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中蜂活框蜂箱的改进

2011-02-10

中国蜂业 2011年12期
关键词:意蜂继箱巢脾

(甘肃省蜂业技术推广总站,741022)

甘肃省中蜂分布广、数量多。据不完全统计,甘肃省现有中蜂18万群,分布在武威市乌鞘岭以东各地,以陇南、陇东和中部地区为多,大多沿用传统的土法饲养,新法活框饲养普及率不高,全省为30%左右,而徽县达到70%~75%。观察家养自然蜂群的蜂巢结构、群势消长、四季变化规律及生存环境,对比多年来新法活框蜂箱饲养的实践,研究适合中蜂习性的活框标准蜂箱,以便中蜂能标准化、规模化饲养,从而推动养蜂业有较大的发展。

一、对中蜂自然蜂群群势变化的观察

纵观各式蜂巢所用材质、形状,虽然使用地域各异,但也有许多共同之处。首先,自然蜂巢都是建在蜜源丰富、背风向阳、地势高燥的地方;其次,蜂巢的外形与结构高度一致,大多表现为上大下小,蜂巢的外部形态呈半球形,半球形蜂巢有一个由蜜蜂组成的外壳。蜂团的结构为三环一团的结构,自然蜂巢内部是黑暗、密实、安定的环境。通过对各种自然蜂巢的观察,发现中蜂在自然界中所筑蜂巢形状受空间场所的影响较大。在不受限制空间内(仓库、窑洞、坑洞)所筑蜂巢趋于圆球形或半椭圆球形;在巢穴较小的空间内(棒棒巢、背篓)所筑蜂巢只能依空间形态横向或纵向发展,从而呈现相应形态,这说明中蜂具有极强的适应性和生存能力;筑巢的形态大小,巢脾的高宽比值具有比较大的可塑性。经测量,一般巢脾总面积在14000~17000平方厘米之间,蜂团体积在20000~45000立方厘米之间。若以75%的蜂团占有量计算,蜂群的适度空间在25000~60000立方厘米之间,与实际相符。此外,栖息在空间比较大的蜂群外观群势较大,但蜜蜂实际密度小,是自然蜂巢外实内虚所致;竖立式的巢穴对蜂群的发展和巢脾的保护均比横卧式优越。

陇东、中部黄土高原地区的土窑、土洞式蜂巢冬暖夏凉,外界环境相对稳定,蜂巢空间大小和气候对蜂群的生活影响甚微,往往有大群和强群出现。蜜源丰富之年,也有年产50多公斤蜂蜜的高产群出现。“棒棒巢”的缺点是没有办法清扫巢穴蜡屑,易引发巢虫滋生而危害蜂群。

蜜源是蜜蜂的食物来源,是养蜂的基础。蜜蜂有就近取食的习性,采集飞行的范围有限。因此,在天水就有近距离转运“背篓”蜂巢、各式木箱、多层小木箱、倒立式木桶追花夺蜜转地饲养中蜂的现象。并且有加高蜂桶、叠加小木箱扩巢和定期清扫蜡屑及控制分蜂的管理措施。用小木箱顶层多次取蜜及割强补弱等较为成熟的取蜜方法,并非一概而论地实行“一锅煮”式取蜜。

传统养蜂因地因人而异,不能一概而论,轻言其落后,它之所以经久不衰,确有科学和实用的精华所在,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之处,特别是在自然巢穴的大小与取材及环境稳定性方面研究思考。但其重要缺陷是转地放牧不便,蜂产品总产量不高。

二、中蜂活框蜂箱的改进

甘肃中蜂新法活框饲养起步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成熟于六、七十年代,发展于八十年代,以陇东、陇南、天水较为普遍,这与甘肃省养蜂研究所及蜂业协会的技术推广与各级政府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中蜂蜂箱的改进不但要结合实际,符合现实生产状况,更要适合中蜂的习性,科学合理,方便生产管理,适应规模化、标准化及现代化转地夺高产的需要。

由于甘肃中蜂活框新法饲养源于意蜂活框饲养,因此,所用蜂箱80%~90%以上是意蜂标准箱,其次是横卧式蜂箱、七框蜂箱、十二框蜂箱等意蜂蜂箱和中蜂标准箱及其他类型的蜂箱。因为所用意蜂蜂箱和中蜂各式蜂箱巢框大小不一,不能在蜂群管理中互相调用,给中蜂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生产带来了很多不便,所以应切合实际,尽早研究和统一中蜂蜂箱,实现中蜂蜂箱标准化、饲养规模化、生产专业化。

我们研究了各种蜂箱和自然蜂巢的大小与结构及制作工艺与水平,深入地研究了意蜂标准箱和中蜂标准箱。蜂箱是蜜蜂营巢栖息的场所,要具备的功能是能够就近利用蜜源、隐蔽、安静安全、小环境相对稳定。大小在25000~60000立方厘米之间,以40000立方厘米之间为多。普遍使用的意标箱、中标箱等7种蜂箱容积也在40000~50000立方厘米之间,空间差别不大,均在其变化范围之内。这说明蜜源是基础,空间是条件,环境是关键。问题的关键是蜂群是一个受环境影响而变化的群体,春发、夏度、秋衰、冬藏是一个基本规律,同时,蜂群有强弱,群势有大小,因此,要适应蜂群的发展变化和管理方便而设计合理科学的蜂箱,以适应蜂群的不断发展变化。

