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红楼梦》二十八回云儿小曲的翻译——对比杨宪益译本和大卫·霍克斯译本

2011-03-20杨瑞锋

文教资料 2011年7期
关键词:云儿口语化小曲

杨瑞锋

(天水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甘肃 天水 741000)

一、引言

《红楼梦》第二十八回有一段情节描写宝玉“富贵闲人”放荡生活的另一个侧面,揭示当时贵族子弟们淫靡逸乐的生活习气。其中所有的曲令都切合不同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和教养。妓女云儿的小曲是这段描写的开始,其重要性在原著和译文中都值得探讨。

目前,《红楼梦》英译本中最负盛名的是杨宪益夫妇译本(以下简称杨译本)和大卫·霍克斯译本(以下简称霍译本)。翻译的基础是对原著的全方位理解,所以本文以分析原著安排云儿小曲的目的和取得的效果为出发点,再将两个译本中云儿小调的译文和原文进行对比,从词、句式和节奏的处理出发进行分析,探讨两译文在表现原文效果方面分别达到的程度。

二、云儿小曲

二十八回之前的宴会和诗词都出现在贾府之内,而本回要展现贾宝玉在贾府之外寻找世俗乐趣的景象。在座的五人之中,锦香院的妓女云儿无疑是社会地位最低下的,本回这段精彩纷呈的描写正是以云儿的一段小调来开始的。这一段中,宝玉与冯紫英、薛蟠、蒋玉涵和云儿等在一起厮混,为后文流言外传,“不肖种种大承笞挞”铺垫和立据。所以曹雪芹安排云儿首先上场,唱一首与书中以往诗词截然不同的小曲,带领读者进入一个全新的社交圈,让读者至此感觉眼前一新,拉开这场寻欢作乐的序幕。同时,以云儿的身份、语言特色为下面即将展开的贵族生活的荒诞不经定个基调。曹雪芹的这番安排表现出《红楼梦》确实处处溢彩,读者如果没有感受到这种安排,实为可惜。译者如果对此感受不深,对云儿的个人语言特色翻译表现不足,势必会减弱曹雪芹在这里要表现的艺术效果。

宴会一开始,“呆霸王”薛蟠就纠缠着云儿唱歌。云儿是一位精通歌舞、粗通诗词的妓女,经常在贵族聚会的宴会上出现,所以很会应付这种场合。她唱道:

两个冤家,都难丢下,想着你来又记挂着他。两个人形容俊俏,都难描画。想昨宵幽期私订在荼蘼架,一个偷情,一个寻拿,拿住了三曹对案,我也无回话。

她的歌词有着淡淡的色情或者挑逗成分,从形式到内容来看,都充满低俗的小曲特色,不算严格意义上的诗词。但曲子中句子长短搭配,基本押韵,节奏感很强。措词极具口语化,语气上流露出玩世不恭,这一切特色是完全符合云儿的身份和地位的,表现了她典型的个性语言特色。下面来看两个译本和原文的对应情况。

总体来看,双方的译文都对原文进行了拆句或者合并句子的处理。霍译本在这方面更加明显,把“两个人形容俊俏”用三行进行了处理,将“都难丢下”前后翻译了两次,而对“想着你来又记挂着他”没有翻译。杨译本在这方面则表现出尽量靠近原文的意向,处理全文,不遗漏内容,只是对原文的三个句子分别拆分成两行,对两个句子进行了合并。双方都做到了句子的长短搭配,基本押韵,有节奏感。

