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蝴蝶兰根腐病及根际真菌的种类鉴定

2011-01-25张学才章淑玲

武夷科学 2011年0期
关键词:核菌木霉蝴蝶兰

张学才, 章淑玲

(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园艺园林系, 福建 福州 350119)

蝴蝶兰Phalaenopsisamabilis又名蝶兰,为兰科蝴蝶兰属常绿草本植物,有“兰花皇后”的美称。近年来蝴蝶兰在福建省的种植面积在不断扩大,笔者发现蝴蝶兰苗期根部常发生腐烂,为探明福建省蝴蝶兰根腐病发生的原因,笔者于2010-2011年对蝴蝶兰根部及介质中的真菌种类进行了分离和鉴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本采集

从福州、厦门、泉州、漳州、龙岩等地采集蝴蝶兰根腐病的病植株及根际栽培介质,用塑料袋密封并带回实验室及时分离。

1.2 病组织中真菌的分离

洗净蝴蝶兰病根,切取长约5 mm的病健交界处的新鲜组织数段,根段经表面消毒后移入含氯霉素马铃薯蔗糖琼脂平板(PSA)上,25 ℃培养,形成菌落后,及时纯化[1]。栽培介质经表面消毒后培养方法同病根。

1.3 菌株鉴定

分离纯化的菌株经显微形态特征观察,参照文献[2-5]进行种类鉴定。

1.4 优势菌的致病性测定

从园艺场中选择健壮无病蝴蝶兰苗株,植入经高压蒸汽灭菌的栽培介质中,待1周成活后分别将分离获得的优势纯菌株制成菌丝悬浮液和孢子悬浮液用以灌根接种,以无菌水作对照,每一菌株接种处理10株,其中5株经过针刺伤根处理。接种后进行观察,待植株出现根部腐烂症状时,对根部病组织进行分离培养。

2 结果与分析

2.1 病害症状

受感染的蝴蝶兰植株表现为生长缓慢,根部成段变褐(图1A ),随后根系逐渐腐烂,导致叶片萎蔫并由绿色逐渐转变为黄色,进而根全部腐烂至植株枯死。根际介质中常布满大量黄褐色菌丝 (图1B )。该病以蝴蝶兰苗期最为常见。

A-B.病株;C.立枯丝核菌;D.茄病镰孢;E.尖孢镰孢;F.禾谷镰孢; G.康氏木霉;H.长枝木霉; I.哈茨木霉;J.盘多毛孢;K.多主枝孢霉;L.常现青霉;M.拟青霉;N.匐枝根霉。图1 蝴蝶兰根腐病症状及病原菌Figure 1 Fungi speices of butterfly orchid root-rot disease

2.2 根际真菌的鉴定

从蝴蝶兰根腐病的病根及栽培介质中共分离出210株真菌菌株,经鉴定为8个属,12个种,见表1。其中立枯丝核菌、茄病镰孢和尖孢镰孢为优势菌,分别占分离物总株数的26.19%、15.71%和10.95%。立枯丝核菌为蝴蝶兰根腐病的栽培介质中优势菌群,发病重的植株介质中均可分离到该菌。病根中则以茄病镰孢居多,其次是尖孢镰孢和立枯丝核菌。

表1 蝴蝶兰根腐病中根际真菌的形态特征及分离率

续表1

病原菌种类形态特征分离数(株)病根介质合计株数分离率%常现青霉Penicillium frequentans在PSA平板上,菌落绒状,正面灰绿色;培养基反面米黄色,有些具明显的轮纹或呼吸滴。分生孢子梗短,顶端稍膨大,帚状分枝,小梗4-6个密集;分生孢子球形或近球形(图1L)。94136.19拟青霉Penicilomycessp.在PSA平板上,菌落生长较慢,中间绿色往外迅速变浅为橙黄色,外圈为白色。菌落在培养基反面可见洋红色轮纹。分生孢子梗和分枝比较分散,分生孢子串生,单胞,卵圆形到纺锤形,无色(图1M)。5273.33葡枝根霉Rhizopus stolonifer在PSA平板上,菌落初期白色,老熟后灰褐色或黑色;生长后期产生气生菌丝,并且在基物表面形成紧贴基质表面的匍匐丝。假根非常发达,根状,褐色;孢囊梗直立,通常2-4株成束,不分枝,光滑,灰褐色;孢子囊近球形,灰褐色,菌丝上一般不形成厚垣孢子(图1N)。98178.11合计12288210100

2.3 致病性测定

分别接种立枯丝核菌、茄病镰孢及尖孢镰孢于蝴蝶兰植株,其根部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腐烂症状。立枯丝核菌伤根接种,发病率达80%,无伤接种,发病率为30%;茄病镰孢伤根接种,发病率为60%,无伤接种发病率为20%;尖孢镰孢伤根接种,发病率为50%,无伤接种,发病率为0。将所有表现发病症状的根进行再分离,均得到原接种的病原菌,回分离率达100%。无菌水对照未表现症状,也未分离到以上3种病原菌。

3 讨论

蝴蝶兰根腐病是近年来福建省蝴蝶兰苗期发现的一种新病害,也是较严重的一种根部病害,关于该病的描述较少[6]。本研究发现蝴蝶兰苗期根腐病的根际真菌有12种,分别为立枯丝核菌、茄病镰孢、尖孢镰孢、禾谷镰孢、康氏木霉、长枝木霉、哈茨木霉、盘多毛孢、多主枝孢霉、常现青霉、拟青霉和匍枝根霉。其中立枯丝核菌、茄病镰孢和尖孢镰孢为优势菌,分别占分离物总株数的26.19%、15.71%和10.95%。通过柯赫证病过程,证实以上3种优势菌均可致病。从病原菌分离率和致病性测定来看,立枯丝核菌是主要致病菌,茄病镰孢次之,再次是尖孢镰孢。从试验中可以看出,通过伤口侵入是病原菌侵染的主要途径。因此,蝴蝶兰在栽培和移栽过程中所造成的人为伤口及地下害虫的危害均可加重根腐病的发生。

[1] 方中达.植病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8:123-124.

[2]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常见与常用真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8:77-250.

[3] 王拱辰,郑重,叶琪明,等.常见镰刀菌鉴定指南[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6:33-42.

[4] 裘维蕃.菌物大全[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885.

[5] 文成敬,陶家风,陈文瑞.中国西南地区木霉属分类研究[J].真菌学报,1993,12(2):118-130.

[6] 周亚丽.长春地区蝴蝶兰根腐病病原菌鉴定及化学防治效果研究[D].长春: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2007.

猜你喜欢

核菌木霉蝴蝶兰
城市绿地中立枯丝核菌和齐整小核菌的qPCR快速检测方法
木霉和杀菌剂联用对橡胶榕白绢病菌的抑制作用
那簇绽放的蝴蝶兰
欧盟评估来自一种转基因里氏木霉的α-淀粉酶的安全性
澳新拟批准来自里氏木霉转基因菌株的木聚糖酶作为加工助剂
玉米淀粉及黄浆发酵产小核菌多糖抗氧化活性
齐整小核菌SCL2010产小核菌多糖培养基优化的研究
一株小核菌多糖高产菌及其发酵特征
《室内蝴蝶兰落尽又放》
我最喜欢的蝴蝶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