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八脉交会穴并点穴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

2011-02-10

中国民间疗法 2011年7期
关键词:点穴头痛疗程

张 磊

(中国长城铝业公司总医院,河南郑州 450041)

针刺八脉交会穴并点穴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

张 磊

(中国长城铝业公司总医院,河南郑州 450041)

慢性疲劳综合征(CFS)是一种持续及反复发作的身体疲劳症状,压力可能是引发慢性疲劳综合征的重要原因之一。近一年我院针灸门诊运用针刺八脉交会穴并配合点穴治疗CFS患者25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一般资料

诊断标准:根据美国疾病防治中心(CDC)1998年制订的慢性疲劳综合征的诊断标准:①倦怠感至少持续6个月,活动量减少50%,且没有患任何会造成倦怠的疾病。②以下11项症状具有6项以上者,包括轻微发热、淋巴结疼痛、头痛、肌肉无力、肌肉疼痛、咽喉痛、失眠、游走性关节痛、运动后长时间疲累、有精神神经症状、以上症状突然间开始。③另外以下体征具有两项者,低热、咽喉红肿、淋巴结肿大。

25例确诊的 CFS患者,男10例,女 15例;年龄35~40岁14例,41~50岁11例,平均41.3岁;病程最长2年,最短6个月。

治疗方法

取穴:心脾两虚型取内关、公孙;气滞血瘀型取后溪、申脉;肝气郁滞型取外关、足临泣;肺肾阴虚型取列缺、照海。以上操作均施平补平泻手法,得气后接G-6805脉冲电刺激20 min,兼症随症加减取穴治之,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统计疗效。

点穴:分别指压双侧合谷、足三里、气海各 1~2min。

操作时应以患者耐受为度,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统计疗效。

治疗结果

疗效标准:治愈:治疗2个疗程后症状消失,恢复正常工作,随访2个月未复发;显效:大部分症状消失或缓解,恢复一般工作;有效:部分症状消失;无效:诸症未见明显好转。

25例患者中治愈8例,显效12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

典型病例

患者,男,43岁,2010年6月12日初诊。患者主诉2009年10月因工作劳累陆续出现头痛、咽喉红肿疼痛、失眠、轻微发热、肌肉酸痛、运动后长时间疲劳,且易怒,伴有焦虑症状,活动量明显减少,倦怠感持续半年以上。期间多次反复到医院检查,诊断为慢性疲劳综合征,遂口服药物对症治疗,但症状缓解不明显,即来我院针灸门诊治疗。中医诊断为肝气郁滞、心脾两虚;治宜清热解表、通经活络、祛风止痛、宽胸理气、安神宁心、健脾和胃。针刺治疗取内关、公孙、外关、足临泣两组八脉交会穴。点穴治疗取双侧合谷、足三里、气海穴。治疗1个疗程后,头痛、失眠、咽痛、焦虑等症状明显缓解,治疗2个疗程后症状消失,随访2个月未复发。

讨论

慢性疲劳综合征在我国近年呈发病率高,年轻化趋势,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八脉交会穴多为远端取穴,与脏腑之间无络属关系,是通过奇经八脉与正经相连,交叉贯穿于十二经脉之间,有着加强经脉与经脉之间的联系作用,可调节十二正经的气血,有一穴多用的特殊效果。内关、公孙具有宽胸理气、安神宁心、健脾和胃的作用,临床重在解决身体倦怠、失眠、胸满痞闷等精神和神经诸症;后溪、申脉有通阳醒神、舒筋通络功能,在临床中治疗不明原因的肌力低下、倦怠失眠、头痛、颈项部肌肉痛、颈项或腋下淋巴结肿大及游走性关节痛有特效;外关、足临泣旨在达到清热解表、通经活络、明目祛风止痛目的,故对临床中出现的低热或恶寒及颈、项或腋下淋巴结肿大、肌肉疼痛、头痛、耳鸣等疗效颇佳;列缺、照海具有祛风止痛、宣肺通络、泻火利咽、舒筋宁神之功,则针对临床上低热、恶寒头痛、咽喉疼痛以及倦怠多眠等症。采用针刺八脉交会穴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对临床症状针对性强,疗程短,疗效高。结合点穴治疗刺激合谷、足三里、气海,可提高机体免疫力,调整机体功能平衡,达到标本兼治、巩固疗效之目的。

2010-12-30)

猜你喜欢

点穴头痛疗程
碘131治疗要“小隔离”
葵花点穴手
头痛怎样保健
中药面膜祛除黄褐斑
头痛与口疾
看清“点穴减肥”的真相
中药外敷治疗乳腺炎验方
远离头痛的困扰
会变身的烦恼
“葵花点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