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技术 新设备•

2011-02-12

中国矿山工程 2011年2期
关键词:风门煤矿

•新技术 新设备•

尾矿湿采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安徽铜陵有色铜山矿业公司破解尾矿取砂和造浆生产工艺“瓶颈”,在资源综合回收利用上走出了循环发展之路。据悉,这种安全、科学、高效的机械尾矿湿采方式,属国内首创。该矿业公司经过50年的开采,现尾砂储存量为1 000万m3,从2004年底开始,该公司决定在尾矿库取砂用于坑下充填,先后运用人工造浆方式进行干采,但该方式开展范围有限,且生产能力低。为此,该公司在湿采上做文章,特别是在8m以下的尾矿库中采砂,通过在小浮船冲洗过程中,技术人员发现由于尾砂含硫为5.28%,长期存放出现了二次结块不易冲碎,必须有超高压水进行冲击造浆。后经过多次试验,技术人员在直径为150mm管的前端布置3根高压冲击水枪,由IS100-6.5-200型清水泵,专供3个水枪,形成高压射流,在水下进行造浆。水泵所用的水是采砂区的循环水。由于水下破碎和造浆的成功,使采砂取得质的飞跃,采砂的浓度达到20%~25%。该技术不仅解决了粗砂用于补充充填料遇到的各种问题,还可得到一定量的铁精砂和硫精砂,是综合利用尾矿资源的典范,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伴生萤石综合回收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湖南有色氟化学集团及郴州氟化学公司针对影响萤石回收率和品位的症结,就回收工艺流程和设备进行了一系列大胆、创新的尝试,最终形成“一粗一扫九精”的浮选工艺流程,摸索出国内独创的“柱机联选、九段精选、中矿旁路、两级产品“技术。在原有萤石回收生产装置的基础上,新建年综合回收利用10万t伴生萤石生产线。2009年6月,项目开工,2010年4月开始按新的工艺技术试产,实现当年施工、当年投产见效。从2010年6月开始,正式生产,至2010年12月,共生产萤石精粉5.7万t,平均品位从以前的90%左右提高到95%以上,可满足氟化工原料的质量要求,并基本实现达标达产。该项目具有明显的环保效益,年减少尾砂排放10万t左右。

地质测绘成果管理信息系统问世

山东省地质测绘院成功研发地质测绘成果管理信息系统。据了解,此为该院自主研发、具有全部知识产权、以地理信息底图为基础的地质测绘成果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地质测绘成果档案资料存储的数字化、管理的信息化。该系统主要功能有完整全面的地理底图表示平台,可表示公路交通图、卫星影像地图、公路交通及卫星影像叠加图,在济南市、山东省、全国乃至全球均有数据。

华丰煤矿防火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

山东新矿集团华丰煤矿完成的“厚煤层易自燃复杂条件下防火技术”通过专家技术鉴定。该矿针对矿井厚煤层易自然发火的特点,采用理论研究、现场观测、数值模拟、实验测定等方法、手段,确定了华丰煤矿高温、小煤柱综放工作面自燃三带范围及自燃危险性区域,针对综放工作面小煤柱巷道布置,运用离散单元理论和UDEC数值模拟软件,设计了上区段采空区惰化处理、掘进巷道喷浆封漏、工作面合理推采速度等技术,有效解决了强冲击综放面防冲与防火之间的矛盾;应用添加阻燃剂的煤层注水超前煤体惰化处理技术,延长了采空区浮煤自然发火期;应用旁路式及开式注氮系统,缩小了采空区氧化带范围;应用上下隅角建墙、注胶封堵,稳定了高负压、高温环境下的采空区窒息带;应用新型防火仪器红外热像仪及束管分析监测预报技术,实现了较为准确的煤层自燃预测预报。

