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维吾尔族传统帽子

2011-02-19阿巴拜克力依沙克天津工业大学

中国科技信息 2011年4期
关键词:维吾尔族帽子服饰

阿巴拜克力·依沙克 天津工业大学

浅谈维吾尔族传统帽子

阿巴拜克力·依沙克 天津工业大学

维吾尔族是我国古老的、历史悠久的民族之一。维吾尔人民勤劳勇敢,热情奔放,性格豪迈,并且能歌善舞,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还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绚丽多姿的服饰便是维吾尔服饰文化的组成部分。维吾尔服饰形式清晰、纹路多样、色彩鲜明。尤其是帽饰极其富有民族特点,可以称为是维吾尔服饰艺术的结晶,是维吾尔族服饰最明显的特点。

维吾尔族;皮帽;花帽

维吾尔族的服饰丰富多彩、独具特色,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它不仅体现着维吾尔族的民族风俗和习俗,而且标志着当时社会经济文化繁荣的程度。因此,民族服饰是判定民族形成、发展的重要依据之一。维吾尔族服饰是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研究其演变、发展的原因、特点,对于进一步深入研究维吾尔族历史大有裨益。

一.维吾尔族传统帽子的演变

维吾尔族不论男女老幼四时均喜欢戴“朵巴”四楞小花帽,帽的形式不尽相同,或下小而上大者,或圆形而平顶者,质料或用皮制,或用棉、绒而制。夏天,他们一般多戴白色软帽,帽上常用黑白两色或彩色丝线绣出各种花纹图案,有的女帽还饰以孔雀翎。这种帽子应起源于西域流行的尖顶帽。考古工作者在孔雀河古墓沟遗址发现头戴尖顶帽女木俑的同时,还发掘另一通长57.5厘米的女木俑,头裁类似于今天维吾尔族所戴的圆顶帽①。

除此外,新疆伊犁新源县巩南斯河南岸出土一尊属于战国时期前后的铜武士俑,头戴顶部向前弯曲的圆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它与著名的贝精斯通(Behistun),磨崖碑表现的波斯大流士一世(公元前?- 前486年)俘获的塞王斯孔哈(Skunha)所戴尖顶帽向后弯曲的圆顶帽略有不同,属同一类型。多数学者认为,尖顶帽是初步判断是否塞人遗物的重要标准器物之一。

关于锡尔河以东以北直到新获地区 的戴高尖帽塞人在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历史》一书中有如下记载“塞人是斯基泰部落,他们头戴高耸的尖顶厚毡帽,穿着裤子,有当地产的弓、短剑和特殊的钱”。从新疆孔雀河下游古墓沟、哈密五堡、且末等地发现的一些早期人类文化遗迹看来,其重要特征之一是死者头戴略微尖顶的毡帽,不少学者据此认为是塞人的遗迹。众多考古材料所展示 的情报表明:塞人的确在天山南北活动过。尽管目前我们还无法判定塞族与维吾尔族之间的族属关系,但我们可以推测,今天维吾尔族的花帽应起源于遍及西域诸地的尖顶或圆顶帽。史料记载说 漠北时期的回鸽公主“金饰冠如甫前指”②。

柏孜克里克55窟男供养人所戴帽子分两种式样。

其一,为上尖下圆的尖顶折沿帽;

其二,为圆顶前额部向上折沿后面朝下有披帕的帽子。

而至明清之际“男帽 …… 顶圆,高六七寸,前后尖,沿翅亦各长六、七寸”③。妇女戴小帽。顶有红花数穗,锦裹经符,并有青鹤飘翎三四根,出门则以花彩帕或白布蒙头名“他里吉”④。

由上引几条史料分析,可见,维吾尔族花帽的历史十分悠久。

二.维吾尔族传统帽子的分类

维吾尔族帽类及头饰种类很多,在维吾尔族服饰中最有特色维吾尔族男女都喜欢戴帽子,因为戴帽不仅具有防寒或防暑的功能,更重要的是作为生活礼仪中的需要,社交、探亲、访友以及节日聚会等场合均需佩带。维吾尔族的传统帽子主要有皮帽和花帽两大类。

(一)皮帽

皮帽主要用于御寒,大多用羊皮制作,也有狐皮、狸皮、兔皮、旱獭皮、海獭皮、貂皮等。主要有以下几种:

1、白吐马克(喀什白皮帽)

主要由青年男子戴,形似深钵,羊皮制,绒毛在内,皮板在外,顶部有四个厚大的菱角,在下沿,有一圈白色或黑色毛边。

2、阿图什吐马克

帽面由黑色平绒或丝绒制成,形似钵形,较喀什吐马克浅,下沿的一圈毛边为旱獭或貂皮制成。

3、赛尔皮切吐玛克

形状同白皮帽,但布料用平绒或丝绒制成,沿边较细,而用貂皮或其他兽皮作成,此帽一般由中老年男性佩戴。

4、欧热吐玛克

该帽约高30公分,形状类梯形、柱形,分里外两层,以一般羊毛皮为里子,黑色羔皮作面,男女农民均戴,女帽主要由老年妇女戴。

5、开木切特吐玛克

沿边较宽,用海獭皮缝制,帽圈帽顶用黑色或咖啡色平绒、丝绒作面子,此帽子过去多为贵妇佩戴,现在多为老年人佩戴。

6、库拉克恰

是维吾尔族群众冬季常戴的皮帽,基本形状是圆形,两侧帽瓣较长,可以上下活动。库拉克恰的主要种类之一的羔皮库拉克恰,是较有特色的一种,用羔皮作成,色彩部分为黑色或灰色,它的两侧瓣不能翻下,只是一种装饰;喀力帕克(毡帽),内毡外布,等等。

