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00-2007年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草地土壤有机碳变化估计

2011-03-14付友芳于永强

草业科学 2011年9期
关键词:土壤有机围栏内蒙古

付友芳,于永强,黄 耀,3

(1.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5;2.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9;3.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93)

草地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球草地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25%,土壤碳储量约占陆地总碳储量的20%[1],植被生产力约占总生产力的30%[2],在气候变化及全球碳循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3-4]。我国草地面积约4亿hm2,占世界草地面积的12.5%[5],主要集中分布于西部和北部地区,其中北方温带草原约占全部草地面积的78%,是我国草地的主体[6]。由于过度放牧、不合理开垦和乱采滥挖等,我国20世纪80-90年代草地退化严重,80年代中期北方重点牧区退化草地面积占可利用草地面积的39.7%,到90年代中期已占该区草地总面积的50.2%,其中轻度、中度和重度退化草地面积分别占退化草地总面积的57.3%、30.5%和12.2%[7]。草地退化导致土壤有机碳下降,轻度、中度和重度退化草地土壤有机碳分别比未退化草地低(27±8)%、(49±4)%和(55±3)%;轻牧、中牧和重牧草地土壤有机碳分别比对照(无牧)降低(30±12)%、 (35±14)% 和(50±15)%[8]。近十余年来,中国政府为遏制草地退化、改善草地生态环境和提高草地生产力实施了一系列草原保护和建设工程。2006年全国累积种草保留面积达到26×106hm2,草原围栏面积52.5×106hm2,禁牧休牧轮牧草原面积86.6×106hm2,3 000多万头牲畜从依赖天然草原放牧转变为舍饲圈养[9]。良好的管理措施不仅使退化草地的植被生产力得以恢复,而且使土壤有机碳逐步增加[10-14],从而增加对大气CO2的吸收和固定。

锡林郭勒盟(以下简称锡盟)位于内蒙古中部,是我国北方重点牧区之一。自20世纪末以来,该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围栏、改良)以保护草原生态环境,促进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毫无疑问,草原生态环境的改善将促进土壤有机碳的积累。近十年来,不少学者就锡盟草地管理对土壤有机碳变化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站(点)观测资料,但关于区域尺度土壤有机碳变化的研究甚少。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15](简称《清单指南》)给出了3个层次的土壤有机碳变化估计方法(即:Tier 1、Tier 2和Tier 3),Tier 1是根据《清单指南》提供的土壤有机碳初始密度缺省值和排放(或清除)因子缺省值进行估计;Tier 2方法与Tier 1相同,但可以根据本国观测数据对这些缺省值进行修正;Tier 3则是利用经校准和验证的过程模型或者高密度网络监测数据对土壤有机碳变化进行估计。通过对大量文献数据的集成分析估计土壤有机碳变化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16-17]。本研究以锡盟各旗(县、市)草地管理和相关试验数据为基础,分别采用《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Tier 2[15]和基于文献数据的转移矩阵方法估算2000-2007年草地土壤有机碳库变化,以期初步阐明草地管理在区域土壤碳贮量变化中的作用。

1 研究区域概况

锡林郭勒盟位于111°59′~120°00′ E,42°32′~46°41′ N,辖9旗2市1县(图1),总面积20.3万km2。全盟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海拔高度778~1 957 m,平均在1 000 m以上,南部山地最高达1 900 m。锡盟气候类型属中温带半干旱和干旱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夏季炎热,降水不均,雨热同期。该盟地带性土壤有灰色森林土、黑钙土、栗钙土、灰褐土、棕钙土,局部地区分布有风沙土,隐域性土壤主要有草甸土、沼泽土及盐碱土。草原类型主要包括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植被组成主要以针茅属(Stipa)、光芒组的贝加尔针茅(S.baicalensis)、大针茅(S.grandis)、克氏针茅(S.krylovii)及羽针组的戈壁针茅(S.gobica)、石生针茅(S.klemenzii)等旱生型禾草占优势[18]。

