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辉南县山区河道的规划治理

2011-04-01刘永光

东北水利水电 2011年11期
关键词:辉南县堤防山区

刘永光

(吉林省辉南县水利局,吉林 辉南135100)

辉南县地处吉林省东南部,属于第二松花江的辉发河水系,境内流域面积50 km2以上的河流有21条,境内的辉发河是松花江的一级支流,辉南县处在九河下哨之地,由于河道集雨面积小,雨水集中且强度大,汇流时间短,水流速度快,挟沙能力和冲刷能力强,在1995年和2010年发生了较大洪水灾害,河槽淤积严重,河道过水断面正逐年缩小,因此,进行山区河道的综合规划治理工作尤其重要。

1 山区河流综合治理

山区地形起伏大,地质结构十分复杂,其河道坡降陡,洪水冲刷力强,水土流失严重。一般情况下,流域面积都比较小,流程短,汇流时间短,汛期洪水陡涨陡落,枯水期流量很小。所以在规划治理中,要因地制宜,综合考察上下游、左右岸、甚至整个流域的相互关系,统筹规划,综合治理。一方面在流域内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减少泥沙进入河道。另一方面进行河道整治,修建堤防、护岸工程。只有对山区河道的洪水特性、洪灾类型、灾害成因、治理措施进行认真探索,密切结合防洪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土地利用与防洪规划,城乡建设与河道整治,才能把河道治好管好,达到治理河道,防治洪涝,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城镇乡村建设的目的。

2 河道规划治理平面布置

辉南县河道均属山区河道,山区河道的规划治理必须做到点、线、面、体的合理布局。确定治理的重要河段和重点部位,对河道的岸线、上下游、左右岸统筹布置,调整好河势和流向,充分发挥天然河道的作用。避免新建的堤防、护岸工程侵占行洪断面,阻碍行洪,抬高水位,加重损失,要达到治理河道的整体效果,结合城镇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农田改造项目,统筹规划,协调布置,互不干扰,分步分项逐步实施。在规划与治理中,最好不要建丁坝,防止挑流时影响对岸,同时对堤坝的安全、稳定有利;要注意河道转弯半径不能太小,做好上下游提线的衔接和左右岸的协调;对河道弯曲形成的浅滩、沙洲及时清淤疏通增大流速,减少推移质淤垫河槽。

3 河道防御

山区河道堤防要根据保护对象、堤防等级先确定设计洪水标准,我国《防洪标准》规定一般城市、工矿区、保护耕地面积小于2万hm2的采用10年到20年的设计洪水标准。辉南县城区堤防50年一遇的设计洪水标准,乡镇段20年一遇。为提高堤防的防御能力,可适当提高标准,目前辉南县境内的乡镇堤防部分达到了30年一遇的设计洪水标准。由于山区河道水文资料短缺,在堤防工程设计中,要根据山区河流的特性、社会经济状况和效益情况,首先考虑以防冲为主。

堤身的结构型式应根据当地的建筑材料、施工技术、交通条件,因地制宜地选取,既要经济合理,又要安全可靠。在结构上可选用重力式结构,也可选用仰卧式或梯形结构,这两种型式水流条件、稳定性均好,投资省,同时减少了工程量,但施工技术要求高,需要专业队伍施工。山区河流修建堤防,基础是关键,从多数冲毁的堤防看,与基础处理上的好坏直接相关。所以一般都应把基础嵌进完整的基岩50 cm以上,对冲击层较深的河段,必须清到1.5 m以上。对排水困难的河段基础,应运用水下施工技术,同时对堤脚趾加固保护,防掏脚、抗冲和增加堤防稳定性。堤防工程重点做好关键部位的施工,保证质量,工程结束后,还应清除残留在河槽内的废弃物,恢复施工创面,采取水土保持措施,搞好堤防工程绿化,保护生态环境。

4 工程实例

辉南县辉发河堤防修建于1973年,全长64 km,始建时为20年一遇洪水防御标准。1995年,辉南县发生了100年一遇洪水,部分堤防冲毁,辉南县政府投巨资把城区堤防标准提高到50年一遇洪水,乡镇堤防提高到30年一遇洪水标准,在1998年城乡堤防有力的抵御了洪水侵袭,没有造成灾害。2009年,辉南县进行了城区段河道的清淤治理,在2010年的洪水过程中没有造成城区洪水威胁。辉南县投资9000万进行城防治理工程,河道治理采用水面以下的浆砌石护砌和水面以上的草皮护坡联合运用,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并用,橡胶坝建设与城市景观、城市生态复合建设有机结合,提高了城市品位,实现了水安全、水环境、水景观、水文化、水经济“五位一体”。在工程设计与实施过程中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及新工艺,降低了施工难度和工程造价。工程治理与湿地保护相结合,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猜你喜欢

辉南县堤防山区
“赤脚”——一个山区医生的行走(上)
《山区修梯田》
关于辉南县农村初中历史教师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山区
紧邻堤防深基坑开挖方法研究与应用
2016年河南省己建成堤防长度
迁徙生活化小学作文教学
辉南县水资源现状分析
河南省2014年已治理堤防长度
河南省2014年已治理达标堤防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