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肝炎发病特点及护理

2011-02-10刘晶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年22期
关键词:病儿乙型黄疸

刘晶杰

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目前将病毒性肝炎分为三种类型:即甲型、乙型、非甲非乙型。病毒可通过患者的排泄物或血液、污染食品、水食具、手而经口传染。另外,可通过各种注射血液制品等途径而传染。苍蝇、蚊子都能引起直接或间接的传染。其中甲型肝炎以经口传播为主。乙型和非甲非乙型肝炎主要是通过有污染的注射器、针灸针、手术器械等传染。

1 发病特点

如果小儿与肝炎患者有密切接触,有输血的历史,进而出现乏力、没精神、不想吃饭、肚子胀、恶心、厌油腻、右肋部隐痛、尿色发黄变深或眼睛发黄,经医生检查肝脏肿大有压痛,化验肝功能时出现谷丙转氨酶(SGPT)升高,则说明小儿已染病。如果需要弄清小儿患的是哪一型肝炎,还要作进一步化验测定。一般情况下,甲型肝炎预后大多数良好,经过休息和治疗后,90%以上的患者在3个月内可恢复健康。乙型肝炎病程长,病情较重,有少数可转成慢性肝炎。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情较乙型略轻,但容易转成慢性肝炎。

识别方法:病毒性肝炎要与许多亦能引起肝区疼痛、皮肤发黄的疾病相区别,必须请医生方能做到。

2 护理措施

2.1 休息 患肝炎后,因肝细胞受损,病儿可出现不想吃东西、热量不足、肝脏功能紊乱等。通过休息可使全身及肝脏代谢降低,减轻肝脏的负担,增加肝脏的血流量,减少肝脏的瘀血,有利于肝脏病损的恢复。如要小儿患的是黄疸肝炎,整个急性期都要卧床休息,直到黄疸消褪,在此期间最好不给病儿洗澡。急性无黄疸型肝炎病儿也要卧床休息,控制活动量,待自觉症状好转后,逐渐下床活动,直到恢复期,病儿的症状已基本消失,经医生检查肝脏已无触痛,血清胆红素低于1.5%mg时,方可在小范围内做短时间的活动,要以不感到疲劳为度。要注意让病儿在饭后静卧0.5 h,病愈后再休息3个月,然后经医生检查允许后再恢复活动。此外,不管小儿患的是哪一型肝炎,无论在病程的任何阶段,在未治愈前都要保持足够的睡眠和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否则可使病情复发或恶化。对于慢性肝炎病儿的休息要看肝炎发病情况,如病儿乏力明显,而且转氧酶又高,应以休息为主,适当活动;如属于非活动性慢性肝炎,可以适当活动,但不要过度。

2.2 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小儿的病情变化,以便及时发现重症肝炎和肝昏迷的前驱表现,如病儿沉默、急躁、无原因哭闹、叫喊、澹妄等,鼻腔、口腔、胃肠黏膜有出血倾向,消化道症状加重有恶心、呕吐、腹胀、无食欲等,黄疸加重、尿色变深、大便呈灰白色等均应立即通知医生。

2.3 隔离与消毒 隔离时间,从发病之日起不少于30 d。小儿患肝炎后要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如果在家疗养,首先要进行消化道隔离,对病儿吃的、用的以及粪便、尿及呕吐都要进行消毒。肝炎病毒怕高热、紫外线和漂白粉,可把病儿用过的碗、筷、勺、水杯等用锅煮一下,待水开后煮沸30 min以上即可。病儿的衣服、被褥、文具、纸张等,在室外曝晒4~6 h即可。病儿的粪便和呕吐物含大量的肝炎病毒,未经消毒不能倒掉,对这些排泄物可撒上20%的漂白粉,搅拌后旋转2 h后再倒掉。此外,还要注意消灭蚊蝇,它们即传播肝炎,又影响病儿休息。

2.4 饮食 不仅能减轻病儿食欲不振、厌油的症状,而且通过对糖和维生素的消化吸收能增加肝细胞内糖原的储存,在黄疸达高峰的前后,由于病儿食欲的好转,可迅速恢复到病前。有的病儿会出现食欲亢进,要注意控制病儿的主食量,限制肉类及蛋类的数量,以防蛋白质及脂肪过量而加重肝脏负担。有的病儿可在一次暴食后加重病情,甚至出现肝功能衰竭。

由于肝脏直接参与蛋白质、脂肪和糖的代谢,患肝炎后这些代谢就会发生障碍,而且胃液和消化酶分泌也减少,胆汁排泄受阻,影响了蛋白质和脂肪等消化吸收。因此在疾病早期,不要给病儿油腻、蛋白质含量高的食品。应多吃糖和维生素含量高的清淡饮食,可用米粉调制各种饮食,多吃青菜和水果等。要给病儿多喝水。进食就要本着既要补充足够的营养,又要避免饮食过多而加重肝脏的负担的原则。

恢复期病儿可吃普通饭菜,食品要注意多样化,防止小儿偏食。此期无必要补充过多的维生素和葡萄糖,但要劝病儿不要暴食,对患慢性迁延性肝炎的病儿,可吃可口的普通的饭菜,对慢性活动性肝炎病儿,饮食同急性期(由于这种病儿血浆蛋白低于正常,因此在转氧酶和胆红素未恢复正常前,不要过急的给予高蛋白饮食,这样不利于病情的恢复),待转氧酶和胆红素正常后可适当增加鱼、蛋、鸡肉、瘦肉等,每次量不易过多。

腹胀的护理。患肝炎时由于胃酸和消化酶减少,肠蠕动缓慢而常出现腹胀,以吃饭后显著。对此可将每日三餐的饮食加以调整。早饭、中午可适当多吃,晚饭少吃,不吃容易产气的食物,并要适当减少食糖量。对腹胀的病儿还可口服酵母、乳酶生、多酶片和丸等助消化的药。

痛痒的护理。多见于黄疸较重的病儿。瘙痒较轻者,用温水擦式皮肤,勤换内衣,每周换2~3次,以减少痒感。

恶心呕吐的护理。应予以清淡可口的流食,少吃多餐,间断给予果汁以适量为度,不要勉强多次,防止呕吐。对于呕吐严重者,要请医生诊治。每次吐后要用清水漱口。

2.5 正确进行药物治疗 实践证明,绝大多数病例通过适当休息,合理营养,即待恢复健康,使用药物过多反而加重肝脏负担,甚至可以破坏肝细胞。即使吃药,也要遵医嘱,不要给病儿滥用药物,以致不良后果。

猜你喜欢

病儿乙型黄疸
新生儿黄疸治疗箱常见故障处置及预防性维护实践
2011—2020年平顶山市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鲁晓岚:黄疸
碳氧血红蛋白在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中的临床意义
家庭团体认知行为干预应用于孤独症中的效果观察:一项随机、对照、开放研究
N端前脑钠肽与原田危险评分、小林评分对川崎病病儿冠状动脉病变风险预测价值的对比
儿童药物不良反应1 103 例分析
穴位按摩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病儿生长发育和睡眠的影响
新生儿出现母乳性黄疸可以继续喂母乳吗?
猪乙型脑炎PrM-E重组腺病毒的构建及免疫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