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饲料工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2011-02-03广西水产畜牧兽医局

中国畜牧业 2011年11期
关键词:全区广西饲料

文|闭 强(广西水产畜牧兽医局)

一手抓产业发展,解决供给总量安全;一手抓质量监控,保障动物性食品的质量安全,逐步实现广西饲料工业安全、优质、高效、协调发展。

饲料是畜牧水产养殖业发展的物质基础,直接关系到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以及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广西饲料工业为全区的畜牧水产养殖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广西饲料工业发展现状

广西饲料工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在经历了初始发展、稳步提高、快速扩张、整合提升的阶段后,已发展成包括饲料原料、饲料添加剂、饲料机械、科研教育、饲料监测等综合配套的饲料工业体系。2010年,全区共有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359家,从业人员2.01万人,形成了饲料蛋白原料产业带和饲料加工集中区的产业布局。饲料蛋白原料产业带分布在防城港、北海、钦州沿海地区。饲料加工集中区分布在南宁、柳州、桂林、玉林、贵港、北海等中心城市和养殖业发达地区,这6市的饲料产品产量约占全区总产量的95%左右,其中南宁市饲料工业产能约占了全区二分之一,饲料企业数量及饲料产量居全区之首。全区全年饲料产品产量达682.51万吨,同比增长18.47%,占全国饲料产品产量的4.16%,在全国排名第10位。饲料工业总产值200.19亿元,同比增长18.39%。2010年饲料产品合格率达95.88%,同比提高2.08个百分点。商品饲料连续六年未检出“瘦肉精”等违禁药物。

“十一五”期间,广西饲料工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1.饲料产量快速增长,饲料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十一五”期间全区饲料产品总产量年递增率为16.11%。2010年,广西饲料产品总产量与饲料工业总产值分别比2005年增长111.06%和146.75%。从饲料产品结构来看,“十一五”期间,规模养殖发展迅速,2010年生猪、肉鸡规模养殖比重分别达55%和80%。饲料产品结构随着养殖模式的转变而不断优化,2010年配合饲料产量比2005年增长120.44%,浓缩饲料产量增长33.66%,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产量增长16.4%,配合饲料增长幅度明显高于浓缩饲料、添加剂预混合饲料。占饲料产品总产量的比重由2005年的89.75%提高到2010年的93.74%。

2.饲料企业产业化水平发生较大变化,带动农民从千家万户的小生产走向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大型饲料企业充分利用资金、技术、品牌、管理等优势,使公司由单纯的饲料生产向饲料生产、养殖、屠宰加工一体化方向发展,延长产业链,走“公司+基地+农户”产业化经营道路,成效显著,有力推动了养殖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目前,全区已有4家饲料企业被评为国家级龙头企业,6家饲料企业被评为自治区级龙头企业,10家饲料企业被评为自治区行业级龙头企业。

3.饲料企业发展加快,集团优势更加明显。2010年全区前10位企业产量达263.04万吨,比2005年增长76.66%,占全区总产量38.54%。集团企业所占份额越来越大,桂林力源粮油食品公司属下8家饲料企业2010年饲料产量达139万吨,同比增长21.93%,占全区总产量20.37%。2010年年产量10万吨以上的饲料企业有15家,产量达320.53万吨。广西有桂林力源粮油食品公司、广西扬翔饲料有限公司获“全国50强饲料企业”。

4.产品质量稳步提高,品牌意识逐步加强,为全区人民提供了优质“放心肉”。逐步建立了饲料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全区共有省、市饲料质检机构9个,把饲料生产、经营、使用环节纳入监测范围,全区饲料质量合格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十一五”期间,全区共有20家饲料企业通过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2家通过HACCP体系认证、2家通过欧盟FAMI-QS(饲料添加剂和预混合饲料质量体系)认证、共有9家饲料企业的10个饲料产品荣获广西名牌产品称号。

5.注重研发吸收,饲料科技创新有新突破。在饲料生产领域,高档乳猪配合饲料、虾配合饲料比重不断增大。在饲料添加剂领域,高科技含量的饲料添加剂如酶制剂、微量元素螯合物研制开发不断发展,填补了广西此类产品的空白。“十一五”期间,广西共获得14项饲料科技成果,其中有4项获省部级以上的奖励,1项获专利。

二、当前面临的问题

1.饲料原料供应不足与饲料产量快速增长的矛盾日益突出。广西生产的玉米由于数量的不足及质量的缺陷(黄曲霉毒素B1极易超标),远不能满足饲料生产的需要,2010年全区玉米产量200多万吨,除去口粮,用作饲料粮的不多,而同年饲料生产企业消耗的玉米338.78万吨,所需的玉米绝大部分北粮南调,导致数量和质量难以保证,生产成本增加。

2.企业整体素质不高,做强做大意识不强。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广西饲料生产企业多数存在着“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的思想,管理层立足于小打小闹,团队合作精神不够,高级人才不足,企业之间兼并重组迈不开步伐,难以形成集团化生产的龙头。相对于四川希望、通威和广东温氏、恒兴等在全国有百万吨以上产量的饲料集团,广西饲料企业在人才、技术、原料采购价格等多方面处于劣势。广西饲料企业数量虽多,“大而强、小而精”的企业较少,2010年广西配合、浓缩饲料产品年产量1万吨以下的企业有135个,占同类企业数的54%,产量约占全区6%。饲料企业小、乱、差、无序竞争的现象仍存在,管理水平较低,科技创新虽有突破,但研发能力仍不足,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竞争优势弱。

