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图书馆对更名期刊的认识与管理

2011-03-31辜明铭

重庆医学 2011年16期
关键词:期刊管理刊物管理员

辜明铭

(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400014)

医学图书馆对更名期刊的认识与管理

辜明铭

(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400014)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及改革开放的深入,各行各业对情报的意识不断增强,人们对各类信息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1-2],这大大刺激了刊物数量和发行量。部分期刊出版管理者在长期的编辑出版及发行过程中发现,为了适应科学技术和客观形式的发展,变更杂志的刊名、出版周期、责任者及载体形态等可达到吸引读者、作者或增加订数的目的[3]。有报道称,高校图书馆订购的2 000多种杂志中,先后更改过刊名的就有300种以上,占订购杂志总数的15%。10年来所订购的杂志中,有13%曾改过刊名。据有关资料统计,中文科技期刊的更名率超过25%[4]。

1 期刊更名的原因分析

一种期刊从产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中,受到社会、政治与经济发展形势、科技水平、客观条件及存在环境的制约,可能会出现或这或那的变化。而刊名变更是期刊变化中最明显而又最实在的表现形式。各种期刊更名的原因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种。

1.1 单位结构的调整 由于高校调整、合并,高校学报的更名情况比较普遍和常见,如《华西医科大学学报》更名为《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重庆医学院学报》更名为《重庆医科大学学报》,《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更名为《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更名为《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等。

1.2 期刊内容的调整 随着社会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原刊名已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期刊的实际内容时,期刊就需要更名,如《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更名为《国际检验医学杂志》,《老年医学杂志》更名为《老年学杂志》,《厂矿医学》更名为《现代医药卫生》等。

1.3 地方观念的突破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思想从封闭走向开放,许多地方性期刊纷纷更名,从地方走向全国,如山东的《齐鲁医学检验》杂志更名为《医学检验与临床》,《成都医药》更名为《现代临床医学》,《河南青年》更名为《时代青年》,《贵州文艺》更名为《山花》,《江苏文艺》更名为《雨花》等,均显示出要做大做强的态势。

1.4 政治形势的改变 文化大革命以后,政治形势发生了扭转性变化,许多带有“文革”特征的期刊因势而更名,如《工农兵文艺》更名为《文艺生活》,《红旗》更名为《求是》,《赤脚医生》更名为《中国农村医学》,《革命文物》更名为《文物天地》,《红色电工》更名为《电世界》等,显示出时代的进步特征。

1.5 期刊级别的提高 有些杂志将自己的刊物冠以“中华”、“中国”、“华夏”等名,如《心脏血管疾病》更名为《中华心血管病杂志》,《学校卫生》更名为《中国学校卫生》,《社会工作研究》更名为《中国社会工作》,《档案工作》更名为《中国档案》,《桂林医学院学报》更名为《华夏医学》等。

总之,期刊更名的现象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角度来看不足为奇,是正常的,但给图书馆的管理带来了一些不便,应正确认识和进一步加强管理。

2 期刊更名给图书馆管理工作带来不便

2.1 给图书馆期刊采购工作带来不便 目前图书馆采购期刊的途径分邮发和非邮发两种。非邮发可以通过中间商代发行而获得,也可以向期刊编辑部直接订购。但不管通过什么途径,在期刊目录的订单上都不会注明期刊更名的情况,若采购时,采购员不了解该杂志更名的信息,往往就会将更名的期刊误认为是新创刊的杂志,造成漏订或误订,使馆藏文献缺失或断档,影响期刊收藏的系统性和连续性[5]。

2.2 给编目工作带来不便 期刊的编目是系统管理的主要环节。按目录的载体形式分,有卡片式和书本式;按检索途径分,则有分类目录和刊名字顺目录;随着图书馆微机的使用和自动化的逐步实现,还可能以机读目录的形式出现。刊名的变化对以刊名字顺排列的期刊目录和以此为依据编制的书本式目录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在期刊编目著录时,不管是刊名字顺目录还是分类目录,为了有利于图书管理员了解刊物沿革,做好验收工作和方便读者查阅,一般会对原刊名和更名后的刊名分别著录,并互作“参见”标记,以形成有机的联系。但是这必然会增加目录卡的数量,为此就需要付出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2.3 给排架工作带来不便 期刊排架是典藏、流通工作的基础环节。目前多数图书馆均采用分类或刊名字顺排架方式。如果有大量刊物更名,就可能会出现一刊两分的情况,给读者使用以及图书管理员的管理工作带来不便。对于年内中途更名的期刊杂志,管理起来就要求更加细致,否则,会使刊物全年缺乏完整性。目前国家对刊物的管理已比较规范,规定更改刊名必须从每年的第一期起,不能中途变更。

