定局,东境属湘乡,中境属安化,西境属新化。这种格局直到新中国成立初年没有变异。

宋代是娄底人文开发的重要时期。大批汉族移民入迁娄底,更新了族缘。娄底蛮夷先民逐渐被汉化,汉民族逐渐成为主体民族。汉族先进文化的雨露滋润湘中大地,文明之花盛开。曾国藩就是在这块土地汲取汉学营养成长起来的近代新儒,是清代“为国藩篱”的儒臣儒将。

宋代,湘乡、新化、安化三县始创科举,以儒学人伦教化山农,人文初盛。明清之际,娄底有举人和进士四五百余人,他们深明忠义,智深勇沉,是文经武纬之才。道咸年间,一大批有科举功名的儒生,曾国藩视为“迥越”同辈之士,遂成湘军将领。

清代,湘乡政区有上、中、下三里之分,以涟水上游为上里,即今涟源东境和娄星区;涟水中游为中里,今双峰全境;涟水下游为下里,又称首里,今湘乡全境。

古代娄底优越而又险峻的生态环境,陶冶了山农的地方性格,“居家为良民,临阵为勇士”。他们淳正勤劳少心窍,刚毅好强无畏惧。曾国藩又认为,“就一邑论之,上中二里又胜于下里之人”。因此,他把娄底山农视为组建湘军第一可用之人。

1951年,湖南重新划分政区,湘中新置涟源和双峰两县,新化仍自为县。按传统惯例,原湘乡上里归属涟源县,中里归属双峰县。后又几经改制,从涟源县析出娄底市,即今娄星区,从新化县析出冷水江市。这就是现今娄底市所辖的五个县市区。

古代娄底千百年来积淀的文化底蕴,是近代湘军发祥的社会土壤。

二、时代内涵

湘军文化是清朝中衰以求自拯的产物,有鲜明的时代特色。鸦片战争以后,清王朝处于外患内忧的严重危机之中。面临西方列强的入侵,如何御敌;面临天国风暴的发展,如何保君;面临朝政腐败的局面,如何安民,成为清王朝三大致命之难。

道光年间,在湖湘新学风的影响下,娄底境域一批寒门儒生和鹰派士绅,以罗泽南为核心,有李续宾、李续宜、刘腾鸿、刘腾鹤、刘蓉、杨昌浚等人,以研究经世之道为题,探讨匡世济民之策。他们有共同的思想见解,政治上主张社会改革,兴利除弊,重振纲纪;经济上主张减轻赋役,与民休养生息;军事上主张裁兵节饷,“师夷长技以制夷”;学术上主张经世致用,倡导务实学风。这些主张针对时弊,具有时代性、爱国性、求实性特点。经世派的思想主张,孕育了以后湘军济世匡民的初步构思;经世派的骨干成员成了湘军的主要将领。是时,曾国藩身居朝廷高官,但与经世派“神交”已久。他组建湘军后,基本上是按照经世派的思路治军、从政的。

(一)勤王以忠君

忠者事以报国,国者以君为纲。为臣事君,忠之本也。当天国风暴危及皇帝的统治时,曾国藩“竭尽愚忠”,勤王保君,是他组建湘军的根本宗旨。曾国藩选募的士卒,“皆知重廉耻,重王事,以畏难苟活为耻,克敌制胜为荣”,全军上下,血战到底,终于平息了天国风暴。

(二)御敌以保国

列强入侵,丧权辱国,是国之大耻。湘军以强兵抗击,“以拯国危”。在中法战争中,水师提督曹志忠(今双峰人)率师渡海援台抗法,血战基隆;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李光久(今涟源人)率师北上援辽抗日,血战牛庄。两人为当地人民尊为“保国保民”的英杰。曾国藩之子曾纪泽是晚清著名爱国外交家,为维护国家主权,据理力争,坚持不让,尤以收回伊犁著称。

