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建筑功能的改造优化

2011-03-05肖理中孙云鹤

河南建材 2011年4期
关键词:建筑功能室内空间空间

肖理中, 孙云鹤

1河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450000) 2郑州市郑房测绘队(450000)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许多现有建筑的功能已经不能够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必须通过改造、优化使其具有更强的适应性,从而以较少的投资来解决面临的问题,并在建筑的设计年限内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通过对建筑使用功能的改造,利用其在更新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包容性,使建筑实现可持续发展。建筑功能的改造与再利用证明了建筑不再是一个静止的物体,而是一个能够进行新陈代谢的活的生命体。

建筑功能一直是建筑的最基本要素,从其发源到现代生活,始终没有动摇。原始的人类为了避风雨、御寒暑和防止其它自然现象或者侵袭,需要赖以栖身的场所,这也就是建筑的起源。那么建筑作为满足人类生活最基本的需求,也必然是随着时代逐渐发展和变化的。人们建造房屋正是基于各种目的和使用要求,纵观建筑的发展史,由最初的生存功能的需求到逐渐增加的各种精神层面的追求,其建筑式样和类型各不相同,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功能需求始终是建筑发展最根本的要素。

1 空间体系的优化

1.1 室内空间

人们对于任何事物的需求和期望是逐级提高的,对于室内环境的要求也不例外。在建筑改造中应针对使用者预期达到优化目标和经济条件来制定合理的方案。许多旧建筑在设计之初仅仅是空间上的满足,没有对于更细致的如物理环境、心理环境、生物环境等逐级升高的品质的要求。

1.1.1 空间环境优化

功能属性是室内空间的基本属性,空间因尺度不同对于行为的容纳性相差甚远。室内空间的优化最基本的应根据功能需求达到可以容纳预发生行为的合适尺度。建筑改造中,对于过小的空间实现空旷化的改造,例如小开间、小柱网房屋通过拆除或部分拆除分隔构件来实现空间的扩大化;对于过大的空间进行适当的室内分割、分隔,例如厂房等大尺度空间需进行竖向增层、横向划分等来创造宜人的尺度。

1.1.2 物理环境优化

对于室内空间尺度满足的情况下,进一步关注的便是室内空间的声、光、热等物理环境,这些物理环境同样直接影响人们的使用感受,有的甚至直接决定空间的功能是否合理,如影剧院对于声环境的高要求,因此通过改造进一步优化空间的品质同样至关重要。

1.1.3 心理环境优化

空间界面的材质、色彩、肌理等会对人们的心理感受产生一定的影响,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对于人的使用感受、精神感受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室外空间相比,室内空间和人的关系要密切得多。人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墙体极细微的纹理变化,从触觉上来说伸手则可以抚摸它。例如木质带给人们的亲切温暖的体验、石材带给人们冰冷生硬的感觉,白色的卫浴空间带给人们洁净的感受、幼儿园斑斓的色彩带给儿童愉悦的心情。

在室内空间划分上,硬分隔与软分隔均可以起到功能分区的作用,且不影响室内的物理环境,但是不透明的墙体与半透明的玻璃、透明的玻璃的分割带给人们的心理感觉却是完全不一样的。因此在不同功能的空间里选用不同性质的材料来营造所需要的心理感受非常重要,相比室外而言,室内材料需要细腻一些、光滑一些、松软一些,建筑改造中应善于利用这些因素来优化室内环境的心理环境,从而提升室内空间的品质。

1.1.4 更高追求

在达到了前面三方面的需求之后,人们对于室内环境的要求是随着社会发展无止境的提升的。建筑改造也必须紧随这种需求的发展来进行室内环境各方面的优化。

1.2 室外空间

建筑功能的改造作为一种连续的过程,不应该仅仅局限在室内,而应贯穿于室内外。室外环境的优化是建筑与环境双向选择的产物,改造前的环境处于优势地位,建筑处于被隐匿的弱势地位;而改造后,当建筑处于强势地位之时,环境原先的优势则被削弱,因此要求进一步提升其品质才能与建筑相协调。允许新旧风格、新旧功能共存的条件下,对室外进行环境的改善,以使其尽量满足二者需求。建筑改造所带来的影响绝不仅仅是建筑单体本身,甚至不单是建筑群体本身,它们所辐射到周边的环境要比自身大得多。周围环境对建筑和人的心理方面的影响是极其复杂和多方面的,因此要想使建筑与环境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必须从各个方面来考虑他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和联系,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美化室外环境。

