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乐作人才梯和桥

2011-04-03王晓河

党政干部论坛 2011年12期
关键词:人梯破格华罗庚

○王晓河

乐作人才梯和桥

○王晓河

“直腰为人梯,弯腰为人桥”,总后勤部副部长秦银河这样评价著名分子遗传学家、我国生物工程奠基人之一、军事医学科学院一级研究员黄翠芬的高尚品德。不容易争到的出国名额,黄翠芬让给有发展潜力的中年知识分子,自己则以探亲的名义,自费去美国考察。她还发动在国内外结识的朋友、老师、同事,千方百计地打通各种渠道,先后把几十位优秀的年轻人介绍出国进修学习,同时又想方设法创造条件,吸引学成后的年轻人回国建功立业。爱才惜才,甘做人梯和人桥,此种精神当大力弘扬。

作人梯,要蹲下,让人才踏着自己的肩膀上去;作人桥,要弯腰,让人才踩着自己的身体走过去,境界诚可贵,精神殊可嘉。我们的事业需要大量的人才,既需要我们放开眼界识人才,也需要敢为事业用人才,更需要蹲身弯腰渡人才。

作为领导和先哲,不仅要爱才惜才,乐为人才鼓与呼,更要帮才助才,身体力行为人才搭桥铺路。这需要宽阔的胸襟和境界,日中天有时要急流勇退,腾出位子、让出场子,让人才登台上位,自己甘做配角,为人才牵马坠蹬;花正红有时要“俏也不争春”,让出名誉和机会,让人才崭露头角、施展身手,甘做绿叶扶红花。“当代毕升”王选,集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于一身,一生做过多次选择,他作出的人生第六次抉择,是他人生中最灿烂的抉择:让年轻人的思想开出鲜花,一年把三位不同年龄段的年轻人同时推上研究室主任的位子。他说,“伏枥老骥”最好用“扶植新秀,甘做人梯”的精神实现自己“志在千里”的雄心壮志。他衡量自己贡献大小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发现了多少年轻才俊。

乐做人才梯和桥,目的是渡人,不但要有渡人之胸,还要有渡人之勇,勇于冲开壁垒、打破框框,破格用人才。“吃大锅饭”不行,就要“开小灶”;论资排辈压制人才,就要打破成规。华罗庚成为伟大的数学家,固然有个人的勤奋努力,更在于先辈和领导慧眼识才的破格培养、使用和提拔,1931年华罗庚为熊庆来所识,被破格聘请到清华算学系工作;1933年,清华大学理学院将华罗庚从属于职员系统的图书室助理员调任为属于教员系统的助教;1934年,学校再次把他从助教破格提拔为教员;1938年,华罗庚越过了讲师、副教授,又一次被破格聘为西南联大也是清华大学数学系的教授。华罗庚几次破格,一次一个阶梯,一个阶梯一个飞跃,使得他如鱼得水,茁壮成长。

人才辈出,既需后者继往开来,也需前者引领扶持,作人梯人桥是题中应有之义,需要的是高洁坚固。着意化为桥,躬身作人梯,那是无私的奉献,那是挚爱的情怀,无需投桃报李,不求谢恩私门,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只求人才脱颖而出。这是大境界、大胸怀、大作为,然而也有人不做此为此想,在人才培养上存在太多的功利思想、名利思想,如有的把培养人才作为争名夺利的筹码,有的把优秀人作为自己上升的垫脚石,误人肥己,祸国害业。清朝龚自珍有诗云:“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作为党的组织人事工作者,应该放大胸怀,提升境界,诚心诚意,蹲身弯腰,甘为人才梯和桥。

(作者单位 河北省安平县人大委员会)

(责任编辑 张 娅)

猜你喜欢

人梯破格华罗庚
自学成才的数学大师——华罗庚
“人梯书库”丛书
名人趣题——华罗庚
敢“破格” 不“出格”
华罗庚谈学习数学
华罗庚谈怎样学好数学
三尺台传道授业 二十年甘为人梯——记重庆市酉阳县第三中学副校长、高级教师何毅
某些教师
换届更要保持人梯的坚度、宽度、高度
欧洲“破格”欢迎中国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