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达国家物流服务产业发展政策的比较研究

2011-03-23林文杰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物流服务管理

林文杰



发达国家物流服务产业发展政策的比较研究

林文杰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漳州 363000)

物流服务产业的发展水平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和国际综合竞争力。各个国家因为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经济发展的模式不同,在发展物流服务产业的过程中积累了各自不同的政策经验。为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物流服务产业的发展,非常有必要借鉴发达国家物流服务产业的发展政策,这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制定物流服务产业发展政策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对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的物流服务产业发展政策进行比较研究,希望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制定物流服务产业发展政策有一定的帮助。

发达国家;物流服务产业;发展政策;比较研究

物流政策是指国家或政府为实现全社会物流的高效运行与健康发展而制定的公共政策,以及政府对全社会物流活动的干预行为。具体包括有关物流的法律、法规、规划、计划、决策,以及政府对全社会物流活动的宏观调控等。[1]物流政策分为两种基本的形式,一类是法律类物流政策,如有关物流的各种法律、法规;另一类是行政类物流政策,如有关物流的各种规划、计划、纲要、措施等。各个国家因为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经济发展的模式不同,在发展物流服务产业的过程中所采用的物流政策也会有所不同。

一、以法律类政策为主的美国宏观物流管理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发展物流产业的国家之一,也是市场经济体制最为完善的国家,其物流市场错综复杂,又十分活跃;在物流服务产业发展过程中,美国不强调政府的直接管制,政府对物流服务产业的管理方式主要是利用一套完善的物流市场管理及法制管理体系,通过健全的法律、法规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此外,还通过提供多渠道、多形式的物流服务、建设高效的物流运输系统、充分应用现代化的物流技术、完善物流人才培养与教育等辅助性措施推动物流服务产业发展。

(一)以法律类为主的物流政策

美国是一个成熟的法制国家,长期实行运输、仓储、配送等物流业私有化,其健全的物流市场管理及法制体系为物流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美国的立法体系是由宪法、国会的法律、司法判例、政府执行的行政法规和部颁行政规章组成的。美国的公路交通法规体系主要包括公路法系统和运输法系统;美国的水运交通法规体系包括贸易运输法系统、船舶法系统、船员法系统、航道法系统、港口法系统、海上安全法系统和海事审判法系统。这些法律都体现了美国奉行的航运保护性、扩张性政策。[2]

此外,由于得益于美国完善的合同法体系,近年来美国第三方物流也得到迅速的发展。在美国,大部分物流所涉及的货运业务都要签订正规的贸易合同。在这种合同下如果出现任何纠纷,都可由联邦法院根据合同法来处理,就像处理一般的商业纠纷一样。

在美国物流管理体制中,行业协会也扮演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发展、创新和传播物流知识来对物流行业服务。它的主要作用是:主持物流研讨会和物流培训,并且提供物流方面的相关资料,通过举行年会和研讨会来传播和创新物流理论。

(二)辅助性的行政类政策

1.提供多渠道、多形式的物流服务

由于推行自由经济政策,美国政府不设置统一的物流管理机构,不存在一个专门的联邦机构对物流服务产业进行管理,其实行的是分摊管理模式,物流管理职能分布在各个运输管理机构中,依运输方式的不同,各负其责,表现出很高的效率。物流管理追求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需求为原则,采取最有利于用户利益、最容易被用户接受的经营方式和流通渠道,因此形成了灵活多样的多渠道、多形式的物流服务方式。

2.建立高效的物流运输系统

运输是物流系统的重要环节,美国完善的运输管理系统为高度发达的物流业奠定了基础。为了建立起一种大范围、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智能交通系统,美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将先进的通讯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及计算机处理技术等,有效地综合运用于地面交通管理体系,从而建立了高效的物流运输系统。美国完善的运输系统不仅体现在技术上,更体现在充分利用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构建了高效的综合运输体系上,货物在物流过程中广泛实行多式联运,有效地提高了运输效率。

