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道德教育:高校道德教育的新范式

2011-04-02蒋毓舒

池州学院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自然界道德教育道德

蒋毓舒

(安徽农业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安徽 合肥 230036)

生态道德教育:高校道德教育的新范式

蒋毓舒

(安徽农业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安徽 合肥 230036)

传统的道德教育只教化人们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及社会关系,很少考虑到人对其他生命形式和自然界的道德责任。生态道德教育是一种新的德育范式。它以生态价值论为依据,拓展了道德对象的范围,将人对自然的行为也纳入到道德评价中,为道德教育注入了新的内容。生态道德教育要求高校加强对大学生的生态意识和责任教育,促进他们行为的生态化,以利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生态道德教育;生态价值;内在价值;生态道德教育途径

道德是通过社会的舆论对人们的行为起约束作用的。道德具有历史性,其内容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传统的道德教育注重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很少涉及到人与其他事物及自然的关系。工业文明时期,人类凭借先进的科学技术,取得了对自然的绝对统治,再也不把自然放在眼里,忽视了自然有其自身内在价值,对自然资源过度开采和利用。这是造成当今严重生态危机的根源之一。在生态危机面前,目前的高校道德教育仍然没有注重对大学生进行生态理论的系统教育,针对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相对薄弱的现状,非常有必要转换道德教育的范式。道德教育应当由单纯地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变为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就是,在目前的道德教育中注入系统的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生态道德教育着重培养人对自然界的道德责任,就是要教会学生确立正确的生态道德意识并指导自己的人生实践。它一方面需要尊重和发挥学生个体的主体性或参与性,另一方面要与社会实际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人生,不断超越自我,进一步丰富自我精神世界,促进学生人格健全的发展,有利于学生生态价值观的形成,有利于未来缓解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

1 道德教育必须注入新的内容

道德教育的实质是利他主义的。一个自私自利的人是缺乏利他主义精神的,他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把个人的生活当作头等大事而忽略其他人和其他事,这在道德上是有很大缺陷的。传统道德教育以人类为中心,把人类的利益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很少注意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存在着片面性。因而,它的对象范围需要扩展。在人类历史上,道德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其调整对象也由个人、家庭、部落、地区最后到国家,调整的范围不断扩大。人对自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在采集渔猎时期,由于生产力极其低下,人们只能以部落的形式群居在一起,道德范围只限制在部落内部。农业文明时代,由于人类活动范围的狭小,道德意识只限于家庭、国家,虽然人们对自然规律有了某些认识,掌握了开发、利用自然的某些本领。但由于生产工具的简陋,人类对自然开发的力度和开采的范围较小,自然很少受到破坏,对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的影响也较小。在这个时期,人们的生态意识也逐渐形成,人类开始有意识地遵循自然规律,但没有充分意识到将道德扩展到自然界。工业文明时代,由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生产力极大的提高,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农业文明时期对自然的一点道德意识在这一时期几乎消失殆尽。人类把自己当作大自然的主人,在自然面前为所欲为,忘记了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忘记了自然是人类的生存环境,把自然变成了掠夺的对象。在自然这块公有地面前,人类的道德准则已不起多大作用,人类表现出极端的自私性,个人的私利充分地膨胀起来。人们认为自然是无主的,谁开采谁拥有,自然是无限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有些人不仅占有了同代其他人的资源,而且还消费了后代人的资源。所以马克思曾说:“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我们看到—技术的进步似乎是以道德败坏为代价换来的”[1]78-79。在严重的生态危机面前,传统的道德教育已显得落后,必须为道德教育注入新的内容。

生态道德教育是一种新型的德育模式,它为传统道德教育注入了新鲜的内容。它从人与自然平等观出发,让受教育者在思想上树立生态价值观和自然观,有意识地控制和规范自己的行为,将道德关怀的对象从人拓展到动物乃至自然界,从而促进人们生态道德行为的养成。它教育人们,不仅人对人的社会行为受到伦理评价,而且人对环境的行为均要受到伦理评价。生态道德教育的实质是以道德的理念去维系生态平衡、珍惜和善待生命;珍惜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自然,保护环境;不以损害环境作为发展的代价来谋求人类自身发展和需求的满足。它是引领人们的道德水平在未来不断提升和完善的一种航标和灯塔,使受教育者清醒地认识到人与自然是同一个生命共同体。 只有让人们意识到人与自然同处于一个共同体中,将道德对象扩展到自然界才有依据,人类在行为上才能对自然负责。“一切友爱都在共同体之中”[2]189。因此,生态道德教育将以一种更为宽阔的道德视野,教育和引导人们不仅要享用自然,而且要学会热爱自然。

