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能忘记的炊烟

2011-03-11李君山

现代青年·细节版 2011年2期
关键词:柴草草垛扫帚

李君山

那飘荡在树梢,盘旋在屋顶的炊烟早已化成遥远的记忆;但是那袅袅的炊烟却如一根系住风筝的线,无论我走得多么遥远,它都似乎一直飘荡在我的心头。炊烟的记忆总是连接着母亲。

瘦弱、单薄的母亲弯腰躬耕在那广阔贫瘠土地上的形象就像我书里的一个点号,一个上午或者一个下午始终保持着这样一个姿势。她小心翼翼地翻弄着土地,她耧过的土地上没有鸡蛋般大小的土坷,那滴落的汗水无法洗去她眼中的阴悒,她的虔诚无法换回土地的怜悯,家中还是常常出现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情况,每天能按时把炊烟升起,是母亲所有努力的目标。

耧地时深埋在泥土中一根根如蚯蚓般的草根被母亲捡拾到一旁。收工时,她用铁耙一般坚硬的手指把那些草根归拢。母亲归拢草的动作干净利索,就像我后来见过工厂生产流水线上那些熟练的女工!回家时,路旁哪怕是一枚树叶,一枝树根,她都会蹲身下去,不厌其烦。那矮矮的草垛一直维持着一个相对固定的姿势,那是母亲为家庭堆积起来的温暖和希望。在那贫穷的日子里,我喝着滚烫的稀饭却从来没有想到那燃成灰烬的柴火,更没有想到这些柴草背后母亲的辛苦。

秋风渐起,片片黄叶如一只只飞倦了的蝴蝶,轻轻地飘落向路边,飞落到沟渠里,藏匿在大地皲裂开的缝隙里。在逼仄的路面上,母亲挥舞扫帚,左右前后,她手上舞动起来的扫帚就如书画家随心所欲时的画笔。在那些扫秋的妇女中,母亲的收获总是最多。从秋到初冬,那落叶成了母亲的信仰,母亲的贪婪总是和苦涩相伴。

那落光了叶子的树木光秃秃地站立在寒风中。母亲的眼睛开始变得更加阴郁,一如这寒冬时节布满浓云的天空,她要千方百计地维持着那日渐单薄的草垛。

河心还残留一些芦苇。母亲几乎是兴奋着向父亲报告了这一发现。父亲想阻止母亲这一冒险的举动,也就是刚动了动嘴,就遭到了母亲的奚落。事后想一想,母亲那真的是在冒险,在那个年代,谁家不缺吃少烧,又有谁没惦记过那立在水中央的芦苇呢!母亲开始了她行动的准备,她在镰刀柄上绑上长长的竹竿。她站在河边,阴风凄凄,冷彻肌骨。那竹竿延长了她的臂膀,也增加了她的信心。河心只剩下最后一根芦苇了。她努力而小心地前倾着身体,不想把最后的遗憾留落在这冬日的河里,那失去伙伴的芦苇在风中似乎也失去了依托,它摇摆不定,这给母亲增加了难度。母亲把手中的竹竿向前猛地一递,哪里想到脚下一滑,她跌进了冰冷的河水里。当母亲推着半车柴草回到家,她的嘴唇已冻得乌紫,上下牙齿之间碰撞发出的响声几乎和寒风中老屋的喘息一个节奏了。

父亲抱来柴火,点燃,红红的火焰伴着浓浓的烟雾,母亲坐在火盆前,第一次这样奢侈地享受着熊熊的火焰带来的温暖,母亲渐渐暖和了过来;火苗红红的,烟雾弥漫着整个小屋,屋子里就有了春天的感觉。

现在,无论城市还是乡村都早已告别了炊烟,实现了电气化,母亲却也永远地走了,但是那袅袅升起的炊烟,它却一直氤氲在我的心头,无论什么样的风也吹不散,它就这样一直袅袅地升腾着。

猜你喜欢

柴草草垛扫帚
远去的乡村草垛
《女巫的扫帚》
一切交给扫帚
寻找魔法扫帚
草垛当凳(大家拍世界)
温暖的草垛
抽薪止沸
唐五代敦煌柴草消费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抢扫帚
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