赵坡煤矿自制托轮拆装器投入使用

由山东丰源远航煤业有限公司赵坡煤矿运输工区职工自制的托轮拆装器,在该矿拖轮维修车间正式投入使用,有效降低了广大职工的劳动强度。据了解,该矿以往维修拖轮全靠维修人员人力拆卸,费力费工,而且还容易损伤拖轮和碰伤手指,尤其是进入冬季后,拖轮一沾上水就被冻住了,给维修工作造成了很大困难。针对这一情况,该矿运输工区从省时省力的角度出发,充分借鉴液压省力原理,自行设计加工了托轮拆装器。据悉,该矿已将该设备正式命名为“加玉”牌托轮拆装器,并在兄弟矿山进行了推广使用。

晋煤集团供水系统实现远程监控

经过半年多的试运行,山西晋城煤业集团自行设计的供水远程监测监控系统实现了安全稳定运行。此次安装的供水远程监测监控系统先行在晋煤集团机关上千个供水点试运行。该供水远程监测监控系统利用先进电子信息技术,结合现有各水源井、水泵房、热水站控制系统运行状态和现场参数的自动采集,所有采集数据定时上报给中心供水管理软件系统,使原本地下不可见的供水网络直观的呈现在大屏幕上,显示出管网的水压、流量等参数。当有异常情况时,故障导致的监测点的参数会有异常波动,系统可自动采取相应措施,并启动声、光、电的警报,以便工作人员及时发现供水系统出现的各类突发性故障,达到降低管网失水率,提高系统自动化水平的目的,真正实现节水节能。

岱庄煤矿成功研制轨道顺槽转弯运输装置

山东省淄矿集团岱庄煤矿历时半个月的试验,成功研制并使用了轨道顺槽多转弯运输装置。该装置由两组主绳弹性压绳器、两组副绳压绳器、拐弯侧六组托绳滑和安装在卡轨车领车底盘的分绳器组成。该矿在拐弯装置的前后各安装了一组主绳弹性压绳器,在卡轨车领车牵引载车经过拐弯轨道时,确保了主绳始终在拐弯侧托绳滑上滑行引领卡轨车转弯,从而防止了主绳被提起来偏离轨道的事故发生。

夹皮沟断电保护装置效果好

夹皮沟公司生产分矿三道岔矿对零米及盲井车场的罐笼安全门安装的卷扬断电保护装置,试运行1个多月以来,效果良好,有效地增强了卷扬提升安全性能。位于罐笼安全门及井框衔接处的卷扬断电保护装置小巧简单,装置主体由行程开关和强磁铁组成。卷扬断电保护装置与卷扬机电磁铁装置相连接,罐笼安全门打开时,触动装置开关,从而实现卷扬的停止。该装置的安装有效地规范了信号工的操作,进一步增强了生产的安全性。

新城空压机硐室安装散热风门

新城金矿为解决井下空压机硐室产出热能过高、散热困难,致使该硐室人员工作环境差等问题,在-630中段空压机硐室外侧及电机车轨道交接处自行设计安装一自动散热风门,较好地解决了该硐室的散热,为下井员工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生产环境。该风门主要采用光电自动感应原理,控制系统分为自动与手动两种控制模式。自动模式时,每当物体通过红外光电开关,开门电路接通,电动机的驱动丝杠拉回牵引滑块,进入开门状态;当风门完全打开至限位开关,电路自动切断,完成开门过程。此时,时间继电器开始计时。当达到设定时限,又开始接通关门电路时,驱动丝杠推出牵引滑块,在配重锤重力作用下开始关门操作。当风门闭合至限位开关时,关门电路切断,整个操作过程完成。

翟镇矿3G无线网络井下技术投入应用

3G无线网络井下应用技术在新矿集团翟镇煤矿试点并获得成功。据了解,该技术由新矿集团与山东移动公司泰安分公司共同研发完成,以基于TD-SCDMA的矿井无线通讯系统作为传输平台,将语音、视频通话及无线网络等功能集成一体,通过无线视频传输,井下工作现场视频可实时显示到调度室,便于及时了解井下生产作业情况。该系统的应用实现了紧急救援的现场指挥,有效提高矿井的应急处置和快速反应能力,为矿井的安全生产提供了技术保障。

