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标准规范科学设备维修保产体系的建立

2011-02-15胡邦喜肖永刚

中国设备工程 2011年3期
关键词:检修单位标准

胡邦喜,肖永刚

(武汉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湖北 武汉 430083)

近几年来,随着企业生产设备技术装备的不断扩充和设备维护检修资源协力化、社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武汉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为更好地适应企业设备维护检修保障与生产经营的配套发展,不断加强设备维护检修保产(以下简称维保)体系及其配套制度和措施的建设,通过系统整合和不断优化,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维保管理体制,为确保企业生产设备技术要素得到及时、准确和经济的维护和检修,实现有效的技术补偿和经济补偿奠定了基础。

一、建立设备维修保产的管理保障体系

1.建立保障体系。(1) 推进设备维保体制改革,在“十五”期间将30余家维保单位实施专业化、系统化整合为6大家的基础上,“十一五”末再次对钢铁主体生产单位余下的设备三班维护、检修和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维修专业化的进一步集中改革,明确了公司生产单位和维保单位的职责分工,确立了其实施主体设备维保的核心地位。(2)与设备维修体制改革同步配套,规范和统一了公司钢铁主业烧结、炼铁、炼钢、条材、热轧、冷轧和硅钢等生产流程单元设备管理系统“一部四室若干专检站”(即在设备部下设设备综合管理室、运行技术管理室、技改管理室、备件管理室和按产线或专业成立专检站),形成了“责权利”三者有机统一的精干、高效管理模式。

2.确立管理原则。落实维保单位对公司钢铁主业生产设备实施维保的管理责任和质量追溯责任,切实建立起维护设备稳定、可靠运行和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和秩序。(1)公司设备管理部门是对公司维保业务实施归口管理的责任主体。(2)生产单位是对维保单位实施维保工作的直接管理者和监督者,维保单位是对设备实施维保的责任主体。(3)维保单位按其属性分为公司全民、公司集体和社会协力维保三个层次,各层次根据分工原则承担相应的维保业务。(4)维保单位主要承担公司钢铁主业生产设备三班运行维护、设备紧急状态应急处理以及设备日修、定修、年修和部分大修等业务。

3.明确组织职责。(1)公司设备管理部门对维保业务实施归口管理的主要职责:维保单位的资质审查与管理;生产单位与维保单位职责划分;维保技术标准、质量标准、安全标准、环保标准、服务标准、成本标准和考核评价标准的制定组织与统筹;维保费用管理和合同审批管理、合同结算终审管理;业务指导与监督、专业考核仲裁、维保人员培训以及维保单位的绩效评价。(2)生产单位对维保单位实施监督、指导与考核评价的主要职责:专业点检和生产操作点检、检修计划和实施组织协调、验收评价以及备件计划管理;制定维保技术标准、质量标准、安全标准、环保标准、服务标准、成本标准和考核评价标准;维保范围和任务确定、维保设备运行档案及技术资料管理;对维保单位实施业务指导、监督和考核评价管理;对维保单位实施设备突发事故的应急调度、指挥与协调。(3)维保单位的主要职责:实施维保范围内设备日常点检、维护、抢修、定修、年修、设备运行档案及技术资料记录;执行配套技术标准、质量标准、环保标准、安全标准、服务标准和成本标准;接受生产单位和公司设备管理部门日常工作业务监督和指导;应急机制和体系建立并服从生产单位应急调度和指挥;内部职工技术业务培训、现场操作技能培训。(4)公司纪委、审计部门负责对维保项目招标过程进行监督。公司财务部门负责维保合同项目的费用支付、抵扣审查和付款。

二、建立设备维修保产的约束管控机制

1.资质准入管控。公司对维保单位和人员实行资质准入和资格准入管制。(1)根据资质条件核定其在公司实施维保服务的专业领域和业务范围,禁止不具备资质的单位进入公司设备维保市场。(2)维保人员应取得点检、巡检合格证、职业技能鉴定证,特殊工种人员应持有特种作业操作证;安全员应有安全培训合格证。(3)禁止维保单位随意外聘人员替补维护检修保产岗位。

2.分层分级管控。公司按照公司全民、公司集体和社会等三大部分维保单位实行分层分级业务管制,其维保业务划分基本原则如下:(1)公司全民维保单位是公司设备维护检修协力保产的主要力量,主要承担公司钢铁主业主要生产线设备的维护检修保产业务。(2)公司集体维保单位是公司设备维护检修协力保产的辅助力量,主要承担公司钢铁主业辅助生产线设备的维护检修保产业务。(3)社会维保单位是公司设备维护检修保产的重要补充力量,主要承担公司钢铁主业特殊专业设备的维护检修保产业务。