(三)勤政以安民

爱民、安民是曾国藩治军、从政之第一要义。娄底将领以武勋擢文职者有数十人,他们从政以安民为本,“莫不以民生为重”。或整顿吏治,选贤举能;或招垦荒芜,发展农桑;或兴教易俗,以德化人。官员勤于职守,山农安于耕耘。其中,尤以云贵总督刘岳昭(今涟源市人)、浙江巡抚杨昌浚(今娄星区人)、广西巡抚游智开(今新化人)、陕西巡抚刘蓉(今娄星区人),政绩尤为卓著。曾国藩引用的“一班正人”,支撑着摇摇欲坠的晚清大厦,战后有“同光中兴”的晚霞。

以上三个方面的时代特色,构成了湘军文化的特定内涵,也是娄底士卒对湘军建设的主要贡献。

三、群众基础

湘军文化的活力缘于群众,为群众所接受,且积极参与。其人数之多,时间之长,成效之著,是娄底古代及近代历史上空前的。

(一)乡勇团练

咸丰元年(1861年),天国风暴始起。罗泽南、李续宾、刘蓉等人率先在家乡举办乡勇团练。团练是“保身家、卫邑地”之良策,是全民习武的组织形式。因此,“惟办团练之道,使心同力齐”、“士民亦皆用命”。次年,湘乡知县朱孙贻礼邀罗泽南、李续宾、刘蓉等人共商团练事宜,制定了湘乡第一个团练章程《合邑绅耆酌议条约》,全县推行乡勇团练。至同治三年(1864年)湘军攻陷天京而解严,为期14年。乡勇团练是湘军崛起的基石,又与湘军远征并行。“湖南团练本为天下之最,湘乡团练又为湖南之最”,而上、中两里(即今娄底东南之域)又居湘乡之首。

(二)乡勇从戎

湘军组建之初,娄底山农或以同乡结伙从戎,或以同族合群入伍,也有一家父子兄弟同时行军,争相效命。王安定《湘军记》卷二十营制篇,有一段文章专叙湘勇从戎的盛况:“当湘军初起,山农柔懦者亦颇畏远征,及援江西,士人轻死陷阵,叠克县城。国藩闻而乐之,益以忠义激励将士。而塔齐布、罗泽南、李续宾、李续宜、刘腾鸿、萧启江之伦,皆崇纪律,重廉耻。于是,陇亩愚氓,人人乐从军。闻招募则争出效命,无复绿营征调离别可怜之色。其后,湘军战功遍天下,从戎者日益众。或募千人则万人应之,募万人则数万人应之。势不能尽收,甚至丐书干请而后得入。其随营待补,客死他乡者,不可胜数。而湘人士迄无怨心,所谓有勇知方者耶!”

上文所及的6个将领,除塔齐布是满州旗人外,其余五人均属现今娄底籍人。“援江西”是指咸丰三年罗泽南援救楚勇江忠源,这是湘勇第一次出省远征,转战南昌、九江一带,迭克县城,死亡骨干7人,勇丁等约80人。国藩闻而乐之,曰“湘勇可用矣”。咸丰六年(1856年),乡勇从戎者已逾两万余人,至同治年,投军累计达10多万人。

(三)将领之乡

在湘军这支劲旅中,娄底籍将领人数多,任职高,战功著,不仅为湘乡之冠,而且在全国县邑中仅有。娄底是湘军将领之乡。据初步查实,娄底有湘军统帅1人、统领12人、分统14人,营官以下将领数以百计。因战功授衔者,文职有总督4人:曾国藩、曾国荃、刘岳昭、杨昌浚。巡抚3人:李续宜、刘蓉、游智开。布政使6人:罗泽南、李续宾、刘连捷、萧启江、彭毓桔、李光燎。按察使2人:李光久、刘岳晙。道员10人:曾国华、葛承霖、唐显烈、彭洋中、刘岳曙、刘岳昀等。知府7人:曾国葆、李光焯、刘岳旸、刘岳昕等。知州:刘腾鸿、刘腾鹤。武职有提督27人:周宽世、李祥和、胡中和、萧庆高等。总兵14人:丁长胜、王仕益、毛湘菴等。副将4人。在《清史稿》中立传的娄底籍将领有23人:曾国藩、罗泽南、李续宾、李续宜、曾国华、刘腾鸿、刘腾鹤、曾国荃、曾国葆、刘连捷、彭毓桔、李祥和、萧庆衍、刘岳昭、刘蓉、胡中和、萧庆高、萧启江、曾纪泽、杨昌浚、游智开、李杏春、周宽世。

