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发电厂设备检修成效的方法

2011-02-14李爱民

综合智慧能源 2011年3期
关键词:工具队伍检修

李爱民

(大唐国际内蒙古分公司,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200)

0 引言

检修成效不理想,往往是由人员素质、施工方案、施工组织、机具配置、管理等方面的原因造成的,需要从多方面入手提高检修成效。

1 人员素质

人的因素是关键因素,检修人员技术素质不是一朝一夕就可提高的,也无捷径可走,但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必然会事半功倍。这里有2条思路供参考:一是引入检修全程模拟训练项目,通过在计算机上模拟,使员工将检修规程转化到接近实际的具体画面和每一个具体的细小步骤,长期模拟训练,必然会对设备结构、系统连接、拆装工艺了然于心,从而做到心中有图,心中有物,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就会得心应手,做到“手到病除”;二是借助制作塑料模型,将重要设备用透明塑胶原料制作成相应比例的模型,要求其内部构造与系统联接一一对应,用于日常训练。由于每天处于实践状态,每天能全面接触所想接触的设备,员工的检修工艺水平一是长进快,二是能深入,三是更全面。

随着材料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突飞猛进,为上述2种培训方法或手段提供了可能,对于同类多机组电厂检修员工的培训更加有益。

要使人员培训实现日常化,在管理上应适当增加对日常训练考核的比重,为日常训练提供平台,以促进日常培训的规范和改进。

人员配备还应做到以下2个方面:一是数量上足够多,二是分层级配备。操作层具有劳动密集性特点,对员工有工艺要求,同时,人员素质及检修成效的提高是循序渐进的,因而在人员配备之初,越是层级低的操作人员,配备的数量越应多一些,以便在后期不断熟练的过程中实现人员的优胜劣汰。分层级配备是检修作业本质特性的具体要求,在作业现场,作业层可按质检、指导、作业3级划分,各负其责。人员的专业化也是队伍专业化的体现,比如施工现场的安装布置、设备拆解后的收回及修理应有具体人员承担,现场清理也应该有专人负责。

在人员的培养上,要采取学校与厂方合作办学的思路,即在入学前进行职业技能特性测试,择优录取,委托代培定向就业。总学时为6年,招收对象为初中毕业生,前3年为理论课学习阶段,该阶段淘汰率为20%,使那些不认真学习和学习成效不符合学校要求的学生及早转入其他教育;后3年通过一年一度的操作技能测试及现场实际考试,使那些不适应检修工作的学生转入其他专业继续学习(该阶段淘汰率为50%),而从这个班毕业的学生,将进入检修行列,逐步培养成业务能手。为了激发个人的学习和实践激情,除引入竞争之外,还要不断提高优秀学员、优秀业务能手的待遇,建立一条技术工人职业技能成长的道路,使优秀的技术工人在政治上、物质上得到尊敬和回报。

检修员工的选拔还应遵循如下原则:员工的专业结构要合理,知识结构要多元,操作技能应精湛。根据以上要求,选拔的员工首先要作风严谨细致、逻辑思维强,对电器操作、机械操作、安装、拆解等有特质表现。所以,在挑选人员时要使用必要的测试手段,如知识结构、专业结构、动手能力测试,能力、性格倾向测试等,从而使一批“能工巧匠”加入到检修队伍中。如此不断地增加检修人员,逐步提高检修队伍的技术素质,从而使检修队伍成为提高检修工作成效的有力保证。

因为人员素质会影响检修成效,因此,为确保有好的成效,要充分考虑人员素质在检修中的影响和作用。对于那些素质能力不是很适应检修标准要求的检修队伍,加强工作指导、监督、全过程细化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同时,人员配备应注意取长补短,以扬长避短。

2 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是检修方案的核心,必须考虑检修对象、检修目的、检修面临的问题、检修队伍状况、乃至财力、检修时间要求等因素,制订出可行的技术方案。

在施工方案的编制过程中,需要把施工方案划分为准备施工方案、实施施工方案、施工收尾3个阶段。第1阶段是第2阶段有效开展工作的保证,第3阶段是对整个施工过程的完善和补充。3个阶段全面完成才意味着检修施工全部结束。

做好施工方案的前提是:提早进行问题征集;提前研讨施工方案,拟出备用施工方案;提前做好思想动员工作;提前完成施工现场的布置;落实交叉作业的措施;落实事故预防措施与手段;要求后勤保障提前介入;提前制订或修改奖惩措施并征求意见;相关检修案例的讨论与研究,其他需要完成的论证、试验、研究等;及早与相关单位沟通;检查协同作业队伍的配合准备工作。

