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发VB学习动机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2011-02-19雪吴昌明

中国科技信息 2011年4期
关键词:徐州学习动机动机

朴 雪吴昌明

1、徐州医学院计算机教研室 江苏徐州 221004;2、徐州空军学院教育技术中心 江苏徐州 221000

激发VB学习动机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朴 雪1吴昌明2

1、徐州医学院计算机教研室 江苏徐州 221004;2、徐州空军学院教育技术中心 江苏徐州 221000

学习动机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直接影响学习行为,进而影响学习效果。针对当前部分大学生学习动机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VB教学的特点与目标,笔者试图从五个方面讨论能够有效激发学生VB学习动机的课堂教学策略。

VB;学习动机;课堂教学策略

当前高校学生的学习效果每况愈下、学习积极性不高,造成此现状的原因很多,其中重要的一个就是部分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存在问题。在教育学与心理学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多年教学经验,笔者将试图从课堂教学的微观角度来探讨激发学生VB学习动机的策略,以期对大学教师的教学实践提供帮助。

1.学习动机及其作用

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的学习活动朝着一定的学习目标前进的心理动因和心理倾向。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动机不是一种单一的心理品质,而是由各种不同的动力因素所组成的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概括地讲,学习动机可分为两个方面:学习的内部需要——由内部动力促发,受心理需要支配,如个体的安全需要、情感需要、成就需要等;学习的外部诱因——由外部动力推动,受外部情境的支配。学习动机的形成仅靠内部动力是不够的,还要有来自外部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强化物的作用。在学习活动中,学生的学习行为及其动机常体现为内驱力和诱因的相互作用:有时是先有内驱力而后选择学习目标,有时是先有诱因引发需要,然后唤起学习内驱力。

学习动机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1)直接引发学生的学习行为。无论是动机的内驱力还是诱因,对学习活动都具有引发作用,它们随时可能使个体处于驱动状态,从而形成促使个体投入学习活动的原动力。可以说没有学习动机就不会有学习行为。(2)维持和加强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动机对其所引发的学习行为具有维持和加强的作用,学生出于某种执著的追求,会坚持努力学习。(3)引导学习行为指向某一特定目标。学生的行为方向主要受动机驱使,在学习动机驱使下,学习行为指向一定的目标。(4)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学习动机是学习活动得以发生维持和完成的重要条件,直接制约学习行为的积极性。学生学习行为的积极性主要体现在对待学习的注意程度、情绪状态、意志力等几个方面——学习活动的外在表现,与学习动机的性质是一致的。学习动机强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也高,他们在学习上能专心致志,具有持久的学习热情,遇到困难时有顽强的自制力和坚强的毅力。而缺乏学习动机的学生,往往学习积极性低,学习效果不理想。

2.当前学生学习动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通过课堂观察、心理咨询、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学生学习动机不足主要表现在:注意力分散;注意警觉水平低;经常变换注意对象;注意的转移缺乏灵活性;学习情绪低落;不懂学习方法——课前不预习、不记笔记、考前死记硬背。针对这些表现,我们分析原因如下:学习目的不明确,部分学生不知道“为什么学习”、“学习什么”、和“怎样学习”,缺乏学习动力;教学内容难易程度选择不当,不适应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没有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语言不生动、教师讲课没有激情;教学的计划性太强,对课堂中的可变因素考虑太少,教学方法单调、照本宣科、缺乏启发性;学生学习基础差,没有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没有从中学时的被动学习转换到大学该有的主动学习;工作、前途的不定性等因素的影响。

3.激发学生VB学习动机的课堂教学策略

综上,学习动机的产生和保持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学习基础、学习目的、教师教学方法等。下面以大学VB教学为例,结合学科特点和医学院校学生的学习风格特征,给出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课堂教学策略。

(1)目标激励。学习目标是学生通过学习在一定时期内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生的学习具有激励作用。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和教学实践表明,教师提出的学习目标越明确具体,越能引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要注重根据学科特点、所学知识特点以及学生特点有效地进行理想教育、远景教育,在讲授一门新课或一节新课之前,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目的、任务和要求。同时,教师还要使学生明确每一学习活动、每一学习课题具体的学习目的,把每一具体的“小目的”同提高自身素质联系起来,把课堂学习规划到未来的就业工作中去。

(2)创设问题情境,启发教学。实施启发式教学的目的是要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而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一个有效的手段,这也正是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所提倡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愿望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的,离开了情境,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愿望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情境都能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愿望起推动作用,只有那些带有探求性的问题情境,才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才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愿望起到强烈的激发作用。所谓问题性情境,就是把那些不知与知、浅知与深知之类的需要学生解决的矛盾问题带到一定的情境中去。一般来说,这些问题是具备一定难度的,对学生来说既是他们力所能及的而又必须是要经过他们的努力或者说“起跳”才能解决的问题。

(3)及时而正确的反馈。心理学研究表明,来自教师对学习成果的种种正确反馈,对学习动机起着重要的激励和强化作用。它不仅使学生从反馈的信息中看到自己的进步与成功,从而使学习态度和兴趣得到加强,激起更进一步学习的强烈愿望,而且能通过这种信息反馈使学生了解到自己学习上的弱点与不足,从而调动克服缺点、为争取好成绩而努力的积极性。同时,教师通过信息反馈能够控制和创造出“热烈、紧张而有秩序的”良好心理气氛,使学生感受到主体性。教师要坚持正面教育、表扬为主的原则,对学生学习成果所做的反馈信息必须客观、公正和及时。

(4)动机迁移。我们常常发现一些学生对课堂学习不感兴趣,但对课外活动却非常积极;有的学生对理论学习劲头不足,但对教学实验却充满热情。这里的动机迁移就是指学生把对一种活动的动机转移到另一种活动上来,或把对某一科目的学习动机转移到另一科目的学习之中。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帮助学生分析现有的动机,看看这些动机是否正确、是否合理;找出现有动机与将要形成的学习动机之间的相同因素;对相同因素进行强化并找出强化后的有利因素,使之与新的学习活动联系在一起,促进学习动机的迁移,使学生产生对课堂学习的需要。

(5)学会学习。不会学习是学生缺乏学习动力的一个重要表现。大学课堂教学的传统是“授人以鱼”,大部分教师对课堂教学价值的关注只停留在知识的传递上,学生一般处于消极被动状态,学习缺乏主动性、创造性,学习兴趣受到压抑。为此,教师要改变课堂教学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的状况,既要“授人以鱼”,又要“授人以渔”,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教会学生学习,创设条件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实践,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教师要以自己的知识、才能、人格去引导学生,鼓励学生,与学生平等交流,相互协作,共同成长,共同发展。只有这样,学生就会学得积极主动、学得生动活泼,其学习动机也就比较容易激发起来。

[1]施良方 等.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朱智贤,林崇德.思维发展心理学[M].第一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3]章志光.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4]张大均.教与学的策略[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10.3969/j.issn.1001-8972.2011.04.078

猜你喜欢

徐州学习动机动机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疫散待春回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动机比能力重要
爆笑三国 第三回 三让徐州
徐州过年纪实
苏翠2号梨在徐州的引种表现及配套栽培技术
大学生学习动机功利性倾向调查
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