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合理用药国际指标对非手术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干预对照研究

2011-03-06韩楚源李文慧白莉张桂玲

河北医药 2011年13期
关键词:盆腔炎抗菌病例

韩楚源 李文慧 白莉 张桂玲

近年来,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滥用的现象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2004年10月,我国卫生部颁布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旨在提高细菌性感染的抗菌治疗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及减少细菌耐药性[1]。笔者应用WHO推荐的合理用药指标对石家庄市2家医院呼吸内科、儿科、妇科的单病种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了综合干预研究,以评价干预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石家庄市第一医院、石家庄市第二医院,在相关病区分设干预组与非干预组,对干预组采取一系列干预措施,促进合理用药;非干预组不做干预。以随访及查阅原始病历的形式从病案室、药库等处收集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干预组与非干预组使用同一抗菌药物的肺炎、急性扁桃体炎(儿科)、盆腔炎病例作为分析、对比依据。

1.2 方法 将肺炎组、急性扁桃体炎(儿科)组、盆腔炎组病例的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抗菌药物用法与用量等信息逐项填入调查表中,采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处理。

1.3 干预措施 采用宣传教育与行政干预相结合的方式,对重点科室施行干预。

1.3.1 宣传教育:①重视继续教育:定期组织临床或药学专家进行合理用药讲座,宣传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相关法规制度。②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指定临床药师定期参与重点科室临床查房;参加疑难、危重患者会诊,利用专业优势为临床医生提供合理化建议;指导护士正确配伍和使用各种药物。③临床药师结合实际病例,把发现的共性、习惯性的不合理用药特点加以汇总,在每季度的全院质控会议上做病例点评。④印发宣传材料:整理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相关知识、法律法规,按季度印发《药讯》。

1.3.2 行政干预:成立质控小组,由医务科牵头,每周进行行政查房。临床药师作为质控小组的成员,对各病区运行病例进行抽查,检查情况汇总以《院讯》形式在全院公示。对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依据2004年10月卫生部颁布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后简称《指导原则》)及相关专业《诊断和治疗指南》。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0.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比较 2组数据比较,调查对象的男女比例、平均年龄及≥60岁患者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调查病例中,肺炎组选用抗菌药物为“头孢西丁钠”,急性扁桃体炎组选用“头孢硫脒”,盆腔炎组选用“头孢西丁+甲硝唑”。

2.2 指标与结果 参照WHO推荐的医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指标,结合医院实际,共选取8个评价指标[2,3]。患者治疗情况调查指标1个: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处方行为调查指标6个:患者平均住院费用、平均住院药费、抗菌药物平均使用费用、抗菌药物平均使用次数、送病原学检查和药敏试验的百分率、医生使用抗菌药物通用名称处方的百分率;其他指标1个:正确给予抗菌药物的百分数。结果见表1、2、3。

表1 肺炎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国际指标和调研结果

表2 急性扁桃体炎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国际指标和调研结果

3 讨论

通过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国际指标的分析,可以从多个方面考察干预措施的有效性。

表3 盆腔炎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国际指标和调研结果

3.1 患者治疗情况 3个病种的干预组与非干预组比较显示每个患者住院的时间均缩短(P<0.05),平均住院费用均降低,在保障医疗质量的同时,加快了床位周转率、减轻了患者医疗负担。

3.2 抗菌药物处方行为和医嘱执行情况 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过程中发现,抗菌药物的治疗性应用,存在问题:(1)联合用药不适宜:在未取得明确病原体的情况下多种抗菌药物联合应用;(2)抗菌药物的用法、用量不适宜;护理人员不能正确给药: β内酰胺类、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为时间依赖型抗菌药物,消除半衰期短,应1 d多次给药。而且临床实际操作中,为减少患者痛苦,存在将每日需要的几组药液集中、连续静脉滴注的现状,如每日2次的头孢类抗菌药物,2次给药的时间间隔通常小于4~6 h。通过干预对照可见3病种的抗菌药物平均使用费用均降低。肺炎组与盆腔炎组送病原学检查和药敏试验的病例百分率均显著上升;儿科组因患者病原学检查标本不易获得,故仍为经验性诊断与治疗,未见病原学检查和药敏试验。按照“平均每天使用抗菌药物次数=抗菌药物平均使用次数÷平均住院天数”估算,平均每天使用抗菌药物次数由非干预组的1.64次/d上升为干预组的1.72次/d。通过联合护理部定期对护士进行药物基础知识培训及临床干预,正确给予抗菌药物的百分率均显著上升。

通过各项指标的对比分析可见,对于单病种、使用同种抗菌药物的住院患者,干预前后患者平均住院日缩短、抗菌药物平均使用费用降低、医护人员在诊断、处方及给药各环节的合理用药意识增强,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现象得以改善,干预措施有效、可行。

1 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04.

2 张文悦,翟所迪,张慧英,等.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国际指标的调查干预研究.中国药学杂志,2007,42:157-160.

3 王育琴,王力红,徐燕侠,等.Ⅰ、Ⅱ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干预对照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2,23:301-303.

猜你喜欢

盆腔炎抗菌病例
竹纤维织物抗菌研究进展
“病例”和“病历”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一例犬中毒急诊病例的诊治
黄连和大黄联合头孢他啶体内外抗菌作用
妊娠期甲亢合并胎儿甲状腺肿大一例报告
Meckel憩室并存异位胰腺和胃黏膜并出血一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48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观察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