在解决这一问题过程中,前人从蜂箱的大小、叠放结构、制作工艺方面进行了不断探索,有许多经验供我们借鉴。对比意标箱、中标箱、GN箱,其容积均在40000~50000立方厘米之间,但GN箱是双箱体能根据蜂群的变化增加继箱,扩大蜂箱容积。从甘肃蜂业的实际情况出发,意标箱、中标箱、GN箱均能适用于中蜂,但又各有不甚合适处。

甘肃地区大陆性高原气候特征明显,中蜂群势较大,中标箱试验区湖南沅陵、四川古蔺、广东博罗、北京香山,气候与甘肃不大相同。在多年的生产实践中我们发现,不论中标箱还是意蜂蜂箱,甘肃中蜂均能适应,但也有改进的地方。

尽管中、意蜂标准箱的大小、长、高度不同,但其箱容较为适合中蜂的饲养,并且两者宽度一致,这就为设计、改进中蜂活框蜂箱提供了依据,经对比发现,意蜂七框箱较小的箱容积更适合中蜂饲养。

对于中蜂而言,蜂王产卵量是意蜂的2/3,蜂团结构近于方型,中意蜂标准蜂箱似乎略长些。冬末春初又显高了一点,夏秋季节又觉得略小了些。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又能切合实际呢?我们从生产实际出发,根据中意蜂标准蜂箱的宽度是一致的事实,通过对中、意蜂标准蜂箱的长、宽互换,长边也开设承框台,将巢门开在长边(侧面)上,只需改变巢门开设方向和开设承框台就能解决以上问题。其原理是随着巢门方向的改变,巢箱长宽互换,十框箱巢框相应缩短至35cm(41-4-2=35)、7 框箱巢框缩短至 28cm(34-4-2=28),同时缩短巢框高度至12~15cm,增大巢脾下部空间,使蜂群在更为紧凑、有限的空间区域里活动,隔板外及巢脾下部又有足够的自由空间来适应蜂团的骤散与扩大,较为适应中蜂的生物学特性和现行蜂箱的使用。由于中蜂叠加继箱目前较为少见,处于试验推广阶段,尚未普遍使用,故提出按缩短巢框高度至12~15cm的理想规格配套继箱,巢箱不变。如有意蜂继箱,则原巢框高度也可不变,以便配套。中蜂浅继箱太浅,上下巢脾不一致,不能利用或二个合一个利用。有如下两个特点:

1.由于巢框缩短,同等群势下,短巢框蜂群蜂团结构更易形成球形,有利于低温期蜂群保温;高温期便于扩大巢穴空间,更易于蜜蜂上继箱;若借助隔板、闸板的灵活应用,如同十六框的横卧式蜂箱,可以饲养双王群,有利于蜂群繁殖、饲养强群。这样,在春繁季节由于巢框短矮、面积变小,通过隔板调节箱内空间,使蜂团更有利于接近球形,有利于保温繁殖;夏季生产时节,通过隔板移动、叠加继箱来扩大蜂巢,宜于蜂群上继箱、加强通风、方便酿蜜、取蜜生产。这显然更符合中蜂的习性。

2.只需改造巢框、巢门、承框部位,在摇蜜机中增加承框条等小改动,蜂箱未变,便于与现行蜂箱、蜂具的使用。简单可行又实用,符合目前养蜂生产实际情况,同时又便于蜂群管理和蜂箱的统一,解决我国不同地区蜂箱通用性和标准化的实际问题。

基于以上原理,在《谈中蜂活框蜂箱、巢框改进与创新》一文中提出了:“巢框拟采用长35cm高12cm和长28cm高12cm宽度2.5cm两种规格标准,而蜂箱则相应采用板厚2cm,外围尺寸为41cm×41cm,34cm×34cm,41cm×34cm,高均为12cm三种规格标准,以便于巢框与蜂箱的互换配套和标准统一”的设计理念。现在看来这一观点太理想化,有一定的局限性,缺乏可实用性,难与现行蜂业生产实际接轨,这一点特此说明。因此结合实际,又提出了本次改进方法,来与同仁商榷。

中、意蜂标准箱在数十年的中蜂饲养实践中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但也存在不尽人意的地方,要彻底改变箱型来代替现行蜂箱,在现实生产中难以推广和实现。因此,我们利用现行蜂箱,在不改变蜂箱大小、高度的前提下,通过改变箱体方向(长宽互换)和缩短巢框长度、增减适宜继箱的办法来解决现行蜂箱不尽合理之处,达到因地制宜、因蜂而异统一蜂箱标准的目的,这也是一种创新和探索。

在漫长的养蜂生产过程中,前人进行了不断探索与实践,在蜂箱(巢)大小、结构和取材上十分贴近实际生产,确有可借鉴之处。特别是龚凫羌、宁守容二位老师的GN箱在加工过程中巧用泡沫板、制作联箱套、开设防蜡螟槽、底通风、加巢门隔王片等工艺,学习其《中蜂饲养原理与方法》精华和孜孜不倦的研究精神,营造蜂群良好生活环境,使蜜蜂能安居乐业。因此,我们应多方协作,提高加工工艺,应用新材料,推陈出新,完善中蜂蜂箱及蜂具改革,加强中蜂饲养管理技术的研究,丰富我国中蜂科学饲养理论,开创现代养蜂的新局面。

猜你喜欢

意蜂继箱巢脾
如何处理意蜂盗取中蜂群
谈中蜂咬脾应对措施
详解意蜂盗劫中蜂之过程
养蚕巢脾 一种新的养蚕用具
意蜂蜂蜜和中蜂蜂蜜的区别
中蜂浅继箱的利用
养蜂有感
谈全场换蜂王
对“救护中蜂刻不容缓”的不同看法
继箱开巢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