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湘北棉地套种模式栽培技术探讨

2011-03-10郭元宵张德胜龙世其郭惠梅杨跃辉

湖南农业科学 2011年9期
关键词:棉田套种花生

郭元宵,张德胜,龙世其,郭惠梅,杨跃辉

(1.沅江市四季红镇农业综合服务站,湖南 沅江 413113;2.沅江市农业局,湖南 沅江 413100;3.沅江市南大镇农业综合服务站,湖南 沅江 413116)

湘北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冲积平原区,光、热、水资源丰富,土地肥沃,是国家重点商品粮、棉、油、渔生产基地。棉花是湘北重要的经济作物,栽培历史悠久,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棉农习惯性采用棉花—油菜两熟模式,棉花产量高、品质佳。这种传统栽培模式虽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存在着温光、水及土地资源浪费。为了提高棉田综合利用效率,提高复种指数,增加棉农的经济效益,从1993年开始,开展了棉田前期综合利用的探索,探讨合理高效的套种模式,为棉农提供栽培技术支撑。

1 棉地间套作的可行性

20世纪90年代以来,湘北棉区推广种植杂交棉,棉花种植密度由4 000株/667m2左右降到了1 200株/667m2左右。棉田前期行间空隙大,棉株的个体发育旺盛,结铃性强,特别是抗虫杂交棉的普及,使虫害的发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在7月中旬以前,棉田基本上不需防治鳞翅目害虫,用药次数与用药量明显减少,药残安全系数加大,完全能达到国家生产无公害瓜菜的标准。套作或间作矮茎、藤蔓早熟作物,还可有效控制棉田杂草。棉田间作一季作物,对棉花的伏前桃虽有抑制作用,但棉花是无限花序植物,自我补偿能力强,加上人为调控,可以达到伏桃满腰,秋桃盖顶。由于棉花结铃部位的抬高,棉花烂桃减少,可以明显提高品质。棉花行间套种西瓜,可增收1 200~2 000元/667m2;间种玉米、花生、大豆可增纯收入400~500元/667m2。农作物多熟制栽培技术的发展,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效益,是中国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2 棉地套种栽培技术

2.1 西瓜套种棉花的模式及栽培技术

西瓜是一种鲜食时令农产品,具有降暑解渴功能,市场广阔,深受人们欢迎。瓜套棉模式在湘北棉区经过多年的实践,年经济效益在4 000~6 000元/667m2之间,增效1 400元/667m2以上(多年的平均值)。采用营养钵育苗移栽,西瓜用地膜加小拱棚双膜覆盖,可比单地膜露地栽培提早10~15 d上市。在7月中旬便可结束瓜棉共生期,对棉花的伏桃影响很小,只要加强中后期的管理,棉花依然可获得高产。

2.1.1 品种的选择 瓜棉配种,品种选择是关键。无籽西瓜产量高,但熟期晚,藤蔓喜攀爬缠树,对棉花影响大。因此,西瓜宜选用京欣类早熟品种;棉花宜选用福棉2号、岱杂1号等生长旺、抗早衰、结铃性强、抗虫性强的品种。

2.1.2 苗床的准备与营养钵的制作 选择排灌方便、背风向阳,未作过苗床的耕地冬翻烤坯,按20 m2/667m2备苗床。播种前15 d清除杂草残渣,精细整地。用“果蔬881”2 000 g作基肥,浇足底墒水,用200倍液的甲基立枯磷进行土壤消毒,用农膜覆盖3~5 d。基肥分解后便可制钵,按棉花制钵2 000个/667m2,西瓜制钵1 000个/667m2,用直径6 cm的营养器操作。每行摆钵18个,错位摆放,每厢苗床长度不超过15m,周边培土护坡。制钵时,天气晴朗,做好的营养钵用农膜覆盖,防止晒干。营养钵制好后,便可播种,并备好干细盖种土。