2 自然内在价值是生态道德教育的理论依据

传统道德教育理论依据的是人类主体价值论。它强调人在道德中的主体地位,信守人类利己主义原则,把自然与人的关系简单归结为利益关系,人的利益是道德原则的唯一,只有人才有资格获得道德关怀,人是唯一具有内在价值的存在物,大自然中的其它存在物没有内在价值,只有相对于人类利益而存在的工具价值。由于传统道德教育价值观的偏颇,使高校的道德教育存在明显的缺陷。

生态道德教育以自然价值论为理论依据。自然价值论认为,不仅人类具有内在价值,动物、植物以及自然界也具有内在价值。动物权利论者认为动物具有内在价值,人类应该对动物负有道德义务。生物中心论认为大自然中所有生命之物都是平等的,它们拥有同等的内在价值,都是人类尊重的对象。生态中心论的创始人奥尔多·莱奥波尔德认为自然是一个有机整体,生存于自然界中的万物没有等级区别,无论是有生命的有机物还是无生命的无机物,都为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与美丽做出独特的贡献。人类没有理由把自己看成是可以征服和统治自然的主宰者。他确立以大地的整体和谐为价值取向,认为:“当一切事情趋向于保护生物共同体的完整、稳定和美丽时,它就是正确的,当一切事物趋向相反的结果时,它就是错误的”[3]78。这一道德标准批评了人类对自然的功利主义态度,为人类的行为确立了一个新的价值尺度。评价人类行为是否道德,关键要看它是否有利于生物共同体的和谐、稳定和美丽。这一尺度把人类的道德行为规范在有利于自然界整个生态系统的和谐中。

在严重的生态危机面前,人类把自然界万物纳入到道德关怀的范围是明智的选择。因为自然不仅具有内在价值,而且自然的内在价值是人类社会财富的源泉。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强调:“政治经济学家说: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其实劳动和自然界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变为财富”[4]508。商品是自然物质和劳动这两种要素的结合,劳动并不是产生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正像威廉·配第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4]56-57。工业革命时期,大规模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的匮乏已为人类的生存敲响了警钟。假如人类再凭借先进的技术,对大自然肆无忌惮地开采和掠夺,人类将最终走向毁灭。“征服者最终将自我毁灭”[5]94恩格斯也曾告诫我们,人类对自然的每一次胜利都遭受到自然界的报复。自然的价值对于人类来说,首先是存在价值,即自然的内在价值,然后才是服务价值。尽管当前有太多的人没有意识到或没有能够充分地认识到这一点,但是,无数的事实一再证明,今天生态危机的主要根源是人类对自然内在价值的否定造成的。

生态价值论所要取代的是把自然当作征服和掠夺对象的传统价值论,从而摆正了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承认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让人类在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有一种感恩的情怀以及对自然敬畏的心态和保护的决心。以生态价值论为理论基础的生态道德教育,对于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生态道德教育既承认人的价值,又承认自然的内在价值,认为人的道德的完善是通过对自然内在价值的肯定,而不是通过对自然内在价值的否定来实现。

3 高校实施生态道德教育的途径

我国生态道德教育比较薄弱,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完成了生态道德教育的启蒙任务,高校大部分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环保观念。但是,纵观大学生的环境行为表现,可以发现,生态公德意识并没有深入人心,也没有深刻而有效地成为大学生日常的行为规范,大学生的生态意识仅仅停留在泛泛的认知层面上,在行为上还相当不如人意。表现为有相当比例的大学生的环境保护、节约资源、保护野生动物的公德责任并没有随时随地成为大学生行动出发点。在环境保护方面,他们不能从自己做起,不愿从小事做起,在知与行上差距很大。道德教育的目的不仅仅只让人们掌握道德理论知识,关键要看人们付诸的实际行动。对于道德教育,蔡元培说得好,道德教育不是记住几句格言,而要注重行动,要时刻抱着实验的态度。生态道德教育也是如此,生态道德教育担负着生态理念的传播和实践,让生态理念深入人心,生态行动贯彻到我们日常生活中,促使人们由德的内化转化成德的外化,由被动的德的“他律”转化成主动的德的“自律”,实现生态道德由知到行的转换。

