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驻马店市水资源管理

2011-04-01吕建良李玉璞王志刚

地下水 2011年4期
关键词:节水用水水资源

吕建良,李玉璞,王志刚

(河南省驻马店市节约用水办公室,河南 驻马店 463000)

驻马店市位于河南省东南部,地处北纬32°18'~33°35',东经 113°10'~ 115°12',总面积 15 083 km2,占全省总面积的8.9%。总人口848.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13.8万人。全市共有大型水库4座,中小型水库168座,河流100多条。水库水质达标率80%,河道水质达标率60%。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量60.95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38.86亿m3,地下水资源24.63亿m3,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转换的重复水资源量2.54亿m3,全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726 m3,约占全国均值的1/3,全省均值的1.58倍。市区及确山、泌阳县城以地表水为主要供水水源,地下水开采量较小,其它县均以开采地下水为供水水源。

由于驻马店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地带,降雨时空分布不均,西部山丘区赋水性极差,加之地面坡度大,地表径流强烈,不利于径流入渗,部分平原区土壤多属粘土、亚粘土,透水性差,每遇干旱年份,季节性缺水时有发生,据测算,全市中等干旱年份缺水4.5亿 m3。

1 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问题

随着工业的发展和城市框架的拉大,城市需水量不断增长,目前的水资源管理机制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缺乏科学、统一的联合调度开发规划,致使一方面部分城区地下水超采现象严重,出现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地面塌陷等环境地质问题,另一方面,可利用的地表水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城市公共供水设施不能充分发挥经济效益;同时工业废污水排放量急剧增长,为加强水环境治理,全市累计建立了污水处理厂10座,日处理污水能力28万m3。但污水处理设施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导致以部分河流污染为代表的水环境恶化,污水渗透污染沿河地下水问题日趋严重。水污染一方面加剧了水资源短缺,同时许多农田被迫用污水灌溉,给区域内居民健康带来危害。通过对全市九县二区的农村居民饮用水状况调查,驻马店市苦咸水区、氟水区、污染区及其它水质超标区样品化验结果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超标问题。

农业用水由于缺乏先进的节水技术,灌溉系数较低,大水漫灌现象普遍,造成水资源浪费、水土流失。

2 水资源管理措施浅析

2010年的西南大旱和华中、华北、西北秋冬季节的持续干旱已向人们敲响警钟,人类将面临着水资源的严峻挑战,水资源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加强水资源管理势在必行。

2.1 编制水资源规划,指导水资源管理

规划的编制是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通过优化技术,在大量的可组方案中寻找最优或接近最优的方案,实现合理配置利用水资源,防治水害,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持续发展,维护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生态环境系统,保持良好的环境质量。根据全市水资源的特点,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中,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尽快编制《驻马店市水资源综合规划》、《驻马店市水资源保护规划》,并以此为依据,对城市与农村水资源、地表水与地下水、主水与客水、水量与水质实行统筹兼顾,合理开发,科学利用。工业、农业、人民生活、生态环境等用水,要统筹安排、确保重点。城市有防洪的问题,用水和排污又高度集中,因此对城市用水更要统一规划,加强管理,通过编制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指导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保护工作。

2.2 实现水资源统一管理

水资源是所有资源中最宝贵和不可替代的资源,掌握了水资源就掌握了经济的命脉和宏观调控经济的主动权。水资源调控能力和使用效率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科学水平的重要体现。要强化水资源管理,应建立权威、高效、协调的水资源管理体制,统一管理防洪、除涝、蓄供水、用水、节水及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配置、污水处理回用、地下水回灌等水务工作,实现城乡水务一体化。

自然界的水循环是“降雨、径流、蒸发”的过程。水资源包括大气水、地下水、地表水、污水资源化、海水淡化和域外调水等。水需求包括工业、农业、生活等人类必须的用水,还包括保持水环境自净能力的环境用水和保持生态平衡必须的生态用水。在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水从水源通过输、配水系统供应到用户,经使用变成污水,再经污水处理后排入河道或实现资源化后重新供应给特定用户,是一完整的循环过程。供水管理和取水管理是定额用水管理、促进节约用水的关键环节。排污水许可管理是水环境不致恶化的保障。因此,水资源统一管理不仅是取水许可管理,而且还包括供水管理、污水排放管理、污水处理管理等内容。目前水资源管理上的部门分割、地区分割的体制,严重违背了水的自然规律,不利于水资源问题的解决,已成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障碍。为实现水资源高效管理,应建立实时监测、决策支持、反馈控制于一体的现代水资源管理系统。