2.1.3 适时播种和苗床管理 西瓜在3月上旬,当气温稳定在10℃时,选晴天播种;棉花可在4月上中旬,气温稳定通过15℃时播种,于晴天上午进行。每钵放种子一粒,播后用500倍液的敌克松喷洒一次,盖干细土,厚度以1.5 cm为宜,并在盖土上再喷一次500倍的敌克松药液,以营养钵和盖土湿润为宜。接着盖膜,先铺一层微膜保湿,再用2m长的竹片起拱,用农膜覆盖保温,四周用土封严防风吹。在苗床四周开好围沟,有利于防渍防涝,降低苗床湿度和地下水。

在苗床管理上,前期保湿保温促齐苗,齐苗后控温降湿促根保苗。播种至齐苗,膜内温度控制在40℃以下,齐苗后抽掉平膜,用井岗毒素50mg/L浓度喷洒一次,防治猝倒病、立枯病,3 d后再喷洒一次。保留低拱农膜,晴天晒,雨天盖,寒潮低温要盖严。如遇长时间低温阴雨,应将拱棚两头膜揭开,通气降湿;时阴时晴,注意膜内温度控制在38℃以下,防止高温烧苗。当棉花苗长出一片真叶后,应多炼苗,晒干床土防徒长,培育壮苗。根据前茬收获期和苗的长势,如苗龄过长,长势旺,在移栽前一星期还需进行一次转钵控苗。这样能有效地控制高脚苗,缩短缓苗期。西瓜苗长出两片真叶,即可移栽。

2.1.4 套种方式 西瓜套种棉花有小拱棚双膜覆盖和露地单膜覆盖两种方式,两种方式下棉花、西瓜的种植密度不变,棉花栽1 000株/667m2左右,西瓜不少于600蔸/667m2。小拱棚双膜覆盖采用棉花宽窄行,中央宽行栽西瓜双行分爬式(见图1),厢宽4.5 m,西瓜株距50 cm,行距40 cm,错位移栽,用100 cm宽地膜覆盖;棉花株距55 cm。露地单膜覆盖采用棉花宽窄行,双边单行栽西瓜对爬式(见图 2),厢宽 5m,西瓜株距 50 cm,用 80~100 cm宽地膜覆盖,露地栽培。

2.1.5 精细整地与施足基肥 按套种方式,开沟整地,小拱棚双膜覆盖按4.5 m分厢作畦,露地单膜覆盖按5m分厢作畦,厢面成龟背形,有利于爽水。沟宽50 cm,沟深30 cm。围沟、主沟深50 cm,要求沟沟相通,雨停厢面无渍水。施过磷酸钙60 kg/667m2。在西瓜种植行施45%复合肥(N15+P15+K15)40 kg/667m2,猪、鸡、鸭粪等有机肥500 kg/667m2,用旋耕机搅拌均匀,保墒盖地膜待栽。

2.1.6 适时移栽 西瓜苗2片真叶全展,一般在4月中旬进行移栽。棉花在5月上旬或前茬收获后进行移栽。西瓜移栽时,要及时用细土压蔸封膜,防风吹拂膜,损伤西瓜苗。小拱棚要用220 cm长的竹片起拱,220 cm宽农膜覆盖。棉花移栽可选用打洞营养泥灌浆法,把安蔸肥与稀泥搅和成浆(每50 kg稀泥加入磷酸二氢钾500 g),用移苗器打洞,将棉苗放进洞内,灌上泥浆,以泥浆与地平线平衡为度,这样棉苗无缓苗期。

2.1.7 田间管理 按照前期管瓜保棉、中期管棉保瓜、后期整蔓促棉的原则进行田间管理。

(1)合理施肥和化控:西瓜移栽后,迅速追好提苗肥,用速效肥进行泼浇,或选用瓜果专用型肥,按标准施用2~3次;当瓜苗倒蔓出膜时,要埋好倒蔓肥,在膜外开沟,埋施硫铵30 kg/667m2或碳铵50 kg/667m2;当西瓜有拳头大时,再用复合肥按标准对水施作膨果肥。

棉花在移栽后,施一次提苗肥,用碳铵10 kg/667m2、硫基复合肥5 kg/667m2对水浇施。在5月下旬、6月上旬,西瓜处于膨果期,营养生长处于停滞阶段,棉花长势由弱转强很容易形成高脚苗,此时应注意化学调控,可用1.5~2 g/667m2缩节胺对水喷施;如有弱小苗,可用速效肥点施或穴施的办法提苗。

