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城市公园绿地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建设

2011-02-10夏海镇

中国水利 2011年11期
关键词:水池水箱绿地

夏海镇

(云南省昆明市城建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630034,昆明)

浅析城市公园绿地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建设

夏海镇

(云南省昆明市城建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630034,昆明)

城市绿地;雨水收集系统;建设

近年,城市绿地作为重要功能性基础设施在城市规划中被日益重视和发展,并在城市建设中通过拆临拆违、旧城改造、道路扩建、企业搬迁、小区建设等不同方式进行建设,在绿地建设中如何建设雨水收集系统,充分利用雨水资源,本文以昆明市某城市开放式公园绿地建设项目为例,探讨城市公园绿地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的建设。

云南省昆明市某城市开放式小型公园绿地建设项目于2009年8月28日开工建设。其分项工程主要有公园道路建设(其中含车行道、公园游路等)、广场绿地、公园水景、地下地上停车场、洗车场、附属公建配套房建设、公厕及其他相关零星设施,针对这些项目,公园建设了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按功能分为雨水收集系统、雨水处理系统、雨水回用系统、系统维护管养四个环节。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流程见图1。

一、雨水收集系统

雨水收集系统主要按各分项工程的不同构造,在规划设计及施工过程中结合项目建筑物及绿化工程进行全盘考虑。在园区竖向设计过程中对公园地形进行详细勘测,划定公园功能分区,划分汇水区域,并参照周边出入口标高统一规划设计公园总体竖向及各区域汇水方案。本案东北面均为城市已建成的市政道路,地块西高东低,中部为高地,这对整个雨水系统的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为更加便捷地实现雨水收集,各雨水收集设施布置在地块高处,在地块低部设储水池、公园水景等,公园水景连接城市原有河道及市政排水管网,在各雨水收集管网汇集点设小型雨水初级过滤池,实现雨水的分级集中。

1.道路、人行道雨水收集

本案中道路机动车道及部分公园道路采用透水混凝土进行路面铺筑,同时加大路基坡度,引导雨水通过面层渗至基层,迅速引流至道路两侧预设的雨水收集管道(管沟),道路两侧基层设沙滤层防止路基填料流失影响路基稳定,人行道按非承重考虑,基层采用级配沙石透水层铺筑,面层采用透水砖及透水混凝土铺筑,确保人行道结构层既能承重,又能透水。沿道路两侧及人行道底部埋设雨水透水管,这样在较大雨量来临时,可确保路面瞬时干燥,避免地表局部积水,地表水可及时回灌地下水,多余地表水在经路面初步过滤后汇入园内雨水收集系统。

2.广场绿地雨水收集

图1 雨水收集利用流程示意图

广场按高程划分汇水区域,通过雨洪分析测算雨水收集管径,在各区域汇水线及局部坡面交叉汇水线布置透水输水主次管网进行雨水收集,透水管网埋设深度根据汇水线位置及周边环境确定。在各主次管网主要的集中交汇点设半埋式或全埋式初级雨水收集过滤池,对雨水进行初级过滤,再通过PVC输水管网将初级过滤池中汇集的雨水输送到雨水处理系统。广场硬地面采用透水混凝土、透水砖、花格透水砖、镶嵌石材地砖等材料混合铺筑,防止大面积硬化地面在雨量较大时产生局部积水。公园绿地绿化项目按乔木、灌木、草坪三个层次设置,雨水收集透水管网布置过程中充分考虑了绿化景观、植被分布、植被根系深浅等因素,在实施过程中进行合理布置。

3.停车场雨水收集

露天停车场设计采用植草砖混合铺砌、选用乔灌木分割车位等措施,增加绿地面积,加大竖向排水坡度,设立标示牌告之场地受压范围,在非受压区合理布置雨水收集管网,确保多余地表水顺利汇集。地下停车场采用半埋、局部全埋式设计,顶部覆土绿化,并埋设雨水收集透水管网进行雨水收集。

4.附属设施建筑雨水收集

因该项目附属建筑设施面积较小,为降低雨水收集成本,采用传统收集方式,尽量采用坡屋面便于屋顶排水,以自由排水方式,周边设散水及排水沟汇集雨水,在单元雨水汇集点设小型汇水过滤池进行初级过滤后,通过输水管网或盖板沟接入最近初级集水过滤池集中收集。