图1 锡林郭勒盟行政区划图

2 材料与方法

2.1数据来源 通过对中国期刊网和维普科技期刊网中文数据库的检索,获得管理措施对草地土壤碳影响的文献,并对文献进行筛选,筛选标准如下:1)试验点分布在锡林郭勒盟各类型草地;2)草地管理措施包括轻牧、中牧、重牧、过牧、围栏、改良;3)试验持续时间≥2年;4)土样采自表层土,在试验时段的对照措施下土壤有机碳值明确。经过筛选出的试验点集中分布在锡盟典型草原,有关荒漠草原和农牧交错带的数据较少,因此另选取土壤类型、气候条件和植被类型等相似的草地试验点数据来替代,最终获得可用文献共50篇。

1999-2007年锡盟草地面积数据来自《锡林郭勒盟统计年鉴》[19](2000-2008年)。按照《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15]的定义,“仍为草地的草地”指一直属于草地植被和牧草利用或由其他土地类别转化为草地超过20年的管理牧场。根据《锡林郭勒盟统计年鉴》,1999年全盟草地面积为19.71×106hm2,2007年为19.25×106hm2,因此将2007年面积视作“仍为草地的草地”。《锡林郭勒盟统计年鉴》(2000-2008年)详细记载1999-2007年全盟不同管理措施下的草地面积,但缺乏各旗(县、市)数据。本研究将全盟各管理措施下草地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乘以各旗草地面积,以此确定各旗(县、市)不同管理措施下的草地面积。根据《内蒙古统计年鉴》[20](2000-2008年)中锡盟各旗(县、市)历年的畜牧数,结合草地面积计算载畜率,据此判断天然草地放牧强度。不同研究者对放牧强度的定义有较大的不一致性,综合文献[21-27]结果,轻牧、中牧和重牧的载蓄率分别为0.5~2.0、1.1~4.0和2.4~6.7羊单位/hm2。为统一起见,本研究将轻牧、中牧和重牧的载畜率分别定义为<1.5、1.5~3.0和>3.0羊单位/hm2。

2.2研究方法 分别采用《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15]方法2(即Tier 2,以下简称为IPCC Tier 2)和基于文献数据的转移矩阵方法(以下简称为转移矩阵法)估算逐年不同措施下土壤有机碳变化。

2.2.1IPCC Tier 2方法 该方法与IPCC Tier 1的不同之处在于考虑了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特定数据。本研究根据锡盟各旗(县、市)草地土壤(0~30 cm)参考碳密度和管理措施估算逐年土壤碳贮量:

(1)

式中,SOCt为第t年草地碳贮量(t),1999年为初始年(t=0)。SOCREF为不同类型草地土壤碳密度参考值(C,t/hm2)。FLU指土地利用或土地利用变化的碳库变化因子(无量纲),如使用方式为农田、草地或森林等不同的类型,因本研究针对“仍为草地的草地”,故取FLU=1(表1)。FIi指第i种管理投入(如补播、浅耕翻、施肥等)导致的碳库变化因子(无量纲),因本研究缺乏相关数据,故取中等投入的缺省值1。Ai为第i种管理措施的草地面积(hm2)。K为草地管理措施数。FMGi为第i种管理措施(如改良、围栏等)的碳库变化因子(无量纲)。由于《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中没有给出围栏措施下土壤碳库的变化因子FMG,本研究根据锡林郭勒盟不同围栏年限土壤有机碳的测定结果,以同一试验区自由放牧或轻牧为对照,确定围栏措施下土壤碳库变化因子。对10篇文献[24,28-36]共计17组观测数据的分析表明,围栏措施下土壤有机碳年增长率为1.044±0.017(年均值±标准误差),故采用1.044作为围栏措施下土壤碳库的变化因子。表1为不同草地管理的土壤碳库变化因子。

表1 不同草地管理的土壤碳库变化因子

土壤碳密度参考值(SOCREF)用方程(2)[37]计算:

SOCREF=SOC×ρ×H×0.1

(2)

