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神经病理性疼痛86例临床分析

2011-01-25张本燕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13期
关键词:喷丁加巴中枢性

张本燕

河南省永城市精神病医院,河南永城 476600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指周围和(或)中枢神经系统、原发和(或)继发性损害、功能障碍或短暂性紊乱所引起的疼痛[1]。神经病理性疼痛分为周围性和中枢性两种。笔者所在医院2006年1月~2011年1月共收治神病理性疼痛患者86例,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年1月~2011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共收治确诊为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86例,其中男40例,女46例,年龄16~76岁。周围性神经病理性疼痛50例,中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36例。

1.2 治疗方法

86例患者均采用药物治疗,并结合心理治疗、理疗、针灸以及康复治疗。三叉神经疼应用卡马西平,开始每次100 mg,1日2次,以后每日增加100 mg,直至疼痛消失,而后逐渐减量到每日200 mg,每日3次维持,疱疹后疼痛应用加巴喷丁300 mg。每晚口服,以后每晚增加300 mg,直至有效,最大不超过3600 mg。同时局部应用利多卡因。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应用加巴喷丁,用法同上。其他周围性神经病给予曲马多50~100 mg/次,每日3次,最大量不超过400 mg/d。中枢性疼痛给予阿米替林25~50 mg,每日1次,或加巴喷丁,剂量同上,效果不好者给予拉莫三嗪25 mg/次,每晚1次,连用两周,以后50 mg/d,连用两周,此后1~2周加量1次,直到最佳剂量,一般100~200 mg/d。

2 结果

86例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临床类型见表1。

表1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临床类型

86例患者治疗痊愈68例,占79.1%;有效13例,占15.1%;2例顽固性三叉神经痛和1例舌咽神经痛转上级医院介入治疗;另2例自动出院。以上治疗除个别患者出现嗜睡、头晕外,未发现其他明显副作用。

3 讨论

神经病理性疼痛为各种各样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和周围神经系统疾病所致,据国外调查,神经病理性疼痛在人群中的患病率高达2%~3%[2]。其病因复杂,主要依据详细的病史询问、全面细致的体格检查来综合分析。神经病理性疼痛可分为自发性和诱发性疼痛,临床上较常见的类型有三叉神经痛、创伤后神经痛、化疗引起的多发性神经病、肿瘤压迫或浸润神经、疱疹后疼痛、舌咽神经痛、洒精性多发性神经病、幻肢痛、肋间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等周围性病理性神经痛。中枢性病理性疼痛有卒中后疼痛、压迫性脊髓病、帕金森病相关性疼痛、缺血脊髓病、多发性硬化相关性疼痛等。神经病理性疼痛其疼痛剧烈,大多为慢性,且常对一般止痛药无效,临床治疗有一定的困难。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应首先查明病因,应用药物,结合理疗、针灸、心理治疗以及康复治疗等综合措施。一般情况下用卡马西平、加巴喷丁、曲马多、阿米替林等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其中加巴喷丁应用最广。加巴喷丁是新型抗癫痛药,但最近研究发现,加巴喷丁可用于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并且确定为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一线药物[3-4]。它通过增加氨基丁酸复合物,非N-甲基-D-三门冬氨酸受体拮抗作用及抑制电压依赖型Ca2+通道α2δ亚群活性而发生综合作用,达到治疗目的。其疗效肯定,而且副作用发生率低,是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理想药物,值得推广应用。

总之,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诊断和治疗方面还存在许多未解决的问题,但已受到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医学专家的关注,对其认识已有了巨大的变革和发展,通过努力,人类一定能够战胜神经病理性疼痛。

[1] 神经病理性疼痛专家组. 神经病理性疼痛诊治专家共识[J]. 中华内科杂志,2009,48(6):526.

[2] 韩济生. 关注神经病理性疼痛[J]. 中华内科杂志,2009,48(6):445.

[3] 孙弦,周盛年,孙跃东. 加巴喷丁治疗神经痛的研究进展[J]. 中华内科杂志,2009,48(6):524.

[4] 胡洪涛. 加巴喷丁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观察[J].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3):55.

猜你喜欢

喷丁加巴中枢性
针药并用对卒中后中枢性疼痛患者痛觉和感觉阈值的影响
卡马西平与加巴喷丁对复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治疗价值比较
冰毯联合冰帽治疗中枢性高热的护理体会
印度 圣母节
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相关血浆氨基酸筛选
依巴斯汀联合加巴喷丁治疗老年性瘙痒症的效果观察
丹珍头痛胶囊联合加巴喷丁治疗偏头痛的效果观察
早期应用加巴喷丁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效果
合并颅内钙化的渴感减退性中枢性尿崩症的诊断和治疗