四、湘勇精神

清同治湘乡县志称:“咸丰初,粤匪首祸,乱者四应,蔓延几遍天下。曾文正公奉旨督办湖南团练,创立楚军,而湘勇尤为忠挚。始则肃清湖湘,旋复武汉,既而援江西,下安徽,水陆并进,遂克金陵,其战功在大江南北者为最著。十余年来,定闽浙,靖川广,平袅捻。近复趋云贵,赴陕甘,将士一心,朝募夕发,天戈所指,几乎无役不从。”①这是讲湘军组建的背景,湘军远征的历程,以及湘勇的作用。

湘军远征,始于咸丰四年,持续20余年,从湖南出发,转战18省,行程数万里,大致可分两个阶段、两条战线。一是东征天京。这是湘军前期的主攻战线,历时10年,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二是西征民变,这是湘军后期征伐的余波,转战西南、西北诸省,平息了当地苗回起义、捻军起义和石达开余部,收复了新疆。

当年,曾国藩组建湘军的基本原则是:“选士人,领山农。”士人有忠义血性的儒学伦理,山农有刚毅好勇的任侠精神。曾国藩把这两部分人的品性,在战火中融于一体,升华为湘勇精神,其主要内涵有下列三个方面:

(一)血性之节

血性是一种气节,就是不怕苦,不怕死,不屈服,不卖身,正直憨厚,勇敢顽强,血战到底。古云:“淋漓血性,颜知忠勇三分。”同治湘乡县志记录了从咸丰三年至同治十年湘勇英烈的名单,共21335人,平均每年阵亡千余人。凡是留下了湘勇足迹的地方,都留下了他们的血迹。在这20年里,阵亡人数如此多,持续时间如此长,撒遍地域如此广,英勇悲壮,感人至深。

(二)诚信之心

诚信是儒家立身处世之本,也是曾国藩治军之道。曾国藩云:“驭将之道,最贵推诚,不贵权术。”又云:“精诚所至,金石亦开,鬼神亦避,此在己之诚也。”曾国藩治军如齐家。把军营视为兵勇的第二家庭。曾国藩称:“吾辈带兵,如父兄之带子弟一般。无银钱,无保举,尚是小事。切不可使之因扰民而坏品行,因嫖赌、洋烟而坏身体。个个学好,人人成材。则兵勇感恩,兵勇之父母亦感恩矣。”近代民主革命家、军事家蔡锷对曾国藩的诚心极为感慨,认为“这些肺腑之言,均出之以至诚,最能慈仁贴切。能以此存心,古今带兵格言,千言万语皆付之一炬。”这是蔡锷编辑《曾胡治兵语录》的一段按语。

(三)群体之力

曾国藩以诚治军,赢得信任,悦服民心。齐心则能合力,湘勇“呼吸相顾,痛痒相关,赴火同行,蹈汤同往,胜则举酒杯以让功,败则出死力以相救。”这就是曾国藩倡导的团队精神和群体意识。李续宾是曾国藩门生,他“一本至诚,勇冠三军”。他历年节省的饷项和廉俸,不寄家自肥,概留军中非常之用。量力济人,不忍他军饥而己军独饱。临阵专以救败为务。凡遇事之难而为他人所畏怯者,无不引为己任。分兵则以强者予人,而携幼者自随。续宾败于三河之役,亦由分兵所致。此军民所感泣不忘也。

五、人文特色

不同时代造就不同精英,一方山水哺育一方乡民。娄底籍湘军将领的素养及其战功,既反映特定历史条件的时代精神,又表现了本乡本土的地方性格。这种时代性和地域性的统一,就是娄底将领的人文特色。

