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乌江干流水电开发规划中的绿色水电理念

2011-02-14黄家文

中国水能及电气化 2011年9期
关键词:梯级干流乌江

贾 兰, 黄家文

(1.贵州乌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贵阳 550002; 2.长江委长江规划设计研究院,武汉 430000)

乌江干流规划是我国首批完成的大型河流规划之一。上世纪八十年代为推动地方经济全面发展,贵州省人民政府邀请国内40余位专家和学者组成考察组,历时26天对乌江流域进行了“以促进水电开发为主,振兴流域和地区经济发展”的综合考察。考察对乌江流域综合经济发展提出了分三步走的战略发展规划,即用30年左右的时间进行乌江水电梯级开发,通过横向经济联合形成大联合企业,发展农业、运输业、旅游业等推动地方经济全面发展。

1986年水利部会同川、黔两省政府组织完成了 《乌江干流规划报告》,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批准了乌江干流规划 “流域、梯级、综合、滚动”的开发方针和以发电为主,其次为航运,兼顾防洪和灌溉等的开发任务。同期配套完成的乌江航运规划、乌江流域国土规划及防洪规划,以及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在进一步细划流域供水规划和水土保持规划,并对主要支流提出治理开发规划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了 《乌江流域综合规划报告》,组成了乌江流域开发建设的总体规划。

到2010年按 《乌江干流规划报告》确定的梯级水电站已基本全部开工建设,乌江将成为我国按规划实施开发最充分的大型典型河流之一。回过头来看,由国家综合管理部门牵头组织的乌江干流规划,因以区域综合长期发展为规划目标,规划的指导思想以及规划拟定的河流开发任务、提出的梯级总体布局方案和水资源保护意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的就是绿色水电的理念。特别是同期开展的以全流域为评价对象的环境影响评价,应该是国内最早开展“流域环评”的大型河流。

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国家在河流规划上已形成了一套河流规划编制程序及评价体系,指导着河流规划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回顾乌江干流规划,分析其中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现代绿色水电理念具有特别现实的意义。

1 对绿色水电内涵的认识

首先对 “绿色水电”进行定义和开展量化评价工作的是欧美一些发达国家。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国外一些国家从兼顾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角度,提出了许多水电工程建设管理的新理念、新观点、新举措,比如绿色水电、绿色大坝等理念,逐渐为人们所接受。瑞士的绿色水电认证和美国的低影响水电认证,是为降低水电工程的负面影响而提出的解决方案,是目前国外水电环境认证体系中比较典型的代表。其核心内容是确立对水电工程的生态环境保护状况进行评估的技术标准。通过建立客观、科学、公正的生态环境认证标准和市场激励机制,鼓励水电站运行单位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水电站大坝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中国的水电环境保护工作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走向全面发展,对绿色水电认证和进行量化评价的需求也日益凸现。所谓绿色水电,就是运用各种绿色技术手段,在保证工程效益、工程安全与质量的前提下,建成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的水电站,促进社会和谐、保护生态环境、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绿色水电的内涵应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以人为本的出发点 水电开发是人类经济活动行为的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类发展的需求,因此,绿色水电最根本的出发点以人为本。人类社会作为整个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其行为与自然环境具有高度的相关性,一方面它破坏了大自然中旧的平衡,另一方面又建立了有益于人类的新的平衡。当前环境问题的产生正是由于人类粗暴对待自然的结果。因此,人类需要对自己的行为加以反省,建立一种新型的、 “绿色”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以人为本作为绿色水电最根本的出发点,一方面意味着绿色水电是 “为人”解决能源需求的,另一方面也意味着绿色水电是 “人为”的重新建立区域环境平衡。

2)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 和谐是指事物发展处于协调、均衡、有序的状态。和谐社会是指社会各要素处于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是指人与人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良性循环、持续繁荣的社会形态,这也是人类共同追求的社会形态。

水利水电工程,从规划设计到施工运营,均要涉及到生态问题、环境污染、水土流失、地质灾害等多方面、多系统之间的问题。大中型水电工程还涉及移民等社会问题。如何解决移民的生活和就业,保证区域和地区的稳定与团结,达到多个系统之间的和谐,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绿色水电的最终目的。

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水利水电工程对于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绿色水电建设既要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又要保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绿色水电的最终目的是要和谐社会,在其实现过程中的根本的衡量标准就是推动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4)生态环境保护的核心内容 环境不仅是人类发展的保障,更是人类生存的基础。绿色水电正是在全球环境问题不断恶化的背景下提出的,绿色水电的研究内容就是如何在发展中更好的保护环境,因此,绿色水电的核心内容就是生态环境保护。在实践中就要求维护生态平衡,保证环境功能不破坏、环境质量不下降。

