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护海洋环境 发展蓝色经济 提升城市品牌

2011-02-19兰婧刘洪鹏吴靖即墨环境保护局

中国科技信息 2011年4期
关键词:海洋资源蓝色青岛

兰婧 刘洪鹏 吴靖 即墨环境保护局

保护海洋环境 发展蓝色经济 提升城市品牌

兰婧 刘洪鹏 吴靖 即墨环境保护局

蓝色经济高峰论坛在山东青岛召开,为我市海洋经济发展带来了重要的机遇。21世纪海洋资源是经济发展重要的竞争点之一,如何在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基础上,科学地利用海洋、发展海洋、提升海洋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以促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对于我市的经济发展和海洋生态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对蓝色经济做了一个简要的阐释,并从海洋生态保护的角度出发,结合蓝色经济的意义,对我市发展海洋经济的可行性和发展对策方面进行了简要探讨,以期对我市蓝色经济发展尽些绵薄之力。在保护海洋环境中,发展蓝色经济,提升青岛城市品牌。

蓝色经济;环境;对策

“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今年四月份胡锦涛总书记到山东视察时对我省经济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同时也把发展海洋经济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在此背景下,令国人瞩目的青岛蓝色经济高峰论坛于8月10日在青岛召开,此次论坛,目的是搭建一个高端的国际交流平台,以海洋经济发展、海洋管理与政策、海洋生态与环境保护、海洋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利用、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等方面为主要议题,目的是加强沟通、深化合作,共享智慧财富、共筹策略举措,为开发和保护人类共同的海洋、促进全球海洋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经济的发展是以环境为载体的,在生态受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下,经济的发展也会受到制约,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模式,因此,以保护海洋环境为前提,发展蓝色经济,打造青岛经济新品牌势在必行。

一、蓝色经济与环境保护

(一)蓝色经济的概念

蓝色经济是一套可持续发展的海洋经济理论,它以海洋经济的发展为主线,主要包括海洋渔业、滨海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工业、海洋生态产业等。它具有十分科学、深刻、丰富的内涵,更加注重海洋的深度科学开发和保护,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突出生态文明,强化生态建设,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持续发展,以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为前提,具有较强综合竞争力的经济发展模式。

(二)发展蓝色经济优先重视环境保护

蓝色经济发展的动力在于海洋丰富的资源,发展蓝色经济绝对不能走粗放式发展模式,必须走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协调并进、效益能耗比较高的集约化发展模式。我国海洋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一是陆源污染物入海排放量过多,严重的超过了海域的承载力,利用海洋,必须加大海域污染防治力度,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持走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先治里陆地污染的发展理念,把陆源污染物的入海排放量降低到最小的程度;二是海岸带湿地生态破坏严重,主要原因是利用上的盲目无序和不合理、保护上的低效率,导致海岸带湿地面积减少,质量下降,生态急剧退化,我们应该采取积极地措施通过生态恢复来维持海岸带湿地的自然发展趋势,提高海洋生态环境容量和生态服务功能。

海洋生态环境一旦被破坏,治理的代价将是巨大的,海洋环境保护的重点是“防”与“修”,“防”就是一定要做到未雨绸缪,确保每一个项目的实施付出最小的环境代价;“修”就是对于已经破坏的海洋生态环境制定详细的治理方案,尽快回复原有的生态,真正地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使蓝色经济在我市的经济发展中成为加速器。

二、发展蓝色经济的可行性

青岛作为山东省经济强市之一,依托海洋发展蓝色经济有着自己的独特优势:

(一)经济基础扎实

青岛蓝色经济发展初具规模,蓝色经济效益明显扩大,海洋优势产业基本形成,蓝色经济布局进一步优化,海洋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2008年总产值达到1222亿元,居全省之首、全国同类城市第二位,产业体系较为完善,临港工业区初具规模。资料显示我市海洋经济近几年来保持了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运行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海洋化工、海洋食品加工等优势主导产业不断壮大,海洋生物医疗、沿海风电等产业已经初现端倪。

(二)生态条件优越

我市发展海洋经济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具有一定海洋开发基础,胶州湾、鳌山湾、董家口等是优良天然港址,丰富的生物资源、旅游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东临日韩区位等,已形成了优越的生态环境条件。再加上海洋资源类型很多,我们可以进一步统筹海路经济发展,充分运用渔业、旅游和工业的经济优势,发挥海洋经济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三)空间布局优势