3.充分应用现代化的物流技术

物流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涉及运输、仓储、配送、包装、信息处理等多个环节,美国物流管理将自动化、机械化等先进技术应用于各种物流活动中,使得物流企业凭借现代化的信息和网络技术,建立了发达的物流信息系统。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一方面物流企业能够提供小批量、多品种的定时配送等高质量服务,有效地减少库存;另一方面可以帮助生产企业更容易把握合理的库存量和市场信息,大大提高了企业在国际物流中的竞争力。

4.完善的物流人才培养和教育制度

在美国物流管理委员会的组织和倡导下,美国已经形成了较为合理的物流人才培养和教育培训体系。首先,建立了多层次的物流专业教育体系,包括研究生、本科生和职业教育等。其次,全面开展物流在职教育培训,建立了包括物流工程师、仓储工程师、采购工程师等职位在内的美国物流业职业资格认证体系,要求所有物流从业人员必须接受职业教育,经过考试获得职业资格认证后,才能从事相关的物流岗位工作。

二、以行政类政策为主的日本宏观物流管理

日本现代物流理念的形成虽然比美国晚得多,但发展迅速,并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管理经验和方法。相比美国而言,日本物流服务产业发展的重要特征是政府的主导作用,通过政府的高度重视、明确的社会分工和社会化的物流服务,促进了日本物流业快速、良性的发展。当然,日本作为一个重视立法的国家,在物流服务产业发展过程中,也不乏各种法律类物流政策,这些政策为物流服务产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

(一)制定物流服务产业的发展目标

日本政府认为物流业的高速发展对提高国家经济活力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为此政府在1997年4月即出台、制定了一个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综合物流施政大纲》,该大纲明确了物流服务产业发展的目标并制定了相应措施,以引起全社会对促进物流服务产业发展的重视。2001年7月,日本政府又发布了《新综合物流施政大纲》,进一步明确了其构筑整体高效运行并具有国际竞争力、符合社会效益和有利于国民生活的物流系统的总体目标,并在新大纲中确定了实现上述目标的具体政策和措施。

(二)改革完善物流服务产业的发展政策

1.完善物流基础实施建设

日本政府为了加强资源的合理配置,对物流基地建设进行严格管理。在物流基地规划时,政府财政给予主要的出资,支持在大中城市的郊区、港口、主要公路枢纽区域建设物流基地,发挥大城市“流通据点”的作用。同时,日本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包括高速公路网、航空枢纽港、沿海港口设施、新干线铁路运输网、流通配送中心等在内的各种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既拉动了本国生产的内需,又为日本扩大物流市场提供了充实的物流硬件保证。

2.发展多层次的物流系统网络

在物流供给方面,主要是通过物流中心、配送中心、货运中心的规划建设,鼓励社会化、专业化的物流企业发展,构建以大城市为依托的物流系统网络,形成一个多层次、大中小并举的庞大网络型系统。以适应物流市场活跃化、多样化、高度化的要求。在物流需求方面,通过推行自由经济政策,让企业采取最有利于用户利益、最容易被用户接受的经营方式和流通渠道,因此形成了灵活多样的多渠道、多层次的物流服务方式。由此,物流供给与物流需求相互配合、相互促进,促进了物流服务产业的迅速发展。

3.大力促进物流产业的技术进步

日本政府针对本国物流技术的发展状况和需要,分别在其两个施政大纲中提出“在海上、陆地、空中的整个运输领域,推进卫星定位系统。开发引进保冷容器等保鲜设备,完善从产地到消费地的冷链系统。开发在一般道路上正常运行,专用道路上自动运行的专用卡车等新型物流设备及技术。”和“在公路运输领域,要促进道路交通信息通讯系统、不停车自动交费系统、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传感信息系统等新技术的开发和利用。在海运领域,要在努力构筑应用现代化海上智能交通系统的同时,积极推行现代化货轮海上运输。航空运输领域也要加强新一代航空安全系统建设。”等政策建议。

4.不断提高物流管理水平

为了构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社会化高效物流体系,日本政府非常注重在宏观上为物流产业的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引导物流产业的健康发展。近年来,日本政府大力推行零库存管理、准时制生产管理、JIT物流等新的管理技术;加大物流网络系统、物流配载系统等物流软件系统的应用;不断增加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等各种物流管理系统。使得日本成为世界上物流管理手段与工业化生产结合最为成功的国家之一。