(一)儒门出将

古今强兵在于将,军队的战斗力首先缘由将领的素质。古时将领多为武夫,谓之“武将”,而曾国藩选拔将领则以士人为主,谓之“儒将”,这是湘军将领最本质的人文特色。

曾国藩组建湘军的基本原则是:“选士人,领山农”,“儒门出将,书生知兵”。所谓“士人”、“书生”,是指一定科举功名的儒生学子,以及有一定社会地位的鹰派士绅。他们满腹经书,深明忠义,有胆有识,智深勇沉,是文经武纬之才,是理想的带兵之人。

古人论将有五德,曰智、信、仁、勇、严。曾国藩把“五德”具体化为四个条件:“带兵之人,第一要才堪治兵,第二要不怕死,第三要不急名利,第四要耐受辛苦。”四个条件以“忠义血性”为内核,“大抵有忠义血性,则四者相从以俱至;无忠义血性,则貌似四者,终不可恃。”一个内核,四个条件,是曾国藩选将之道。

“忠义血性”是儒将的至高伦理,这种伦理以文化素养为基础,出于教育感化,即所谓“教化于以兴,人伦于以理”。湘军将领大多受过系统的传统文化教育,有较深的儒学根底,又有一定的科举功名。而且,其科举功名越高,职位也越高。据史志记载,娄底籍的高层将领有42人,其中出身于进士、贡士、举人、孝廉方正、贡生、监生、诸生、廪生、增生、庠生、附生、文童、武童和士人者有39人,占93%。

在娄底籍的湘军将领中,曾国藩为进士,曾国荃为贡士,李光久、游智开、李有恒、刘胜祥、邹汉勋等为举人(包括武举),李续宾、萧启江为贡生,其余都是童试合格者生员。还有一批将领虽无科功名,但出身书香世家,受过系统的儒学教育,或为地方有名望的士绅,他们都有传统文化的功底,是一批有血性、有勇气、有智谋的儒将,是曾国藩理想的带兵之人。他们无论是治军或从政,大都表现出非凡的才华。

(二)家族将领

在娄底籍湘军将领中,有几支著名的家族将领,即双峰大界曾家将领,涟源桥头李家将领、杨市刘家将领、秀溪萧家将领、快溪毛家将领等②。这些家族都是娄底境内几个大门家族。咸丰初年,湘乡始办团练,这些家族率先练团练族,卓有成效。湘军组建后,这些家族军的作用尤为显赫。有一族成群入伍的,还有一家父子兄弟几代相继从戎的,其族首成为将领。在战场上,他们互救互援,父故子承,兄亡弟及,展现了家族传风。

1.曾家将领

有曾国藩、国潢、国华、国荃、国葆(又名贞干)五兄弟,还有其后裔曾纪泽、纪鸿、纪梁、广河、广汉等人。其中有曾国藩、国华、国荃、国葆、纪泽5人载入《清史稿·列传》。

2.李家将领

有将领30多名,其中李续宾、续宜、光焯三人载入《清史稿·列传》,续焘、续远、光燎、光久等人载入同治湘乡县志。

桥头李氏续修族谱(民国五年刊),收录了该族湘军将领、兵勇及其家属的大量资料,其中有清史列传3篇,诏书16篇,诏命101篇,敕2篇,御制祭文5篇,御制碑铭2篇,还有曾国藩、左宗棠、王闿运等名流为李氏将领撰写的碑铭和祭文近10篇。族谱另有忠烈传,记219人;忠孝节烈传,记38人。

