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大都市掠影

2011-03-11

现代青年·细节版 2011年2期
关键词:浦东深圳上海

北京印象

北京,对什么都是那样从容不迫。任何时髦的东西来到北京,就不一定时髦;任何火爆的东西来到北京,就不一定火爆。不说别的,就说街头流行的时装和音乐,就很难有独领风骚的。“北京没有流行色”,就是最好的概括。这不是说北京见的世面多了,对什么都麻木不仁,而是北京的自信、宽容、不盲从,到了任何先进的东西都要融进自我、任何年代的服装在大街上都可以穿出的程度。

北京,很朴素。朴素的大街、朴素的人流、朴素的心灵……若不是周围宽敞、整洁的街道以及林立的编辑部、邮政厅、电讯厅、文具店、立交桥、高速公路、地铁提醒你,你很难想象,这就是泱泱大国的首都。若你向当地人问路或和当地人交谈,你不能不被其平均素质和修养之高所折服,同时还使你进一步相信了这就是首都。细心的你若把北京重要的书店、邮亭、旅游风景点浏览后还会发现,北京最值得花钱的地方不是商场、不是舞厅、不是餐馆,你对北京的朴素就深刻了起来。时间久了,还会发出赞叹。不能不承认,北京的交通、邮政、电讯、文化等设施为全国之冠当之无愧,且和其它设施构成了强烈的反差。在我国财力还有限的今天,足见首都人的远见和精明。

北京,自行车的王国。可以这样说,学自行车和小学课本,几乎是同时进行的。年龄稍大一点的地道的北京人,不会骑自行车是不可想象的。其实,这里的交通极其发达且费用便宜,并不是因为经济的原因或公共汽车少的原因,可以这样说,他们把骑自行车当成了一种享受、一种锻炼、一种自立,乃至自己生命律动的一部分。尤其是我在城郊看见仍有拉板车的妇女后,对北京就更加肃然起敬了起来。

北京,传统和现代在这里大冲撞、大交融。一面是古色古香的胡同,一面是现代时尚的摩天大楼;一面在边喝茶看京戏,一面在边品咖啡边过“情人节”,领导中国文化时尚……即使是来到北京最繁华、最热闹的王府井大街,浓浓的现代气息中也不乏古朴、平静。但在这古朴、平静的后面,却深藏着一颗颗现代的、火热的、敏锐的心。

上海献辞

上海是一头醒来的猛狮,出手不凡。我国改革开放不久,其“老牛拉破车”的形象便整个儿变了样:摩天的大楼、簇新的工厂、超豪华的商场……以淮海路为例,狭窄坑洼的路变成了宽敞平坦的路,人行道铺了彩釉砖,两旁商店一律换成了茶色玻璃,铝合金、人工大理石、不锈钢结构件,给人以立体、现代、全新的视觉冲击波;地铁、自来水管、下水道、煤气管、电缆、电话线等也一次性换掉,且仅花了8个月时间。

1943年,上海便对外开放为商埠,成了中国接纳西方的历史性大窗口,经过短短的几十年,由一个荒凉偏僻的海滨小县发展成为了拥有数十里洋场的国际性大都市,成为了中国最大的经济、金融和外贸中心。曾几何时,上海不堪计划经济的重负而停滞了,当鲜活的特区政策和市场经济涌来的时候,它一下子爆发出了与众不同的热情、胆识和精明。

上海站在和世界经济接轨的结合部上。有道是: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上海是中国改革的主战场;沿江改革开放是中国经济腾飞的关键,上海是沿江改革开放的龙头。“从上海出发,当天就可到达美国”,这是中美航空公司矗立在街头的一幅巨型广告牌;“上海东京同步出版”、“上海巴黎同步出版”,书店橱窗里随处可以看到这样的时装杂志,“广州仔去了JJ迪斯科广场,也会变得像个乡巴佬”;新区浦东,地皮很俏,连访沪的外国元首与上海官员握别时都要耳语:“希望浦东给我们留下一席之地”。确实,浦东令人刮目相看,其建设常常是和“最”或“一流”之类的字联系在一起的:杨浦大桥、东方明珠电视塔、金茂大夏……,让人目不暇接。一流的城市基础设施,将造成资金、信息、物资、技术、商品、人才的快速流动,使浦东成为一切投资者向往的世界性大舞台。

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上海迪斯尼工程的强力推进,大浦东战略的快速启动,上海城市群的核心效应,将使上海跻身世界一流大都市行列。

上海,是21世纪的“东方之珠”、“世界明珠”!

深圳写意

深圳,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年轻。年轻的高楼、年轻的大街、年轻的工厂、年轻的人流、年轻的思绪……

据说,深圳人的平均年龄才二十九岁。正因为年轻,这里没有模式、没有资历、没有特殊,也没有包袱;公平在竞争中开花,青春在开拓中芬芳,一切都那么充满生机和活力。

据说,这里十个人中就有五个大学生。正因为这,这里的书店和图书馆特别拥挤,文凭已不是保险证。失业的大学生、获科技大奖的初中生,在这里已不是新闻。这里的老板,不在乎你手中拿的是什么招牌,而是看你牌打得怎样。更为奇怪的是,在老板与职员的互炒鱿鱼中,后者还占多数。"高科技、高速度、高品位、高效益",莫非就是这样炒出来的?

据说,这里最讲秩序。红灯意识、排队意识、纳税意识、一米线意识等,在全国属一流。

据说,这里最不讲秩序。深圳人有这样一句口头禅:“内地人只做文件明文规定可做的,我们只不做文件明文规定不准做的”。我想,这足以说明深圳人的“不安分”吧。

据说,这里最慷慨。这里,用53层的带旋转餐厅的大厦,向行人展示自己的新水准、新高度;这里,用世界一流的立交桥和高速公路,向行人曝光自己的新气派、新层次。

据说,这里最不慷慨。接待客人,通常是清茶一杯;谈话,通常是先定时限。

据说,这里最宽容。各种语言、民风和民俗,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己的知音。这里,最少地方保守主义,各地的农副产品和工业品,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己对话的窗口。可以这样说,这里是一个浓缩的世界。但这里的宽容,并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交融和升华。不然,为什么这里每天都有新的东西,且这里的每一次纵身跳,都要牵动全国的神经。

据说,这里最不宽容。这里不养懒汉、这里不养特权、这里不养平庸、这里不养自满……“每个人都是打工仔,老板也不例外,就是最好的注脚。”

还有说,深圳最文明,也最不文明……但是,来这里的人,天天在增多,不仅仅是年轻人。

深圳三十岁生日之际,国家还实施了大深圳战略和深圳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战略,给了深圳更多先行先试的权力和政策,深圳特区还将成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排头兵,深圳将书写更多的中国式传奇。

深圳,最能生长激情、奇迹和财富之城!

猜你喜欢

浦东深圳上海
上海电力大学
上海之巅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深圳欢乐海岸喜茶LAB店
三十年的浦东
“三不”工作:打造人民调解浦东模式
深圳
深圳医改破与立
深圳“去编”激起千层浪
上海──思い出の匂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