在空间布局方面,青岛环胶州湾经济布局已经凸显优势,可以利用胶州湾西海岸新经济区、胶州湾北部高新区、鳌山科技会展旅游区、董家口临港产业区、胶州湾东海岸现代服务业区等五个核心带动区,带动全市蓝色经济加快发展。此外,按照此次高峰论坛的规划,亦将建立“多支撑点”,建设一批现代渔业、滨海旅游、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现代物流、资源综合利用、科普教育、海岛开发等各具特色的聚集区,形成蓝色经济发展的多点支撑,构筑成为“一带、五区、多支撑点”。

三、发展蓝色经济的对策

(一)环境保护优先 制定宏观发展战略

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保证蓝色经济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处理好蓝色经济发展与海洋资源、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建立合理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的生态经济系统,实施海洋生态系统化管理,保障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促进蓝色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制定整体的发展战略,建立环境质量评价体系,根据海水水质、沉积物、生物体污染物质负荷量现状,通过主要海湾水质和生态环境特征与变化规律的研究,对污损海域提出可供选择的生态修复对策。

(二)规范使用秩序 提高海洋服务功能

蓝色经济的发展必须做到有秩序的进行,以免形成乱开发、乱使用的局面,造成海洋污染。因此,我们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做到依法用海、科学用海、阶段性用海和持续性用海,开发利用和环境整治同时进行。海洋是资源的宝藏,但开发利用具有一定危险性,应该完善海洋监测预警工作,系统分析我市主要海洋灾害的分布特征、发生机理和趋势,建立健全符合我市沿海实际的海洋灾害评价体系,加强我市防灾的科学性,同时也为我市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三)优化产业布局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在建设海洋强省战略目标指引下,青岛市应该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通过制定科学的海洋产业发展规划,发挥青岛的比较优势和发展潜力,整合各种资源、找准突破口,形成合理的产业布局,实现海洋产业快速稳定健康发展,推进蓝色经济不断向纵深进行。发展蓝色经济,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可以在新一轮的产业发展改革中占得先机。蓝色经济发展的关键点取决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必须拓展新的发展思路,培育高科技人才,利用现有的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推动我市蓝色经济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四)注重多方合作 建立国际交流平台

蓝色经济的发展不能单兵作战,必须整合各种资源,利用经济区功能定位优势,在青岛市优先发展海洋经济基础较好的区市,这些区市既要体现自身特色,又要与其他经济区市形成互补,错位发展,在优先和平衡发展的关系上做到优势互补、互为依托,最终实现共同发展。由于蓝色经济在我国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家在这方面已经有了比较成功的案例,我们应该建立广泛合作的国际交流平台,利用平台获得更多的信息促进我市蓝色经济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五)深化体制改革 营造优越发展环境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政府的政策起着导向作用,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必须强化体系和机制改革,建立以“蓝色经济企业”为主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驻青高校为依托产学研为一体的创新体系,培育大型、中型、小型等一大批海洋科技企业。这就需要我们在政策导向和资金等多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特别是由于发展海洋经济,企业所需要的资金数额较大,在企业贷款方面政府应该给予更加宽松的政策。另外,我市应该争取国家或山东省在我市开展科技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和统筹海陆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试点,并以此为契机在我省蓝色经济发展中起到带头作用。

海洋世纪正在到来,放眼世界,沿海国家和地区纷纷把发展的战略目光投向海洋。蓝色经济作为新经济形态,不断引领着科技创新的前沿,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海洋是资源的宝藏,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海洋更是我们探索新的发展方式、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空间。发展蓝色经济,保护海洋环境,是我们共同的责任。让我们手拉手爱护海洋,心连心保护资源,积极发展蓝色经济,为青岛的明天更美好努力奋斗,打造青岛城市新品牌。

[1]姜大明.把握机遇 深化合作 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青岛蓝色经济高峰论坛

[2]王宏.促进海洋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青岛蓝色经济高峰论坛

[3]唐启升.中国蓝色海洋食物计划.青岛蓝色经济高峰论坛

[4]杜 鹰.大力发展蓝色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青岛蓝色经济高峰论坛

10.3969/j.issn.1001-8972.2011.04.106

猜你喜欢

海洋资源蓝色青岛
广东省海洋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构建对策建议
海洋资源资产清查系统设计与实现
蓝色的祝愿
基于自然资源价值理论的海洋资源核算问题探究
蓝色的祝愿
自然资源信息化框架下海洋资源数据管理体系设计有关思考
上合,从青岛再启航
蓝色使命
青岛如何引进人才
蓝色的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