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蟹在不同条件下大水面养殖对比试验

2011-03-16王延东郑淑梅

黑龙江水产 2011年3期
关键词:塘坝蟹苗河蟹

王延东 郑淑梅

(桦南县水产技术推广站 黑龙江 桦南154400)

桦南县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地处北纬45°71′至46°37′,东经129°55′至131°16′,属北方高寒地带,境内山高林密,水资源丰富,水库、塘坝数量众多,面积400-1,000亩的塘坝总水面达20,000余亩,生产优质无公害绿色水产品的潜力巨大。为了充分利用水域资源,拓宽养殖生产领域,调整养殖品种结构,我们从2002年开始进行河蟹塘坝养殖试验。经过几年探索,养殖技术日渐成熟,河蟹塘坝养殖已由最初的1处400亩发展到2010年的26处养殖面积6,000余亩,年产商品蟹达250吨以上,现将其中具代表性两处塘坝的养殖试验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河蟹的生物学特征

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由头、胸部、腹部、胸足等部分组成,属变温动物。通常栖居在江河湖泊的岸边和水草丛生的地方,在水温不稳定的水域里会打洞穴居,秋季洄游到近海繁殖,第二年春发育成幼蟹后,溯江河而上,在淡水中生长,食性为杂食性偏动物性。

2、试验材料

2.1 水域资源条件:

2.1.1 平原型塘坝。该水面位于我县八浪乡大鲜村,东西长近600米,南北长近500米,面积440亩,水深0.5-3.0米,中间有一近15亩的小岛,实际面积425亩,水草覆盖率近60%。水源以倭肯河水为主,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进排水方便,坝底可全部进行冻晒,无任何污染源,交通便利,机泵管带齐全,有供电保障。

2.1.2 山区型塘坝。该水面位于我县山区石头河子镇七道沟村,面积1100亩,是一座新建水库,库内野杂鱼较少,水质清新。

2.2 蟹苗:两个试验场放养的蟹苗都是我们于4月份购进的辽宁盘锦培育的辽河水系二龄扣蟹,规格约为100只/k g。蟹种规格整齐,附肢完整、体质健壮、活动力强。

2.3 饲料:自制混合料。主要成份有鱼粉、豆粕、米糠、玉米粉、高梁粉、大蒜素,并根据河蟹不同的生长期,对饲料中的主要营养成份进行适当调整。

2.4 脱壳促长素:北京渔经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按饲料重量的1‰拌饲投喂)。

2.5 塑料布:辽宁省盘锦市生产的围栏用专用塑料布。

3、试验方法

3.1 平原型塘坝准备工作

3.1.1 干法清塘消毒。秋季排干塘坝中水,经冷冻曝晒后,开春注水前1个月,用生石灰彻底干法清塘,生石灰用量75-100 k g/亩,放蟹苗前半个月,将水加深到30-40 c m。

3.1.2 设置防逃设施。在进水口处,用双层40或60目密网进行过滤,严防野杂鱼及其卵粒进入塘坝内,四周用塑料薄膜和聚乙烯网片设置0.5米高的防水墙,防止河蟹外逃。

1.1 临床资料 选取同期收治的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108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所有患儿年龄≤14岁;②所有患儿均是第一次发生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③所有患儿及家属均同意知晓此次研究。排除标准:①混合细胞白血病患儿;②确诊为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后放弃治疗的患儿;③髓系细胞白血病患儿。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4例,对照组男32例、女22例,年龄3~14(7.2±1.7)岁;研究组男35例、女19例,年龄1~14(7.5±1.5)岁。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本研究已经通过了我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3.1.3 培植水草。首先春季采取浅注水,提高水温的方法,加快水草生长速度。其次采取肥水的方法,促进水草快速生长。再次,无草区栽植水草,种类有苦草、伊乐藻、稗草等,尽量使水草面积占水面50%以上。

