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据中心布线系统工程应用白皮书——读者关注的问题

2011-01-29李月成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11年2期
关键词:宇通布线数据中心

文|本刊记者 李月成

数据中心布线系统工程应用白皮书
——读者关注的问题

文|本刊记者 李月成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信息通信专业委员会综合布线工作组于2010年10月正式完成了《数据中心布线系统工程应用白皮书》的编写工作,并已正式出版发行。该白皮书针对设计人员、安装人员和使用者的需要,详细论述了数据中心结构化布线系统的构成、产品选择、系统配置、安装要点、性能测试等方面内容,提出了数据中心结构化布线系统的发展趋势、规划思路、设计方法和实施指南。为此《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杂志就新版的《数据中心布线系统工程应用白皮书》读者关注的几个问题,采访了综合布线工作组副组长兼课题技术负责人陈宇通、副组长吴健,通过他们的介绍,让更多的读者、行业人士更深地了解本版白皮书的“独特”之处。

IB记者:据了解,综合布线工作组于2008年出版过《数据中心布线系统设计与施工技术白皮书》,此次出版的白皮书在内容上有哪些不同?

陈宇通:新版本的《数据中心布线系统工程应用白皮书》在以下方面对原有的白皮书进行了修订及扩充:

(1)有机的结合了国内外相关标准:与第一版不同的是,我们不仅仅引用介绍了国内外数据中心标准的相关条款,并对用户关心的数据中心分级、数据中心布线结构的构成、数据中心布线设计要求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比较,使用户对国内外标准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2)介绍了最新的设计理念:首次在国内引入了面向超大型数据中心的中间配线区概念,详细介绍了不同的列头柜布局方法和最新的TOR/POD/集中配线设计,列举了对万兆铜缆系统的测试步骤。

(3)引入了更具实用性的范例:与标准紧凑的条文要求不同,白皮书可以用更灵活、更直观的方法来描述想要说明的问题。在此版白皮书中,我们引入了多个范例的解释,如数据中心布线规划模型、布线和网络的关系模型,以及主干和水平系统的配置模型等,提供可以借鉴的具体设计数据,而不是抽象的定义。

(4)增加了表单和图例的比重:为了提高本版白皮书的实用性,我们增加了图表的数量,在第一版广受好评的设计表单基础上追加了用户需求表和规划设计表,以及方便设计人员参照不同媒介支持不同应用的传输距离表、产品、应用比较表、产品图例和系统连接图例等。

(5)针对实用性强的问题进行详细剖析:对于一些变化性很大的话题,如布线配置和网络及服务器的连接关系、布线配置和网络及服务器的数量关系等,我们尽可能地从设计原则和应用实例两方面着手,再加上对具有数据中心特点的特殊测试模式的详细阐述,力图使本白皮书成为数据中心布线系统工程第一线人员的实用指南。

吴健:从大的方面来说,有几个方面的变化:第一,引入最新的国际国内数据中心标准中的新内容,比如增加了TIA 942标准中的一些概念,也与GB 50174-2008的相关内容更贴近。第二,增加了数据中心的设计指导,对于常用的设计模型做了充分的介绍,这有助于用户建立设计方向。第三,增加了对于主流网络和设备应用的对比指导。

IB记者:我们看到此次白皮书的技术负责人和主要编写成员均来自于布线厂家,那么在白皮书内容上,是否会出现产品的倾向性?如何保证白皮书的技术公正性?

陈宇通:作为第一版和第二版数据中心布线白皮书的技术负责人,我们一直把采编的立场定位在行业实用技术的推广上,只要是行业标准认可的,对用户有益的技术、产品和设计施工理念,我们都会把它吸收进来并介绍给读者。既然是工程应用的白皮书,当然要涉及产品,这是白皮书有区别于标准规范的特点,也是白皮书实用性的体现。在编写过程中,我们欢迎有独到之处的技术和产品,这一点也是整个编写组认同的,当然前提是隐去品牌形象的。

吴健:首先,在编写过程中,各厂商基本都持有客观公正的态度,对于热点问题都进行了充分地讨论。

其次,从工作组的角度来看,基本秉承了以技术为主导,而不是以产品为主导的思路,在白皮书中充分体现了成熟的和最新的技术,而淡化了产品指标,建立通用的规范和指导。另外,在图片选择上尽量不体现厂商痕迹,而只是体现产品选择的多样化。

IB记者:这本技术白皮书对于数据中心用户来说,能有怎样的作用?或者说到底能为用户解决什么问题?

