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配方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2011-02-10周广明鞠萍魏莉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年16期
关键词:植物药中药学炮制

周广明 鞠萍 魏莉

中药配方是一项知识面涉及很广的技术工作,它不仅与中医学、中药学、药材学、中医方剂学等有关,而且与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药剂学、中药炮制学也有密切的关系。现择要论述如下。

1 中药配方与中医学的关系

中药配方人员每天接触的是处方和药物,药物是处方的主要内容。处方中药味虽然不多,少则几味,多则十几味,经过医生对药物的配伍与变化,适应范围却十分广泛,如有的属于滋补性的,有的属于治疗性的,有的用于寒性病症,有的治疗高热病症等等。医生对处方药物的选择和配伍,不是任意几种药物的简单凑合,而是以一定的理论作指导的,这就是中医学关于病因、病机及辩证论治等方面的理论。配方者如不掌握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就不能理解处方药物的配伍关系及其适应病症,也就不可能真正把握医生的真正用图。一个配方者,必须做到能对各种处方都应付自如、得心应手,并能根据处方上的姓名、性别、年龄和药物组成,准确的判断出患者的疾病性质(寒、热、虚、实)、病变部位(表、里、阴、阳)及病情的缓、急、轻、重等,从而做到准确付药。这里根本的一条,就是学习并掌握中医学的基本理论。

2 中药配方与中药学的关系

中药学是以研究药物性味,功能为主要内容的一门学科。中药之所以能够治病,是因为它具有“性”和“味”。按照中药学的理论,不同的性和味,具有不同的作用,如寒能清热,热能祛寒;辛味能行能散,甘味能补能和,酸味能收敛固脱,苦味能泻能燥等。中医治病,就在于利用药物的性味之偏,纠正人体的疾病之偏,使人体功能恢复平衡。学习中药学基本理论,掌握每一种药物的性味功能,就能在配方过程中做到准确付药,并及时发现和更正处上的笔误或差错,如药物配伍禁忌、药证禁忌、以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3 中药配方与植物学的关系

在常用药物中,植物药占3/4,有500种之多。这些植物药虽然来源各不相同,但往往由于取材部位相同,一些外表形状不同的药材,经加工成饮片后,变得极为相似,难以区分,给配方工作带来困难。这就要求我们学一点植物学方面的知识,掌握植物各部位、各器官及组织的构造、形态特征和名词术语,从而提高对植物药的鉴别能力;学习植物地理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每一种植物药的分布区域、生长环境及其形态特征,提高对其真、伪、优、劣品种的识别能力;学习植物化学,可帮助我们了解植物药所含的主要成分及其结构、性能、提取和鉴别方法,对进一步阐明其作用机制、合理用药、寻找新药及代用药提供重要依据。

4 中药配方与药材学的关系

药材学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常用药物来源、产生、生产、培育、采收、性状、鉴别为主要内容的一门科学。同一种药材,产地不同,其质量往往有很大差异。医生用药,总希望用一些“地道药材”,于是,常在药名前加上该药的产地名,如潞党参、建泽泻、台乌药、淮牛膝、广地龙、风丹皮、藏红花等,不学一点药材学,就不知道每一种药物的主要产地,就会对以上这些名称感到生疏,从而给配方工作带来困难。

供配方用的中药,其中相当一部分名称十分相近,性状极为相似。名称相近的如党参与明党参、黄连与胡黄连、柴胡与银柴胡、松香与甘松香、紫草与紫草茸、茯苓与土茯苓等。性状相似的有防己与天花粉、白芷与山药,玄参与生地、细辛与徐长卿、杏仁与桃仁、月季花与玫瑰花、白附子与天南星等。学习药材学,掌握药材鉴别方法,对于减少配方差错,避免事故发生,做到准确付药,提高配方速度,都是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5 中药配方与中药炮制学的关系

供配方用的药物统称为饮片,中药由原药材到饮片,一般都要经过加工炮制的过程,如植物性药材的清洗、闷润、切制、烘晒、炒炭等,矿物贝壳类药材的火制等。一种药物采用什么方法进行炮制,除药材本身的性质有关外,还与临床治疗需要密切相关。如用于健胃消食的药物多经过炒制;用于祛风通络,活血止痛的药物用酒制;润肺止咳的药物用蜜制;止血的药物炒炭等等。由此可见,学习炮制学理论,掌握不同炮制方法对药物性状、性质、作用、用途及化学成分等方便所起的变化,可以帮助配方者提高对药物饮片的鉴别能力和对中医处方的分析能力,加强对药物作用的记忆,从而提高配方付药的准确性,保证所配药剂的质量。

6 中药配方与中医方剂学的关系

中药配方所接触的中医配方,多数是以古方为基础的。古代方剂中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药物的组成君、臣、佐、使排列的比较有规律,而且明确。学习并掌握方剂学理论,可以帮助配方者提高对中医处方的分析能力,掌握千变万化的处方的药物组成、作用和用途,重视对处方中主药的调配,从而保证药剂发挥应有的疗效。

7 中药配方与药剂学的关系

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工艺为主要内容的一门学科。药物制剂包括西药制剂和中药制剂两大类。中药制剂品种繁多,有汤剂、合剂、糖浆剂、雾剂、酒剂、膏剂、胶剂、丸剂、片剂、散剂等。中医临床用药和中药配方一般不超出上述剂型的范围。因此,只要我们学好药剂学理论,掌握各种剂型的特点及其制备、使用、保存方法,应用范围和质量要求等方面的知识,就能使我们在配方过程中正确使用和合理保管各种剂型的中成药,准确识别各种伪劣药品,及时处理各种中成药在储藏过程中所出现得问题,如丸剂、膏剂生霉,片剂变色、裂片,胶剂融化结块等,从而保证配方药物的质量。

8 中药配方与动物学、矿物学的关系

中药配方与动物学、矿物学有密切联系,因为供配方用的药物,动物药和矿物药约占1/4到1/5。学习动物学和矿物学,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各种动(矿)物药的产地,生态环境及形态特征等,而且可以帮助我们加强对这类药物的性味、功能、主治的记忆,提高我们对各种动、矿物药的鉴别能力,从而减少配方用药的差错。

总上所述,可以看出中药配方本身即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以多学科理论知识为基础的一门科学技术。因此,我们只有认真学好并真正掌握各有关学科的理论知识,才能使中药配方工作更好的配合临床,也才能更好的为人民的健康事业服务。那种认为中药配方只是照方抓药,没有什么学问的观点,是十分片面的、错误的,必须迅速纠正。

猜你喜欢

植物药中药学炮制
临床中药学学科简介
临床中药学学科简介
炮制专家王琦论现代中药炮制研究的“2个时期3个阶段”
3种姜汁炮制后厚朴对大鼠胃黏膜损伤的抑制作用
清半夏炮制工艺的优化
超声提取植物药有效成分的研究进展
水族常用根茎类植物药
植物药提取物影响肿瘤细胞凋亡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中药学》教学引入拓展性教学的启示
云南省高等学校本科中药学实验教学中心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