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育优秀备课组文化,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2011-03-19马长泽

天津教育 2011年9期
关键词:备课组公开课校本

■马长泽

学校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相应的环境,大环境是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小环境就是先进科学、健康向上的备课组文化。尤其要指出的是,小环境对教师的专业成长起着直接的作用,因此,构建备课组文化是一所学校教师成长的基础工程。

一、什么是备课组文化

备课组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备课组全体教师经过长期的共同的教育教学实践,逐渐培育起来并共同遵守的目标、价值观、行为规范的总称。备课组文化包括外显的物质文化形态和内在的精神文化内涵。外显的文化包括:一批优秀教案及与之相适应的一批优秀课件,备课组自编的学案提纲、章节(单元)测试题等校本资料,备、教、辅、改、考、评等教学常规工作的工作程序及要求,组内公开课安排及相关的听课、评课制度,理论学习及读书体会交流制度,校本课题研究资料,每个教师教学特色经验总结,备课组教学模式的构建等。内在的文化包括:以人为本、终身奠基的教育理念,各抒己见、百家争鸣的教研风气,师生互动、效益第一的教学方法,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学术氛围,解决问题、追求实效的活动原则,课堂开放、资源共享的合作意识,不怕失败、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团结互助、颇具凝聚力的和谐氛围等。

二、关于备课组构成的定位

1.备课组长的角色定位。

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校本教研活动中,备课组长应找准角色定位,努力成为校本教研活动的思考者、研究者、探索者,并将校本教研文化引入备课组文化的建设中,使得自己成为备课组文化建设的组织者、引领者、营造者。

(1)教研文化的组织者、引领者。备课组是一个集教学、教研、科研、培训于一身的实体,备课组组长是这个实体的“领头羊”。掌握教学规律、吃透本学科课程标准及教科书、清楚不同学段的教学内容是备课组组长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和组织各种形式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是备课组组长的职责。从备课引发出的问题的讨论到上课所发现问题的归纳处理、从考试内容及其答案标准的制定到集体备课的议题及中心发言人的确定、从科研课题的选定到对本组青年教师业务素质的培养和提高,都需要备课组组长引领和组织。只有备课组组长有效的引领和组织,才会有好的效果。备课组教研文化的效果、质量如何,与备课组长的引领组织工作密切相关。

(2)和谐的教研氛围的营造者。备课组教研文化在不同的环境下效果会迥然不同。营造备课组教研氛围便显得十分重要。平时大家和睦相处、彼此尊重,教研时才能敞开心扉、展示方法;平时大家宽宏大度、不斤斤计较,教研时才能亮明观点、产生实效;平时大家是朋友,教研时大家才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所以,维护平时和谐的氛围、构建教师间同事加朋友的关系是备课组组长的重要任务。只有在平时构建起和谐的关系,教研时才会有浓厚的研究氛围。

(3)教学模式的倡导者和总结者。课堂教学不唯模式,但不能没有模式。备课组组长应带头研究适合本学科的教学模式。一个备课组有了自己的教学模式也就形成了本备课组的教学特色和风格,备课组组长应成为本组教学模式的倡导者和总结者,并在本组内积极组织实践、检验效果。

2.教师的角色定位。

在备课组活动中,教师也要找准角色定位,应努力成为备课组长组织活动的支持者、拥护者,应积极参与备课组的各种教研活动,应积极参与备课组文化的建设。

(1)教研文化的支持者、参与者。备课组内各种教研活动的组织开展,虽然离不开备课组组长的组织引领,但更离不开每位教师的支持与参与。备课组组长组织的各种教研活动的目的,就是要弄清讨论的问题,大家共同提高,同时在讨论的过程中大家彼此了解、增进友谊。

