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微钩沉 史地辉映——《走进青铜峡——塞北江南的发源地》读后

2011-03-18王荣华宁夏大学学术期刊中心银川750021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1年5期
关键词:宁夏黄河历史

●王荣华(宁夏大学 学术期刊中心,银川 750021)

1 前言

中国的母亲河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干流长5464千米,贯穿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和山东9个省区,其中宁夏段全长397千米,有人把这397千米称为是“温柔缠绵的”397千米,而正是这“温柔缠绵的”397千米成就了大家最耳熟能详的一句话——“天下黄河富宁夏”。黄河自中卫入境,向东北斜贯于宁夏平原之上,河面稍低于地面,河势顺地势经石嘴山出境。宁夏平原土层深厚,地势平坦,加上坡度适宜,引水、排水较为方便,无决口泛滥之害,而有引水灌溉之利。早在秦汉时期,宁夏的先民们即筑堤开渠,引水灌溉,“享河水之利,得泥沙之益,得河水乃润,得浊泥乃沃”,后经历代修筑,水利设施完善,农业生产发达,“因渠以溉,水舂河漕,用功省少,而军粮饶足”,[1]人民生活殷实,因此,至隋唐时期,宁夏就被人们称为“塞北江南”。如果到黄河宁夏段实地考察的话,这有名的“塞北江南”与一个地方关系十分密切,这就是青铜峡。

青铜峡位于黄河上游,宁夏平原中部、银川平原南端。东濒黄河,南控牛首,西倚贺兰,北近银川。牛首山、峡口山两山相夹,黄河流经青铜峡约58千米。自古以来,青铜峡凭借黄河灌溉之利,水利事业十分发达,境内河渠众多,最主要的是,青铜峡地处引黄灌区银川平原十大干渠之首,著名的秦渠、汉渠、唐徕渠、汉延渠、惠农渠等均自青铜峡引水,青铜峡是十大干渠的发源地。

青铜峡境内干渠流经长度达278.5千米,流经之处,一派鱼米之乡的繁荣景象,被誉为“塞上明珠”,各大干渠既造福了青铜峡,也养育了银川平原。因此,如果说宁夏是“塞北江南”的话,那青铜峡则是名副其实的“塞北江南”的发源地。

2 书之构架

但与其重要地位不相适应的是,学术界对于青铜峡历史、地理、文化的相关研究比较薄弱,长期以来一直没有一本反映青铜峡历史文化全貌的著作。刘瑛编著、黄河出版传媒集团2010年出版的《走进青铜峡——塞北江南的发源地》一书的问世,则改变了这种局面。

《走进青铜峡——塞北江南的发源地》全书洋洋洒洒35万字,以时间为序,将青铜峡的历史如穿珍珠般地穿缀起来。全书共分12章,第1章“远古文明的序幕”,以牛首山化石、鸽子山遗址、广武岩画,叙述青铜峡大地上的历史文化之根;以孕育华夏文明的母亲河——黄河、黄河上游的最后一道峡谷——青铜峡及古泉、湖泊,叙述水承载的青铜峡历史文化。第2章“大一统文化的开端——秦汉时期”,以蒙恬屯军塞北拉开开发的序幕,青铜峡军事文化——神泉障、十大古干渠首、移民和水利开发等,叙述秦汉时期大一统文化的开端。第3章“分裂与融汇的交响曲——三国魏晋南北朝”,以黄河文明绿洲的开发、农耕文化与草原文化的融汇、丝绸之路、黄河水运、牛首山寺庙群等,叙述分裂与融汇的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青铜峡历史文化。第4章“统一的多民族的发展——隋唐五代”,以隋末白瑜娑起义、唐太宗灵州会百王、名将、名城、移民屯田、古墓葬等,叙述青铜峡在又一个大一统王朝及其后的发展历程。第5章“风起云涌——宋西夏元代”,以战争的破坏与恢复、西夏文化、一百零八塔、元代治水与屯田为线索,叙述精密深邃,包容万千的宋、西夏、蒙元时代的青铜峡,并指出,青铜峡之得名,始于北宋元祐年间张舜民的《过峡口山》一诗,至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第6章“日臻完善——明清时期”,以明代塞北江南发源地的完善、庆靖王朱栴与灵武口、康熙访宁夏、马化龙、俞益谟及文化开发等,叙述了青铜峡在明、清时期生生不息的发展状况。第7章“变化趋新——中华民国时期”,以马鸿逵统治下的宁朔县、十九兵团解放宁朔、民国时期名人、水城小坝等,叙述变化趋新的中华民国时期。第8章“开创历史新纪元——当代文化拾萃”,从新宁朔县到建立青铜峡市的建制变革、当代移民、市志、档案、文联、文化的积累与传播等,荟萃了开创历史新纪元的当代文化。第9章“厚积薄发的企业文化”,从企业文化切入,以青铜峡龙头企业为例,阐述了厚积薄发、新兴繁荣的现代企业文化。第10章“文化的摇篮——教育”,从教育与文化的关系谈起,细数青铜峡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的发展,叙述了文化的摇篮——教育。第11章“蓬勃发展的文化旅游广电事业”,从文化艺术组织、旅游业、广播电视电影事业、图书、文物等,叙述了当代蓬勃发展的文化事业。第12章“古峡历史文化采撷”,以经久不衰的引黄灌溉造就了古峡文化,历代“八景”诗词、碑刻、回族、古建筑、地名等古峡文化为依托,深刻挖掘了青铜峡历史地理文化。