皮帽本来是冬天戴的,具有保暖和御寒作用。但是维吾尔族群众中有夏天戴皮帽的习俗,是因为它还具有保持头部皮肤湿润和防暑的作用。

(二)花帽

维吾尔花帽不仅选料精良,且工艺精湛,制作小花帽的维吾尔工匠,都有一套“绝活”。花帽的图案与纹样千变万化,各不相同花帽的样式、花纹与图案也与各地域环境的有关,各地的花帽,都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

1、巴旦姆花帽

是用巴旦姆杏核变形和添加花纹的一种图案,其纹样姿态丰富多样,多是黑底白花,庄重、古朴、大方,维吾尔族男性老幼都喜欢戴这种花帽。

2、塔什干花帽

原是塔什干流行的一种花帽,现在是对格刺绣几何形纹花帽的通称,深受广大男女青年所喜爱,一般色彩对比强烈,火红闪耀如盛开的花丛。

3、格来木花帽

即扎绒花帽,帽似地毯绒面,绣法费工,比较少,但广为男女青年喜爱。

4、曼波尔花帽

顶绣四组圆开纹样,边有四组长方或圆形纹样,是最常见的一种男女老幼都可戴的花帽。

5、奇曼花帽

也是普通常见的花帽,帽以米字为骨架,花枝叶交错,花纹以枝杆连结或线条分隔,成多个正反三角、菱形格局,帽面图案似地毯排列,也称奇曼塔什干朵帕,以知识分子戴的最多。

6、再尔花帽

即金银线盘绣花帽,是姑娘、妇女最喜爱一种花帽,所绣的花多是立体的,在阳光下熠熠闪耀,给人以华贵端庄之感。

7、玛日江朵帕

即串珠亮片花帽,是姑娘和小女孩最常戴的花帽之一。

8、金片花帽

是用压、镂花纹金片缀在帽上加以装饰,是旧时富家妇女戴的一种很贵重的花帽,现在已见不到戴这种花帽的人了。

9、吐鲁番花帽

是吐鲁番、鄯善、托克逊地区流行的一种男女老幼都戴的花帽。其特点是花大底空小,而且颜色特别火红鲜艳,只有这一地区的老年人还戴这种艳丽夺目的花帽。

10、伊犁花帽

是流行在伊犁地区的一种大方、雅致,男女都可戴的花帽。它的花纹纤细、色彩柔和。五瓣花帽,维吾尔语称“白西塔拉多帕”。一般花帽是四瓣拼缝成的,而这种花帽比一般花帽多一瓣,是一种男孩、女孩戴的花帽,帽子较小,纹样比较简单。

11、夏帕克帽

即瓜皮帽,是新疆南部地区男性老幼夏季戴的一种便帽,有时冬季作为衬帽,多为素面,有些在帽口有水纹边。

三.维吾尔族帽子的工艺特点

维吾尔族男女老幼都爱好戴这种四楞花帽。绣花帽维吾尔族称“多帕”,不仅是维吾尔族群众日常生活的一种服饰,也是一种精巧的工艺品。在维吾尔族中不同的阶层戴不同的花帽,不同的年纪有不同的爱好。

绣制花帽,有多种方法:丝线平绣、十字花绣、丝线结绣、串珠片绣、格子架绣、盘金银绣、钩花刺绣、扎绒刺绣以及刺、扎、串、盘综合绣等。维吾尔族妇女先在四瓣帽面上绣出多彩的纹样图案,然后将四瓣帽面以顶为中心缝合起来并衬好帽里,套在木制帽模上成型,最后镶上黑绒布边,便成了一只小巧玲珑的花帽。

结束语

维吾尔族花帽作为一种民族特有的工艺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每逢重大节庆运动,维吾尔族人都要精心绣制或选购小花帽装饰打扮自己;有的还将花帽高挂在屋内壁间,以增长房间摆设的艺术情趣;有时作为可贵礼品馈赠亲朋好友和来自远方的宾客。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的壮丽多彩,体现了少数民族的传承、创造和智慧,这种优良的民族文化传统应当得到继承和发扬。

注释

①新疆古代民族文物.图版21

②《旧唐书》卷 195、5213页,中华书局

③《回疆通志》卷三

④王曾翼.回疆杂记.小方壶二轶二册

[1]和晓花.试论民族服饰的特点与功能.贵州民族研究.1998年第3期

[2]骆惠珍.新疆维吾尔族花帽的文化审视.新疆社会经济.1998年第3期

10.3969/j.issn.1001-8972.2011.04.066

猜你喜欢

维吾尔族帽子服饰
动物“闯”入服饰界
听诸子百家讲“服饰穿搭”
雪人的服饰
关于对哈密维吾尔族刺绣的研究
Hat 我戴上了这顶帽子
维吾尔族传统知识的民族生态学分析
一位维吾尔族老人的关爱情愫
他富起来之后……:记维吾尔族“老关工”克力木·依莫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