赵坡矿微电脑单体液压支柱拆装机床研制成功

由山东丰源远航煤业赵坡煤矿发明的微电脑单体液压支柱拆装机床已在该矿单体车间投入使用。据了解,在发明微电脑单体液压支柱拆装机床以前,维修拆装时劳动强度大,费工费时,而且维修质量也得不到保证。为了提高效率、减轻拆装时的劳动强度、保证维修质量,该矿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进行了技术攻关,最终研制成功了微电脑单体液压支柱拆装机床。微电脑单体液压支柱拆装机床投入使用后,检修效率提高了8倍,一个人就可以解体组装液压柱,不仅降低了劳动强度,还保证了维修质量。

杨柳矿一条龙式电缆洗刷机显神威

淮北矿业杨柳矿利用滚动托辊、槽钢、角铁、毛刷等材料制成了一台长2m、宽30cm的一条龙式电缆洗刷机。据了解,一条龙式电缆洗刷机的研制成功,不仅解决了过去靠人工擦洗费力、费时以及影响环境卫生和标准化库房创建等问题,还避免了因错发、误发电缆而影响安全生产等现象的发生。

张矿集团防灭火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

张矿集团”浅埋藏、大漏风火区复燃特性及安全启封关键技术研究”项目鉴定会在北京举行。鉴定专家认为,该项目整体技术与应用水平达到同行业国际先进水平。“浅埋藏、大漏风火区复燃特性及安全启封关键技术研究”项目是张家口矿业集团公司针对其下属煤矿——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的来叶沟矿6201工作面浅埋藏、大漏风火区范围广、启封易复燃等难题,与中国矿业大学合作研究的一项煤矿防灭火新技术。该技术适宜在内蒙古、新疆一带煤层浅埋藏地区进行推广应用。

李子垭南矿柔性掩护支架技术获专利

从川煤集团李子垭南煤矿申请的项目——“柔性掩护支架及开采配套技术研究”专利申请已获“实用新型”专利类别受理。李子垭南煤矿可采煤层为单一急倾斜煤层,煤层厚度为0.7~2.5m,倾角在50°以上。自2004年以来,该矿一直采用“四边形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进行回采作业。由于四边形柔性掩护支架结构、形状在制成时尺寸已经固定,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煤层厚度起伏变化越来越大,原用支架本身因不能调节,只能留设底煤或卧底推进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为此,该矿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对柔性掩护支架及开采配套技术进行了攻关,针对原掩护支架的技术缺陷,对支架结构、原理等进行了修改、完善,自主研发出了柔性掩护支架及开采配套技术。

井下风门实现自动启闭

兖州矿业(集团)公司东滩煤矿和山东省煤炭科学研究所开展了井下风门自动控制的研究,用可编程控制器实现井下风门的自动开启和关闭。现在井下使用的风门均是由人工操作。由于负压大,开门操作力相当大,不仅开启、关闭十分不便,而且极易损坏风门。这项研究的技术关键在于先开窗后开门。此项成果的工作原理为:当风门需要开启时,控制信号传给二位五通双控电磁阀,电磁阀打到供气位置,汽缸活塞带动行走部分向外运动,打开设在风门上的小窗。当小窗开启到与风门夹角成30°时,小窗被固定销挡住,无法继续打开,而行走支点继续移动,从而带动风门开启。由于风门上的小窗已经打开,风门内外的压差基本消失,所以风门很容易开启。当风门开启角达到90°时自动停止动作,车辆和行人可以通行。当风门需要关闭时,控制信号传输到二位五通双控电磁阀使其换向,控制压气进入汽缸的另一端,汽缸活塞带动行走部分向回移动,先是小窗被关严,然后带动风门转动,直到完全关严。此项成果有效地解决了风门开关不便的难题,可防止风门撞车事故的发生,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李剑峰)