西瓜整蔓后,是棉花猛攻花铃肥的重要时刻,一般在7月上旬迅速清除田间杂草,深施45%(N15+P15+K15)复合肥50 kg/667m2。用碳铵25 kg、氯化钾10 kg对水浇施一次,力争在7月底搭起丰产架子。在8月上旬达到伏桃满腰,每株棉苗达到30个硬桃,打顶时达到20盘果枝。同时,施好盖顶肥,施尿素20 kg/667m2,氯化钾15 kg/667m2,最好是对水浇施,也可以穴施。在进行病虫防治时,同时加入磷酸二氢钾、桃大多、五增牌谷粒饱等叶面肥,交替使用,并注意化学调控,确保棉花高产。

(2)西瓜整枝压蔓:根据瓜苗的生长情况进行一主两支的三蔓整枝,摘掉多余的侧枝和9节以下的瓜坯,保留10节以后的幼瓜。西瓜倒蔓出膜后要压蔓稳苗,每3个节用土块压一个节,每蔓压3~4个节,标准是要在保留第一个雌蕊节位前的前一个节、后两个节,各压一土块,有利于提高第一保留雌花的成瓜率,确保早熟高产。

(3)温、湿管理:湘北的夏天,多是阴雨绵绵或是阵雨连连,常有外涝内渍的自然灾害,在田间管理上,经常性地要疏通三沟。注重苗期的管理,特别是双膜覆盖的,控温保苗是关键,晴天膜内温度控制在40℃以下,要勤检查,多开窗通气降温。阴雨天要封严保温,白天开窗,晚上封严,低温阴雨要间歇性通风换气降湿。当气温稳定通过18℃时,在5月中旬,撤掉小拱棚,让西瓜自然生长。力争在5月中旬现蕾,5月下旬坐瓜。

(4)化学除草:西瓜行间除草在移栽前施药后盖膜,用96%金都尔500倍液喷雾。西瓜整蔓以后,棉花行间除草,在无风条件下表土现白后可用41%农达进行定向喷雾,但不能喷到棉苗上。

(5)病虫防治:按当地植保部门的病虫情报进行病虫防治。西瓜苗期防治地老虎,可用50%辛硫磷40 mL/667m2加10%氯氰菊酯40 mL/667m2对水15 kg喷雾(不要喷在瓜苗上);红蜘蛛、蝽象、蚜虫可用阿维菌素、吡虫啉,按标准混用进行防治;西瓜炭疽病、疫病可用72%霜脲锰锌800倍液防治;枯萎病、蔓枯病,可用45%代森铵1 000倍液灌根,或400倍液在移栽前进行土壤处理;瓜蜎螟、斜纹夜蛾、可用20%灭幼脲500倍液进行防治;棉铃虫可用棉铃虫多角体病毒按标准进行防治;棉花枯、黄萎病可用703克威按标准进行防治。

2.2 棉地套种玉米的模式及栽培技术

玉米是主要的粮食作物,兼有饲料之王的美称,其营养价值高,用途广,市场大。利用早、中熟玉米品种春播进行棉花前期行间套作是解决粮棉争地矛盾的最佳选择,是棉农节本增效的又一种栽培模式。几年来,四季红镇已形成了千亩种植规模。棉田套种玉米,能增加500元/667m2左右的纯收入,鲜食玉米的效益更佳。

2.2.1 选好当家品种 在湘北地区应选择株型紧凑、抗逆性强、熟期早的登海11号等;毗邻市郊、销路好的地方,可种糯、甜鲜食玉米,收获期更早,对棉花影响更小,效益更佳。

2.2.2 种植方式 棉田按5m分厢开沟作畦,宽窄行种植,中间窄两边宽,棉花窄行1m,宽行1.5m,株距55 cm,种植1 000株/667m2以上。玉米采用地膜保墒栽培,无需中耕除草。玉米在宽行种双行,行距50 cm,株距30 cm,两行错位移栽或直播(见图 3)。