式中,SOC为土壤有机碳含量(g/kg),ρ为土壤容重(g/cm3),H为土层厚度(cm),0.1为转换系数。对于没有容重记载的文献数据,采用Song等[38]的回归方程(ρ=1.377 0e-0.004 8×SOC)估算。采用Jobbágy和Jackson[1]的方法将不同土壤剖面的有机碳密度统一折算到0~30 cm。

根据《中国内蒙古土种志》[39]数据,按方程(2)估计东乌珠穆沁旗、西乌珠穆沁旗、锡林浩特市和阿巴嘎旗草地20世纪80年代有机碳密度为55 t/hm2;镶黄旗、正镶白旗、正蓝旗、多伦县和太仆寺旗为47 t/hm2;苏尼特左旗、苏尼特右旗和二连浩特市为38 t/hm2。

2.2.2转移矩阵方法 对文献数据[21-36,40-73]按管理措施分类,按方程(2)的方法计算土壤碳密度,在此基础上计算同一试验区由于管理措施改变导致的年均土壤碳密度变化,进而建立有机碳变化转移矩阵(表2)。表2中行表示前一年管理措施,列表示当年管理措施。如:前一年为轻牧,当年有部分轻牧草地分别被转换为改良、打草和围栏,则有机碳密度的年变化量分别为0.38、0.16和0.37 t/(hm2·a);若维持轻牧或由轻牧转为中牧,有机碳密度的年变化量则分别为-0.06或-0.17 t/hm2(表2)。

根据不同年份管理措施的面积及表2有机碳变化转移矩阵,用方程(3)估算逐年土壤有机碳贮量:

(3)

式中,SOCt为第t年草地碳贮量(t),1999年为初始年。δi,i和δi,j分别表示管理措施不变和由管理措施i转变为措施j的土壤有机碳年密度变化[t/(hm2·a)],Ai,i和ΔAi,j则分别表示管理措施不变和由管理措施i转变为措施j的面积(hm2)。k为草地管理措施数。

表2 有机碳年变化转移矩阵 [t/(hm2·a)]

3 结果与讨论

3.1基于IPCC Tier 2方法估算的土壤有机碳贮量变化 1999-2007年各旗(县、市)草地土壤有机碳贮量估计值总体而言,均有增加(表3),但太仆寺旗2004年比2003年减少了1.07 Tg(1 Tg=1012g)。太仆寺旗2003年无重牧面积,但2004年占52%。按IPCC Tier 2方法[式(1),表1],重牧对土壤有机碳影响极大,2004年太仆寺旗重牧对全盟土壤有机碳减少(表3)起了决定性作用。

表3 IPCC Tier 2方法估算的逐年各旗(县、市)土壤有机碳贮量

1999-2007年,全盟土壤有机碳贮量共增加20.85 Tg,年均2.61 Tg,前3年增加速率高于后3年(表3)。增加量从高到低的旗(县、市)依次为:东乌珠穆沁旗>阿巴嘎旗>苏尼特左旗>西乌珠穆沁旗>苏尼特右旗>锡林浩特市>正蓝旗>正镶白旗/多伦县>二连浩特市>镶黄旗>太仆寺旗(表3)。其中东乌珠穆沁旗、西乌珠穆沁旗、苏尼特左旗、苏尼特右旗、阿巴嘎旗和锡林浩特市的草地面积占全盟的86%,有机碳增加量占总增加量的83%。就有机碳密度而言,二连浩特市、多伦县和太仆寺旗增加最多(表3)。