3.融资压力和用地困难是制约饲料行业发展的难点。饲料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的资金量大,而附加值又低,凭借自身积累难以满足自身发展的需求,没有金融部门的强力支持难以快速发展,而金融贷款受种种条件的限制,在现有的条件下也很难有所突破。又由于饲料产品享受国家免征增值税的优惠政策,地方政府对饲料企业所收的税源少,而饲料厂用地需要面积大,投资力度和回报率都不高,与其他行业竞争往往处于劣势,地方政府更倾向于招商引资税收高的企业,征地难、用地难制约了饲料行业未来发展。如南宁市,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本土企业及省外企业纷纷集中在江南区五一路、西乡塘区的新阳路和大化路、兴宁区的邕武路等路段生产,这些路段当时相对荒凉,饲料企业进驻以后,带动了路段社会经济及就业各方面发展。

4.监管机构不完善,饲料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形势依然严峻。饲料监管机构不健全,受编制所限,各市饲料办人手少,大多只有1~2名兼职的管理人员,缺乏执法工作经费、交通工具,监管执行力不强。饲料监测体系不健全,现有监测机构数量及能力远不能满足饲料质量安全检测的需要。一是检测机构少,广西14个地级市现有8个地市有饲料监测机构,饲料监测在市一级没有做到完全覆盖。二是现有的监测机构规模较小,检测能力较差,缺乏检验经费和必要的仪器设备。三是检测人员素质较低,不能完全掌握检测技能。四是饲料工业标准体系不健全,饲料中药物添加剂、违禁药品和危害物质检测方法标准滞后。企业诚信经营意识不强,自我监管能力不足。广西饲料生产企业中小企业居多,生产比较分散,技术水平较低而管理又不够规范,饲料安全隐患大。

三、广西饲料工业发展对策与措施

今后五年,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广西饲料工业发展全局,以建立安全优质高效的饲料生产和监管体系为目标,一手抓产业发展,解决供给总量安全;一手抓质量监控,保障动物性食品的质量安全;逐步实现广西饲料工业安全、优质、高效、协调发展。到2015年,全区饲料产品总产量达900万吨,饲料工业产值达300亿元,饲料产品合格率92%以上。

1.加强科技创新,积极推动产业升级。饲料企业要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大力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加强和国外、区外同行的技术交流,吸收和借鉴高新技术,注重利用信息技术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特别要加强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等高新技术在饲料行业的应用,进一步提升饲料科技含量,增强核心竞争力。如加快开发和推广酶制剂、微生态制剂、酸化剂、低聚糖、植物提取物等安全饲料添加剂,减少药物饲料添加剂、无机微量元素、无机磷的使用量,使畜禽粪便中氮、磷、铜、锌含量降低,减少环境污染。通过信息化的科学管理,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及时感应市场信息及公司内部信息,迅速进行相应改革和调整,使公司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大大增强,企业现代化程度迅速提高。

2.积极引导饲料企业升级改造和兼并重组,造就一批大型农牧企业和名牌产品。企业单纯依靠自身发展扩张难以快速形成大型集团企业,大型企业的发展已由传统的征地建厂型向兼并重组型转变,大联合带来大发展。所以要推动企业兼并和资产重组,从整合、联合走向融合,形成一批拥有一定知识产权、竞争能力强的大公司或企业集团等大型农牧企业,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和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饲料企业与农民联系紧密的特点,采取“订单农业”、“公司加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等形式,把原料生产、饲料加工、销售、配送、养殖、肉食加工等环节有机联系起来,通过产业链的不断延伸,打造品牌鸡、品牌猪等,形成较为稳定的产销关系和利益纽带。将符合条件的饲料企业列为农业产业化龙头重点企业,优先予以扶持。指导饲料企业在发展中创造名牌,形成一批知名品牌。

3.立足本地原料资源,不断优化饲料资源配置。要充分挖掘广西的饲料资源,切实解决好需求增长与资源不足之间的矛盾。一要在确保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加快非粮食资源的开发利用,大力开发蛋白饲料新资源。二要积极引导专用饲料作物种植,建立一批高产优质的饲料原料生产基地。据调查,有部分饲料企业已积极与种植户合作,扩大饲用玉米、木薯的种植面积;三要系统研究本地饲料资源的营养成分,研制科学适用的饲料配方,提高现有饲料资源的有效利用率,降低饲料生产成本。四要加大广西3000多万吨秸秆的综合开发,利用青贮饲料和氨化秸秆开展秸秆养畜,工业化生产秸秆饲料满足草食动物的日粮需要,缓解饲料原料供求矛盾。同时,要建立饲料大宗原料及物流基地,平抑原料成本。

4.构建饲料质量安全监管和执法体系,确保饲料质量安全。按照“提高门槛,减少数量,转变方式,增加效益,加强监督,保证安全”的原则,认真实施行政许可,加强对获证企业的日常监管;积极探索畜牧饲料兽药综合执法的路子,规范饲料执法,逐步实行对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经营、使用环节的全程监控。以自治区级饲料监测机构为骨干,市、县饲料和畜牧产品质检机构为网络,进一步加强饲料监测体系建设。改善饲料监测机构的基础设施条件,加大对检测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饲料监测体系的整体水平。

猜你喜欢

全区广西饲料
广西贵港
四种青贮法 饲料新鲜又适口
原来饲料还可以这样玩!许愿斌用短短1年时间,开辟了饲料创业新赛道
第十届“我是小画家”全区中小学生书画大赛获奖作品选登
粤海饲料
内蒙古自治区召开全区统战部长会议
全区统战部长会议召开
南宁市:把握环境保护新常态 担当全区执法排头兵
饲料Ⅱ个股表现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