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吉黑高速公路北安至黑河段初设总体设计

2011-02-28李晓新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1年7期
关键词:北安路线黑龙江省

李晓新

(黑龙江省公路勘察设计院)

1 概述

吉林至黑河高速公路是国家高速公路“7918”网中横二线珲春至乌兰浩特公路的联络线一,起自吉林省中部区域中心吉林市,经舒兰后进入黑龙江省境内,再经哈尔滨、北安孙吴,止于中俄边境的黑河市,并在吉林市与珲乌高速联络线二吉林至沈阳高速公路相衔接,吉黑、吉沈两联络线形成纵贯东北三省的干线公路大通道。

黑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在“十一五”期间,省会哈尔滨与各区域中心城市之间要实现高速公路相连接,各区域中心城市之间也要以高速公路相连,路线终点连接黑河地区的区域中心城市黑河市,起点在北安连接绥化至北安、伊春至五大连池、规划齐齐哈尔至北安高速公路,黑河市通过本路线实现了与其它各地市通高速的要求。

吉黑高速公路黑龙江境内段长约720 km,在黑龙江省高速公路网“两环、七射、六联”,简称“276”网中由其中的射线二哈尔滨至黑河和射线六哈尔滨至五常(省界)共同组成。北安至黑河段是吉黑高速的最北段,是国家高速公路网、黑龙江省高速公路网和对俄运输主骨架公路通道的重要组成段落。项目主要为利用现有黑大公路(G202)黑河至北安段(以下简称“黑北公路”)改扩建工程。

本项目的实施不仅完善国家高速公路网、黑龙江省骨架公路网建设的需要,而且可以加快黑龙江省骨架公路网及东北区域骨架公路网的建设,加强黑龙江省北部边界同内地之间交通联系,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全面推进黑龙江省各经济区协调发展和优势互补,提高黑龙江省在东北亚地区区位优势,同时也是适应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振兴战略、切实改善粮食主产区绿色公路通道运输条件,提高公路服务水平和通行能力的需要。

2 设计标准

根据《工可研报告》批复,综合考虑本路线在国家和黑龙江省高速公路网中的地位、作用以及服务于社会发展的功能要求,结合远景年的交通量预测结果以及通行能力分析结论,按照《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要求,遵循交通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的规定,本着公路建设标准与交通量相适应并充分考虑走廊带内现有黑北公路的可利用情况,主线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起点至西岗子段(K0+000~K207+803.569)设计速度为80 km/h,西岗子至黑河段(K207+803.569~K242+468)设计速度为100 km/h。

主线主要设计指标见表1:

表1 主要设计指标表

续表1

3 路线起、终点、走向及全长

路线起点设置在北安市西北建华水库西,和同期建设的绥化至北安高速、伊春至五大连池高速在北安市过境共线段交点处,与规划齐齐哈尔至北安高速顺接,起点设置建华互通(变形苜蓿叶),将几条高速公路相连。

路线终点为G202线(黑北一级公路段)与中俄黑龙江大桥引道交叉(黑呼连接线终点)处,设计桩号K242+468。

路线起于北安市西北建华水库西,向北偏东行走,经五一水库东侧,在四井子村东北向1 km处接现状黑北公路,沿黑北公路进行帮宽至西岗子支线交叉处,结束旧路帮宽后,利用现有西岗子至黑河段黑北一级公路封闭至中俄黑龙江大桥引道交叉处而终,路线全长242.493 km。

4 工程规模

项目由主线、辅道及黑河至呼玛连接线三部分工程组成。

主线设置大桥2 536.54 m/12座、中桥515.64 m/9座、小桥643.7 m/20座,涵洞234道;互通式立体交叉7处、U形转弯1处、分离式立体交叉24座、通道19道、天桥55座、停车区5处、服务区4处、管理处1处、养护工区4、处收费站7处(1处为主线收费站、6处为互通收费站)。

辅道全长219.542 km,其中,新建27.585 km;完全利用旧路8.401 km;利用老北黑三级砂石路等改建183.556 km。共设大桥6座,中桥6座,小桥17座,盖板涵21道,圆管涵71道。

黑呼公路连接线全长11.178 km,全部新建。

共布设大桥165.08 m/1座(公铁立交桥),中桥65.08 m/1座,涵洞9道。

5 总体设计指导思想

项目连接北安市和黑河市两地,所在区域位于黑龙江省北部小兴安岭山地地区,属平原微丘区地形和低山区地形;该区域属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寒冷而湿润,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和短促,年平均降水量在491~540 mm之间,多集中于夏季6~8月,路线最大冻深为3.0 m;沿线不良地质主要为软土、多年岛状冻土等;沿线主要建筑材料丰富;项目为旧路改扩建工程,以节约占地、降低造价为宗旨。针对以上特点,在项目勘察设计中应突出以下指导思想:

(1)体现合理选用技术标准,树立设计创新的理念

“灵活设计、创作设计”是达到“安全、环境优美、节约资源、质量优良、系统最优”的手段,也是公路勘察设计新理念的精髓。设计以“融入环境、不突兀”和“展现环境、适当强化外部景观特征”为目的。