3.2基于转移矩阵方法估算的土壤有机碳贮量变化 采用转移矩阵法估算的土壤有机碳贮量同样显示增加趋势,2007年全盟草地土壤有机碳贮量比1999年高29.80 Tg,年均增量为3.72 Tg(表4)。各旗(县、市)增加量从高到低依次为:东乌珠穆沁旗>苏尼特左旗>阿巴嘎旗>苏尼特右旗>西乌珠穆沁旗>锡林浩特市>正蓝旗>正镶白旗>镶黄旗>二连浩特市>多伦县>太仆寺旗(表4)。与IPCC Tier 2方法估计结果相一致,东乌珠穆沁旗、西乌珠穆沁旗、苏尼特左旗、苏尼特右旗、阿巴嘎旗和锡林浩特市的有机碳增加量占全盟总增加量的87%。多伦县和太仆寺旗有机碳密度增加最少,分别为0.66和0.37 t/hm2,其他旗(县、市)为1.57~1.64 t/hm2。

3.3两种方法估算结果的比较 将两种方法估计的各旗(县、市)8年有机碳增加总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虽然采用IPCC Tier 2与转移矩阵法估算的土壤碳增加量在空间上具有很好的一致性(R2=0.92,P<0.001),但前者比后者约低1/3(图2)。

由式(1)可知,IPCC Tier 2的估计结果取决于参考碳密度(SOCREF)和不同管理措施下的碳库变化因子(FMG,表1),这些参数对估计结果的影响是乘积形式,而非加和形式。若SOCREF和FMG中的某个因子分别增加20%,则碳库估计值将增加44%;若分别减小20%,则碳库估计值将减少36%。因此,对于某种实施面积大的管理措施,其碳库变化因子有微小的误差将导致估计结果很大的不确定性。以围栏面积为例,1999年全盟围栏面积为238万hm2,至2007年已达1 031万hm2,占草地面积的54%。若采用围栏措施碳库变化因子的均值±标准误差(1.044±0.017)分别计算,则全盟碳增量的下限和上限分别为14.28和27.42 Tg,上限值接近于转移矩阵法估算的29.80 Tg。这表明当采用IPCC Tier 2方法估算草地有机碳变化时,获得精确的土壤碳库变化因子(表1)有助于减小估计结果的不确定性。

两种方法估算的逐年碳增量具有明显的差异。IPCC Tier 2估计的碳贮量前3年增加迅速,累计增加量占8年总量的70%, 其后增速减缓, 且2004年比2003年减少0.3 Tg(图3),减少的原因在于2004年太仆寺旗有9.9万hm2草地属重牧状态,平均载畜率为4.1羊单位/hm2,按照式(1)及表1所示重牧管理碳库变化因子,2004年太仆寺旗重牧减少有机碳1.31 Tg(表3)。

表4 转移矩阵法估算的逐年各旗(县、市)草地土壤碳贮量

图2 IPCC Tier 2与转移矩阵法估算的土壤有机碳变化的相关性

与IPCC Tier 2方法相比,转移矩阵法考虑了逐年不同管理措施面积及其相应的有机碳变化[式(3),表2],因而逐年碳增量(图3)与管理面积(图4a)几乎是同步变化的。前3年管理(围栏、改良、打草)面积均值为5.74×106hm2,后5年均值为9.73×106hm2。与此相一致,有机碳变化量在前3年和后5年的均值分别为1.98和4.77 Tg/a。虽然2004年太仆寺旗有52%的重牧面积,但这主要由2003年中牧面积转变而来。由中牧向重牧转变导致的有机碳绝对减少量为0.35 t/hm2(表2)。按此计算,中牧向重牧转变导致的有机碳绝对减少量为0.033 Tg/a,这并不足以影响全盟土壤有机碳变化(表4)。按图4b的结果,围栏+草地改良+打草面积每增加1×106hm2,土壤有机碳将增加0.66 Tg/a。

土壤有机碳变化具有连续性,用IPCC Tier 2估算的年际间跳跃式变化有悖于一般认识。从这个意义上说,转移矩阵法估算的土壤有机碳贮量变化更具有客观性。但必须指出的是:该方法估算的精度取决于不同管理措施下的有机碳变化量,有机碳变化量的误差同样导致碳贮量估计值的偏差。与IPCC Tier 2方法相比,转移矩阵法的估算结果对有机碳变化因子的敏感性相对较低。用IPCC Tier 2方法估算,碳库变化因子10%的误差将导致碳贮量估计值10%的偏差;但用转移矩阵法估算,年有机碳变化量10%的误差仅导致碳增量估计值10%的偏差。