三、政府监督控制、企业自主经营的欧洲宏观物流管理

尽管欧洲物流服务产业大面积起步发展的历史并不长,但是欧洲一些大型物流服务商已经形成了规模宏大的集团公司,成为世界上著名的物流企业。欧洲的特点是各国之间己经形成了无边界的市场范围,从某种角度说,欧洲物流业的迅速发展应该归功于欧洲统一大市场的形成,因此欧洲物流产业发展的鲜明特点是服务范围的不断扩大。欧洲各国物流服务产业的发展没有鲜明的表现出是以哪种政策形式为主,欧洲各国的物流管理体制基本采取的是政府监督控制、企业自主经营的市场运作模式。欧洲物流服务产业的发展主要致力于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规划建设大型物流基础设施、统一物流标准、协调行业发展、通过行业协会的作用,扩大行业影响力。

(一)加强政府在物流管理中的监督控制作用

20世纪80年代,在欧洲第三方物流开始兴起,物流呈现产业化趋势。欧洲各国政府积极协调政府的管理职能,为本国物流服务产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此外,欧洲各国政府还实施了一些打破垄断、放松管制的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措施都直接推动了欧洲物流业自由市场体系的形成,为各类物流企业选择多种物流服务方式和物流延伸服务提供了条件。

(二)政府兴办、民间经营物流基础设施

欧洲各国政府推动物流服务产业发展的重点工作是进行大型物流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如德国物流中心建设推行联邦政府统筹规划、州政府扶持建设、企业自主经营的发展模式。通过联邦政府在全国范围内规划物流园区的空间布局、用地规模与未来发展;由州政府提供建设所需的土地、公路、铁路、通讯等交通设施,把物流园区场地出租给物流企业,与其按股份制形式共同出资兴建物流园区;然后由入驻企业自主经营,依据自身经营需要建设相应的仓库、堆场、车间,配备相关的机械设备和辅助设备。

(三)统一标准,协调发展

为了提高欧洲各国物流活动的效率,欧盟各组织采取了一系列协调政策与措施,大力促进物流体系的标准化和通用化。例如,各国统一制定了物流产业标准化体系,包括物流设施、装备的通用性标准,物流作业和服务的行业性标准,物流用语标准以及物流从业人员资格标准,物流安全和环境的强制性标准等。欧盟在统一标准、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多国供应链一体化运作,加速了物流业在欧洲的一体化进程。

(四)通过行业协会的作用,扩大行业影响力

为了达到扩大行业影响力的目的,欧洲运输与物流业组织——欧洲货代组织(FFE)表示,该组织将建议欧盟委员在运输政策“白皮书”中反映出欧洲交通运输行业尤其是物流业的利益;运用先进的经营管理手段维护客户利益,巩固与客户的合作关系;与技术财产保护协会(TAPA)成员协商高科技产品在运输、装卸、搬运、管理过程中的安全要求,并达成一致意见;全面采用项目管理,进一步扩大该组织在本行业和相关行业的影响力。[3]

四、各国宏观物流管理模式比较与借鉴

(一)各国政府物流管理模式比较

各国宏观物流管理模式比较,如下表所示。

表1 各国政府物流管理模式比较

(二)发达国家物流服务产业发展政策借鉴

1.完善市场法制管理体系,促进物流服务产业的发展

各国政府都在采取相应的政策法规、创建完善市场法制管理体系来促进本国物流服务产业的发展。在这一方面,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物流产业的国家之一,建立了联邦层次的各种管制委员会,其健全的物流市场管理及法制体系为物流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日本政府则通过建立和完善与物流相关的各种不同层次的法律和政策以推动和保障区域物流的快速和良性发展。欧洲各国对物流市场的管制较为宽松,主要采取的是政府监督控制、企业自主经营的市场运作模式。这些政策法规和市场法制管理体系都从宏观上重视物流服务产业的发展,将物流服务产业发展纳入国家经济发展体系,从政策扶持到积极创造良好的物流服务产业发展环境等方面,促进物流服务产业发展。[4]