项目起点至二井子段为新建路段,属平原微丘区,地形起伏不大,平、纵面线形,采用较高的指标;二井子至西岗子二级公路扩建段,对平、纵线形进行拟合设计,各项指标均满足高速公路设计标准,并通过运行速度检验,满足运行速度要求。

(2)体现系统论的思想,树立全寿命周期成本的理念

按建设、营运、养护、管理、环境保护等进行综合技术经济分析,系统解决工程结构的耐久性、抗疲劳性,人车行驶的安全性,养护维修的可行性,防灾减灾的有效性,以及环境景观的协调性等问题,实现公路使用寿命更长、环境更美、行车更舒适、投资更省的总体目标,使本项目的设计质量全面提升。

结合本项目特点,在设计中,需注重细节的设计,特别是对路面结构型式、桥涵结构物的设计荷载,满足未来营运的要求。

(3)体现立足现在、着眼未来、要有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总体设计要有规划的眼光、合理利用和节约自然资源。充分发挥现有路线资源及已建工程作用,对原黑北二级公路扩建、一级公路改造封闭,根据沿线城镇分布、路网布局及居民出行、生产需要合理设置互通式立体交叉、分离式立体交叉、通道、天桥等构造物,按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适当超前的意识考虑,结合沿线城镇、公路、铁路、水利等来规划,为未来发展留有余地。

(4)体现环境保护和景观设计的重要性

本项目位于黑龙江省北部小兴安岭山地地区,生态环境较好,在设计中应加强环保设计,尽量减少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设计中应注重与当地生态、自然环境协调,体现“最小程度地破坏、最大限度地保护、最强力度地恢复”的原则,防治结合,综合治理,以满足可持续性发展要求,把本项目建成环保公路、生态公路、景观公路。

6 总体设计指导原则

本项目总体设计应坚持“安全、耐久、节约、和谐”的设计理念,按照交通部公路勘察设计典型示范工程的要求进行设计。力求公路与自然、人文环境的和谐统一,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社会、经济、环境综合效益。

本次初步设计针对本项目为利用原有公路改扩建工程特点,将从路线、路基、路面、桥梁、立交、不良地质、环保、水土保持等方面采取相应措施。总体设计原则如下:

(1)路线总体布设应符合国家、黑龙江省高速公路网的要求,满足主要控制点的要求。

(2)坚持地质、生态环境选线,避免高边坡、深挖方等严重破坏环境的做法。注意沿线不良地质的处理。

(3)坚持技术指标与地形条件相适应的原则。合理掌握路线平、纵技术指标,确保公路线形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4)在路线设计中要最大限度的保证视觉的连续性和空间的立体效果,体现人文、环保理念。平纵面设计力求做到指标均衡,注意平、纵、横的协调。

(5)排水不畅是造成高速公路病害的主要因素之一,排水设计应在充分调查沿线地形、地质、水文条件、排灌系统的基础上综合考虑,采用集中排水,设置线外工程,远接远送,充分重视涵洞、通道、路基、路面内的排水,保证路基稳定,减少水土流失,保护环境。

(6)坚持“以人为本”,重视公路安全性设计。

(7)坚持方便地方,服务社会的原则。妥善处理和协调与本项目相关的各种关系。

(8)重视做好路网总体规划与其它公路的衔接,设计中应加强与各种道路的主管部门、规划部门的联系,充分考虑各种道路的要求进行综合协调。

(9)桥梁、立交桥、涵洞应根据原有公路相应构造物结构形式以及本地区的自然条件、材料来源、地基情况、施工特点和使用要求进行设计。设计时遵循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原则,尽量做到标准化、系列化及施工专业化,同时注意桥型美观与周围景观协调。

(10)注意立交设置位置的总体规划,方便主要交通流的交通转换,同时考虑沿线部分路段地形较复杂,主线与被交路之间高差大,在路线平纵面设计时应预先考虑到立交设置位置及与被交道路的连接。

(11)在综合考虑立交区域的地形地物及交通量大小、收费制式等因素的情况下,合理选定互通式立交型式,确定相应的匝道行车速度及其它技术标准。为满足汽车、农用机耕车和行人通行需要,设置一定数量的汽车通道、机耕通道及天桥。

(12)严格控制公路用地和工程造价。项目部分区域属低山区,土地资源珍贵,良田较少,设计时将认真贯彻执行交通部《关于在公路建设中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的若干意见的通知》精神,严格控制用地,减少对农田的侵占,加强土地类别调查、合理确定边坡坡率。

(13)本项目沿线自然资源丰富,人文景观独特。在项目勘察设计过程中,在路线布设、桥梁选型、互通立交布局及型式、路基防护、施工方案等方面,将有超前意识,大力强调环境保护及景观设计,努力将本项目建成一条“景观路、生态路和环保路”。

7 结束语

本高速公路已于2009年5月开工建设,计划于2011年10月建成通车。

猜你喜欢

北安路线黑龙江省
黑龙江省节能监测中心
最优路线
『原路返回』找路线
“塞北延安”红色文化建设掠影
画路线
黑龙江省土壤污染防治实施方案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令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令
找路线
黑龙江垦区北安管理局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