图3 两种方法估计的逐年土壤有机碳变化量

图4 2000-2007年锡盟草地管理面积变化(a)及逐年土壤有机碳增量与草地管理面积的相关性(b)

3.4与其他研究结果的比较 国内关于草地生产力或植被碳库变化的研究较多[74-78],但关于区域或国家尺度草地土壤有机碳变化的研究甚少[8,75]。Piao等[76]基于土壤有机碳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及气候因子的多元回归方程,估计1982-1999年中国草地土壤有机碳库年均增加(6.0±1.0) Tg。自20世纪末以来,锡盟在草原保护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围栏面积占草地面积的比例已从1999年的12%增加到2007年的54%。草地围栏极大促进植被生物量的增加,张连义等[79]对锡盟草地植被动态与植被恢复的监测结果表明,2003年全盟休牧区比非休牧区草原植被高度平均增加7.2 cm,盖度增加21.9%,鲜质量增加786 kg/hm2。陈燕丽等[80]利用MODIS/NDVI数据对锡盟草原植被变化的动态监测结果表明,2000-2005年全盟植被改善面积大于退化面积,植被改善面积占全盟面积29.1%,退化面积占12.8%。草地围栏不仅使退化草地的植被生产力得以恢复,而且使土壤有机碳逐步增加[81-84]。Pacala等[85]估算美国的土壤碳汇是植被碳汇的2/3左右,Janssens等[86]估算欧洲土壤碳汇约占生态系统总碳汇的30%。虽然本研究估计的锡盟草地土壤有机碳增加量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但毫无疑问,该盟草原保护工程的实施对近十年土壤有机碳增加具有重要的作用。

4 结论

(1)2000-2007年,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草地土壤有机碳增加了20.85~29.80 Tg,年均增加2.61~3.72 Tg。主要原因是草地围栏面积大幅度增加,从1999年的2.38×106hm2增加到2007年的10.31×106hm2(占草地面积的54%)。东乌珠穆沁旗、西乌珠穆沁旗、苏尼特左旗、苏尼特右旗、阿巴嘎旗和锡林浩特市有机碳增加量最为明显,占全盟总量的80%以上。

(2)采用IPCC Tier 2与转移矩阵法估算的土壤有机碳变化量在空间上具有很好的一致性,但前者的估计值比后者约低1/3。两种方法估计的逐年有机碳变化量在时间序列上不具可比性,IPCC Tier 2估计的土壤碳贮量前3年增加迅速,累计增加量占8年总量的70%,其后增速减缓;转移矩阵法估算的土壤碳与草地管理面积变化相一致,后5年草地管理(围栏、改良、打草)面积均值为前3年的1.7倍,年均有机碳增量为前3年的2.4倍。

(3)IPCC Tier 2中不同管理措施下的碳库变化因子对土壤碳贮量的估计结果极其敏感,其微小误差将导致估计结果的很大偏差;转移矩阵法中有机碳变化因子对估计结果的敏感性低于IPCC Tier 2。

致谢:孙文娟博士在文献数据调研等方面提供了帮助,表示感谢。

[1]Jobbágy E G,Jackson R B.The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soil organic carbon and its relation to climate and vegetation[J].Ecological Applications,2000,10(2):423-436.

[2]Saugier B,Roy J,Mooney H A.Estimations of global terrestrial productivity:Converging toward a single number[A].In:Roy J,Saugier B,Mooney H A.Terrestrial Global Productivity[M].San Diego,CA:Academic Press,2001:1-573.

[3]Hall D O,Surlock J M O.Climate change and productivity of natural grasslands[J].Annals of Botany,1991,67(Suppl.):49-55.

[4]Hall D O,Ojima D S.Parton W J,etal.Response of temperate and tropical grasslands to CO2and climate change[J].Journal of Biogeography,1995,22,537-547.