(2)教学模式的补充者、实践者。各个备课组都有自身的学科特点、阶段特点和人员特点,要结合这些特点构建本备课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是本备课组教学风格的具体体现。备课组组长应成为本组教学模式的倡导者,每位教师应成为教学模式的实践者,在实践中去检验、去补充完善、去总结提高,最后形成本备课组特有的风格特色。补充完善、总结提高的过程,就是大家研究的过程、合作的过程,就是备课组文化构建的过程。

三、构建备课组文化的途径

1. 在丰富的活动中培育先进科学的备课组文化。

任何一种文化的形成都离不开活动的开展。积极有效地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是使备课组文化处于科学先进状态的基本保障。

(1)集体备课活动。集体备课应按照学校的要求做到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教学重难点、统一作业,并应遵循“个人初备—中心发言人说课—集体研讨—修改完善—分头执教—教后反思”的基本模式。集体备课活动效果如何是备课组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应通过积极的集体备课来培育百家争鸣的教研风气、研究问题的学术氛围、资料共享的合作意识。

(2)组织公开课活动。组内公开课活动应与学校组织的公开课活动结合起来。一般来讲,学校在每个学期都要组织两类公开课活动,其一是每人一节的“组内公开课”活动,其二是各种类型的公开课大赛。在“组内公开课”活动中,效果是好是坏,重点在备课组,这也是考察备课组团队建设与备课组文化建设的重要指标,备课组长应积极组织,每位教师应积极参与落实。

(3)听课评课活动。听课评课是一种有效的教研活动。听课有规律,评课有方法;听课有启发,评课有特点。评课应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与授课者交流,实现听评互相促进。应通过听课评课促进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学术氛围。

(4)读书学习活动。读书应该成为现代教师的生活需求,读书可以拓宽教师的知识视野,读书可以提高教师的人文修养,读书可以让教师用更深邃的眼光来看待现实问题,所以备课组应认真组织好读书交流活动。通过读书来提升教师的人生境界,通过读书来构建备课组文化,通过读书来构建书香校园。

(5)校本课题研究活动。教师不应只当教书匠,而应成为教育家,这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应该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学规律就隐含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要根据本学科的教学实践并结合学校研究的总课题,确立备课组的校本课题。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校本课题研究,这既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又是备课组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通过校本课题的研究可以形成浓厚的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学术研究氛围,可以培育备课组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2. 在工作交往中培育备课组文化氛围。

教师每天工作生活的场所之一就是备课组,在备课组内备课、批改作业、读书学习、与同事交流共处。因此,积极向上的备课组文化必定能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必定能提升教师的生活质量。

(1)课间教研。“同课”教师上完课回到备课组,把自己刚才课上遇到的问题说给同事,随后共同探讨、共同研究、共同解决。这种教研方式不是学校硬性规定的,而是备课组内教师自发形成的。它的特点是问题从教学实践中来,是活生生的现实问题。这种教研的优点是参与的多方相互启发、解决困惑及时有效、深入探讨、智慧共享、利于整体提高。

(2)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形成稳定的优秀的备课组文化,是与平时和谐的同事关系分不开的,而和谐的同事关系又离不开备课组内互帮互助的氛围。当同事个人或家庭生活上遇到困难时,一句问候、一次探望,会拉近双方的心理距离,会增进双方的友谊。相互帮助是学校文化的重要体现,在备课组里更加明显。

(3)用欣赏的眼光对待同事。物质与精神有着本质的区别,苹果属于物质,一个苹果两个人分,每人半个;思想属于精神,一种思想,多人交流,多人同时具有这种思想。我们教师所从事的工作,很大程度上属于精神范畴。因此,我们应具有更加开放的心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同事,用感恩的心情对待别人的关怀与照顾,当同事提出一种好的教学方法,我们要善于褒扬,要摒弃嫉妒心理,懂得“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猜你喜欢

备课组公开课校本
备课组长的定位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一节公开课的诞生记
第一次公开课
关于备课组建设的思考
新课程下,关于学习型备课组建设的几点思考
浅谈“说课”与“公开课”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