陈宇通:此本技术白皮书的编写初衷就是要成为一本面向最终用户(数据中心建设者和使用者)、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图文并茂的实用手册,弥补现有国内标准和规范的空白。读者可以通过它来了解国内外最新的数据中心布线标准,快速启动数据中心布线规划设计,准确汇总来自于各方面(部门)的原始需求数据,按部就班地完成系统框架和产品配置,合理有效地制定实施工艺和测试验收程序,最终圆满完成数据中心布线的实施。

吴健:新版白皮书,至少为用户提供三个方面的指导。一是充分理解数据中心中的相关概念及相互关系,并能对自身的数据中心进行设计指导和产品选型。二是用户可以了解到最新的技术方案和产品标准,给用户更广泛的思路;三是通过技术白皮书澄清一些用户模糊的概念。

IB记者:我们知道目前在国外有大量的新一代数据中心建设,以环保、绿色、节能作为重点,那么在技术白皮书中是否有关于绿色、节能方面的重点讲解?

陈宇通:作为无源的信息传输基础设施来说,布线系统本身无法成为数据中心节能的重点,但是从长远意义上来讲选择使用周期长的产品,合理规划系统架构,有效利用已有的端口/链路资源都能够帮助数据中心用户更好地实现节能环保的目标。此版白皮书在热点问题中有专门的介绍。

吴健:在白皮书中主要在两个方面加强了节能环保观念:一是数据中心设计,冷热通道的设计,这也是国际国内标准中引入的规范;二是在白皮书最后的热点问题中进行了讨论。

IB记者:可以看到这本白皮书中列出了大量的图表,这些图表对于数据中心的建设人员会有怎样的参考和帮助?

陈宇通:图例和表单是设计施工人员最容易参照引用的资源,表单本身就包含了信息收集整理归类的功能,一表多用,帮助用户快速上手;而图表则更直观地补充文字,特别是一些抽象的概念。在这个版本的白皮书中,我们借鉴了国内标准图集的经验,大量使用图表元素,帮助读者更全面地阅读和理解。

吴健:图表的作用是更直观和易于理解,这也是不同于标准的地方,我们希望给用户以清楚的解读和有针对性的指导。

IB记者:数据中心的技术是日新月异,在这本布线白皮书中,对于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发展是否有所涉及?或如何与网络最新技术发展相结合?

陈宇通:云计算是IT市场的新增长点,对于数据中心来说,就是模块化、高密度、高速率和高可靠性。我们这本白皮书就是以这些特性为重点来介绍系统架构和产品技术的,比如快速实施的高密度预连接系统,支持10G/40G/100G的铜缆和光缆系统,提高连接安全性和利用率的智能布线系统等。

吴健:在最新的白皮书中,已经介绍了大量高速率、高性能的综合布线方案,这些方案的引入也是有利于对未来网络的支持。其实虚拟技术和云计算,对于综合布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白皮书从前瞻性的角度,对于各种网络接口技术进行了解读。

结束语

以上的问题,既是读者关注的问题又是本刊关注的问题,通过两位课题技术负责人的详细介绍,围绕大家心中的疑虑应该得到释怀。我们也相信,数据中心的快速发展,将带动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的涌现,同时,我们也更期待以综合布线工作组为平台,集合国内外优秀的厂家,在数据中心等领域方面继续为行业人士、读者带来更多、更精彩、更实用的指导系列白皮书。

猜你喜欢

宇通布线数据中心
酒泉云计算大数据中心
浅析数据中心空调节能发展趋势
摆脱繁琐布线,重定义家庭影院 Klipsch Reference Wireless 5.1
关于建立“格萨尔文献数据中心”的初步构想
宇通八面“埋伏”
宇通T7团队再添新军
宇通以“铁三角”开启非洲新时代
宇通乘“需”而上推新品
卫星固定站集成布线方案的优化设计
基于云计算的交通运输数据中心实现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