[5]廖国藩,贾幼陵.中国草地资源[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5-7.

[6]陈佐忠,汪诗平.中国典型草原生态系统[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5.

[7]杜青林.中国草业可持续发展战略[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8]黄耀,孙文娟,张稳,等.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变化研究进展[J].中国科学,2010,40(7):577-586.

[9]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6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R].北京: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7.

[10]王炜,刘钟龄,郝敦元,等.内蒙古草原退化群落恢复演替的研究Ⅰ.退化草原的基本特征与恢复演替动力[J].植物生态学报,1996,20(5):449-459.

[11]王炜,刘钟龄,郝敦元,等.内蒙古草原退化群落恢复演替的研究Ⅱ.恢复演替时间进程的分析[J].植物生态学报,1996,20(5):460-471.

[12]瞿王龙,裴世芳,周志刚,等.放牧与围封对阿拉善荒漠草地土壤有机碳和植被特征的影响[J].甘肃林业科技,2004,29(2):4-6,40.

[13]薛博,胡小龙,刘静,等.围封对退化草地土壤肥力及植被特征的影响[J].内蒙古林业科技,2008,34(2):18-21.

[14]乌仁曹,布仁吉雅,斯琴毕力格,等.鄂托克前旗退化草地恢复过程中的主要草地型产草量及载畜量的变化[J].内蒙古草业,2008,20(2):47-49.

[15]Eggleston S,Buendia L,Miwa K,etal.2006 IPCC Guidelines for National Greenhouse Gas Inventories[M].Japan: IGES,2006.

[16]Post W M,Kwon K C.Soil carbon sequestration and land-use change: processes and potential[J].Global change Biology,2000,6(3):317-328.

[17]Laganière J,Angers D A,Parè D.Carbon accumulation in agricultural soils after afforestation: a meta-analysis[J].Global change Biology,2010,16(1):439-453.

[18]内蒙古锡盟草原工作站.锡林郭勒草地资源[M].锡林郭勒:锡林郭勒草原工作站,1987:1-336.

[19]锡林郭勒盟统计局.锡林郭勒盟统计年鉴[M].锡林郭勒:锡林郭勒盟统计局,2000-2008.

[20]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编.内蒙古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2008.

[21]李香真,陈佐忠.不同放牧率对草原植物与土壤C、N、P含量的影响[J].草地学报,1998,6(2):90-98.

[22]赵吉.不同放牧率对冷蒿小禾草草原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生物量的影响[J].草地学报,1999,7(3):223-227.

[23]锡林图雅,徐柱,郑阳.不同放牧率对内蒙古草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草业与畜牧,2009(6):17-21.

[24]闫玉春,唐海萍,常瑞英,等.长期开垦与放牧对内蒙古典型草原地下碳截存的影响[J].环境科学,2008,29(5):1388-1393.

[25]张铜会,赵哈林,大黑俊哉,等.沙质草地连续放牧后某些土壤性质的变化[J].中国草地,2003,25(1):9-12.

[26]李玉强,赵哈林,赵学勇,等.不同强度放牧后自然恢复的沙质草地土壤呼吸、碳平衡与碳储量[J].草业学报,2006,15(5):25-31.

[27]焦树英.短花针茅草原生态系统对不同载畜率水平绵羊放牧的响应[D].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2006.

[28]王艳芬,陈佐忠.人类活动对锡林郭勒地区主要草原土壤有机碳分布的影响[J].植物生态学报,1998,22(6):545-551.

[29]许中旗,闵庆文,王英舜,等.人为干扰对典型草原生态系统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06,20(5):38-42.

[30]李明峰,董云社,齐玉春,等.温带草原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碳氮含量的影响[J].中国草地,2005,27(1):1-6.

[31]宁发,徐柱,单贵莲.干扰方式对典型草原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中国草地学报,2008,30(4):46-50.

[32]李香真.放牧对暗栗钙土磷的贮量和形态的影响[J].草业学报,2001,10(2):28-32.