图3 棉花套种玉米栽培模式

2.2.3 适时播种 玉米营养钵育苗移栽的可在3月上旬,直播可在3月中旬进行。用1m宽的地膜覆盖,包衣剂种子无需进行种子消毒。

2.2.4 施 肥 用过磷酸钙60 kg/667m2普施,宽行玉米栽植行用45%(N15+P15+K15)复合肥30 kg/667m2条施作基肥。玉米大喇叭口期用尿素10 kg作穗肥。断尖以后,用五增牌谷粒饱与96%磷酸二氢钾按标准剂量交替各喷施1次,间隔时间7~8 d。

2.2.5 病虫防治 玉米前期地老虎、蚜虫,可与棉花同治,中后期危害玉米的主要是玉米螟,要单独防治,可用3%灭百可颗粒剂灌心,每株8~10粒。也可用多角体病毒与棉铃虫、斜纹夜蛾等棉田害虫同步防治。用井岗霉素50mg/L溶液防治纹枯病。用25%三唑酮500倍液防治丝黑穗病。

2.2.6 及时断尖与适时收获 当玉米授粉结束后,将玉米棒子节位以上留一片叶,多余节位要及时砍掉,这样有利于减少荫蔽和养分消耗,增加籽粒饱满度。鲜食玉米只要收浆便可摘棒上市,干食品种必须苞叶黄壳、籽粒干硬才能收获(过早收获对产量和品质都有较大影响)。收棒后及时砍倒秸秆,放在棉花行间,有抗旱与抑制杂草的作用。

2.3 棉花套种大豆的模式及栽培技术

大豆是豆制品的主要原料和油料作物,营养丰富,用途广泛,市场稳健。选用熟期早、抗性强的品种进行棉田前期套种,可收大豆100 kg/667m2,增效在350~400元/667m2之间,是一种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的高效模式,而且操作简单,投入小,对棉花的生长几乎没有影响,对土壤没有选择,只要能种棉花的地方,便能种大豆。

2.3.1 选 种 在湘北可选用湘春豆13号、翠扇豆作为主要品种,这两个品种均在7月中旬收获。进入6月下旬,它们便开花结籽,在7月份棉花向上长,大豆已停止生长,进入后熟期,对棉花的生长影响很小。

2.3.2 套种方式 棉花按等行式栽培,行距130 cm,株距50 cm,每行间套种大豆两行,棉花采用营养钵育苗移栽,大豆可以条播或点播,也可以育苗移栽,但只能栽子叶苗。大豆用种量5~6 kg/667m2,视前茬成熟期确定播种期,大豆苗只能与前茬共生7~8 d,过长会出现大豆高脚苗,不如育苗移栽。棉花的移栽根据前茬的收获期而定。

2.3.3 播 种 按用种量用50%多菌灵粉剂5 g/kg拌种。具体操作是在播种前将种子在清水中浸10min捞起,药粉直接与种子拌匀便可播种,一般在4月下旬晴天进行。

2.3.4 施 肥 用过磷酸钙60 kg/667m2普施作基肥,出苗现真叶后撒施氯化钾10 kg/667m2。大豆一般不施氮肥。在现花至膨荚期可用金早丰、96%磷酸二氢钾进行交替叶面施肥。

2.3.5 中耕除草 结合棉花搞好中耕除草,也可化学除草,选用氟磺胺草醚加盖草能按标准操作。

2.3.6 病虫防治 大豆害虫如红蜘蛛、蚜虫、斜纹夜蛾、中华蚱蜢、豆荚螟,可与棉花害虫同治,无需单独施药。大豆病害主要是立枯病、根腐病,防治的办法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进行种子处理。苗期发病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对水500倍液进行灌根或喷雾。

2.4 棉花套种花生的模式及栽培技术

花生是主要的油料作物,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市场前景广阔,深受人们的喜爱。棉花行间套种花生,可收花生80~100 kg/667m2,增加纯收入400~500 元/667m2。