2.协调物流服务产业的管理体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管理作用

从国外物流服务产业管理体制的现状分析,无论美国、还是日本,都不存在一个专门的机构或部门来管理物流,各国对物流服务产业并未进行集中管理,各部门对物流活动的管理主要通过政策、法规、市场准入、安全控制等表现出来,具有宏观调控、管理分散、组织科学、协调统一等方面的特点,并根据其经营的具体内容,通过物流各个环节的不同政府部门管理协调配合,形成全国、地方畅通的物流管理系统,共同管理物流活动。但各个管理部门分工明确,效率很高,体现了政府各部门考虑到、并遵循了物流服务产业的复合性特征。

3.政府通过直接投资或政策支持,促进公共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国外各国政府都十分重视物流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特别是重视具有战略意义的物流枢纽设施、物流基地等的规划建设,构建以大城市为依托的物流系统网络,形成一个多层次、大中小并举的庞大网络型系统,充分发挥物流系统网络的作用,推动物流服务产业的快速发展,促进物流服务产业的形成和服务水平的提高。此外,还大力发展综合运输体系,构建了高效的综合运输体系上,货物在物流过程中广泛实行多式联运,以全面提高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协调性,确保物流在运输环节的畅通。

4.培育物流市场需求,大力发展物流产业

物流市场需求的不断发育是物流服务产业发展的重要前提。在我国物流服务产业尚处于“导入期”的情况下,更应充分认识到,培育和建设物流市场是加快物流服务产业的发展关键,通过政府扶持和政策引导,通过各种途径,鼓励社会化、专业化物流企业的发展,使其成为物流产业资源的整合者、运作者和高质量服务的提供者。同时引导工商企业转变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突出和强化主业意识,大力推行供应链管理,鼓励物流外包,促进第三方物流发展壮大,积极培育物流服务市场需求,大力发展物流产业。[5]

5.培养物流管理技术人才,推动物流产业持续发展

物流服务产业是集先进的运输技术、包装技术、仓储技术、信息技术和高技术管理人才为一体的技术密集型产业。物流管理是一项复杂、灵活多变的管理组织技术,因此,物流服务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进步、信息的共享和标准化以及人才的培养,人才也是物流发展的关键因素。国外物流服务产业发展的实践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因此,我们要建立包括研究生、本科生和职业教育等多层次的物流专业教育体系;全面开展物流在职教育培训,建立物流师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并充分发挥物流专业协会的作用,传播与创新物流最新理论。

[1] 袁平红,武云亮.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国外经验借鉴[J].物流科技,2004(12):23-25.

[2] 胡树威.美国物流业发展历程和趋势[J].集装箱化,1998(5):8-9.

[3]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物流产业政策考察团.政府与行业协会在物流产业发展中的作用[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1(10):7-11.

[4] 陈悟朝.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制度思考[J].中国流通经济,2002(3):15-17.

[5] 夏玉春.中国物流政策体系:缺失与构建[J].商贸经济,2004(8):30-32.

Comparative Study on Logistics Industry Development Policy among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LIN Wen-Jie

(Zh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Zhangzhou Fujian 363000,China)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the logistics services industry represents a country's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an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 strength.because of the different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modes, Countries have accumulated different policies experience in their process of the logistics service industry development.In order to promote the logistics service industry development,it is necessary to learn from the development policies in developed countries ,which can make a positive reference for the logistics service industry development policy in the West Coast Economic Zone.so this paper makes a comparative study on logistics service industry development policy among the United States, Japan, Europe and other developed countries,and hopes to help making the logistics service industry development policy in the economic zone on the west side of the straits.

Developed Countries; the logistics service industry ; development policy; Comparative Study

2011-02-22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科研课题(ZZY1024)

林文杰(1966—),男,福建漳州人,副教授,公共管理硕士,研究方向:物流管理。

F112.2

A

1673-1417(2011)02-0057-05

(责任编辑:马圳炜)

猜你喜欢

物流服务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