施工方案的形成包含这样一个循环,常规作业由执行作业班组自行确定,经书面上报专业工程师审批即可实施;非常规作业采取招标的方式解决,既可由下到上,也可以由上至下,但具体方案要经过研究论证后执行。

需要强调的是,不同设备之间既有不同点也有一定的共性,必须采用针对设备特点的工艺方法来保证设备检修成效。转动设备更加注重转动机械部位的维护和修理,对振动的要求高,检修的手段自然要根据振动的特点来实施。随着制造的模块化,设备的检修增加了很多拆装更换整体单元的作业,检修重点应放在对单元性能的分析研究与判断上及单元设备更换的方法工艺上。因此,针对不同设备特点而提出的检修工艺改进方案更具有操作性,更表现出微观性,是一切改善和提高检修成效的基础工作,由此汇集起来的检修工艺组合就成为提高机组检修成效的工艺方案。该方案也是提高检修成效的基础与核心,其主要构成为操作对象、操作工具、操作方法、操作者几个方面,因此,也要做好上述因素的结合,提高工具的适应性、加强方法的针对性。

3 施工组织

怎样的施工组织方式是检修的最好方式?简言之,能满足当次检修工作的施工方式就是合理的方式。笔者认为,每次检修有大同也必有小异,施工组织方式解决的是小异问题,要提高检修成效,就应更加重视小异问题。

同时,施工组织也要根据施工队伍的技术特点、工作作风等因素有所区别,比如在人数上,技术水平高、作风硬的队伍可以适当压缩人员数量,以换来更大的安全施工保障空间。

施工组织应把握以下原则:一是根据计划的关键条件和当前条件要求,科学安排技术力量;二是建立施工预备队机制,用以解决设备拆装过程中出现的额外工作,或者解决施工中出现设备损坏、人员伤亡之后的现场救护、处理、补救等问题;三是建立联合指挥中心,施工问题、施工信息、工作安排、协调作战、交叉作业反馈等须使全体参与人员了解清楚,明确相应关系、自身的定位与作用,不打盲目战;四是对于耗时少或用人少以及适合夜间进行的施工作业,应安排夜间进行以提高成效;五是上、下游施工的衔接性作业,要求各组织多想一步、早到一步、晚走一步,以实现无缝对接和互助;六是使用工业高清电视,进行远程指导作业和联合诊断作业。

4 机具配置

提高检修成效,必然要做好工效学的研究工作,尽管管理科学已经远离泰勒的管理学时代,但追求人机和谐的工作成效依然是提高作业成效的基础性工作。任何机器或工具的产生,归根结底是由于其功效对人手的替代,是人思想的物质反映,所以,提高检修工艺水平的本质之一就是要不断挖掘人机工效的潜力,通过改善工具产生更加高效的生产力,从而实现检修作业成效的提高。

就检修工作而言,检修实践中细节管理上的严重缺失,以及缺少更加科学的工艺方法、缺少工艺方法实现的途径、缺少实现工艺的工具、缺少工艺和工具的改进,使检修成效不佳。在工具的改进上,要采取专家与操作者相互合作的方法,通过寻找工具的不足及观察操作人员的技术动作,寻找和分析工具应具有的特点。随着现代材料学及计算机设计、制图的发展,怎样的工具模型都可以做出来,但缺少的是更加丰富翔实的现场分析记录,缺少操作人员对作业工具的深层次认知和分析,所以,需要培养一支专门的研究队伍来分析研究如何改善工器具的作业性能。

备品/备件库位置、加工车间与主厂房位置关系、工器具库的设置一定要满足设备处理与检修时在运输路径、加工器件转运、工具投入方面的便捷性要求。因此,备品/备件库应紧邻施工现场,有的应设置在现场周边。备件加工车间应与主厂房建立连接通道,以便备件快速运到厂房进行装配。设备点检人员和设备检修人员的日常工具应放置在厂房不同楼层的工具存放箱,从而减轻工作人员携带工具的劳动强度,并使相应设备对应的检修工具更加有针对性。因此,工器具的配置应以检修设备为主体(在其旁边设置检修专用工具箱,使常用工具器具乃至检修用综合耗损材料随取随有),但为了不造成在工器具配置上的浪费,不应对所有设备一一配置检修工具,而应根据设备检修工具搬运的特点、使用频率及使用范围,应有目的、有选择地进行配置。

