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网络教学的认识偏失问题探讨

2011-02-21宋建辉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1年5期
关键词:教学资源课程教育

宋建辉

(广东中山市广播电视大学,广东 中山 528403)

对网络教学的认识偏失问题探讨

宋建辉

(广东中山市广播电视大学,广东 中山 528403)

本文分析了高校网络教学面临的信任危机和功利化发展趋势,重点分析了网络教学过程中时空分离,缺乏人性化交互,不利于学生情感和协作精神培养;同时缺乏监管,没有约束的自主性学习难于落实,教学资源的建设、维护与利用脱节,探讨了网络教学资源的作用和可持续发展,实操教学应该以传统教学补位等问题。

网络教学;功利化;自主性;监管

高校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是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建构一种既能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新型“主导-主体”教学结构。逐步实现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蜕变。随着网络技术的推广应用,网络教学蓬勃发展。网络教学具有教学过程交互性、教学资源共享性、教学方式开放性和学习自主性、教学目标多样性等特性,为传统教学的改革找到了突破口。近年来,各高等院校都在大力开发建设网络课程,并形成了国家级、省级和校级三个层次的精品课程体系。据统计,截至2009年已经建成国家级精品网络课程679门,带动6500多门省级和大批校级精品课程建设。[1]网络课程是网络教学的重要基础,网络教学一般由网络课程、网络学习、学习支持和教学评价等组成。目前,我国的网络教学还处于通过网络给学习者提供教学材料和相关资料的阶段,网络课程教学的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同时,网络教学实施过程中大量问题逐渐显现,过分宣传其优点,使得人们对于网络教学的认识存在偏差。[2]

一、网络教学功利化

网络教学仍然没有摆脱应试教育和教育功利化的桎梏。教育机构和网络教育学院关心的是经济效益,学习者关心的不是自己能力的提升,而是关心自己能否在短期内以最小的付出获得最大的利益。为了迎合市场需求,看看某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的招生广告,对网络教育的功利现状就一目了然了。“入学简单,符合条件免试入学,考试难度低;学费比统招生还低,每学分仅100~130元;修学年限短,最低2.5年即可取得毕业文凭;可选专业多,全部名牌大学的文、理科近100个专业任你选择;国家承认学历,教育部电子注册,可查,可以考研和公务员;最专业的师资进行统考、学位辅导,助你快速拿下学历、学位证书;学习方便灵活,不耽误工作和生活。”如此直白的功利化教育广告,令教育工作者心寒。网络教育机构和学生如此强烈的功利性,网络教育就很难达到其培养目标。

调查数据表明,在接受远程网络教育的学生中,73%的学生是冲着大学的毕业证和学位去学习的。根据中华学习网向“网上人大”等网络大学分布在国内29个省和直辖市的2万多名学生发出问卷调查显示,89%的网络大学生年龄在21~35岁,刚工作1~2年的在职人员比例高达31.03%;从有关方面对全国参加网络英语学历教育的学生所做的调查发现,39岁以下的学习者占调查总人数的82%,58%的学生有专科文凭,9%的学生有本科文凭。这充分表明处于社会竞争前沿的青年人,是选择网络教育的主体人群,拥有第一学历文凭的学生占多数这一事实也反映出网络教育迎合了继续教育领域的需求。面对庞大的市场需求,全国各层次大学纷纷办起了网络教育学院,并在专科、高职或中职开设教学点,由于发展网络教育投入少、辐射面宽、成本相对较低、经济效益明显,现有一些教育机构在利益驱动下,降低了标准,不切实际地宣传,网络教学出现混乱的局面,接受网络教学的学生状告网络大学的案件屡见不鲜。[3]清华大学为了防止网络教学影响其声誉,宣布2004年其网络学院分布全国的100多个教学站全部停止网络学历教育招生,其网络教育将转向以培训为主。网络教学面临信任危机,至今没有改善。

二、教学过程时空分离,缺乏人性化交互

在网络教学中,教与学分离,学生可以自主地选择学习时间和地点,这固然是网络教学的优点,但是,学校是虚拟的,教室是虚拟的,教师只是一种动态的图像,所有的课程内容都以视频或电子文本的形式储存在网络上。作业是远距离布置的,学生在网上完成和提交,教师或计算机批改后,给出适当的评语反馈给学生。如此便利的交互性却使学生与教师之间出现了冷漠的第三者——计算机网络。本是无障碍的接触却人为制造了距离,距离产生了陌生感,也割舍了一份师生情。

