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自我教育

2011-03-20杨雪梅

文教资料 2011年7期
关键词:教育者政治思想

杨雪梅

(宁夏医科大学 人文社科部,宁夏 银川 750004)

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自我教育

杨雪梅

(宁夏医科大学 人文社科部,宁夏 银川 750004)

自我教育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关键,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基本方法,同时也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本文从这一立论出发,深入分析大学生自我教育的现实意义,并在此基础上从教育者和大学生自身两个方面提出了培养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具体措施。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自我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既要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党团组织的教育引导作用,又要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过程,而自我教育实现了受教育者和教育者的统一,这也是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根本保证。

自我教育,是指受教育者个体根据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要求和自我发展的需求,有目的、有计划、自觉地对自我提出任务,作为认识和改造的对象,通过自我认识、自我选择、自我反省、自我控制等方式提高和完善自我道德品质和思想政治素质所进行的一种教育活动。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一、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现实意义

(一)自我教育是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客观需要。

大学阶段既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又是学习各种知识,掌握各种基本技能,为将来走上社会做准备的时期。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大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迅速增强的阶段,学生们更多地把眼光投向自身,积极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同时他们不再愿意接受教育者单方面的枯燥说教,而希望拥有独立思考的自由,依据教育者所传递的价值观进行自我选择和自主建构。自我教育能够充分满足大学生认识自我、选择自我进而实现自我的心理需要,符合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内在规律,易于为大学生所接受,这就为培养自我教育能力提供了保障。

(二)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是其学习主体地位的要求。

传统的教学存在重教轻学、满堂灌、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等弊端。大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要求其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积极主动掌握教师传授的知识和技能,更主要的是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习能力。大学生只有具备了自我教育能力,成为自我教育者,才能实现知识的不断积累和更新,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三)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是提高其创新能力的要求。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要求,“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这对新时期高校的培养目标作了科学定位,同时也向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知识创新工程”的实施,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又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高校培养创新人才,必须发挥大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自我教育能使大学生自觉地优化个性心理品质,有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创新人格的塑造。确立自我教育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加强自我教育,充分发挥自我教育的能动作用,是克服当前教育中种种弊端,真正有效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人的整体素质全面、协调和自主发展的根本问题。大学生只有进行自我教育,才能不断发现新问题、学习新知识、提出新观点、解决新问题和形成新理论,最终实现全面发展,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四)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是实施终身教育的要求。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就业市场格局的迅速变化,社会迫切需要能胜任多种职业、适应性强和自我调节能力强的新型就业者,那种只靠一个专业文凭,终生从事一种职业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终身学习,并能从事多种职业的新的就业趋势。人们认识到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进而提出了终身教育的观点。

(五)自我教育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必然选择。

长期以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由于受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受教育者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十分重视外部的教育而忽视大学生的主体性,依靠单纯的理论灌输和强迫式教育模式,缺乏针对性、生动性和实效性。这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自身规律和大学生成长的规律相背离,不利于激发大学生主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热情。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改变过去那种单纯把大学生置于被教育、被管理的地位,为他们创造民主、平等的教育环境,能够激发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促进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理解、认同和配合。实践证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仅靠传统的理论灌输,是难以取得良好成效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积极开展体现时代特征、符合学校实际、学生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文化和实践活动。通过参与活动,反思自我行为,进行自我教育,较好地把社会的思想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行为习惯及个人品质,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才有实效。

二、培养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具体措施

(一)培养大学生正确的“自我意识”。

认识自我,培养正确的自我意识是实现自我教育的前提和动力。青年大学生一般都富有幻想,他们处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更希望成为时代的强者,希望自己能成就一番大事业。加上自身的优越条件,不少大学生希望将未来设计得很完美,对于理想中的自我期望很高。然而,现实与理想总是存在差距的,理想的自我应该随时代与个人的发展不断进行调整。否则,不切实际的理想与抱负只能导致一事无成。客观地自我评价是正确认识自我的核心。如果大学生对自己的存在价值、想法、动机、品德、个性特征以及自己的行为有一个正确的、全面评价,能够取长补短、接纳自我、控制自我、发展和完善自我,就能够协调自己与他人的交往,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相反,如果对自己评价过低或过高,不能全面地、恰当地评价自己的心理与行为,必然难以发挥所长,也不利于克服缺点,同时也难以处理个人与社会、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教育工作者应帮助大学生理性、客观地分析社会、学校、家长及同学对自己的评价,正视自我。此外,还可以引导学生参照自己活动和行为的结果来评价自我能力、品质的高低。

(二)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正面教育的主导作用。

正确、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需要建立在相关知识的基础上,一定的思想、道德、观念的构建需要一个丰富的知识背景。一个人的知识越是丰富,他对外界的认识就越高,自我教育的效果就越好。因此,我们在强调自我教育的同时不能忽视教师的正面教育的作用。自我教育并非“放养”,也非降低标准,而是在教育者的启发引导下沿着教育目标的方向行进的一种新型的有控影响。教育与自我教育,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只有经过教育,才能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能力。所以,作为施教主体的教师还是要发挥主导作用,授予学生以“渔”,给其以必要的知识基垫,使其树立正确与科学的观念并且能够用所学到的方法来对自己进行 “释疑解惑”。教师还要引导大学生认真踏实地进行道德践履,让他们在长期的道德实践中不断强化自己已有的正确思想行为,修正不正确的思想行为。

(三)营造浓厚的自我教育氛围。

大学时期是人生第二“断乳期”,大学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他们对传统、对权威,都持怀疑甚至“叛逆”的态度,因此对那种空洞的说教有着一种本能的反感。相反,同龄人、身边人的榜样示范作用,影响却是相当大的。在大学生中,很容易由“示范”而形成集体意识和群体效应。因此,同龄人、身边人的相互学习、相互影响在德育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要有意识地在大学生中培育一种浓厚的自我教育氛围,让每个人都能从自我做起,从自己先找原因,而不是“宽于责己、严于责人”。在这种积极健康的氛围中,绝大多数大学生都会有意识地控制和改正自己不良的行为,从而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四)积极开展大学生实践活动。

开发自我,实践自我是实现自我教育的基本途径。人的潜能是无限的,每个大学生都有尚未被接受和充分利用的自我发展和自我超越的可能性。大学生应该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可以通过通过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逐渐提高自我认知、自我判断、自我选择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大量的实践可以培养其成功素质。对大多数人来说,成功的喜悦将成为个体更大的内在动力,带来更大的成功。要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大胆实践,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主动、独立地思考并解决问题;同时在实践中锻炼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强化已有的正确思想,发现不正确的思想,明辨是非、坚持真理,从而提高觉悟,养成良好的品质;还可以提供一些必要的形式,创设一定的活动空间和活动途径,积极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我教育能力。

总之,在以生为本、充分尊重大学生主体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特别注重加强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切实转变教育观念,积极探讨培养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途径和方法,并在实践中创造条件,有针对性地引导、教育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确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猜你喜欢

教育者政治思想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