2.3 加强监督管理,严格水资源保护

2.3.1 地表水保护

板桥水库和薄山水库是我市的两大饮用水源地,要完善地表水体的功能区划,根据水资源的保护要求,确定水功能区的保护目标和要求,并确定水功能区的纳污能力和污染总量指标。在划定的水源保护区内,严格控制新建污染企业,禁止从事能引起水质污染的一切活动。同时,要设立水源地污染监控监测站,对水源地污染源进行普查登记,并对其加强监控监测,切实保证饮用水水源地不被污染。还应建立完善入河口排污登记、审批和监管制度,建立健全纳污总量控制制度。

2.3.2 地下水资源保护

实行严格的地下水保护制度。根据地下水资源发布情况及使用功能,完成地下水资源功能区划,对地下水开采划定超采区、禁采区和限制开采区,并严格实施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论证制度,使地下水开发步入合理有序的轨道。

2.4 强化水污染控制,实行水环境治理

首先,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控制扩建和新建项目,坚持主体工程与污染防治同时实施,杜绝污染的产生。对现有企业严格控制污水排放,不达标排水实行关停措施。其次要搞好污水处理,目前全市的所有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总计28万m3,而实际日处理量仅10.3万 m3,污水处理设施没有正常运行。为控制水污染加剧,各污水处理厂应加大处理量,提高污水处理率。其三是水环境治理,由于农村排水河沟垃圾秸秆乱堆乱放,排水沟严重堵塞造成水质污染,要结合新农村建设,积极开展排水系统整治和清淤疏浚治理,农村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改善水环境现状。

2.5 厉行水资源节约,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以法律、法规为依据,以行政管理、技术改造、水权水市场运作、水价改革、节水指标体系建立和节水管理技术等为手段,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初步建立以水权管理为核心的水资源管理体系,保障全过程和全面节水;根据水资源承载能力,逐步调整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城市规模布局,建立与区域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力相协调的结构体系;建设与水资源优化配置相适应的节水工程,加快节水技术开发研制,鼓励节水设备改造、推广、使用。

2.5.1 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建设

为保证在不增加水资源消耗的前提下的粮食安全,要花大力气,实现农业的节水灌溉。推广使用防渗渠道、低压管道输水技术,减少输水过程中的水量损失。提倡并大力推广采用喷灌、微灌(微喷灌和滴灌)等灌溉技术,提高水的利用率。通过耕作保墒、秸秆覆盖,薄膜覆盖等保墒措施,种植抗旱品种和使用抗旱节水技术,提高农业抗旱能力。扩大旱作农业面积,减少水资源消耗。

2.5.2 积极推广节水型器具

城市居民生活用水中耗水量最大的是卫生洁具用水,要尽快制定推广使用节水型卫生洁具的制度、办法,强制使用节水型卫生洁具,并鼓励居民一水多用。

2.5.3 努力开展工业节水

工业企业在普遍采用节水技术和节水工艺的前提下,要采用物理的、化学的、物理化学的方法,尤其是生物的方法进行污水处理,实现污水资源化,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2.6 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水资源管理水平

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是一项涉及面很广,政策性、技术性、专业性很强,工作量大的工作。目前仍需加强对各级管理机构工作人员和用水单位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通过不断学习、培训和各种软件、硬件建设,逐步提高管理队伍的素质和科学管理水平,以适应科技发展和管理工作的需要。同时还应加强设计单位和水文部门等作为水资源管理技术支撑和服务体系的建设,充分发挥其技术力量的作用,全面提高水资源管理能力。

4 结论

人类将面临着水资源的严峻挑战。水资源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要兼顾防洪、水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三个方面,把治理开发与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紧密结合起来,坚持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并重、防洪抗旱并举,坚持涵养水源、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相结合,坚持改善生态环境为根本,以节约水为关键,进行综合治理,切实通过水资源的有效管理,保护水资源环境,实现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节水用水水资源
坚持节水
哪些火灾不能用水扑灭?
节水公益广告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征订启事
节水公益广告
节约洗碗用水
节水公益广告
2019年河南省水资源公报(摘录)
加强水文水资源勘测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水资源配置的现状及对策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