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企业产业集群与物流园区耦合模式研究

2011-03-12武汉理工大学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周蓉

中国商论 2011年29期
关键词:物流园区集群耦合

武汉理工大学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 周蓉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典型的经济活动空间现象,很早就引起了学者的注意。产业集群这一概念的明确提出,最早由美国哈佛商务学院教授迈克尔·波顿提出。其定义为:“产业集群是在既竞争又合作的特定领域内,彼此关联的公司、专业化供应商、服务提供商和相关产业的企业以及政府和其他相关机构的地理聚集体[1]。此后,国内外学者对产业集群的功能、特征及类型作了不同角度的论述。威廉姆森(D.E.Williamson)提出的成本交易理论,从空间角度出发,解释了集群企业的竞争力提高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得宜于集群企业空间距离的接近,使得企业的物流成本能大幅度降低。Gulyani(2001)在对印度汽车工业进行分析时发现,由于印度的交通基础设施落后,而现代汽车工业对于精益化生产方式的要求很高,迫使印度汽车企业集群现象越演越烈,从而这些汽车企业的物流运作高效,物流成本亦大幅下降,提高了整个印度汽车产业的竞争力,使之能在韩日和欧美企业垄断的国际市场中生存下来并不断发展壮大[2]。海峰(2006)提出:物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集群辐射区域的大小[3]。目前由于中小企业的发展,出现了大量中小企业产业集群。有报道称,从2011年起,广西将用3年时间全力打造一批百亿元包括汽车零部件、有色金属、机械和装备制造零部件等中小企业产业集群。中小企业的物流特点具有物流总量小、物流对象杂、物流载体多、物流目的地不固定,物流速度要求高,加之自身的资金与实力均不足,自营物流成本高、效率低。

物流园区作为物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新兴物流集疏方式,是指多家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在空间上集中布局的场所,是具有一定规模和综合服务功能的物流集结点,是物流企业相对集中的聚集地,物流园区的功能化与综合性能提供单独一家物流企业所做不到的物流业务,使企业能够在园区内得到自己所需要的物流业务。物流园区的出现为解决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物流困境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渠道。因此,探讨中小企业产业集群与物流园区之间的耦合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物流需求分析

1.1 物流外包服务的需求

对于中小企业产业集群而言,产业集群带来大量原材料和成品在集群内外的频繁活动。众多的中小企业一方面由于自身资金和实力限制,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不具备专业的技术和人才,对于物流并不擅长,没有能力打造其物流网络运作平台,包括物流信息系统、运作网络设施等,自我经营企业的物流活动困难重重,所以通常需要将物流外包出去。

1.2 物流一体化的需求

产业集群在发展过程中,往往从较低层次的某个环节,沿价值链向附加值高和战略环节扩展,以获取集群产业升级和跃迁,产业集群具有在集群地域形成完整一体化供应链的发展趋势[4]。中小企业往往自身缺乏与供应链上下节点企业之间战略协作的能力,供需关系不稳定,无法实现信息和资源共享。这样,整个供应链会因为物流系统的不协同使得库存成本提高而服务质量下降,从而降低自身的竞争力。一般企业在物流运作中存在跨地域、频繁中转和多次间断的弊端,中小企业产业集群有着地域的临近和供应链环节的完整优势,如果可以基于本地一体化组织物流,可以大大提高物流的运作效率,进而提高整个集群的效率。

1.3 物流服务多样化与个性化的需求

产业集群使得同一产业的大量中小企业聚集在一个特定区域内,各个中小企业所处的价值链位置、规模、专业化、经营水平均不同,企业之间基于竞争合作关系,各个企业是相互独立的主体,这就对物流管理和物流服务要求提出了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要求。

2 中小产业集群与物流园区的耦合机理分析

2.1 物流园区对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发展促进作用

产业集群中企业分工越来越精细。中小企业集群中大多数企业为了发挥核心资源优势,将自己不擅长的环节外包给集群供应链中其他的专业企业,这样促使集群产业内部分工发展越来越专业和精细,也使得企业之间的物流联系越来越复杂,物流外包业务越来越多。同时,中小企业产业集群中的大量中小企业的物流需求具有多样化、个性化、一体化的特点。物流园区具有功能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可以很好地为集群企业提供物流服务平台。物流园区内聚集着功能不同的各种物流企业,他们为集群内企业提供诸如采购、运输、仓储、配送、流通加工等物流功能,这些物流企业通过提供物流服务连接集群供应链的各个节点企业。物流园区通过整合不同功能的物流企业,为产业集群内的企业提供包含整个供应链的一体化物流服务。分工精细的集群上下游企业通过物流园区所提供的物流服务切合在一起,保证集群物流运作的高效率。