2.4 给读者服务工作带来不便 目前许多图书馆都不再使用原来封闭式的管理办法,而是采用开架服务模式,以便于前来查阅期刊的读者选择所需刊物,针对性阅读,有利于图书馆扩大读者群,并进一步开发利用有限的文献资源。而刊名的更改,会使读者在原来的架子上找不到所需杂志,误以为停订或漏订,从而妨碍其有效使用。对于部分仍然使用闭架借阅方式的图书馆,杂志更名也会对管理造成很大影响。根据目前国家对期刊管理的要求,更名后必须在现刊封面上注明原刊名至少一年,这有助于引起读者和图书馆管理员的注意。

2.5 给装订工作带来不便 期刊杂志的装订是期刊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反映馆藏期刊的管理质量。杂志更名对装订工作的影响很大,工作人员应加强责任心,装订整理时如果不小心,或对业务不熟悉,就会影响该刊装订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在给全年杂志的精装本书脊上烫字时,更要注意准确反映刊名、卷、期及刊名变更情况。

3 管理制度的细化是加强更名期刊管理的基础

杂志更名给图书馆的期刊管理带来诸多不便,图书馆应采取相应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杂志更名是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在发展过程中难以避免的现象,图书馆应针对更名期刊的实际情况,细化管理工作制度,并加强期刊管理员责任心,要特别注意更名期刊的信息来源。中文杂志更名信息的发布形式多种多样,图书馆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获得。

3.1 从邮发报刊征订目录中获取 由于邮发期刊在刊名变更时,邮发代号一般不会改变,可以利用上、下两年度的目录表,以邮发代号绝对匹配的形式,逐一校对并单独列出更名期刊的清单。

3.2 从更名期刊获取 大多数杂志特别是非邮发期刊的更名,一般都会在刊物中注明,或在杂志的封面、版权页或封底等处反映出来。这需要图书馆管理员细心留意,及时发现,同时,也要求采购员注意了解和掌握各种刊物的动态,注意收集各种期刊的更名通知,到采购时不能仅凭订单上的刊名来定取舍,还应参照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nternational standard serial number,ISSN)和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hina standard serial numbering,CN),对照上一年的订购登记或记录,严格按照程序核实。采购员还应当将每次订购中所统计的更名期刊情况移交给期刊验收员;要求验收员按每年的采购单,将邮发或非邮发的杂志统一进行编号立卡,并记录该刊的 ISSN号和CN号,以便在验收过程中随时掌握杂志的更名动态。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期刊更名在所难免,变化会越来越多,给期刊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较可行的办法就是:确立文档,按一个刊名一条记录的原则,在采购、登到、装订各文档记录中增设刊名变更信息,使编目记录与采购、登到、装订等各文档记录具有相互对应关系。在杂志的自动化管理过程中,如果在期刊登到时发现某杂志更名,及时进行相关信息的修改与补充,使期刊更名后的数据及时、准确地得到处理,避免管理工作中差错的发生。

总之,图书馆对期刊更名后的管理是一种非常细致而琐碎的工作,不易引起人们的重视。但它又是每一个图书管理员都可能面临的工作。只有让图书馆的期刊管理员对刊名变更有较系统的认识,才能真正理顺馆藏,理顺目录,才能全面准确地展示馆藏资源,有效地提高期刊的利用率,做好期刊的管理工作,更好地服务于读者[6-8]。

[1]辜明铭.医学图书馆管理探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9,8(10):146-147.

[2]辜明铭.基层单位医学图书馆期刊管理[J].现代临床医学,2010,36(3):231-232.

[3]黄华.对中文期刊更名现象的分析及管理[J].内蒙古图书馆工作,2004,29(4):69-70.

[4]赵文华.中文期刊更名的分析及其处理对策[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5,25(4):80-81.

[5]任加强.谈期刊的更名与图书馆的管理问题[J].理论观察,2000,5(4):110-111.

[6]王琨.浅谈图书管理工作的创新[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11(11):106-107.

[7]王海,刘双红.浅谈现代医院图书馆管理[J].医学情报工作,2002,23(1):33-34.

[8]余菊芳.提升医学期刊管理促进医院科研建设[J].现代医院,2006,6(3):120-121.

10.3969/j.issn.1671-8348.2011.16.038

B

1671-8348(2011)16-1648-02

2011-02-20

2011-03-01)

猜你喜欢

期刊管理刊物管理员
公共图书馆期刊管理工作研究
我是小小午餐管理员
高校图书馆期刊管理工作之我见
我是图书管理员
我是图书管理员
刊物贺词
高校图书馆期刊信息化管理小议
可疑的管理员
系列刊物介绍
关于高校图书馆期刊管理服务创新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