3.2 山区型塘坝准备工作

3.2.1 清野除害工作。采用电捕、围捕驱赶等方法,尽可能将塘坝内的鲶鱼、狗鱼、乌鳢等河蟹的天敌捕出。

3.2.2 网栏设置。由2层9股9号聚乙烯网片制成,高出水面1米左右,网栏装备上下纲,下纲每隔0.5-1米安装石笼,用50 c m的无结5号网片制倒网,与网栏成45°夹角安装,以防止河蟹外逃。

3.3 蟹苗放养

3.3.1 放养密度。平原型塘坝1000只/亩,约5 k g(100只/k g),共放养2125 k g,约212500只;山区型塘坝500只/亩,约2.5 k g(100只/k g),共放2750 k g,约275000只。

3.3.2 放养方式。由技术人员在指定地点,把蟹苗全部经30分钟的调水后,投放塘坝中。

3.4.1 投喂

3.4.1.1 平原型塘坝的投喂。该塘坝面积400余亩。在人工可控制范围采取精养饲养方式,参照鱼类养殖,“四定”投喂法。投喂过程实行“两头精、中间粗”的办法,并且充分考虑了季节,水温,环境,河蟹规格等因素,全年共投喂配合饲料52.8吨。

3.4.1.2 山区型塘坝的投喂。该塘坝面积1100余亩,自然水域状况不宜控制,所以我们采用了半精养的饲养方式,根据不同的季节水温状况和测定的河蟹规格定点投喂,全年共投喂自制配合饲料66吨。

3.4.2 蟹病防治。由于两个试验场地水面都较大,均采取预防为主的方法,即生态预防法,利用水草改善水体生态环境;定期调节水质法,用15-20 p p m生石灰水泼洒;全程消毒法,即蟹体消毒,工具消毒,食场消毒,饲料消毒等。

3.4.3 蜕壳期管理。根据观察,河蟹蜕壳周期为6天左右,此期间一定要保持环境安静,投喂优质饵料,为河蟹营造隐蔽场所,以利于河蟹蜕壳。

3.4.4 巡查。两个场地都设专人进行巡查,每天对围栏、围网、食场检查,并负责管理水域生态环境,以便发现问题能够及时处理,并做好全年记录。

3.4.5 生长测定。为了便于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我们平均半月对养殖蟹类进行一次生长测定,测定情况见表一、表二。

表一 平原型塘坝测定表

表二 山区型塘坝测定表

4 试验结果

4.1 产量:经5月1日至9月9日,共125天的饲养,两处试验水域共生产商品蟹32.5吨,其中平原型塘坝产蟹近16吨,单产37 k g/亩左右,山区型塘坝产蟹16.5吨,单产15 k g/亩。

4.2 经济效益:32.5吨商品蟹,共创产值100多万元,经济效益60多万元,具体情况详见下表。

表三 平原型塘坝经济效益表

5 讨论小结

5.1 试验结果表明,寒地不同类型塘坝均可进行河蟹的人工养殖并能创造相应的经济效益。

5.2 塘坝养蟹由于水面较大水域环境不易控制,因此投放的蟹苗量不宜大,规格不宜小,而应投放的蟹苗量适当减少,规格适当加大。

5.3 在塘坝养蟹过程中,应尽量为河蟹营造隐蔽的场所,保证河蟹蜕壳时的需要,才能保障河蟹养殖的成功。

5.4 大中水面养殖河蟹,蟹苗的体质、适应能力是养殖成功的关键因素。

5.5 大中水面养殖河蟹既能充分利用水域资源,又能创造较好的经济效益且操作简便,易于推广。

猜你喜欢

塘坝蟹苗河蟹
河蟹池塘高效混养新模式探析
一年只产2万斤白仔,渔美康“杂优一号”蟹苗唯“质”是图
智能精准投饵 河蟹吃饱吃好
江淮分水岭地区塘坝系统空间格局及效应分析
江淮丘陵区塘坝灌溉能力估算及其演变特征
急! 成蟹没销路,蟹苗运输困难,蟹农在线求救
这只蟹苗不简单!1万斤上市1天就被抢空,卖价比别人贵还要提前预订(上)
2016年河南省己建成水库、塘坝、窖池数量
浅谈江淮分水岭两侧易旱地区塘坝水资源调节作用与合理利用
河蟹“水瘪子”病及防控对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