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微生物学基础》课程教学初探

2011-02-10王丹丹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36期
关键词:微生物学消毒中职

王丹丹

(广东省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校,广东 广州 510663)

《微生物学基础》是中职生物技术类、制药技术类、药物分析类等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基础课,为其他专业课提供微生物方面的知识。这门课程所涉及到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即微生物基础知识、免疫学基础和微生物学在医药中的应用。职业学校培养学生的最终目标是满足社会的需求,有利于工作岗位的胜任及职业生涯的发展[1],在教学中,我们本着“以应用为目的,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适度,注重能力培养”的原则[2],结合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指导思想[3],采取一系列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进一步学好其他专业课和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1 精简讲授内容,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

在课本内容和课时分配成反比的情况下,切实围绕教学大纲,力争做到“少而精”,突出重点,适当舍弃一些内容,使大多数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4]。

对于微生物学基础来说,学生重点掌握的是细菌、真菌和病毒的生物学性状及致病性,消毒与灭菌的相关知识。对于免疫学相关的知识,如抗原及抗体的概念、抗体形成的一般规律和免疫应答的三个过程需要学生掌握外,其他内容学生了解即可。另外,由于我校在课程安排上专门设置了有关微生物在医药上应用的课程,比如药品生物检定技术、生物药物检验技术等,因此,在这本教材中所涉及的相关内容做为学生自学的内容,不纳入授课计划中。

2 加强实验实训,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中职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向社会输送技能型人才,能否掌握相应的实验基本技能,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质量及日后的工作能力。

实验实训课是微生物教学中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5],微生物学所研究的对象绝大多数肉眼看不见,只有借助显微镜放大后才能看到,因此学生通过实验课的动手操作,才能将微生物的微观世界认识地更清楚。比如在讲授细菌的形态时,由于细菌看不见摸不着,其形态只能依靠教师的描述,学生的想象去理解;而在微生物实验中,我校专门开设了利用显微镜观察细菌的形态,通过显微镜放大载玻片上的细菌标本,学生可以更好的掌握细菌的三种基本形态。

在微生物学技能实训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无菌操作技能[6],通过普通琼脂平板的配制、灭菌,让学生深刻体会微生物的无处不在,从而增强他们对消毒灭菌的知识掌握。

要想顺利完成一个实验内容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因此,在实验教学中,教师除了将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详细的讲解外,还应该随时进行指导,将一些操作技巧传授给学生,及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操作动机,做到人人动手,反复训练,使每个学生都能掌握一套过硬的实验操作技能[2]。

3 应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一言堂”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容易使学生疲乏,失去学习的兴趣,从而降低学习效率[7]。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多媒体教学是集幻灯、投影、录像、录音等为一体的现代教学技术,其优势是无法比拟的。在准备一堂课的课件时,通过精心设计的动画、图片和音频等,可以使抽象深奥的知识能简单明了、直观地呈现在学生眼前。比如在讲授病毒的增殖这节内容时,采用flash动画技术模拟其增殖的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及装配释放的过程,学生可以从抽象的理解提升到形象的认识,从而使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启发式教学摒弃以往的“注入式”教学,是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共同参与教学过程,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4]。例如在讲到消毒与灭菌这节内容时,教师先问学生几个问题:微生物会给人类生活、社会生产带来哪些危害?这些危害是否可以消除或避免?有什么方法消除这些危害?很多同学会举出在日常生活中常遇见的一些例子,并会列举出一些消毒灭菌的方法。教师将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后,告诉学生除了大家知道的一些常见消毒灭菌的方法外,还有其他一些方法。这时学生心里就会产生好奇,还会有哪些方法呢?带着疑问,教师先介绍几个与消毒灭菌有关的概念,然后再按照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区分详细介绍消毒灭菌的方法,这样不仅打破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也能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求,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氛围,又使学生掌握了知识。

适当的板书在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通过文字、符号、图形等视觉符号可以突出本堂课的学习重难点,帮助学生形成知识架构。板书与多媒体结合起来,还可以增强教学效果。

4 结 语

综上所述,在中职学校的《微生物学基础》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并结合中职教育的目的和中职学生的特殊性,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促进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使其能更好的适应未来工作岗位的要求及职业生涯的发展。

[1] 王金合.《动物微生物学》适应岗位需求的教学改革与创新[J].安慰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09,15(5):196-197.

[2] 任宏伟.高职《食品微生物》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9):111-112.

[3] 田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调查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05(17):106-107.

[4] 徐清,邱建波.中职药物制剂专业《中医药基础》课程教学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10,7(16):157-158.

[5] 许明,杨明容.高职动物微生物课程模块整合及实践性教学初探[J].都市家教,2011(4):253-254.

[6] 何亚琼,左登平,邓斌菊,等.中职卫校微生物检验实验教学方法探讨[J].科技咨询,2011(3):73.

[7] 张晓博.高职生物技术专业《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2863-12865.

猜你喜欢

微生物学消毒中职
如何做好家庭消毒
路易斯·巴斯德:微生物学之父
微生物学实验引入“项目式”分组模式的应用探讨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专家建议这样消毒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开展微生物学双语教学实践
消毒攻略大派送
消毒,大头有话说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