二、雨水处理系统

鉴于本案中雨水回用的用途主要用于绿化、冲洗道路、停车场洗车、景观用水等,并作为洗衣、冲厕和消防等补充用水,水质处理满足《污水再生利用城镇杂用水水质》(GB/T 18920—2002)指标及《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 50400—2006)规定的水质要求及国家现行相关标准规定指标,考虑后续管养维护成本,雨水处理主要按传统处理工艺进行处理。

在各个初级雨水过滤收集池中雨水经过初步过滤沉淀后,通过输水管统一汇集到雨水处理池,此过程通过封闭输水管输送,避免输水过程的二次污染,本案雨水收集过程中,采用透水输水管网进行收集,地表杂物如落叶、粗料杂物等在渗水过程通过透水混凝土及植被地表过滤更好地完成了初级雨水分离及地下水回灌过程。

后续雨水处理主要以沉淀过滤设施物化处理工艺为主,根据汇水量,本案雨水处理规模较小,雨水处理池采用沉淀与过滤池合并,采用锥形旋流斜板沉淀池预先投入混凝、助凝剂进行沉淀处理过滤。滤池部分采用沙滤工艺过滤,并定期更换滤料,处理后通过检测,水质高于Ⅳ类水质,符合国家雨水利用相关规范规定。其中因雨水属非常流水,且具有季节性供水的特点,本案中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操作规程及供水方式均按间歇式通水考虑。

三、雨水回用系统

雨水经沉淀过滤处理后,通过输水管道引流入800m3地埋式储水池,储水池流向主要通过水泵泵送至高位水箱,水泵开关设浮球开关与高位水箱浮球开关互通,形成自动泵压系统,当储水池水位达到一定容量自动启动水泵向高位水箱送水,待水箱水满自动关闭,设定每次降雨启动一次并配合手动操作。该系统将确保每次降雨量达到一定收集指标时,确保所有储水设施全部储满,多余水量通过溢流道进入公园景观水池,再排入城市排洪河道。

通过高位水箱设专用供水管道进入园内供水管网,用于消防备用水(设专用储水箱双水源)、洗车场用水、绿化浇灌用水、厕所卫生间冲洗用水,道路广场园景冲洗用水,可再次收集回用。

四、雨水收集系统的维护管养

该系统养护可与园内绿化项目同时进行。

①雨水收集系统中的雨水收集透水管网基本可免维护,但因车辆、施工等原因造成大面积损坏时,就需要对管网进行维修或更换。储水系统在每年雨季结束时用收集雨水对各储水池进行清洗,这样可大大节省管养费用。

②雨水处理系统需在雨季前后进行垃圾清理,定期对滤池中滤料滤网进行更换,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③雨水回用系统需重点对泵压系统进行维护管养,在每次降水后需人工启动泵机输水,并手动启动一次性自动开关系统,确保在雨量较大时可自动灌满所有储水箱。

本案例已于2010年5月30日竣工验收。在雨季降雨过程中,园内广场道路基本没有积水现象,透水混凝土路面承载能力通过验收符合国家道路设计规范要求,雨季雨水收集量可确保800m3储水池及高位水池蓄满,雨水回用量可基本满足雨季园内绿化、冲厕、洗车、水景等用水。经过一年的运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昆明市把该项目作为节能环保示范项目在全市推广。

[1]税朋勃,单军.北京市农村雨洪利用建设思路与实践[J].中国水利,2010(1).

[2]苏冠鲁,朱逢春,郝桂文.临沂市生态水城规划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水利,2010(21).

[3]姜秀丽,武晓峰.城市雨水利用量的研究[J].中国水利,2010(9).

[4]高永胜,伍远康,陶永格.浙江省城市雨洪控制初步研究 [J].中国水利,2010(17).

责任编辑 韦凤年

TV121.2+TV213.9

B

1000-1123(2011)11-0018-02

2011-05-04

夏海镇,工程师。

猜你喜欢

水池水箱绿地
小区的水池
老城区绿地更新策略——以北京西城区绿地提升为例
驻马店市绿地内草坪改造及养护管理
走进绿地
克拉玛依城市防护绿地树种的选择和配置的探讨
一种太阳能热水器水箱的控制系统
把住医保基金水池闸门
找水池
清洗水箱正当时
水箱出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