首先看词的选择。“冤家”是敌人或对头的意思,但是中国恋人之间常用作昵称,表现出爱怨交加的语气,常用在非正规场合,英文中没有类似的对应。霍译本选用了“lovelyboys”,然后在下面的译文中又增添了阐释的内容,表明了 “冤家”关系:Twolovely boys/Areboth in lovewith me。 杨译本选择了“lovers”。 “lovelyboys”的语气显得轻松自如,玩世不恭,更加符合原文。“lovers”则显得比较正规,表明说话人认真的口气。霍译本对 “幽期”使用了“promised”和“meet”两个词来表达,显示了小调的口语化语言特色。杨译本则直接使用一个英文中不太常用的单词“tryst”。虽然“tryst”很押韵,但也是一个诗意十足的措词,而且读者将“Wasour tryst”和上下句子连在一起,容易产生误解,以为女主人公是在和两人同时约会,所以有点为押韵而害意了。“偷情”在汉语中的意思本身就有一定的模糊性,也表现出原著作者的模糊处理,霍译本没有具体翻译,也是通过“meet”等词让读者通过上下文去想象。杨译本翻译成了“makelove”。在读者的眼中,“性”的含义非常清楚。《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比英国人熟悉的狄更斯都要早将近一百年,所以这个选词既违背历史真实性,也过于直白。云儿是一位惯于应对这种场合的人,知道什么样的小调合适,所以也不符合云儿的语言个性。“三曹对案”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审问对质,这个成语含有很大的戏剧性效果。霍译本的“threeareallhereinthistribunal”从字面到实质都保留了原文的风貌,而杨译本的“challenged by the twoof them”保留了实质,遗憾的是失去了字面的意趣。综上所述,从整体上看,霍译本选词完全口语化,基本符合原文风貌,符合云儿的身份和个性。杨译本则选词或古典,或诗歌化与书面化,或太直白,出现了“loath,tryst,theroseretill”,和原文以及云儿的语言个性风格产生了一定的出入。

其次看句式的选择。霍译本的句式全是普通的主谓顺序,使用了普通口语化表达方式,同时基本在句尾押上了韵,更加符合英语中打油诗的特点。杨译本则使用了很多诗歌中常见的调整词序的方式,虽然也押上了韵,但是古诗词的意味很浓,失去了一些小调的特色。以第一和第二句为例,“两个冤家,都难丢下”是完全的口语化,霍版的译语是 “Twolovely boys/Areboth in lovewith me/Ican’t get either frommy mind”,杨版的译语是“Twolovershave I/Fromboth I’mloath topart”。霍译本口语化风格比较接近原文,表现出了充满生活气息的小调叙事特点,也就合理地反映出了云儿的语言特色。杨译本则从句式上表现出较浓的诗意,与原文风格和云儿的身份产生了出入。

最后看节奏感的效果。句式的选择决定了节奏感的表达。这首小调使用四字格为主体,结合个别长句,全文基本押韵,所以节奏富于变化。原文共是十行,霍译本变成了十三行,对“形容俊俏”使用三个短句来翻译,以增加全文节奏。但是其他句子都用词较多,长短变化不大,节奏感减弱。杨译本是逐行对应的翻译,而且注意了长短句子的搭配,产生了较好的节奏感。

三、结语

尽管杨译本在节奏感上获得成功,但是词和句式的选择过于古典与诗词化,总体上美化了云儿小曲的语言,没能实现原著作者此处精心安排云儿的小曲打开一个全新环境的效果,削弱了这次寻欢作乐中诗词语言与贾府之内酒宴上诗词语言的差异感。杨译本单独来看是非常优秀的一首诗词,但是不符合原作的意图和风格,不能不说是遗憾的。在这首小调的翻译上霍译本在表现云儿的个人语言特色方面是较为成功的,突出了云儿语言中的口语化,在较大程度上完成了这首小曲在原著中承担的使命。

[1]Hawks,David&John Minford.trans.The Story of the Stone.London:Penguin Books Ltd.,1973.

[2]Yang Xianyi&Gladys Yang.trans.A Dream of Red Mansions.Beijing:Foreign Languages Press,1999.

猜你喜欢

云儿口语化小曲
云儿烧水
永昌小曲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如何寻求口语化语言的艺术感染力
口语化歌词语言的长处
无油涡旋压缩机小曲拐动力特性与仿真研究
云儿笑
小曲
邢非的诗
小千足虫治脚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