[33]李香真,赵玉萍.围栏封育对退化草场栗钙土中硫形态及微生物的影响[J].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4,20(2):223-228.

[34]田佳倩,周志勇,包彬,等.农牧交错区草地利用方式导致的土壤颗粒组分变化及其对土壤碳氮含量的影响[J].植物生态学报,2008,32(3):601-610.

[35]张智才,闫玉春,邵振艳.草原植被-土壤的关系及对干扰响应差异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9,23(5):121-127.

[36]吴田乡,黄建辉.放牧对内蒙古典型草原生态系统植物及土壤δ15N的影响[J].植物生态学报,2010,34(2):160-169.

[37]高亚军,黄东迈,朱培立,等.水旱轮作地区免耕的肥力效应[J].耕作与栽培,2000(5):2-4.

[38]Song G H,Li L Q,Pan G X,etal.Topsoil organic carbon storage of china and its loss by cultivation[J].Biogeochemistry,2005,74:47-62.

[39]内蒙古自治区土壤普查办公室.中国内蒙古土种志[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4:1-499.

[40]耿元波,罗光强,袁国富,等.农垦及放牧对温带半干旱草原土壤碳素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8,27(6):2518-2523.

[41]董杰.封育对退化典型草原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种子库的影响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2007.

[42]王赟峰.内蒙古典型草原受损生态系统土壤性状变化规律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2006.

[43]杨丽娜.不同改良措施对退化羊草草原的影响[D].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2008.

[44]赵彩霞,郑大玮,何文清,等.不同围栏年限冷蒿草原群落特征与土壤特性变化的研究[J].草业科学,2006,23(12):89-92.

[45]苏永中,赵哈林.持续放牧和围封对科尔沁退化沙地草地碳截存的影响[J].环境科学,2003,24(4):23-28.

[46]文海燕,赵哈林,傅华.开垦和封育年限对退化沙质草地土壤性状的影响[J].草业学报,2005,14(1):31-37.

[47]苏永中,赵哈林,文海燕.退化沙质草地开垦和封育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02,16(4):5-8.

[48]傅华,陈亚明,王彦荣,等.阿拉善主要草地类型土壤有机碳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生态学报,2004,24(3):469-476.

[49]苏永中,赵哈林,张铜会,等.不同强度放牧后自然恢复的沙质草地土壤性状特征[J].中国沙漠,2002,22(4):333-338.

[50]袁世芳.放牧和围封对阿拉善荒漠草地土壤和植被的影响[D].兰州:兰州大学,2007.

[51]邵新庆,石永红,韩建国,等.典型草原自然演替过程中土壤理化性质动态变化[J].草地学报,2008,16(6):566-571.

[52]赵勇钢,赵世伟,华娟,等.半干旱典型草原区封育草地土壤结构特征研究[J].草地学报,2009,17(1):106-112.

[53]张兴源.人为干扰对希拉穆仁草原植被和土壤的影响[D].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2009.

[54]左小安,赵哈林,赵学勇,等.科尔沁沙地退化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空间异质性[J].环境科学,2009,30(8):2387-2393.

[55]卫智军,乌日图,达布希拉图,等.荒漠草原不同放牧制度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中国草地,2005,27(5):6-10.

[56]张伟华,关世英,李跃进,等.不同恢复措施对退化草地土壤水分和养分的影响[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0,21(4):31-35.

[57]闫瑞瑞.不同放牧制度对短华针茅荒漠草原植被与土壤影响的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2003.

[58]刘红梅.不同轮牧时间对荒漠草原植物群落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D].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2007.

[59]宋俊峰.内蒙古草甸草原不同放牧强度下土壤微生物与土壤肥力关系的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

[60]万景利.多伦县封育区植被恢复与植物多样性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2008.

[61]鄂亚彬.不同刈割制度对苜蓿混播人工草地的影响[D].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2009.

[62]薛博.围封对多伦县退化草地土壤及植被的影响[D].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2008.