矿井涌水量自动监测系统研制成功

中国矿业大学信电学院成功开发了一套先进完备的矿井涌水量自动监测系统,经过在兖州矿业(集团)公司南屯煤矿的使用,已经通过了技术鉴定。系统实现的主要功能:实时监测矿井井下涌水量的大小;越限实时报警及报警记录显示查询、报表打印等;系统参数设置;监测数据自动记录及历史记录查询打印等;监测数据报表、变化趋势曲线自动生成及打印;人机界面友好,具有帮助、提示等辅助功能。由于井下条件复杂,干扰严重,当数据传输距离超过1km时,可以采用Modem将数字信号调制成模拟信号,通过电话网传输到接收端,再利用Modem将模拟信号调制成数字信号,实现数字信号的远距离传输。由于一般在矿井下顺水槽中沉泥量变化缓慢,而水位(即水头高度)变化较快,因此在对顺水槽涌水量进行监测时,采取了对水位测量间隔时间短,而对沉泥位测量间隔时间长的办法。经过现场实际运行证明可以很好地反映实际情况。 (李剑峰)

液体粘性软启动装置的研制

由兖州煤矿机械厂研制的液体粘性软启动装置为机、电、液一体化产品,填补了国内的空白,技术性能居国内领先水平,适用于带式输送机的重载大扭矩平稳可控起动,也可用于诸如风机、水泵等的调速。液体粘性软启动装置主要是由启动装置、数字执行装置、工作油泵、润滑油泵、油箱、电接点压力表、油温传感器、润滑油冷却器等部件组成的,利用液体的粘性和油膜剪切原理在一组主动摩擦片和从动摩擦片之间传递动力。通过调节摩擦片的间隙,使得传动力矩、输出转矩随之变化,从而获得输出转速的无级调节。运行实践表明:液体粘性软启动装置的开发应用可以使带式输送机的启动过程非常平稳,从而可使输送带强度要求降低25%,并且提高输送带、电动机、滚筒、托辊的寿命,降低带式输送机的使用成本。此外,电动机选型时,其备用系数大为降低,因此可以降低电动机的功率,提高功率因数及运行效率。潞安矿业集团公司漳村煤矿使用该装置以后,每年可节约40余万元。(李剑峰)

北徐楼矿自制钢丝绳注油器

山东丰源远航煤业有限公司北徐楼煤矿职工自行研制出了一种钢丝绳自动注油装置,实现了绞车钢丝绳的自动注油,有效延长了钢丝绳的使用寿命。绞车钢丝绳注油器安装在绞车涨紧装置最前面的托滑上,它由一个油箱、一个阀门和一个回收机油的容器组成,其阀门安装在钢丝绳的正上方,能在行车时实时控制机油流量。多余的机油则流到下面的容器内,可以重复利用。该注油装置的投入使用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节约了材料费用,大大延长了钢丝绳的使用寿命。

广西佛子矿业实施井下视频监控

广西佛子矿业公司于2010年底投入50多万元安装了井下视频监控系统,有效提升了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目前,工作人员正紧锣密鼓地在井下各个工作面安装摄像头,该系统2011年3月底正式投入使用。据了解,该公司井下视频监控系统由摄像头、光端机、视频分配器、视频矩阵、硬盘录像机、显示器等组成。2010年12月24日,佛子矿业公司开始安装井下视频监控系统,在井下水泵房、炸药库、岔道口等重点工作面共安装了40个摄像头,在地面监控室安装了4台显示器,能显示64个工作面的监控画面。地面监控人员在值班室通过显示屏即可监控各个生产环节,便于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猜你喜欢

风门煤矿
基于激光感应全自动风门在斜巷中的应用
九鑫煤业无压式风门技术改造和应用研究
减压风门在桑树坪煤矿的应用与探讨
对灵新煤矿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的探索和思考
汽车空调送风模式原理简介及故障分析
煤矿老空水防治经验探讨
英国深井煤矿关闭
英国深井煤矿关闭
上半年确定关闭煤矿名单513处
去年95.6%煤矿实现“零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