高校开展生态道德教育途径主要包括解决知与行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生态道德理论教育是核心,没有理论,人的行为就不能被规范在某一个范围之内。其次,生态道德教育担负着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大学生养成生态道德行为习惯,实现由知到行的道德转换的重任。因此,高校实施生态道德教育的具体途径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生态道德观念养成。高校应该对所有的大学生通过开设生态道德课程来进行系统的生态道德教育。对于我国来讲,目前的环境危机仍十分严重,大学生的环保意识亟待加强。普及大学生生态伦理知识成为生态道德教育的首要任务。加强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已迫在眉睫。高校是学生走向社会的最后一站,但高校的生态道德教育缺乏系统性,只是个别老师,个别学生或社团在特别的日子里进行零碎的生态知识宣传,生态教育难见实效。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应当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生态科学知识,把生态道德教育作为专门的章节纳入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中,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环境伦理学知识、环保技能和环保法规,让每个学生对生态危机的严重性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开启大学生的生态良知,塑造大学生新的道德观。

第二,帮助学生树立生态实践观。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传统的实践是反自然的,它把自然作为征服、掠夺的对象,对自然界进行无节制的开采,传统实践的反自然性已经遭到了自然界的报复,生物物种逐年减少、自然资源严重短缺、气候异常、生态失衡等等,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严重的威胁。因此,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必须树立生态实践观,养成随手关灯、关电源和关水的习惯。大学生是消费比较集中的群体,因此,高校的德育教育要引导他们的生活方式的转变,由高消费、高污染向适度消费和绿色消费的观念转变,让大学生成为适度消费和绿色消费的倡导者和实践者。

第三,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课外活动使久居校园的学生直接接触到社会的各领域,对学生所起的教育作用是课堂教学所不具备的。让众多的大学生参与环境保护行动,并自觉抵制各种危害环境的行为,环境保护才不会落空。因此,全校师生要共同努力,尽可能地使学校与家庭、社会相联系,充分发挥家庭、社区等因素在生态伦理教育中的作用,努力开展好课外的生态伦理教育活动。如聘请著名生态学、环境科学专家做有关生态学、环境科学方面的专题讲座,并结合本地区及我国实际生态现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讲解;采取讨论等方式使学生对所处地区重大环境问题进行了解与分析;鼓励学生参与社区的环境卫生保护工作;支持学生进行实地参观调查、自然探秘、野外实习等灵活多样的活动,让广大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在实践中体会,进而自发地产生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的观念及行动。

生态道德教育塑造大学生的生态道德观,让大学生真切地意识到人与自然是内在统一的,拥有同一个生命共同体,在实践中要遵循自然规律、对生命赋有敬畏态度,善待自然就是善待人类自己。引导大学生抛弃物质主义的人生观,确立根据资源限度和自然可承受程度安排生活,物质生活简单化和最大地丰富精神生活。把学生培养成为生态道德的拥护者、实践者和倡导者,惟有一代又一代的大学生都能树立并践行好生态道德的理念,才能极大地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

[2]亚里士多德.尼科马科伦理学[M].苗力田,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3]叶平.生态伦理学[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4.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5][美]纳什.大自然的权利[M].杨通进,译.青岛:青岛出版社,1999.

G641

A

1674-1102(2011)04-0131-03

2011-04-29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08sk147)。

蒋毓舒(1962-),男,安徽六安人,安徽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态哲学。

[责任编辑:束仁龙]

猜你喜欢

自然界道德教育道德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自然界里神奇的“干饭人”
自然界中的神奇香料
自然界的一秒钟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例说“自然界的水”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