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力科技信息

2011-02-12

浙江电力 2011年5期
关键词:干热岩太阳能发电

德国博世公司PERC单晶硅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达19.6%

经德国Fraunhofer太阳能系统研究所(Institute for Solar Energy Systems)证实,德国博世太阳能(Bosch Solar Energy)公司研制的钝化发射极与背面太阳能电池(passivated emitter and rear cell,PERC)转换效率达19.6%。

该单晶硅电池采用丝网印刷金属化技术和行业内得到广泛应用的p型晶圆制造,尺寸为156 mm×156 mm,峰值功率达4.73 W。就一般 情况而言,采用丝网印刷技术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效率为17%~18.5%。

该电池背面覆有一层电介质和金属层,并配有接触点,有助于提高其光电性能。入射光在电池背面发生反射,因此发射极可将更多光线转换成电能。电池正面的转换效率也可实现优化。由于开路电压较高,其温度系数胜于其他标准太阳能电池。因此即使在光线较弱的条件下,采用该电池的太阳能组件仍可实现更高的输出功率。

该公司首席技术官Volker Nadenau表示,电池研发成功源于采用了公司电池制造的专利技术,该太阳能电池组件将尽快投产。公司还将于2011年在德国Arnstadt市建立一个太阳能研发中心用于推动其在该领域的发展。

摘译自互联网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透明有机光伏电池效率预计达12%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MIT)研制出一种可覆盖在现有建筑标准窗玻璃上的透明有机光伏电池,在允许可见光通过的同时利用红外线进行发电。

Vladimir Bulovic教授表示,太阳能电池组件约一半的成本来自玻璃和结构部件,薄膜太阳能发电系统50%~66%的成本来自安装成本,而如果利用该透明光伏系统发电,则可节省很大一部分相关费用。

透明光伏材料附着在玻璃内表面,可避免受到天气和窗户清洁的影响。虽然目前无法实施成本估算,但该成本相对较低。对于家庭用户而言,该系统只需设置连接窗户的配线和一只电压控制器即可完成。

之前研制出的透明太阳能电池具有诸多缺点,例如光电转换效率低下(小于1%)、阻挡过多日光而影响窗户实用性等。该校研究人员通过采用红外线反射涂层,找到了一种适用于该电池的特殊化学配方,实现了更高的透明度和效率。

该电池无需为建立新的发电系统而占用土地和建设相关基础设施。与传统太阳能电池组相比,通过利用现有窗玻璃发电增大了发电面积,有利于提升发电量。该系统还能抑制射入窗户的大部分光线所产生的热效应,并减少建筑内空调使用需求。

在前期阶段该电池原型效率为1.7%,预计经进一步研发有望提升至12%,这涉及到光伏材料构成和配置优化。在未来十年内,该技术可转化为工业化产品,届时能与现有工业化太阳能电池组件相媲美。

摘译自互联网

美国SPG太阳能公司研发出新一代浮动式太阳能发电技术

美国SPG太阳能公司(SPG Solar)于2011年4月20日宣布研发出新一代浮动式太阳能光伏(Floatovoltaics)发电技术。该公司曾于2007年公布了世界第一个浮动式太阳能电池组。新型技术通过重新设计降低了成本,让可用土地和屋顶面积较为稀缺的地区使用水上浮动式太阳能技术进行发电。

该技术具有三大优点,节能、节水和保护环境。采用该技术,各种灌溉用池塘、湖泊或水库均可成为发电的平台。公司CEO Chris Robine表示,该技术改变了传统太阳能发电方式,让不可能成为现实。现在,全世界客户都可选择安装浮动式太阳能发电系统,该系统比地面安装的太阳能单轴跟踪系统在价格上更具有竞争力。

水上发电模式有助于可用空地面积有限地区进行发电。而对于水资源短缺的地区,其优势在于:可减少70%的水蒸发量,增强蓄水能力;通过抵挡日光照射最大限度抑制藻类生长从而提高水质,并减少用于水处理的刺激性化学品用量,同时降低水温,提高发电功率。

系统工作原理与其他太阳能光伏发电设施相同,具有无移动部件和维护费用低的特点。通过技术改进,系统使用寿命可达20年以上。该技术尤其对于农业综合企业、水利局、污水处理厂和公用事业部门有较高价值。

摘译自互联网

我国将从四方面推进地热能开发利用

来自国土资源系统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工作高层论坛的信息,我国将从四方面推进地热能开发利用。

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汪民表示,“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启动地热资源调查与开发利用工程:一是开展全国浅层地温能调查评价,大力推进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二是开展全国重点地区资源潜力调查,查明区域地热资源潜力,加强中低温地热资源开发利用;三是启动干热岩资源潜力评价,积极推进高温地热发电与干热岩开发利用;四是开展浅层地温能、中低温地热资源、高温地热资源及干热岩开发利用示范,优化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模式。

地热能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可以划分为浅层地温能(200 m 以上)、 地热(200~3000 m)和干热岩(3000 m以下)资源。我国是地热资源大国,大力推进地热能开发利用,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必然选择。

据估算,全国地热资源总储量折合标准煤8530亿t,每年可开采的地热总量相当于6.4亿t标准煤,每年可减少排放二氧化碳13亿t。其中,全国287个地市级以上城市浅层地温能可利用资源能量相当于每年3.5亿t标准煤,如有效开发利用,每年可以节约标准煤2.5亿t,减少排放二氧化碳5亿t。另外,我国琼北、滇西、藏南、东南沿海等地都有希望发现干热岩资源,可能成为我国重要的地热能源开发基地。

猜你喜欢

干热岩太阳能发电
“发电”
我国首次实现干热岩试验性发电
柠檬亦能发电?
含风光发电的互联电力系统自动发电控制论述
太阳能可以这样玩
经济周期视角下的可燃冰干热岩革命
加快我国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
自制一个太阳能热水器
身边的太阳能
2016《太阳能》与您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