3.合同约束管控。公司对维保单位承担的项目实行合同管制。(1)生产单位与维保单位发生维保业务关系,应签订设备维护检修保产服务合同。合同双方应认真履行承担的相应责任和义务。(2)生产单位与维保单位应加强自律,严禁以下行为发生:擅自签订保产合同;造成既成事实补签合同;将同一区域、同一生产线、同一类别设备拆分后与多家保产单位签订保产合同。(3)对维保单位实行定位(单位)、定员(维保人员数量)、定项(项目任务)、定责(管理维护责任)、定标(技术、质量、安全、环保、服务、成本等标准)等“五定”管制,严禁任何单位挂靠或进行维保业务的分包和转包。

4.标识安全管控。(1)实行“挂牌”标识管理,规定维保单位应在驻扎厂区醒目位置挂牌标示,注明保产单位和法人、保产设备名称、保产责任人及联系电话等基本信息。(2)实行人员“定岗配制”安全管理。维保单位员工进入现场,应穿戴代表本企业标识的统一工装和制服,并配备专门标章。(3)对维保单位实行维保点检、运行档案记录管制,维保单位应按照保产合同要求,完成维保设备的全部规定记录和资料。(4)对维保单位实行“两化”自律管制,凡承担公司设备维保业务的维保单位应推行维保作业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

5.培训绩效管控。公司对维保单位实行绩效评价、动态管理与优胜劣汰管制和市场退出机制。(1)对维保单位和人员实行年终评审和技能培训管制。每年由公司设备管理部门按上年维保单位签订保产合同总额提取一定比例数额的专项管理费用,其主要用途:用于保产单位的年度评审和表彰;用于保产人员技能培训和取证;用于必要技术标准、业务管理资料配备和其他相关的支出。(2)对维保单位实行过程监督与控制;生产单位对维保单位的监督管理效果与主要责任领导的绩效评价挂钩。

三、建立设备维修保产的规范管理机制

1.规范合同文本。公司对设备维护检修保产合同文本实施定制管理,其定制主要包含以下内容:(1)维护检修保产的范围、内容和任务,生产单位与保产单位的工作界面和职责划分。(2) 生产设备维护检修协力保产的形式。(3) 物料、工机具提供方式。(4)执行的技术标准、质量标准、安全标准、环保标准、服务标准和成本标准。(5)年、季、月度经济技术指标,主要包括备件主材消耗,工作质量和服务质量指标考核值,事故故障、考核值等。(6) 应急预案、响应速度及抢修管理。(7)执行公司规定的安全、保卫、厂容、环保、职业健康及文明施工的有关规定。(8) 合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9) 生产设备维护检修协力保产费用的计算及结算方式。(10)维护检修档案记录、实验数据的管理。(11) 通用扣款、考核及奖励标准(产量、质量、安全、环保、成本、服务等)。(12)专业扣款、考核及奖励标准(技术、功能、精度等)。(13)例外考核标准(合同中虽未明确,但确属主观责任所造成的不良后果和损失)。

2.规范操作程序。(1)生产单位拟定维护检修保产项目立项、保产范围、内容和参与单位,推荐三家以上具备资质的维保单位参与招议标。(2)公司设备管理部门对承担维保单位进行资质、能力、范围、工作量以及相关保产标准条款审查、招议标组织和报批。(3)公司纪委、审计部门对招标过程进行监督。(4)完成招议标并报公司主管领导批准后,组织生产单位与保产单位签订保产合同。(5)新增项目应优先安排公司全民维保单位,并按照相关招标、审批程序实施。(6)生产单位应按维保合同规定,向维保单位及管理部门提供必需资料,对维保单位进行必要的指导、监督、评价和提供必要支持,同时对维保单位应做到日常检查、月度评价、年终总评,并将评价结果与当期合同结算挂钩。

3.规范评价标准。分别针对生产单位和维保单位的评价管理,建立委托方和承包方评价标准,其标准均为百分制设置。(1)生产单位按月对维保单位的日常管理进行评价。(2) 公司设备管理部门为组长单位,公司纪委、审计、企管、制造、安环、财务等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每年第四季度组成评审组,对维保单位进行年终评价,评选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级,达到优秀标准的,准许续签合同;达到合格标准的,可续签合同;达到基本合格的,可视整改情况确定是否续签合同;评定为不合格的,直接取消其在公司承担维保业务的资格。

综上所述,企业的设备维保业务涉及到各方的利益,是各方在管理、技术和利益上的较量。因此,要真正达到平等、互利和共赢,还需要在具体的工作实践过程中不断进行总结和评估,并适时作出适应性的调整、改进和优化,使各方的利益最终达到平衡,从而使企业的维保管理与业务推进朝着健康、有序和可控的方向发展,以不断适应和满足企业生产经营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猜你喜欢

检修单位标准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鸣谢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填单位 要推敲
看错单位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
检修
协办单位
变电站一次设备检修的意义及具体检修内容分析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二次回路的维护与检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