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进台湾(三):“合璧”的富春山居图

2011-02-19郭占恒

浙江经济 2011年19期
关键词:合璧居图黄公望

文/郭占恒

(作者为中共浙江省委政研室副主任)

走进台湾(三):“合璧”的富春山居图

文/郭占恒

《富春山居图》从问世的那天起,就披上了神秘而传奇的色彩,完全可以拍一部十分惊险的连续剧

从未有一幅画,如此拨动两岸亿万同胞的心弦,这就是情牵两岸的旷世名作《富春山居图》。

我们一到台北,黄导就说,台北故宫博物院正在展出“合璧”的《富春山居图》,是否一定要看,如果要看,就一定要早去排队,而且要等一个多小时才能看到。我们毫不犹豫地说,一定要看,不怕早起,所以第三天一大早就赶到了故宫博物院。还算运气,在我们前面只有一个上海团在观赏,虽然焦急等了一会,还是很快轮到了。为什么一定要看“合璧”的《富春山居图》,这倒不是因为我们懂画,而是因为我们是来自原作的故乡,不久前我还去拜访过该画作者黄公望在富阳的隐居地,有一种特别的情怀。再者说了,用来“合璧”《富春山居图》的《剩山图》是浙江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不轻易拿出来,就是在杭州也难得一见,更不用说看完整的“合璧”真迹了。

据说,《富春山居图》从问世的那天起,就披上了神秘而传奇的色彩,完全可以拍一部十分惊险的连续剧。该画作者为元代大画家黄公望,他出家隐居富阳并在83岁那年起,用了3年时间呕心沥血,描绘了富春江两岸初秋的秀丽景色,笔墨清润,意境简远,布局疏密有致,堪称空前绝后。此画本为好友无用禅师而作,后明清之际为吴洪裕收藏,谁知这家伙弥留之际要将它火焚殉葬,幸亏他的侄儿从火中抢出,但此时已有五尺被烧毁,余下部分又被烧成两段。前段长51.4厘米,恰好有一山一水一丘一壑之景,被命名为《剩山图》,几经翻转收藏在浙江省博物馆;后段长636.9厘米,经过精心修复装裱,被称作《无用师卷》,流入皇宫,抗战爆发后与50多万件北京故宫文物一道颠沛流离,1949年被蒋介石带到台湾。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如今此画问世660年,烧成两段360年,两段分离60年,何时团聚,两岸同胞翘首以盼。去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两会”中外记者会上回答台湾记者提问时,深情谈起了《富春山居图》:“我希望两半幅画什么时候能合成一整幅画。画是如此,人何以堪。”是年6月,浙江省长吕祖善率团访台时表示,两岸同胞都希望能看到《富春山居图》完整展出,《无用师卷》赴浙展出有困难,《剩山图》可以先走一步,到台湾合展。今年6月1日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率团访台时终于促成《剩山图》来台,实现两半幅画“合璧”联展,掀起了一股山水“合璧”热,一个月来已有32万人观赏,成为台北故宫最热的看点,也带动了相关纪念品的热销。

我们虽然不懂画,但在一代山水宗师的画作面前,个个顿足凝神,看得很认真很仔细,后来还是品出点味道。黄公望原作与同时展出的明代著名书画家沈周背摹的《富春山居图》,以及清代王原祁《仿富春山居图轴》和奚冈《仿黄公望富春笔意图轴》等比起来,可以说有天壤之别。其巨大的反差就在于,黄公望的山水原作充满“灵性”和“动感”,而这些临摹作品就显得呆板和黯然失色了。正可谓“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真假一比,顿现原形。

望着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我不禁联想到不久前拜访他的隐居地时,手机里记下的一首诗,描写富春山水美得醉人:“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观此画、赏此诗,多么希望两岸的和平统一亦如美丽的富春山水——“猛浪若奔”呀!

(作者为中共浙江省委政研室副主任)

猜你喜欢

合璧居图黄公望
《富春山居图》
《富春山居图》为什么会分隔两地?等
愿君读读黄公望
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
《富春山居图》旧事
大小合璧,微宏互彰
东西合璧 融古通今——邹涛艺事赏析
答案就在《富春山居图》里
人生若觉无作为,愿君读读黄公望
合璧电子:匠心孕育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