1)单体建筑功能、形象、体量等有所变化突破时,周边室外环境的适当改造以使其更加协调,有的建筑设计甚至是与环境一体的,往往会对建筑周边铺装、植被、道路等做相应的调整。

2)集群式建筑改造,影响的除了建筑彼此之间的室外小环境,更广阔的甚至会影响到人们活动的动向,进而牵扯到交通环境的改变,最终甚至可以带动城市区域经济发展。建筑实体与周围空间双方共处在同一环境当中,二者应互相支持。优秀的建筑突显出良好的环境,良好的环境映衬优秀的建筑,如果相反,则杂乱的环境对于建筑魅力表现为扼杀削弱,无章的建筑对于环境品质的要求也不高,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在室外环境改造中,我们要善于把握二者的关系,力争做到彼此良性支持。

例如住宅在改造完室内空间的同时,居住品质的提高要求室外空间能与之相称,相应的室外绿化景观小品等的建设必须跟上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车的数量与日俱增,对室外环境也提出来更高的要求。在改造中如何通过安排合理的流线、增加新的停车位等来满足新增的功能、控制周围环境的噪声、增加活动场地、改善卫生条件等等。由此可见,人们对于建筑改造和环境改造是需要同步的。

2 造型体系优化

1)原有体量未发生变化时,此时需要处理的属于建筑表层。无论是单体建筑还是集群式改造,若立面具有保留价值,则应尽量维护其原有形象,以求在城市历史文化层面上协调。若为普通立面且形象不佳时,可从基地周围环境出发,采用较新的技术和理念,以使旧建筑在改造中完成由内到外的华丽转身。常见手法有以下三种:更换饰面材料、外包立面、更换立面。

2)当有扩建部分体量发生变化时,如果扩建部分将旧建筑内包,则其形象几乎重新设计,与原建筑关系不大,更多的应当考虑与新功能及周边环境的关系;若二者并置时,要充分考虑新旧体量的协调性。当旧立面与新立面两部分整体重新处理时,前边所讲的三种方法在结构允许的情况下均适用;当选择保留旧建筑的原有形象时,则加建部分需通过色彩、肌理、质感、灯光、比例等的全盘考虑,使新旧元素达到兼容整合;选择统一还是对比来形成协调的关系,则视具体情况而定。

3 结构体系优化

结构体系优化是一个多目标的有着许多不确定影响因素的综合决策问题,其直接关系到结构型式的合理、业主投资成本的高低和用户的使用方便。建筑改造中,有的因功能改造而牵动结构跟进,有的则主要是因为结构体系出现问题无法满足功能的继续使用而进行的加固改造,例如有很多的抗震加固改造工程,从满足建筑使用功能的角度出发,以尽可能利用原有结构为原则,提高结构的安全性和经济合理性,并最大限度的体现原有结构的逻辑关系,同时保留建筑原有时代特征与美学特征。当局部结构发生变化时,应做到平稳安全的受力传接。

4 设备体系优化

旧建筑的设备系统由于功能的不同导致其复杂程度相差很大。对于十分庞杂的设备系统需要详细排查其是否符合改造后的功能,从而选择性保留设备位置和特征,设定改造的空间框架与动线安排,使其有效的、艺术的融入到改造后的新功能系统之中。设备体系的优化对实现建筑智能化、自主化,对于建筑室内物理环境的优化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二者应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5 结语

建筑改造中,需要我们对于改造有明确的目标,是基于功能的变化、形象的更新、结构的加固还是设备的添置,更多情况下可能是多项的融合,那么就需要继承优势,与这些新增内容进行优化才能预期的目的。

猜你喜欢

建筑功能室内空间空间
新型建筑功能材料专题引言
《室内空间设计》
陶瓷艺术品在室内空间中的应用探讨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建筑设计中建筑功能与建筑造型的关系研究
浅谈建筑设计中建筑功能与建筑造型的关系
妙组——室内空间灯具设计
浅析植物在北方室内空间的作用
地震灾区过渡安置建筑功能分类与空间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