现在的工业流程配置总是把仓库、加工车间置于主厂房以外很远的地方,日常搬运、联络等工作均要花费很多时间,影响工作成效。因此,主、辅车间的安排要重新考虑,原来仓库的大一统存贮方式也应根据所有设备与物资关系,建立分散式仓库,以保证作业时省力、省时、省物。

这对未来电厂主、辅机组及系统的总体设置提出了新要求,而将物资、设备、工具的集中管理改为与主机房协调一致的分散式设置,将机床等修理设备纳入主机房的设计之中。一切本着人力最省、物资运转最短、到达目的地最快的原则来设计。

5 检修管理机制

应从3个方面处理好点检与检修的关系:一是提高点检人员对检修工作的指导作用,尤其是在检修作业指导书检修规程的编制中,既要发挥点检人员的指导作用,又要发挥点检人员的实践参与作用;二是在检修作业过程中,点检人员发挥指导作用,积极参与,认真做好作业记录、录像、研究、反馈等;三是在检修作业完成后,做好作业分析及指导工作。

另外,检修管理机制的创新也会对检修的成效产生影响。在实行点检定修制的企业里,检修人员要全程介入设备管理,点检人员日常行为以及对设备的认识应当转变为检修人员的认识;设备管理人员要全程介入检修工作;运行人员的操作轨迹、操作结果也应成为检修人员和设备管理人员了解的内容之一。这就意味着设备管理、检修人员及运行人员的配合要紧密,以实现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只有这样,检修作业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然而,要实现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必须有协调一致的管理机制,要让3类队伍围绕设备发挥各自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要有大局意识、配合意识、服务意识,否则互不相让、互相推诿,最终设备不但不能得到治理,反而使信息沟通不畅、不对称而导致各个单元的工作出现倒退和相互牵制。为此,要做2部分工作:一是建立网络组织机构来管理3支队伍,负责协调;二是建立一套有效的奖惩体系,使3支队伍的责、权、利统一在一起,通过工作流程固化各队伍的职责。通过下游对上游的评价确定奖惩,网络指挥机构则对设备考核,出现问题考核最下游,这样形成考核的利益链条和责任的逐步传递且确保不被衰减。

对于市场化检修运作体制,要提高检修成效,还应充分考虑市场和检修队伍2方面的因素,控制检修成本并有所降低。频繁更换检修队伍虽然在招投标中可能会压低检修费用,但对于检修成效及检修费用控制都存在一定风险。但若在检修招标中不是一次检修对应一次招标,而是以一次招标对应几次检修,则可以有效控制检修的费用。这个思路不仅能发挥市场化管理检修效果,而且能更深入地贯彻作业精细化精神,为不断追求检修水平提高和费用下降2个目标的实现提供更大的可能性。

6 设备研究基础

欲提高检修成效,还要做设备的分类研究,针对不同设备制订相应的办法;另外,应研究不同类型的检修,制订专门的办法以提高成效。之所以要提出这样2个观点,根本原因在于改善和提高检修成效是针对每一部设备和每一次检修。

针对不同设备的检修是构成不同类型检修的基础性工作。笔者将检修划分为全部设备检修、部分设备检修、单台设备检修3类,同时根据检修周期划分为定期检修、事故状态下检修、事故外设备状态条件下的不定期检修3类。不同类的检修,采取的工艺方法不同,采取的检修组织方式不同,采取的检修方案也不同,这使得不同类型检修成效的提高更具研究价值。例如,事故状态下的检修,成效的保证难度更大,对检修方案、施工组织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又由于事故本身的不确定性导致针对事故的检修具有更多的复杂性,要求检修队伍在处理急、难、复杂问题上的能力就更高。而对设备状态条件下的检修是点检定修或状态检修预案中的典型检修或标准模式。此类检修则将掌握设备运行规律、寿命状态、检修经验以及案例作为检修方案制定的重点,更加注重其规律性的把握。因此,要提高此类检修的成效,就应当从设备的规律性入手,重点掌握设备的日常运行数据及曲线,注重日常分析的积累,从而更加准确地把握设备的寿命曲线,在趋势判断的基础上根据设备状态提出具体的修理工艺。

猜你喜欢

工具队伍检修
波比的工具
波比的工具
检修
准备工具:步骤:
“巧用”工具
变电站一次设备检修的意义及具体检修内容分析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二次回路的维护与检修
茂名式大修
还剩多少人?
“五老”队伍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