同时,物流园区的形成和发展完善了集群的物流服务,增强了集群的竞争优势,从而吸引更多的企业进驻集群地区,促进集群经济的发展,有利于集群的不断升级。

2.2 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对物流园区发展的拉动作用

物流产业具有典型的网络化特征,硬件网络和信息管理及业务服务网络的构建都具有复杂性和高成本、高投入性,因此对于规模经济的要求极高,这就意味着物流园区的发展应有足够的物流需求给予支撑。如果物流园区所在地区的经济较为发达,有足够的物流需求,则物流园区的规模化优势能得以充分发挥。产业集群聚集了同一产业大量相关企业,其产生的物流需求能够形成规模效应,奠定了物流园区的发展根基。同时,在集群内部容易形成贯通运输、仓储、包装、加工的综合作业系统的物流链。而现代物流是对商品从供应商到最终顾客流动的全过程管理。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在集群地域中形成了本地一体化的涵盖供应商、制造商和批发零售商的上下游企业,这些企业构成完整或几乎完整的供应链,为物流园区的物流企业,为集群企业提供一体化物流服务提供了天然的平台,推动物流园区功能的完善与发展。产业集群的发展对于物流园区内物流企业提高服务质量、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有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产业集群促进了物流园区的专业化发展。根据产业集群所涉及行业的特殊性,不同产业集群对相应的物流系统在技术、设施及经营管理方面的要求不同,基于产业集群的物流园区的构建也存在很大的差异。特定的产业集群要求物流园区提供与之相配套的物流系统。产业集群内的企业经营的产品具有同类性或相关性,使得物流园区内的物流企业经营更具专业化。

总之,物流园区的形成与发展有利于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不断发展和升级,同时这种产业发展和升级同时又推动物流园区功能的完善和提升,促使产业集群与物流园区形成互动、同向、相辅相成的双螺旋动态循环。

3 中小产业集群与物流园区的耦合模式

中小企业产业集群中的企业与物流园区内的物流企业根据交易的组织形式不同可分为两种耦合模式,即合同耦合模式与联盟耦合模式。具体如表1。

表1 中小产业集群与物流园区的耦合模式分类表

3.1 合同耦合模式

合同耦合模式是指物流企业为产业集群中的中小企业提供基于合同的独立物流业务服务。这是一种较简单的合作模式。根据耦合程度不同,企业可根据自身情况不同分别将原材料采购、生产物流及销售配送等物流业务包给不同的物流企业,这些物流企业均在物流某一领域具有专长或核心竞争力,彼此之间需要配合和协调共同完成从原材料供应到销售配送等一系列的物流业务。这种模式需要各个物流企业能协调配合,物流中转环节多,对于产业集群而言其企业的物流成本会偏高。

3.2 联盟耦合模式

联盟耦合模式是指由物流园区内的物流企业为产业集群中的中小企业提供一体化运作的模式。这种耦合模式通过人脉资源或信息化手段有效整合集群企业物流服务需求。在物流园区聚集了提供各种不同功能的物流企业和各种类型的物流设施,可以为集群企业提供以功能化、规模化、综合化为特点的一体化物流管理服务。物流企业与集群企业之间不是以单纯合同或契约的方式约束双方的行为,而是以跨企业边界的虚拟联盟型组织机制来统筹规范成员企业物流决策过程以及对单个企业的物流资源进行统一整合配置。这种机制能整合供应链上各企业的物流资源,使企业获得合作剩余。该模式既有形式上的契约交易的市场关系特征,同时在实质上合作企业之间的关系又具有同一企业内部关系的相对稳定性和平等性,集群合作企业在整个物流活动过程中是一种利益共担、风险共享、互相信任与合作的物流联盟伙伴关系。这种模式要求物流园区的信息化程度高,同时物流企业应具有较高的管理与组织供应链的能力。对于产业集群而言,其企业的物流成本会下降。

比如苏州的两大“IT产业集群” ——苏州工业园区和苏州高新区两大园区,为了给该产业群提供物流服务,在其集群地域中建立了现代的物流园区,在物流园区中拥有各类物流企业和物流设施,为苏州IT集群企业提供运输、仓储、配送等一体化高效的物流服务,减少集群企业的物流中转环节、降低其物流成本,增强了产业群的国际竞争力。

4 结语

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物流需求具有外包性、一体化、多样性与个性化的要求,物流园区的形成与发展有利于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不断发展和升级,同时产业的发展和升级又推动了物流园区功能的完善和提升,双方的耦合模式根据交易的组织形式可分为合同耦合模式与联盟耦合模式。只有使物流园区与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发展契合,才能促使产业集群与物流园区形成互动、同向、相辅相成的双螺旋动态循环。

[1] 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2002.

[2] Gulyani S. Effects of Poor Transportation on Lean Production and Industrial Clustering: Evidence from the IndianAuto Industry[J].World Development,2001(7).

[3] 海峰.区域物流论:理论、实证与案例[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4] 黎继子.集群式供应链[M].科学出版社,2005.

[5] 黎继子等.集群式供应链组织续衍与物流园区发展的耦合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6(1).

[6] 刘锦英.层次递进耦合:产业集群的动态形成机理[J].科学管理研究,2010(5).

猜你喜欢

物流园区集群耦合
非Lipschitz条件下超前带跳倒向耦合随机微分方程的Wong-Zakai逼近
基于磁耦合的高效水下非接触式通信方法研究
海上小型无人机集群的反制装备需求与应对之策研究
一种无人机集群发射回收装置的控制系统设计
Python与Spark集群在收费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物流园区出入口规划设计及其优化
勤快又呆萌的集群机器人
多星座GNSS/INS 紧耦合方法
物流园区的突围之路
基于CFD/CSD耦合的叶轮机叶片失速颤振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