2 乌江水电规划与开发

2.1 乌江水电规划

乌江是长江右岸重要支流,地处我国第二阶梯向第三阶梯过渡的云贵高原前缘坡地,水能资源蕴藏量大,沿岸地区煤、铝、磷等矿产资源也相当富集,综合开发条件较好。上世纪八十年代,为了逐步将乌江沿岸地区建设成为西南地区重要的能源基地和原材料生产基地,在中央有关部门和黔、川两省的指导和组织协调下,长江水利委员会会同贵阳水电勘测设计院编制完成了 《乌江干流规划报告》。该报告明确乌江干流开发任务以发电为主,其次是航运,兼顾防洪、灌溉等综合利用;该报告推荐干流十一级开发方案,即从上至下依次为:普定 (三岔河)、引子渡 (三岔河)、洪家渡 (六冲河)、东风、索风营、乌江渡、构皮滩、思林、沙沱、彭水和大溪口。经国务院同意,1989年5月,原国家计委以计国土 (1989)502号文对 《乌江干流规划报告》进行了批复,并指出 “乌江干流梯级开发方案可按普定、引子渡及洪家渡、东风、索风营、乌江渡、构皮滩、思林、沙沱、彭水10个梯级考虑,其开发时序待有关方面进一步研究后确定。大溪口梯级要待三峡水库正常蓄水位确定后另行考虑”。计国土 (1989)502号文对乌江流域国土规划、航运专项规划、防洪专项规划提出了目标要求。

1991年,长江水利委员会编制完成了 《乌江流域综合规划报告》。该报告在 《乌江干流规划报告》的基础上,配套完成了乌江流域供水规划和水土保持规划,并提出了主要支流治理开发规划意见。

2003年,鉴于乌江干流彭水以下河段开发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根据乌江干流规划报告批复意见,重庆市发改委组织长江设计院开展了该河段开发方案研究工作。在此基础上,国家发改委批准2007年乌江干流彭水以下河段取消原规划的大溪口梯级,采用银盘和白马两级开发方案。

2.2 乌江水电开发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按照国家明确的 “流域、梯级、滚动、综合”的乌江开发方针,围绕“以促进水电开发为主,振兴流域和地区经济发展”的目标,成立了乌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带动乌江流域其它产业发展的龙头,着手实施乌江水电规划。

受资金、技术以及建设体制等方面的制约,2000年之前乌江干流只开发建设了乌江渡、东风水电站。2000年以来,根据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西电东送政策的需要,以及国家电力体制改革实行,以乌江水电开发公司为建设主体的建设机制,快速推进了乌江水电开发建设。目前,乌江贵州境内的普定、引子渡及洪家渡、索风营、东风、乌江渡、构皮滩、思林等六级,以及重庆境内彭水、银盘2个梯级水电站已投产发电;贵州境内的沙沱水电站已经开工在建,白马水电站尚处于可行性研究阶段。根据上述工程建设进展情况分析, “十二五”期间,乌江干流贵州境内的9个水电站及重庆境内的彭水和银盘两级水电站将全部建成。

3 规划中的绿色水电理念

20多年来我国的社会文化、经济以及社会环境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乌江干流规划报告》作为20年前审批的大型河流规划,一直以来都是乌江干流水电开发建设的最基本依据。

3.1 规划的出发点是 “以人为本”

由于特殊的自然条件,乌江沿岸地区资源丰富,但在开展乌江干流规划的上世纪80年代,该地区社会经济普遍落后,当地干部群众的脱贫致富愿望十分迫切,如何将乌江干流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是当时乌江干流规划工作面临的现实问题。

根据乌江干流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针对东西部地区的资源格局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乌江干流规划明确河流开发任务以发电为主,其出发点就是通过水电开发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将当地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当地脱贫致富并促进东西部共同发展。同时,从改善当地的交通条件、提高乌江沿岸抗灾能力以及水资源对当地民生的保障能力出发,乌江干流规划还提出,乌江水电开发要兼顾航运、防洪、灌溉等综合利用,充分体现了 “以人为本”的规划指导思想。

在乌江干流梯级布局方面,针对乌江彭水下游河段沿岸人口相对稠密、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的特点,尽管大溪口一级开发方案发电效益较大,但考虑到该方案水库淹没引发的移民和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后续的河段开发方案还是选择了不利影响均最小的银盘和白马两级开发方案,河段开发方案优化调整的出发点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绿色水电理念。

3.2 规划的目标是构建 “和谐社会”

乌江干流沿岸有多个少数民族聚集区,人均耕地偏少。上世纪80年代,当地居民文化程度总体偏低,生产技能和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总体偏下。针对上述实际情况,乌江水电开发规划关注到水电梯级建设不可避免带来的移民等社会问题和生态环境影响问题,在确定梯级水电总体布局和初拟各梯级正常蓄水位方案时,摒弃了 “充分利用每一寸水头和每一滴水”的传统水电规划思路,注重减免梯级水库对沿岸居民和其他环境敏感目标的淹没影响,期望解决好移民的生活和就业问题,保证区域社会稳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构建 “和谐社会”的绿色水电目标。