首先,教育网络化使得教师和学生之间空间分离,体会不到教师的真实魅力,甚至不知道教师是男还是女,不利于学生情感的培养,教与学的时间交错,学生也得不到同步交流、指导。在传统教育媒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零距离接触的教授效果和引起的心理因素变化,是任何现代教育媒体无法代替的,如教师的逻辑表达、推理分析能言简意赅地就把一个复杂的问题讲得清楚透彻;教师的感情色彩、非语言符号等是现代教育媒体无法传达的。[4]

其次,网络教学把师生之间的活生生的社会交往变成人与机器的交流,减少了学生与他人之间面对面的互动关系活动,网络教学的协作性难于实现。在网络教育中,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仅通过BBS、E-mail、QQ、公共教学平台或其他一些网络通讯工具进行交流,人们所建立的关系感觉只是一种虚拟环境的人际关系,只闻其声,只见其字,不见其人,教师只能言传而无法身教。

三、学习者自主性与教学监管缺位

对于网络教学,专家学者已经阐述诸多的优点。比如在网络教学中,学生能够随时随地进行任一课程的学习,而不需要在统一的时间到规定的地点,集中听某一老师上课。网络教学是开放式的,学生主动学习成为一种必然现象,学生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课程和进度允许因人而异,学生根据个人的情况,可以反复学习、重点学习;学生通过查找—探究—加工这样一个学习过程,能够提高认知和思辨能力,有利于实现“个性化教学”。[5]对学习中的重点、难点,师生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单独或集体的讨论和答疑。

由此可见,网络教学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自主和自控能力,而现有的网络课程普遍缺乏有效的督导策略。同时,现实是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培养出的学生缺乏积极的探究精神,缺乏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能力。网络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在网络信息污染和网络游戏泛滥的当下,自主学习谈何容易。

四、教学资源独享与更新滞后

理论上,网络教学具有资源共享性,使各种教育资源跨越了空间距离上的限制,学校的教育成为一种超出校园、造福更广泛地区的开放式教育,学校通过网络充分发挥自己的学科优势和教育资源优势,把最优秀的教师、最好的教学成果传播到全国各地。而实际上,国家投入建设的教学资源未进行整合与优化,目前网络教育多是各高校自主运行,教学水平、管理状况层次不齐;技术上,网络课程缺乏统一的技术规范、标准和共享平台。研究表明,美国的开放课程资源无障碍水平高于我国国家精品课程网上资源。[6]管理上,缺乏合理有效的知识产权制度和高校之间的互动交流机制,网上通常都是些以文本方式出现的课件,有些高校制作了实时点播视频课件,多是收费资源,学校的精力也并不在网络教育上,建设网络课程演变成高校的一个“形象工程”。而且现实的教学内容变化快,网络教材的开发周期长,难以及时更新教学资源。建设、维护与利用脱节,网络教学资源的共享作用和可持续发展堪忧。

五、实践教学虚泛化,实操环节没有补位

网络教学的实现是基于虚拟的教学环境,对于通识知识、一般性理论知识的传授有其突出的优势,一些实验实践较少的专业实践教学可以采用视频录像资料或者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来展现。但是实操性要求比较高的专业,学生通过虚泛的网络教育无法体验真实的过程,教学效果不佳。实操教学应该以传统教学补位。

六、结束语

随着网络教育招生规模在不断扩大,通过在线方式学习的学生人数大幅增加,对于高等教育资源不足是一个很好的补充。但是对于接受网络教学的学生来说,由于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特点,会产生明显的信息不透明现象,学校可能在招生宣传、录取标准、教学管理、组织考试、学籍管理、学位授予、毕业证颁发等问题上弄虚作假,出现欺瞒学生的情况。 甚至有些高校把网络教学交给一些商业性公司来运作,由于本身在教育管理规定上缺位,且操作中又有商业因素,没有完整统一的机制,随意性大,更影响了网络教育的声誉。

总之,网络教学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现阶段网络教学还不是主流,只是传统教学的补充,网络教学在实施过程中还有许多问题,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网络教育要与传统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1]夏欧东,章站士等.关于网络课程开发现状与发展趋势的思考[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232(7):62-64.

[2]张志刚,常芳.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的优势互补[J].前沿,2008(2):55-57.

[3]蔡文兰.职业教育功利化现象审视[J].宁波大学学报,2010,32(2):65-68.

[4]陈庚.谈网络课程建设的进展与不足[J].中国远程教育,2004(3):51-54.

[5]李芒,周玉芬等.论教学设计学的十个方向[J],2004,139(11):20-25.

[6]赵洋,孙祯祥等.美国开放课程资源与我国国家精品课程网上资源无障碍评估比较[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9,123(3):62-65.

(编辑:隗爽)

G442

A

1673-8454(2011)05-0014-02

猜你喜欢

教学资源课程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丰富历史教学资源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高校冰上教学资源社会开放的意义及管理模式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