2.4.1 套种方式 棉花等行式栽培,行距130 cm,株距50 cm。每行套2行地膜花生。花生的行距40 cm,株距30 cm,用100 cm宽地膜覆盖。花生用种仁 5~6 kg/667m2。

2.4.2 土壤的选择 花生对土壤要求高,必须选用带砂的土壤。粘性重、土层薄的地方不宜种花生。选择土层厚、4砂6泥的耕地最好。

2.4.3 种子处理与适时播种 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进行拌种,拌种方法同大豆。在谷雨季节前后选晴天条播或者点播,播后覆盖地膜。

2.4.4 施 肥 用磷酸二铵10 kg/667m2,尿素8 kg/667m2,氯化钾10 kg/667m2,也可用45%复合肥30 kg/667m(2N15+P15+K15)作基肥,施于花生种植行,一般不再追肥。

2.4.5 化学除草 用50%乙草胺乳油80~100 g/667m2对水30~50g/667m2,在播种后出苗前均匀喷于表土后盖地膜,能有效地抑制杂草的危害。

2.4.6 病虫防治 花生虫害可与棉花虫害同步防治,花生病害主要是锈病、褐斑病,黑斑病可用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进行防治。

2.4.7 撤膜扎针 落花生、落花果就生,这是花生结果时的农谚。当花生开花扎根时,立即拆掉地膜垒土,促使扎根生果,如茎叶生长旺盛、节位长,在盛花期用15%的多效唑粉剂50 g/667m2对水30 kg喷雾,能达到控上促下的目的,有利于产量的提高。

3 注意事项

棉地套种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无论哪种套种模式,前后茬都要衔接好,作物的搭配要选择“黄金”搭档。(2)如果棉地的厢宽不符,必须舍痛割爱,按标准开沟作畦,考虑长远。棉地基本建设要为套种模式服务,打破旧框框,建立新模式。(3)要因地制宜选择模式,不能盲目,要先示范,后推广,再普及。(4)建立和谐的生态平衡机制,做到用地与养地相结合。(5)西瓜、花生、大豆对重茬很敏感,可采用嫁接或轮作的办法解决。(6)病虫害防治要选用高效低毒的生物制剂,农残切不可超标。(7)套种的作物收获以后,要加强对棉田病、虫、草害的控制。同时要灵活运用化学调控,棉花花铃肥要猛攻,盖顶肥要稳施。

通过多年的努力和实践,沅江市四季红镇棉区已形成了西瓜套棉花,间玉米、大豆、蔬菜、青饲料等模式和完整的种植技术应用体系,为湘北棉区高产高效套种栽培提供了技术保障。

[1] 何钦安,熊淑媛,周 松,等.榨菜—豇豆—棉花套种栽培技术[J].江西棉花,2006,28(3):33-34.

[2]朱云华,周 莉.棉蒜套种高效栽培技术及经济效益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08,(5):69.

[3] 王 艳,张明智.双膜覆盖哈密瓜套种棉花栽培技术规程[J].中国西瓜甜瓜,2005,(2):24-25.

[4] 宋永会,王文进,李军红.杂交棉与大蒜高产高效套种栽培技术[J].中国种业,2008,(9):53-54.

[5] 王正功,李 林.棉田间作套种制度研究进展[J].湖南农业科学,2009,(8):37-40,44.

[6] 刘广义.辽西北地区麦棉菜套复种高效栽培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007-1008,1011.

[7] 田英才,安崇冠,刘子乾,等.山东省金乡县蒜套棉裸苗移栽高产栽培技术[J].江西棉花,2010,32(5):59-61.

[8] 肖春芳.棉花平衡施肥技术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10,(2):55-57.

猜你喜欢

棉田套种花生
朝天椒套种芝麻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掏花生
草莓大棚套种西红柿亩增收2万元
到底埋在哪棵树下
花生去哪儿了
长期膜下滴灌棉田根系层盐分累积效应模拟
果园套种蚕豆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洞庭湖区莲藕套种晚稻高效栽培技术
一〇一团棉田主要虫害调查分析
棉田磁化水灌溉脱抑盐作用及促生效果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