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抑郁药在躯体化障碍中的应用*

2011-03-16

天津药学 2011年5期
关键词:阿米帕罗西抗抑郁

秦 颖

(天津市安定医院,天津 300222)

躯体化障碍(somatization disorder)是一种以多种多样、经常变化的躯体症状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症;症状可涉及身体的任何系统和器官,经常为慢性波动性病程;多伴有社会、人际或家庭行为方面的严重障碍;起病往往在成年早期,女性多于男性[1]。有研究发现91.1%的躯体化障碍患者首次就诊于综合医院,这部分患者在综合医院的住院次数、所做的辅助检查数及花费均高于精神科,但治疗效果却不理想[2]。

目前对躯体化障碍治疗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心理结合药物治疗、其他治疗四个方面[3],本文主要针对躯体化障碍的临床特征和抗抑郁药在躯体化障碍中的治疗作用进行总结,为进一步提高躯体化障碍的治疗效果提供参考。

1 躯体化障碍临床特征

躯体化障碍临床表现除了符合躯体形式障碍(somatization disorders)的诊断概念以外,还必须以多种多样、反复出现、经常变化的躯体症状为主,在下列4组症状中至少有2组共6个症状:①胃肠道症状;②呼吸、循环系统症状;③泌尿生殖系统症状;④皮肤症状或疼痛症状。而且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不能发现与这些症状相关的躯体疾病的证据[1]。虽然如此,患者仍深感痛苦,不断求医。各种医学检查的正常结果和医生的合理解释,均不能打消患者的疑虑,且病程必须持续2年以上[4]。

姚玉芳等[5]对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躯体化障碍的155例患者用自编调查表对患者一资料进行调查。应用躯体形式障碍症状筛查量表(SOMS-7)评定临床症状,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情绪状况。结果显示:躯体化障碍患者女性多于男性,症状复杂可累及多个系统,最常见的症状为疲劳(73.55% )、心悸(72.90%)、头痛(70.32% )、睡眠障碍(69.67% )、头昏(66.45% )等,普遍伴有抑郁症状(72.26% )或焦虑症状(59.35% ),并由此得出结论,躯体化障碍患者存在比较敏感的症状,如疲劳、心悸、头痛、睡眠障碍和头昏等。董丽萍等[6]对于符合躯体化障碍诊断标准的90例患者,用自编调查表对患者进行一般资料调查,用躯体症状报告单对患者进行躯体症状统计,用SDS和SAS评定抑郁和焦虑状态,研究综合医院神经内科躯体化障碍患者的临床表现特点。结果显示:躯体化障碍患者女性较男性多见,病程平均5年,过去1年平均就诊次数为12次,症状可以累及多个系统,其中慢性疼痛症状敏感性最高。躯体化障碍与抑郁焦虑障碍有很高的共患率,并且抑郁症状越严重,症状数目越多。以上两项研究结果相似,可以看出躯体化障碍症状的复杂多变性。

2 抗抑郁药的应用

2.1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

周刚柱[7]对74例符合CCMD-3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第2、4、6周末分别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疗效评定以减分率及有效率为评定指标。结果显示:患者口服氯米帕明6周后总有效率为89.2%,治疗前与治疗后各因子分有显著性差异。由此得出结论:氯米帕明对躯体化障碍患者躯体症状,焦虑、抑郁情绪有缓解作用,对躯体化障碍有较好疗效。近年随着新型抗抑郁药不断发展,TCAs的使用减少。

2.2选择性5-羟色胺(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 目前大量研究发现,SSRIs类抗抑郁剂与TCAs比较,疗效基本相当,但前者起效快,无论在治疗初期,还是后期的各种副反应均明显低于后者,特别是很少产生TCAs样的周围神经系统类副反应,患者的依从性更好[8]。

钱建军等[9]将81例躯体化障碍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用帕罗西汀与阿米替林治疗8 周。用SCL-90中的躯体化、抑郁和焦虑3个因子总分评定症状变化,用不同减分率评定疗效,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显示:帕罗西汀组痊愈率为61.90%,总有效率为90.48%;阿米替林组的痊愈率为43.59%,总有效率为71.79%。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ESS测评,各时点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或高度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由此得出结论:帕罗西汀治疗躯体化障碍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较小。

卢俊杰等[10]将躯体化障碍患者6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治疗组给予西酞普兰,对照组给予氯米帕明,治疗8周。结果显示:治疗8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 6%和86. 2% (P>0. 05)。治疗组起效快,不良反应较小。由此得出结论:西酞普兰与氯米帕明对躯体化障碍的治疗均有效;西酞普兰起效较快、不良反应小,可以作为躯体化障碍治疗的首选药物之一。