[63]何丹.改良措施对天然草原植被及土壤的影响[D].呼和浩特: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

[64]刘艳.典型草原划区轮牧和自由放牧制度的比较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2004.

[65]刘楠,张英俊.放牧对典型草原土壤有机碳及全氮的影响[J].草业科学,2010,27(4):11-14.

[66]盛学斌,赵玉萍.草场生物量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J].土壤通报,1997,28(6):244-245.

[67]傅华,王彦荣,吴彩霞,等.放牧对阿拉善荒漠草地土壤性状的影响[J].中国沙漠,2002,22(4):339-343.

[68]王明君.不同放牧强度对羊草草甸草原生态系统健康的影响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2008.

[69]焦婷,常根柱,周学辉,等.温性荒漠化草原不同放牧强度下土壤酶与肥力的关系[J].草地学报,2009,17(5):581-587.

[70]刘良格,周建民,刘多森.农牧交错带不同利用方式下草原土壤的变化[J].土壤,2008,(5):225-229.

[71]吴恩岐.干草原沙化草地生态恢复过程中植被与土壤变化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2004.

[72]兴安.不同退化半荒漠土壤理化性质的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2008.

[73]包秀荣.控制性增温和施氮肥对荒漠草原土壤的影响[D].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2009.

[74]郝璐,吴向东.内蒙古草地生产力时空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J].干旱区研究,2006,23(4):577-582.

[75]方精云,郭兆迪,朴世龙,等.1981-2000年中国陆地植被碳汇的估算[J].中国科学,2007,37(6):804-812.

[76]Piao S L,Fang J Y,Zhou L M,etal.Changes in biomass carbon stocks in China’s grasslands between 1982 and 1999[J].Global Biogeochemical Cycles,2007,21:0.

[77]魏永林,许存平,张盛魁,等.气候变化对青海海北地区天然草地生物量及生态环境的响应[J].草业科学,2008,25(3):12-17.

[78]梁天刚,崔霞,冯琦胜,等.2001-2008年甘南牧区草地地上生物量与载畜量遥感动态监测[J].草业学报,2009,18(6):12-22.

[79]张连义,刘爱军,邢旗,等.内蒙古典型草原区植被动态与植被恢复——以锡林郭勒盟典型草原区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6,20(2):185-190.

[80]陈燕丽,龙步菊,潘学标,等.基于MODIS/NDVI和气候信息的草原植被变化监测[J].应用气象学报,2010,21(2):229-236.

[81]Cui X,Wang Y,Niu H,etal.Effect of long-term grazing on soil organic carbon content in semiarid steppes in Inner Mongolia[J].Ecological research,2005,20:519-527.

[82]Pei S,Fu H,Wan C.Changes in soil properties and vegetation following exclosure and grazing in degraded Alxa desert steppe of Inner Mongolia,China[J].Agriculture, Ecosystems & Environment,2008,124:33-39.

[83]He N P,Yu Q,Wu L,etal.Carbon and nitrogen store and storage potential as affected by land-use in aLeymuschinensisgrassland of northern China[J].Soil Biology & Biochemistry,2008,40:2952-2959.

[84]单贵莲,徐柱,宁发,等.围封年限对典型草原植被与土壤特征的影响[J].草业学报,2009,18(2):3-10.

[85]Pacala S W,Hurtt G C,Baker D,etal.Consistent land- and atmosphere-based US carbon sink estimates[J].Science,2001,292:2316-2320.

[86]Janssens I A,Freibauer A,Ciais P,etal.Europe’s terrestrial biosphere absorbs 7 to 12% of European anthropogenic CO2emission[J].Science,2003,300:1538-1542.

猜你喜欢

土壤有机围栏内蒙古
TBS围栏灭鼠技术
在内蒙古,奶有一百种吃法
这是美丽的内蒙古
动物园
可爱的内蒙古
洗澡围栏
爱在内蒙古
围栏封育对蒿类荒漠建群种伊犁绢蒿生长的影响
西双版纳橡胶林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研究
秸秆还田的土壤有机碳周转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