3.3 规划注重可持续发展

乌江水电梯级开发对东西部经济共同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但不可避免地对区域资源和环境造成不利影响。乌江干流规划工作的时间为上世纪80年代,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正处于规范和建设阶段,但规划编制单位还是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调查了乌江干流的重点污染源和主要入河污染物,初步评价了乌江流域的环境特点和乌江干流有关控制断面的水质状况,初步预测评价了规划实施对评价区自然环境、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累积和叠加影响,识别出规划实施可能带来的水文情势显著改变、水库水域污染物扩散能力降低、梯级水库水温分层和下泄低温水、鱼类生境破坏、土地损失、植被覆盖率降低和水土流失加剧等不利环境影响,提出了包括大力加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严重性宣传、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流域物种资源及其生态习性调查、着手建立流域生态环境监测网、对流域内开发建设项目实行环境影响报告书编报制度等在内的环境保护宏观建议,还提出了包括削减控制重点污染源的入河污染物、加强流域水土保持工作在内的水污染防治意见,以期减缓规划实施带来的不利影响。

从目前的眼光来看,乌江干流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尽管不够完善,但乌江水电开发的实践和后续的研究证明,其主要不利影响的预测结论是正确的,其提出的环境保护宏观建议和水污染防治意见对后续环境保护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已经落实的建议措施所产生的环境保护效益已经得到体现,推动了乌江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4 规划实施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根据环境保护国策,在乌江水电规划实施的过程中,华电和大唐等电源集团下属的乌江水电建设和营运单位十分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自觉践行了生态环境保护这个绿色水电的核心内容,具体措施包括:

1)贵州乌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组织开展了贵州乌江水电开发的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有关建设单位落实了水电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为乌江干流及各水电项目的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科技支撑。

2)华电和大唐等有关电源集团,从集团层面到具体水电项目公司层面均成立了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并在水电站建设的过程中,落实了环境监理和环境监测制度。

3)根据环保部门审批的 《贵州乌江水电开发的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书》和各水电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要求,在索风营和思林水电站的施工期,同步建设了鱼类增殖站,并进行鱼类栖息地保护,限制湄潭河等支流的开发建设活动。

4)在索风营水电站水库周边征用了25.3公顷荒草地,种植茅栗、柿树、阔叶猕猴桃等树种,进行猕猴和藏酋猴栖息地保护,并在各水库蓄水前,移植移栽了水库淹没区的古大树木。

5)在各水电工程的施工期,同步实施了施工废污水处理、施工区环境空气和保护、噪声防治、固体废物处置和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并以节能环保为宗旨,积极推进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

6)在水库初期蓄水和运行期,保证各水库下泄不小于天然系列多年平均流量10%的基流,避免了下游河段脱水。

7)按照持续改进的管理理念,组织有关设计和环评单位、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对乌江梯级水电下泄低温水累积影响和减缓对策措施、乌江梯级水电下泄过饱和气体水流累积影响和减缓对策措施、乌江流域水电梯级生态调度等课题进行深入研究。

4 结语

为推动我国水电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保证国家能源战略目标的实现,促进水电可持续发展政策落实和机制建立,在国家能源局的直接指导下,2009年国家水电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挂牌成立。中心一成立即选择乌江流域为样本,以绿色水电认证、低影响水电认证及IHA(国际水电协会)方法为参考,针对乌江水电开展可持续发展研究评价工作。总体目标是根据水电开发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需要,在对乌江梯级水电开发的经济、环境、移民和社会的可持续性进行调查与评价的基础上,对乌江水电开发的成功经验进行归纳总结,对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提高可持续性的途径进行分析,为乌江水电的长期协调发展提供指导和支持。从初步工作成果来看,对乌江梯级水电开发在经济、环境、移民和社会的可持续性给予肯定。表明以 《乌江干流规划报告》为基本基础开展的一系列梯级水电站开发建设,符合现代绿色水电理念趋势。

乌江干流规划是我国20余年前就已审批的大型河流规划。其指导思想以及规划拟定的河流开发任务、提出的梯级总体布局方案、对规划环境影响的评价和提出的水资源保护意见,无不体现了现代绿色水电的理念。在乌江干流水电开发规划实施的过程中,有关水电建设和营运单位自觉践行了生态环境保护这个绿色水电的核心内容。乌江水电开发规划的绿色水电理念及后续的环境保护工作实践经验,具有借鉴作用。

[1]乌江梯级水电站可持续发展研究专题论证及贵州乌江水电开发探索与实践[R].北京:国家水电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2011.

[2]贾金生,徐耀,郑璀莹.国外水电发展概况及对我国水电发展的启示——瑞士大坝安全管理与绿色水电认证[R].

[3]贵州乌江水电开发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R].贵阳:贵州乌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2008.

猜你喜欢

梯级干流乌江
又见乌江
长江干流岸带区域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分析
自动扶梯梯级翻转处异响的分析及改进措施
自动扶梯的梯级斜行原因分析及调整方法
松花江干流哈尔滨江段封冻
梯级水电站多目标联合经济运行初探
自刎乌江(二)
自刎乌江(一)
乌江,乌江
分类培养按需施教注重实效——云南师范大学党校探索梯级培训体系的做法与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