2.35-羟色胺(5-HT)和去甲肾上腺素(NE)再摄取抑制剂(SNRI) 严伟良等[11]躯体化障碍患者13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4例,对照组66例;分别用文拉法辛缓释剂与氯米帕明治疗8周。用SCL-90中的躯体化、抑郁和焦虑3个因子总分以及临床疗效总评量表-病情严重程度(CGI-SI)评定症状变化,用不同减分率评定疗效;用TESS评定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显示:治疗组痊愈率61.8%,总有效率89.1%;对照组痊愈率44.4%,总有效率75.9%,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 05)。各时点TESS测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 05)。由此得出结论: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躯体化障碍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较小。此项临床研究与毛洪京等[12]进行的一项旨在观察3种抗抑郁药(文拉法辛、帕罗西汀、氯米帕明)对躯体化障碍疗效的临床研究结论相似。

肖云等[13]所做一项旨在探讨度洛西汀对躯体化障碍患者抑郁症状的疗效及安全性,并评价患者用药前后的生活质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度洛西汀能明显改善躯体化障碍患者的抑郁、焦虑症状,起效时间为2~4周,治疗期间不良反应较少,应用度洛西汀治疗患者抑郁症状的同时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4NE和特异性5-HT抗抑郁药(NaSSA) 隋莉[14]将符合躯体化障碍诊断标准的58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米氮平和阿米替林治疗9周,结果显示:米氮平与阿米替林疗效相近,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米氮平不良反应明显少于阿米替林(P<0.01),而且耐受性好。由此得出结论:米氮平治疗躯体化障碍与阿米替林相当,且药物副反应少、耐受性好。

3 总结

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常伴有焦虑、抑郁、失眠等症状,且与躯体症状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15]。目前大部分观点认为单纯心理治疗起效较慢,需尽早使用抗焦虑、抗抑郁药[16]。另外,该类患者对药物副反应表现异常敏感,对自己身体的感受倍加关注。因此应尽可能少用药物,通常需要从低剂量开始用药,同时鼓励病人忍受药物的副反应,然后再逐渐加量到可以耐受的治疗量范围。

综上所述,使用适当的抗抑郁药并结合心理支持等综合治疗,有利于患者尽快康复。

1 沈渔邨.精神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605

2. 何乾超,陈炜.躯体形式障碍的诊疗现状.内科,2010,5(3):318

3. 李吉吉,李进,孙学礼.躯体形式障碍治疗研究现状.华西医学,2007,22(3):647

4. 张朝辉,陈佐明,宋景贵.躯体化障碍与抑郁症人格特征对比研究.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8,14(1):3

5. 姚玉芳,胡波.躯体化障碍的临床特征、治疗及临床转归研究.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1,38(1):10

6. 董丽萍,赵海宁,陈应柱.躯体化患者的临床特征.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1,21(1):40

7. 周刚柱.躯体化障碍症状特征及治疗.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12(6):425

8. 张朝辉.躯体形式障碍临床研究进展.临床身心疾病杂志,2006,12(6):469

9. 钱建军,秦兴国.帕罗西汀与阿米替林治疗躯体化障碍的疗效比较.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06,15(6):343

10 卢俊杰,郑昌爱.西酞普兰与氯米帕明治疗躯体化障碍的临床观察.医药导报,2007,26(3):264

11 钱建军,严伟良,徐宝昌,等.文拉法辛缓释剂与氯米帕明治疗躯体化障碍的疗效比较.医药导报,2009,28(3):321

12 毛洪京,吴满花,陈树林.文拉法辛、帕罗西汀及氯米帕明治疗躯体化障碍患者的对照研究.上海精神医学,2010,22(6):371

13 肖云,何茹.度洛西汀对躯体化障碍患者抑郁症状疗效及生活质量的研究.实用药物与临床,2008,11(3):135

14 隋莉.米氮平与阿米替林用于躯体化障碍的疗效观察.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10):21

15 赵兰民.躯体化障碍研究进展.实用医药杂志,2007,24(3):360

16 张子平,谢元元,张娴.支持、暗示、小剂量抗抑郁剂治疗躯体化障碍.临床医学,2005,25(8):65

猜你喜欢

阿米帕罗西抗抑郁
抗抑郁药帕罗西汀或可用于治疗骨关节炎
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疗效及药物安全性分析
当药黄素抗抑郁作用研究
阿米想长大
颐脑解郁颗粒抗抑郁作用及其机制
舒肝解郁胶囊的抗抑郁作用及其机制
饲养员手记
是这样吗
帕罗西汀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对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效果评价
帕罗西汀联合护理干预治疗成人抑郁症2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