族谱记录了很多动人事迹。如李光燎、光焯、光炽兄弟三人投效湘军,光焯、光炽两人于咸丰五年在湖北崇阳阵亡。李氏三兄弟的家室和子女七人为之殉难或守节。

湖南巡抚王文韶与总督李瀚章以闻于朝,穆宗褒曰:“忠孝节烈,萃于一门”。特予旌表,建坊题名,祠祀皆如制。

3.刘家将领

有湘军统领、分统9人。刘岳昭、连捷、腾鸿、腾鹤4人载入《清史稿·列传》,另有刘岳曙、刘岳晙、刘岳昀、刘岳旸、刘镇湘5人,载入同治湘乡县志。

4.萧家将领

有湘军将领15人,其中有萧启江、萧庆高、萧庆衍3人载入《清史稿·列传》,另有12人载入同治湘乡县志。

5.毛家将领

有湘军名将毛官作(知府)、毛际惠(提督)、毛福益(提督)、毛湘菴(总兵)4人载入同治湘乡县志,另有10人载入毛氏族谱。

(三)裙带网络

娄底籍湘军将领有着多种裙带联系。一是同乡裙带。曾国藩选将募勇多用“屋门口”的同乡人,同乡人有着故土之情,“易于合心”。二是同族裙带。上述家族将领,或为兄弟、父子、叔侄,有着血缘之亲,是为至亲。三是挚友裙带。曾国藩与罗泽南、刘蓉是“神交”已久的挚友,情谊笃深。四是师生裙带。李续宾、李续宜、刘腾鸿、刘腾鹤、杨昌浚等都是罗泽南的得意门徒,均为当年经世群体的骨干成员。五是联姻裙带。曾国藩与罗泽南是亲家,罗泽志与李续宾、曾国华又是亲家。这是一个有千丝万缕联系的盘根交错的关系网络。他们之间有彼此相同的政治志向,目标一致;又有休戚相关的裙带联系,利害一致,同气相依,患难与共。这种同乡、同族、挚友、师生、联姻的纽带作用,是增强凝聚力、战斗力的人缘因素。

六、历史传承

湘军文化发祥于娄底社会,自然对娄底社会的发展影响更为深远。这种影响主要是娄底人才资源得以进一步开发,娄底社会因此风起云涌。

清代军机大臣张之洞为贺王钦轩(今双峰人,朝议大夫)夫妇60双寿叙称:“军兴以来,湘中诸名贤,应运乘时,整顿乾坤,功盖一世。后生继起,或讲吏治,或习韬略,或谈时务,智能勇功,风起云涌。”这段寿叙前句讲湘军群才的功绩,后句讲湘军文化对开发后世娄底人才的影响。

近代娄底湘军群才的兴盛,是时代的产物,也是个人努力的结果。人们从中得到有益的启迪,必须把天下兴亡同个人前途结合起来,爱国爱家,知书晓理,走向社会,奋发进取。这是湘军群才成长之道,对“后生继起”有着普遍意义。

湘军之后,中国革命经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阶段,这是中国社会急剧变化的历史时期,是各个不同的阶级、派别、社会集团人才登台较量优劣的时期。于是,娄底境域群才辈出:有辛亥英杰陈天华、禹之谟、李燮和等,又有中共先驱蔡和森、蔡畅、向警予等;有红军将领李聚奎、陈正湘、姜齐贤等;又有民国将领毛炳文、宋希濂、萧作霖等;还有学界名流李振翩、谢冰莹、罗辀重等。他们数以百计,应运而起,各领风骚,娄底社会“风起云涌”。他们与湘军群才相比,所处的时代不同,肩负的使命不同,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毫无关联。但是,历史的发展,不是摒弃,而是扬弃,新陈代谢有着历史的传承性。

注释:

①清同治湘乡县志.湘乡市志办复制.

②涟源杨家滩刘、李、毛、萧氏族谱.

[1]赵尔巽.清史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2]曾国藩.曾国藩书信[M].广州:广州出版社,2001.

[3]王定安.湘军记[M].长沙:岳麓书社,2008.

猜你喜欢

湘乡娄底将领
“魅力龙城 文化湘乡”全国诗词大赛征稿启事
娄底体育旅游产业的SWOT分析与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娄底的味道
湘乡文化发展的历史与概况——《湘乡县志·艺文志》与《湖南省志·艺文志》之比较分析
湘乡治超的八个关键词
高中计算机学习中的数列求解办法
湘乡农运领袖沈春农
娄新高速通车 娄底形成“一小时经济圈”
一部颇具特色的将领传——《彭雪枫传》评介
国民党将领观摩八路军打伏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