3 读之感悟

3.1 填补了青铜峡历史文化地理研究的空白

青铜峡历史悠久,远在一万年前的中石器时期,鸽子山一带就有古人类生息、繁衍。春秋战国时期,境内居住着北狄、西戎等部落。自公元前214年建富平县,至今已有2224年的建制史。三国、两晋,为匈奴、羌、鲜卑等民族杂居之地。北魏时,先属薄骨律镇,后属灵州。北周属灵州回乐县。隋、唐为灵州回乐县、灵武县。五代属灵州。西夏属顺州灵武镇、怀远镇。元属宁夏府路灵州。明代属宁夏镇宁夏等5卫,清雍正二年(1724年)建宁朔县,意为“安宁的朔方之地”。1929年宁夏建省后,宁朔县隶属宁夏省。1949年9月24日宁朔县解放。1960年8月15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宁朔县、金积县,设立青铜峡市,2010年适逢设市50周年。

历史上青铜峡是一个多民族的聚居地、移民的安置地和战争的争夺地,因此形成了多元的地域文化。这里有原始文化、黄河文化、寺庙文化、边塞文化、西夏文化、移民文化、农牧文化、回族文化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同时又是古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有“银川锁钥此称雄”之称。但关于青铜峡历史地理文化的研究还相当薄弱,笔者在中国国家图书馆网站上检索馆藏目录时,输入“青铜峡”词条后进行检索,只搜索到一项外文收藏及39项中文收藏,其中直接与青铜峡有关者仅30项;在这30项研究成果中,除了年鉴及个别志书外,专题论述青铜峡历史文化地理的著述却付之阙如,这不能不说是文史研究者尤其是宁夏文史研究工作者的一个遗憾。《走进青铜峡——塞北江南的发源地》一书的出版恰恰填补了这一研究空白。

3.2 挖掘历史,钩沉发微,将历史与地理相结合,相互辉映,相得益彰

作者在细心梳理青铜峡历史文化的基础上认为,青铜峡历史文化的特点至少可以概括为以下六个方面:一是以黄河和古峡、牛首山和贺兰山、古渠道和田园为代表的自然历史文化;二是以鸽子山、芦沟湖、岩画及民族风情为代表的人文历史文化;三是以水利开发、移民屯田等为主要内容,经过历朝历代开发形成的多元文化;四是以战争的破坏与恢复、政权的更替,特别是西夏的诞生、兴盛和衰落形成的军事文化;五是随着军事与战争而来的,由帝王、将领、官员、文人刻画、倾诉战争场景等的诗词、碑刻文化;六是开创新纪元的现代新兴繁荣的企业文化和教育文化等等。应该说,作者的这种概括是很精当与准确的,是在查阅、分析、掌握了大量的关于青铜峡历史、地理资料的基础上,从青铜峡历史发展的脉络出发归纳总结出来的,是完全符合青铜峡历史文化面貌的,真正做到了论从史出。

3.3 全书脉络清晰,可读性强

正如前文所说,本书以时间为叙述的基线,把各个历史时期青铜峡的文化犹如穿珍珠般,一粒一粒穿缀起来,尽管有历史史实的时间跨度达2000多年,但读来让人感觉一步一步饶有兴趣地随着历史的脚步向前迈进,既具有一定的学术性,又避免了学术著作的艰涩难懂;既具有一般文史类图书引人入胜、信息量大的特点,又不失其学术味道。正如宁夏文史专家吴怀章先生在序言中指出,该书“资料翔实,叙议结合,图文并茂,可读性强”。[2]作者在搜集图片方面也是下了一番工夫的。笔者在阅读该书时统计了一下,全书除在扉页后插入37幅珍贵的图片外,行文中还根据需要,植入图片212幅,其中直接与青铜峡有紧密关系的就达187幅之多,该书真正做到了图文并茂。《走进青铜峡——塞北江南的发源地》一书为人们了解和研究青铜峡历史文化地理提供了全方位的时空视野,展示了青铜峡历史文化地理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每个时代的背景窗口和宏观的演进过程。同时,为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繁荣地域文化提供了丰富的历史借鉴和历史参照。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青铜峡市,在党的政策鼓舞、带动下,在青铜峡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市人民的辛勤努力下,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基本形成了一个既有能源优势,又有地方特色的新型工业体系,粮食总产量居于宁夏首位。先后荣获“全国文化先进市”“全国体育先进市”“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中国优质果品基地重点县(市)”“全国优质葡萄生产基地”“全国绿色小康市”等荣誉,入围“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被评为“新时期县城经济科学发展范例14甲”,是宁夏获此殊荣的唯一市县。2009年,在第九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科学发展评价中,青铜峡位列西部百强县(市)第35位,被评为全国新时期科学发展范例14甲。名次逐年向前进步,成为名副其实的“塞上明珠”“鱼米之乡”。

4 结语

当然,本书也有一些字词方面的差错,如在第3章末尾处论述牛首山寺庙在多次毁坏后重修时,讲到“又据清初碑文记载,其他诸庙始建于明朝嘉庆年间,后遭兵燹,万历至清初重修”,文中的“嘉庆”当为“嘉靖”之误等。但瑕不掩瑜,相信这样一本全方位反映青铜峡历史文化地理的著作,将会对人们进一步了解青铜峡、了解宁夏,繁荣宁夏地方历史文化研究,助推地方经济与文化建设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1](南北朝) 范晔.后汉书·西羌传 卷一百一十七[M].北京:中华书局,1998:1083.

[2]刘瑛.走进青铜峡——塞北江南的发源地[M].银川:阳光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宁夏黄河历史
多彩黄河
黄河宁,天下平
『黄河』
宁夏
宁夏煤电博弈
新历史
宁夏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