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文情怀在高中自然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2011-03-20广西天等县高级中学532800夏之洪

地理教学 2011年19期
关键词:北半球情怀人文

广西天等县高级中学(532800) 夏之洪

人文情怀在高中自然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广西天等县高级中学(532800) 夏之洪

高中自然地理课内容很丰富,有些内容理论性较强,学生干听理论易厌倦,如果融入人文情怀,课堂气氛别具一格,效果独到。

在课堂教学中,根据课的内容、特点等方面情况,可做不同的选择和应用,主要有:

1.情感语言描述法

适当的情感语言描述,是对学生、对知识点情感投入的一部分,是课堂气氛的催化剂,既唤起学生对知识点的情感,又感动教师自己更加细腻地传授知识。如“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一课,在新课导入上,笔者这样描述:“同学们,这一节课学习的是生我养我的地球最友好的伙伴——太阳。太阳与地球之间的友好达到了什么样的程度呢?请同学们……”充满情感的话语,轻松愉快地把同学们引入新的课程学习中,品味新的知识点,理解新的事项。它使课讲得很顺气、亲切、和谐。

2.图文表现法

自然地理课离不开图形和文字说明。但如果能自觉渗透一些人文情怀,则教学效果也许更佳。例如,在讲解如何区别冷、暖锋的降水部位时,笔者信手板画了如a、b所示两图,结论清晰明了,课讲得既轻松,又有味道,印象深刻。在讲解如何理解地球在远日点和近日点的运动快慢问题以及如何断定北半球冬夏半年哪个稍长些的问题时,笔者即板画了如c所示图,然后,引入故事①“日常生活中,离父母越近,受父母管束力越大,儿女的行动往往会迅速些;反之,离父母越远,受父母管束力越小,儿女的行动往往会缓慢些。由此推断,因受太阳引力的管束,在远日点和近日点地球运动谁快谁慢?”此言一出,学生便知结论。再适当聊几句学生如何做人的话题。显然,德育教育自然渗透在知识点的理解中,顺理成章,一举两得。故事②“当下雨天,同学们都没什么可遮雨,要从教室回宿舍,同学们是跑还是慢慢走呢?自然,肯定是要跑的,目的是为了减少雨点的打击。而在绕日轨道上,7月份北半球很热,又位于远日点附近,运动慢,受阳光扫射时间长。1月份北半球很冷,又位于近日点附近,受阳光扫射时间短。”经这么一点拨,同学马上得出结论:北半球夏半年较冬半年要长。图文结合,言简意赅,突破难点,这有利于同学们较好地理解并掌握知识点。

3.体态表现法

课堂上,尽量用自己的身体语言与学生套近乎,会增加课堂的融洽气氛。例如,时刻保持微笑的面容,仁慈的眼神关注着每一位学生,心平气和地讲课,抑扬顿挫的音调,圆润甜美的音色,吐字清晰,必要时的手势动作等等,都会增加课堂的感染力、亲和力,使学生在愉快详和的氛围中感悟知识。例如,在讲解天体引潮力时,教师边做手势边讲到“孩儿时,不听话,老头子要拧耳朵,一拉一放又回复原态。”接着讲到,天体之间的引力能把地表上的水或地壳往外拉起而成“潮汐”的现象;并进一步指出,有些地层被拉出过多,承受不了,就会诱发地层断裂破碎,会造成地震,会喊出惊天动地的吼声。同学们听得津津乐道,谈笑间理解了新旧知识点。

4.场景感受法

课堂上尽量创设各种情境配合课堂教学的需要。如借助新闻图片、风景画、图像配乐、课件等等。如讲解自然环境污染问题,可通过课件全面展示当今身边各种各样的自然环境污染片断,结合图文加以引导教育,不断激起同学们的紧迫感,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猜你喜欢

北半球情怀人文
清凉一夏
赣鄱情怀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南北半球天象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北半球冰盖融化与北半球低温暴雪的相关性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为什么南北半球的季节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